导读:本文包含了渤海沉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沉积物,渤海,纤毛虫,同位素,甲烷,重金属,速率。
渤海沉积物论文文献综述
朱爱美,张辉,崔菁菁,胡宁静,刘季花[1](2019)在《渤海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渤海404个站位的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通过潜在生态风险、地累积指数等指标定量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利用富集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渤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渤海湾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最高,渤海海峡最低;渤海Cd具有强潜在生态风险,Hg具有中等-强潜在生态风险,总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中等;Cr和Ni的少量站位超过毒性阈值上限,其余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均低于毒性阈值下限,表明渤海发生沉积物重金属的毒性污染的概率很低。沉积物中粒度效应控制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具有主要影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Cd,主要分布于辽东湾的锦州湾和复州湾,其次通过河流进入海洋的Hg对黄河叁角洲及莱州湾有重要影响,亟需引起注意。(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冉文[2](2018)在《黄渤海沉积物和牡蛎体内微塑料污染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塑料(Microplastic)通常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由于粒径较小,微塑料易被海洋生物所摄食,并能够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目前,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黄渤海表层沉积物和污染指示生物牡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分离、组织消解、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等方法,探明了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丰度、类型、粒径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环渤海潮间带野生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状况,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特征本研究所采集的黄渤海海域7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均存在微塑料污染现象;其中,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海域平均每千克沉积物(干重)分别含有171.80、123.60和72.00个微塑料;叁个海区的微塑料丰度依次为:渤海>北黄海>南黄海。按照采样断面进行统计,发现BB(渤海湾)、CBS1(渤海中央盆地1)和CBS2(渤海中央盆地2)海域的沉积物微塑料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海域,这可能与上述海域靠近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为发达的京津冀地区附近有关。同时,LZ(莱州湾)断面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也较高,可能主要受到黄河、小清河等河流输入的微塑料或塑料污染。此外,PL(蓬莱)和RC(荣成)断面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亦较高;其中,PL断面靠近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活动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为其潜在污染源;RC站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该区域的塑料污染可能来源于高强度的海水养殖活动。分析发现,微塑料形状包括颗粒、薄膜、碎片和纤维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93.88%;微塑料颜色以白色为主,所占比例为47.19%;微塑料平均尺寸为854.88±698.60μm,其中粒径小于1000μm的微塑料占比71.06%。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代表性微塑料进行了鉴定分析,发现微塑料化学成分以人造纤维和聚乙烯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61.24%和16.29%。与世界其他海域研究结果比较可知,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的微塑料富集特征检测了环渤海潮间带9个站位长牡蛎样品的微塑料富集状况,发现各站位长牡蛎样品均存在微塑料污染现象。其中,长牡蛎样品的微塑料摄入比例为86.38%,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03个/个体或0.89±0.94个/g组织(湿重);摄入微塑料的形状包括纤维、碎片、薄膜和颗粒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达到60.67%;微塑料平均粒径为814.65±707.82μm,其中粒径小于1000μm的微塑料占比67.01%。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化学成分以人造纤维和聚乙烯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和18.57%。结果表明,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体内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并且富集量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环渤海潮间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污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的微塑料富集特征调查了黄渤海及南方海域17个站位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状况,发现我国养殖牡蛎中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其中,74.42%的牡蛎样品中检测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1.05-9.08个/个体或0.11-2.35个/g组织,平均丰度为2.93个/个体或0.62个/g组织(湿重)。按照区域划分,珠叁角地区的牡蛎微塑料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该区域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高污染水平有关。养殖牡蛎体内分离的微塑料形状包括纤维、碎片、薄膜和颗粒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60.67%;粒径范围为20.34-4807.22μm,平均粒径为902.82±782.99μm,其中尺寸小于500μm的微塑料数量占总数38.57%。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人造纤维为主要成分,占比38.58%,其次为聚乙烯(22.05%)。结果表明,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相比较,我国养殖牡蛎微塑料污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上,本文对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负荷、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和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完善了国内重要经济物种对微塑料富集规律的研究。本研究对于阐明我国近海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规律和污染水平及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海洋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8-06-01)
陈宇峰[3](2018)在《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速率及碳氢同位素分馏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其主要成分是温室气体甲烷,自然环境下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引起其泄露与迁移,并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海底甲烷泄露与迁移过程中微生物会氧化绝大部分甲烷,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随着大气环境的不断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氧化温室气体甲烷对于减少温室气体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微生物氧化甲烷的速率和碳氢同位素分馏过程是深刻理解海洋生态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为了更好的认识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规律和同位素分离规律,本文选取渤海沉积物作为实验原料,借助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仪进行了实验室模拟降解实验,成果如下:(1)基于不同氧气含量的分批氧化实验分析结果显示,4组不同温度的氧化实验中厌氧氧化实验组中在长达160天的实验中甲烷剩余含量基本保持在90%左右不变。而好氧氧化实验组中的甲烷在较高温度时会将装置中甲烷全部氧化,即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作用以好氧氧化占主导。低温4℃实验组中,好氧氧化和厌氧氧化均基本停滞,说明低温时微生物的活性会受到抑制而停止生命代谢活动。实验中,甲烷剩余含量均出现约10%左右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装置内沉积物和培养液的溶解和吸附作用所致。(2)通过连续氧化实验模拟降解海底游离态的甲烷的氧化分解。结果表明,当温度由10℃增加至15℃时,甲烷的平均氧化速率增加并不显着。然而,当温度上升到28℃时,平均氧化速率增加约77%,即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甲烷氧化作用的发生。而气体流速由50μL/min增加至150μL/min时,甲烷的平均氧化速率增加约90%,即气体流速增加有利于氧化反应速率的提高。实验还发现,甲烷碳、氢同位素的分馏效应主要受氧化温度制约,分馏程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即温度是影响甲烷氧化速率和同位素分馏规律的重要因素。(3)通过检测微生物好氧实验过程中的副产物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直至最高约0.14μmol。然后又开始逐渐减少,在110天时降至最低约0.04μmol,并在之后的70天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进入动态平衡,稳定维持在0.04μmol左右。这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或与Ca2+的沉淀作用有关。(4)通过对比分批氧化实验和低速连续氧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28℃分批氧化实验的平均氧化速率为1.14μmol/g?day,28℃低速连续氧化的平均氧化速率为1.05μmol/g?day,氧化速率比较接近。“分批氧化”和“低速连续氧化”两种氧化方式中,甲烷碳同位素的分馏系数分别为-14.401和-17.982,甲烷氢同位素的分馏系数分别为-99.285和-92.514,分馏系数同样比较接近。所以两种氧化方式比较接近,没有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9)
陈宇峰,郑秀丽,李晶,贺行良,刘昌岭[4](2018)在《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速率及同位素分馏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其主要成分是温室气体甲烷,自然环境下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引起其泄露与迁移,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泄露与迁移过程中微生物会氧化绝大部分甲烷,而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氧化过程中的速率及碳同位素分馏过程。为了更好地认识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规律和同位素分馏规律以及为进一步研究此区域的甲烷氧化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渤海沉积物作为进行实验室模拟降解实验原料,借助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渤海沉积物中的甲烷氧化速率,确定了甲烷氧化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ε。结果表明: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作用以好氧氧化占主导,氧化温度和气体流速是影响甲烷氧化速率的主要因素。在连续培养的模式下,当温度由28℃降至15℃时,甲烷的平均氧化速率降低60%±10%,即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甲烷氧化作用的发生。而气体流速由50μL/min增加至150μL/min时,甲烷的平均氧化速率增加90%±10%,即增加气体流速有利于氧化反应速率的提高。实验还发现,甲烷碳、氢同位素的分馏效应主要受氧化温度制约,分馏程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实验结论认为温度是影响甲烷氧化速率和同位素分馏规律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岩矿测试》期刊2018年02期)
霍素霞,邢聪聪,朱超祁,张红,程升[5](2017)在《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时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可导致一系列环境灾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也逐步成为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1978—2009年渤海污染监测数据,对铅(Pb)、铬(Cr)、铜(Cu)、砷(As)、镉(Cd)、汞(Hg)等重金属的时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入海河流重金属排放年均浓度、环渤海经济发展水平对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与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海沉积物各种重金属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入海河流的重金属排放量是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的重要来源,并且其在沉积物中的积累有一定的时间迟滞。GDP在经济快速发展初期与特定重金属排放量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黄平平[6](2017)在《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形态学的黄渤海沉积物中纤毛虫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毛虫是海洋中形态多样和功能重要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是研究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一大类典型生物,因此备受关注。随着研究方法的革新,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展了对纤毛虫多样性和分布特征的认识。然而,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新兴的分子手段所揭示的纤毛虫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有哪些?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科学问题。本文首次结合了形态学观察、核糖体DNA和cDNA高通量测序叁种方法,从单个站位和断面水平上对比分析了沉积物中纤毛虫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确定并阐释纤毛虫群落结构的差异及驱动因素。据此,提出了以形态观察和cDNA高通量测序为最优研究方案,选定黄海和渤海的17个站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底栖纤毛虫多样性和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首先,以南黄海的单个站位为研究对象,从方法学入手,详细分析了叁种方法所得的海洋沉积物中纤毛虫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形态学方法获得8纲、20目、30科、36属共97种纤毛虫;通过DNA高通量测序检获了10纲、28目、55科、76属共174个纤毛虫OTUs;而通过cDNA高通量测序获取的纤毛虫多样性最高,涉10纲、31目、68科、99属共284个OTUs。研究发现,形态学方法检获的纤毛虫均为底栖生纤毛虫;两种分子手段检获的多样性更高,群落结构更为近似,覆盖了形态学鉴定所获的绝大部分类群。相较于此,DNA高通量测序还检获了序列比例高达90%的浮游生纤毛虫,可能源于包囊或死亡沉降的纤毛虫;而cDNA测序检获了约7%的浮游生纤毛虫序列。较之DNA测序,cDNA法检获的底栖生纤毛虫在群落结构上与形态学结果更为接近。本研究表明,分子手段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沉积物中的纤毛虫多样性,DNA测序可同时揭示休眠包囊、胞外DNA及过去群落的信息,而cDNA测序在研究纤毛虫活动虫体的多样性上更有优势。进而,选取了黄渤海一个断面环境差异明显的5个站位,对比分析了叁种方法所获得的纤毛虫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比较了叁种方法所揭示的纤毛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期提出进行纤毛虫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最佳技术方案。结果显示:形态学方法获得的纤毛虫多样性最低(79种),均为底栖生种类;DNA测序方法次之(308个OTUs),其中以浮游生为主的舞毛亚纲和寡毛亚纲纤毛虫OTUs占总OTUs数的27%,单个站位平均序列比例达66%;cDNA测序方法所获纤毛虫的多样性最高(628个OTUs),其中舞毛亚纲和寡毛亚纲的OTUs占总OTUs数的13%,单个站位平均序列比例约占12%。形态学方法和cDNA测序方法均显示,黄海冷水团内两站位的纤毛虫群落结构更为相似,渤海两站位与黄渤海交界处一站位的纤毛虫群落结构更为相似,这一点与该区域底栖生物的一般分布特点吻合。而DNA测序所获结果则未见此一分布特点,且部分站位中通过形态学和cDNA测序方法检获的一些类群未能通过DNA测序检获。叁种方法中,单一方法检获的共有纤毛虫物种数/OTUs数仅占总物种数/OTUs数的5%-8%,而其相对丰度却高达20%-90%,显示优势类群具有更高的扩布能力。综上,cDNA测序方法和形态学方法所得结果较为一致,cDNA测序方法是揭示纤毛虫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两种方法可更为全面地分析纤毛虫活动虫体的多样性,探究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方法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形态学方法和cDNA高通量测序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黄海和渤海17个站位的底栖生纤毛虫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探讨纤毛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形态学方法在17个站位共检获216种底栖纤毛虫,而c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获了966个纤毛虫OTUs;将浮游生为主的舞毛亚纲和寡毛亚纲纤毛虫去除后,仍有861个底栖生纤毛虫OTUs。研究发现,黄渤海底栖生纤毛虫优势类群主要为前口纲、寡膜纲、裂口纲和腹毛亚纲纤毛虫,两种方法揭示的相对丰度最高的类群均为前口纲纤毛虫。对形态学方法所获得的物种-丰度数据,以及cDNA高通量测序所获得的底栖生纤毛虫OTUs-序列数进行聚类分析显示,cD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可将17个站位明确分为冷水团内外的两组,冷水团内站位的底栖生纤毛虫群落结构更为一致,冷水团外站位的群落结构更为相似,与该区域底栖生物的一般分布特点吻合;而形态学结果则未揭示一特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纤毛虫物种数/OTUs数、香农-威纳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与沉积物中值粒径呈显着正相关,与沉积物中的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BIOENV分析表明,冷水团内外具有显着差异的温度、盐度和水深是造成纤毛虫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组合。总体上,与DNA高通量测序方法相比,c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所得的海洋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和分布特点与形态学方法所获结果较为一致,但检获了更高的纤毛虫多样性。然而,cDNA高通量测序结果中依然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纤毛虫,这些序列的存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对底栖纤毛虫多样性的评估。因此,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纤毛虫分子多样性研究的技术方案,如去除胞外遗传物质,增加扩增片段长度,优化序列分析方法等,以期更为恰切地评估纤毛虫等真核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7-06-01)
苏蕾[7](2017)在《海草床底栖原生生物及黄渤海沉积物中纤毛虫的分子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单细胞真菌)在海洋微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黄渤海海域和近岸典型海岸带区域底栖环境中微型真核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和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较少,数据资料欠缺。本工作利用高通量测序、定量PCR等方法对该区域底栖真核生物群落及其特定类群开展了如下叁方面的研究工作:(1)山东荣成天鹅湖海草床系统中微型真核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分布规律的探讨。通过对海草床生态系统海草定植区与无海草区共1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18S rDNA的Miseq高通量测序及定量PCR实验,研究了海草床生态系统微型真核生物分子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以97%序列相似性划分OTU的情况下,顶复门(Apicomplexa)原生动物Lecudina polymorpha序列占绝对优势,其平均相对丰度高达83.2%。前人研究表明该类海洋顶复门原生动物通常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寄生虫,因此探测到大量该顶复门类群的序列暗示海草床沉积物中无脊椎动物的大量存在。底栖微型真核生物的OTU丰富度与重金属浓度(如Cd、As)呈显着负相关。ANOSIM分析显示草区与无草区沉积物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着;Simper分析表明真菌是造成海草定植区与无海草区微型真核生物群落差异的主要类群。从冗余分析(RDA)结果来看,海水盐度与沉积物孔隙水中氨氮的浓度是影响该区域底栖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为了估算L.polymorpha类群18S rDNA基因在沉积物样品中的拷贝数,专门设计了针对该类群特异性qPCR引物并应用于沉积物样品。结果表明:该顶复门类群18S rDNA基因拷贝数在草区显着高于无草区;其拷贝数与上覆水叶绿素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沉积物粒径中值粒径、孔隙水中铵离子浓度显着负相关。该研究是首次对海草床沉积物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组成、分子多样性及数量进行刻画,显示该系统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组成具有特殊性,为理解微型真核生物对海草定植的响应及相互作用积累了重要数据。(2)通过对渤海、北黄海及南黄海底栖微型真核生物18S rDNA焦磷酸测序数据的挖掘,研究了这叁个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纤毛虫群落组成及生物地理分布。结果表明:上述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纤毛虫群落主要由旋唇纲(Spirotrichea)、寡膜纲(Oligohymenophorea)及线口纲(Litostomatea)组成。BIOENV结果显示,尾柱目(Urostylida)及后口目(Apostomatida)相对丰度与沉积物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浓度显着相关。该区域底栖纤毛虫α-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主要受地理区域的影响,而季节性较弱。偏Mantel检验(partial Mantel test)结果显示,相比于环境因子及离岸距离,水体深度对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起主导作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在已测的所有环境因子中,温度、pH、盐度、水体深度及Zn2+浓度是驱动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弥补了前人研究中对底栖微型真核生物群落中特定类群分析的不足;结果表明,黄渤海纤毛虫与底栖微型真核生物具有类似的分布规律,即水体深度是决定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3)缘毛类纤毛虫ITS区间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应用。本研究针对缘毛类纤毛虫ITS区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结合已有的引物序列,对来自表层水和沉积物的4个环境样品进行了引物特异性扩增和克隆文库构建,通过文库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引物的特异性。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缘毛类纤毛虫ITS区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克隆文库结果显示,缘毛类纤毛虫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具有不同优势物种,群落结构差异明显。所得结果基础上,分别比较了缘毛类纤毛虫18S rDNA V9区和ITS1,ITS2,ITS,28S rDNA,ITS+28S rDNA区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及其相关性,以筛选适用于缘毛类纤毛虫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序列相关性比较表明,ITS2区间序列变异性最高,且与18S rDNA有较好的相关性,为研究环境样品中缘毛类纤毛虫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7-06-01)
伍朝亚,孟宪刚,李岩,曲慧敏,解志红[8](2017)在《渤海沉积物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及其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渤海沉积物中分离筛选产脂肪酶细菌,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增加人们对渤海生态系统中产脂肪酶菌多样性的认识,获取高效产脂肪酶菌株,为海洋产脂肪酶微生物的挖掘提供菌群资源。【方法】分别将8个渤海沉积物样品梯度稀释涂布至吐温-80筛选平板和叁丁酸甘油酯筛选平板,选择性分离产脂肪酶细菌;分析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这些细菌的分类地位和遗传多样性;利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胞外脂肪酶活性,筛选出高效产脂肪酶菌株。【结果】从8个渤海沉积物样品中分离获得51株产脂肪酶细菌,这些菌株隶属于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叁个门的8个属,其中Pseudoalteromonas(35.2%)、Marinobacter(23.5%)和Sulfitobacter(17.6%)是优势菌群;脂肪酶酶活性实验表明所有测定菌株都能够分泌脂肪酶,菌株70623分泌的脂肪酶酶活最高,为42.4 U/m L。【结论】渤海沉积物中可培养产脂肪酶细菌类群较为丰富,Pseudoalteromonas、Marinobacter和Sulfitobacter菌株是优势菌群,测定菌株所产胞外脂肪酶能力不同,获得了一株高效产脂肪酶菌株Marinobacter sp.70623。(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7年07期)
高寒凌,邹立,王凯,叶曦雯[9](2017)在《黄、渤海沉积物中陆源脂类有机质的组成分布与转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脂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含量为0.03%~1.02%,以黄河口含量最低,黄河口外和双台子河口外,以及北黄海和南黄海中部含量较高。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的分布为-21.55‰~-24.28‰,表征其陆海双重来源特征,并且海源特征由河口向海、由近岸向离岸逐渐增强。陆源脂类化合物以河口处略高,河道处略低,由河口向渤海中部和靠近渤海海峡方向迅速降低,表现出显着的河流输入特征;其形态组成由河道的游离态接近100%的绝对优势,迅速转变为渤海中部的以皂化结合态为主(大于50%),仅在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附近存在小于5%的矿物结合态,转化程度较低。北黄海中部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有机碳和陆源脂类化合物显着富集,但其对总有机碳的相对贡献较小;其中皂化结合态超过50%,矿物结合态小于10%,说明其具有中等偏高的转化程度。(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陈庆彩[10](2016)在《环渤海沉积物多环芳烃芘胁迫下细菌群落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主要产生来源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其较长的半衰期导致易在环境中累积而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海洋沉积物中,微生物是环境自我净化多环芳烃污染的主力。渤海是我国北方半封闭海,快速发展的环渤海经济区对其生态系统产生了显着影响。目前为止,关于渤海污染及生态现状的研究多集中在污染物种类及分布上,但关于渤海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多环芳烃污染胁迫的响应的研究尚不足。本文拟选取渤海湾及莱州湾口这一渤海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显着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 PE250)及分析技术,以16s为标记基因,探索目标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一步以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细菌群落为富集培养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添加高浓度芘进行胁迫。再次利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 PE250)及分析技术,以16s为标记基因探索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渤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对芘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广泛存在于目标海域22个研究站位沉积物中的主要细菌类群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中主要包括γ-变形杆菌纲、δ-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并且γ-变形杆菌纲是优势菌群。在科水平上含量较多的菌群主要是变形菌门的鱼立克次体科(Piscirickettsiaceae),与鱼类疾病有关;变形菌门的脱硫杆菌科(Desulfobacteraceae)和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与硫循环和碳循环有关。2.目标海域原位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受粒径、深度、温度、有机碳及NO2-、NO3-的影响较大。黄河、滦河入海口处,外来沉积物的输入致使入海口处有机质含量增高;河水的径流作用使近岸沉积物粒径减小,从而影响不同站位微生物群落结构。3.室内受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芘胁迫后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丰富度较高的菌群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6.1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00%)、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驯化过程中数量不断增加的细菌主要有浮霉状菌属、黄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数量减少的细菌是脱硫杆菌属;菌数先增加后减少的主要有弧菌属、假海源杆菌属、海杆菌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除脱硫杆菌属外,其余均有降解多环芳烃的功能。(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6-05-27)
渤海沉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塑料(Microplastic)通常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由于粒径较小,微塑料易被海洋生物所摄食,并能够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目前,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黄渤海表层沉积物和污染指示生物牡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分离、组织消解、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等方法,探明了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丰度、类型、粒径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环渤海潮间带野生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状况,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特征本研究所采集的黄渤海海域7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均存在微塑料污染现象;其中,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海域平均每千克沉积物(干重)分别含有171.80、123.60和72.00个微塑料;叁个海区的微塑料丰度依次为:渤海>北黄海>南黄海。按照采样断面进行统计,发现BB(渤海湾)、CBS1(渤海中央盆地1)和CBS2(渤海中央盆地2)海域的沉积物微塑料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海域,这可能与上述海域靠近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为发达的京津冀地区附近有关。同时,LZ(莱州湾)断面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也较高,可能主要受到黄河、小清河等河流输入的微塑料或塑料污染。此外,PL(蓬莱)和RC(荣成)断面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亦较高;其中,PL断面靠近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活动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为其潜在污染源;RC站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该区域的塑料污染可能来源于高强度的海水养殖活动。分析发现,微塑料形状包括颗粒、薄膜、碎片和纤维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93.88%;微塑料颜色以白色为主,所占比例为47.19%;微塑料平均尺寸为854.88±698.60μm,其中粒径小于1000μm的微塑料占比71.06%。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代表性微塑料进行了鉴定分析,发现微塑料化学成分以人造纤维和聚乙烯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61.24%和16.29%。与世界其他海域研究结果比较可知,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的微塑料富集特征检测了环渤海潮间带9个站位长牡蛎样品的微塑料富集状况,发现各站位长牡蛎样品均存在微塑料污染现象。其中,长牡蛎样品的微塑料摄入比例为86.38%,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03个/个体或0.89±0.94个/g组织(湿重);摄入微塑料的形状包括纤维、碎片、薄膜和颗粒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达到60.67%;微塑料平均粒径为814.65±707.82μm,其中粒径小于1000μm的微塑料占比67.01%。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化学成分以人造纤维和聚乙烯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和18.57%。结果表明,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体内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并且富集量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环渤海潮间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污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的微塑料富集特征调查了黄渤海及南方海域17个站位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状况,发现我国养殖牡蛎中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其中,74.42%的牡蛎样品中检测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1.05-9.08个/个体或0.11-2.35个/g组织,平均丰度为2.93个/个体或0.62个/g组织(湿重)。按照区域划分,珠叁角地区的牡蛎微塑料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该区域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高污染水平有关。养殖牡蛎体内分离的微塑料形状包括纤维、碎片、薄膜和颗粒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60.67%;粒径范围为20.34-4807.22μm,平均粒径为902.82±782.99μm,其中尺寸小于500μm的微塑料数量占总数38.57%。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人造纤维为主要成分,占比38.58%,其次为聚乙烯(22.05%)。结果表明,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相比较,我国养殖牡蛎微塑料污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上,本文对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负荷、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和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完善了国内重要经济物种对微塑料富集规律的研究。本研究对于阐明我国近海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规律和污染水平及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海洋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渤海沉积物论文参考文献
[1].朱爱美,张辉,崔菁菁,胡宁静,刘季花.渤海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海洋学报.2019
[2].冉文.黄渤海沉积物和牡蛎体内微塑料污染现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8
[3].陈宇峰.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速率及碳氢同位素分馏规律研究[D].青岛大学.2018
[4].陈宇峰,郑秀丽,李晶,贺行良,刘昌岭.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速率及同位素分馏规律研究[J].岩矿测试.2018
[5].霍素霞,邢聪聪,朱超祁,张红,程升.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时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6].黄平平.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形态学的黄渤海沉积物中纤毛虫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
[7].苏蕾.海草床底栖原生生物及黄渤海沉积物中纤毛虫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
[8].伍朝亚,孟宪刚,李岩,曲慧敏,解志红.渤海沉积物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及其多样性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7
[9].高寒凌,邹立,王凯,叶曦雯.黄、渤海沉积物中陆源脂类有机质的组成分布与转化特征[J].海洋学报.2017
[10].陈庆彩.环渤海沉积物多环芳烃芘胁迫下细菌群落变化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