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爆破振动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铅锌矿,爆破振动,采矿活动,岩溶塌陷
爆破振动波论文文献综述
陈学军,余思喆,宋宇,李佳明,陈议城[1](2018)在《采矿爆破振动波在岩溶区的传播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情况下爆破振动强度衰变规律和振动对岩溶塌陷的影响,为当地矿山合理开采及减少地面塌陷灾害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对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进行现场爆破振动测试,并利用古丹铅锌矿实测数据作对比分析;试验矿区共布设4条测线,接收8组爆破振动数据。采用萨道夫斯基修正公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以爆破产生的振动波频率及振动速度作为测试指标,对实测数据进行提取、处理,确定爆破振动波的频率及其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地震波引发的质点振动峰值振速。试验结果表明:采矿活动是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爆破振动波的频率衰减强度与其在岩土体中的传播距离和断层有关,振动波的传播速度受到岩土体性质、岩层结构特征、岩层走向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段军彪[2](2018)在《基于损伤累积的混凝土爆破振动波能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试验与小波理论的分析方法,基于爆破振动波能量分布规律对多次爆破振动造成周边混凝土结构物产生的损伤累积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1 500 mm×500 mm×300 mm的大尺寸C60混凝土试块,预留炮孔微药量多次重复爆炸施加载荷,同时利用TC-4850爆破测振仪进行爆破振动波测试和数据采集,采用sym8小波基对实测爆破振动波信号进行不同频带的能量值计算。结果表明,爆破振动波能量随着爆心距的增加,中高频段所占能量比例降低,能量向低频段转移;随着爆破作用次数的增加,爆破振速和振动主频持续降低,振动波能量在低频部分所占总能量比例增加,能量总体往低频段发展。(本文来源于《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段军彪[3](2018)在《基于损伤累积的爆破振动波能量传播与衰减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爆破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爆破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和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危害效应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工程中很多爆破施工作业往往不是在一次作用下完成的,而是多次重复爆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势必会造成周边结构和设施损伤的不断累积。因此,开展多次爆破作用下岩体损伤累积规律和爆破振动波能量传播与衰减规律的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损伤累积的爆破振动波能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爆破振动损伤累积是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潜在与间接的扰动作用的结果,首先岩石内部原生微裂纹尖端因应力集中作用产生局部损伤,并生成一定数量的新生微裂纹,随后微裂纹扩展形成细观裂纹,岩石力学参数劣化加剧,最后细观裂纹扩展贯通形成宏观裂纹,岩石的整体性和承载力急剧降低。(2)爆破振动损伤随着爆破振动作用次数的增加持续增大,爆破振动损伤累积与爆破循环作用次数比之间存在叁次多项式函数关系,爆破振动损伤累积过程可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突变性快速增长叁个阶段。(3)爆破振动波振速峰值和主频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大体上持续降低;对于单次爆破而言,距爆源越近的区域振速峰值衰减的越快;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各测点振速大体上持续减少,表现为近区测点减少幅度较中远要大,中远区域测点在爆破次数较少的情况下,振速衰减变化不明显,在爆破作用的后期,各测点振速存在一突增的过程。(4)运用小波包分析技术对所测爆破振动波信号进行各个频带能量计算分析得出,随着爆心距的增加,爆破振动波信号的主振频带向低频区域集中;随着爆破次数的增加,振动波信号的的变化特征表现为初期变化不明显,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低频区域能量集中变化明显,由于建筑物的自振频率较低,会造成严重的损伤破坏效应。通过开展混凝土多次爆破振动损伤累积规律课题的研究,为后期基于损伤累积的爆破振动安全评价和振动危害控制奠定理论与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6)
王玲霞[4](2018)在《公路隧道爆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隧道钻爆法施工时,爆破产生的振动波会给周围建筑结构带来一定损害,并引发一系列施工安全问题。结合阳曲1号隧道,研究施工爆破过程中振动波的传播规律,并与实测数据分析拟合,提出了爆破振动下地表振动速度和振动频率的衰减规律;认为隧道横向的振动衰减速度比隧道纵向的振动衰减速度略小;高层建筑振动速度随高程增加逐渐衰减,不存在振动高程放大现象。(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5期)
楼晓明,周文海,简文彬,郑俊杰[5](2016)在《微差爆破振动波速度峰值-位移分布特征的延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通过振动波传播规律研究微差爆破延时控制,改善爆破振动和提高爆炸能利用,选取普通雷管和澳瑞凯高精度雷管进行不同段别延期起爆对比实验,试爆过程对振动波测振。基于振动波函数优化理论基础,对实测数据和波状谱处理分析,总结了不同微差时间下振动波传播规律及速度峰值、主频、频带能量、总能量等变化特征,根据该特征发现振动波速度图谱和该速度积分所得位移图谱中两者最大值对应时间点相同。依据此速度峰值-振动位移分布特征,对某实测简单振动波进行高斯多峰拟合,结果表明:该波段能量最大化时间点为60ms左右,振动最小的时间点为25ms左右。(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6年06期)
陈庆凯,孙运峰,李桂臣,雷高,贾建军[6](2014)在《何家采区爆破振动波传播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破振动是爆破的叁大危害之一,它能使爆区周围的工业建筑和民房受损,形成严重的爆破危害。为了研究弓长岭露天铁矿何家采区生产爆破所产生的振动波传播规律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控制爆破振动负面效应,对其生产爆破在爆区与其附近的何家村之间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进行监测,获得了爆破地震波形数据,详细分析了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采区生产爆破时产生的爆破地震效应较弱,因此,生产爆破所产生的爆破振动对何家采区周围的居民房屋危害不大。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出了质点振动速度经验公式,为确定矿山不同爆区生产爆破的最大同段药量和预测、控制爆破振动强度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4年10期)
杨年华,张乐[7](2012)在《爆破振动波迭加数值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场地地震波的传播迭加原理,以实测单炮孔爆破振动波形为基础,考虑预测点位置与各炮孔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按照实际起爆网路设计的各炮孔起爆时差和实测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等参数,计算获得预测点的爆破振动波形。不仅可以预测爆破振动速度峰值,而且可以预测完整的振动波形,并可获知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及主振频率分布范围。根据现场应用数码电子雷管的深孔爆破实验,该方法计算的预测波形与实测波形相当吻合,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2年01期)
杨年华,张乐[8](2011)在《基于单孔爆破振动波的迭加仿真预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的爆破振动预测方法大多建立在大量测试数据统计基础上,以经验系数为主。本文根据场地地震波的传播迭加原理,依据实测单炮孔爆破振动波形为基础,考虑预测点位置与各炮孔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按照实际起爆网路设计的各炮孔起爆时差、单孔药量和实测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等参数,利用爆破振动信号迭加原理计算获得预测点的爆破振动波形。该方法不仅可以预测爆破振动速度峰值,而且可以预测完整的振动波形,进而可以获知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及主振频率分布范围。根据现场应用数码电子雷管的深孔爆破试验,验证该方法仿真的预测波形与实测波形相当吻合,仿真计算结果可靠性较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期刊2011-07-21)
颜景龙,张乐[9](2011)在《电子雷管爆破振动波分析识别盲炮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爆破工程中盲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用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替代传统导爆管雷管,运用电子雷管精确延时可量化计算的特性,并结合分析爆破振动波的方法来识别盲炮。实际爆破试验和在工程中的应用试验表明,采用该盲炮识别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行性强和易于实现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工程爆破》期刊2011年01期)
霍树春[10](2010)在《矿山爆破振动波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随着国内外煤炭钢铁等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非法乱采、滥挖行为日益严重,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更危害开采者的生命安全。基于上述情况,对非法盗采进行快速精准定位,减少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实现科学执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盗采一般采用爆破手段,针对爆破引起的地震动效应,本文提出了利用LabVIEW处理地震波形数据,进而对爆破点进行快速定位。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科学执法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在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定位算法后,提出了利用地震检波器拾取爆破引起的地震波信号,经过波形调理,剔除干扰噪声,并对爆破振动波进行自动识别。初至波识别的结果作为定位软件的运算参数之一,与各检波器位置参数一起作为爆破震源初定位软件的参数。震源初定位的结果,则作为定位结果修正软件的参数。检测系统的硬件分为下位机和上位机两个部分。下位机的硬件核心为Silicon公司的C8051F020,并设计了电路板,主要包括了A/D模块、电源模块、SCI(串行通信接口)模块及JTAG(测试)模块等。使用了Moxa的多串口卡,实现多通道与上位机的通信。上位机的硬件环境为个人PC机,系统环境为windows XP,软件环境为LabVIEW7.1。基于LabVIEW实现了串行通信,波形调理,初至波识别,震源初定位与震源参数修正等功能;并且设计了数据存储功能,便于保护重要数据;设计了历史数据的读取功能,方便操作人员读出存档,对存档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处理;设计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了爆破定位的可行性,并为矿山区域远程监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0-12-01)
爆破振动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试验与小波理论的分析方法,基于爆破振动波能量分布规律对多次爆破振动造成周边混凝土结构物产生的损伤累积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1 500 mm×500 mm×300 mm的大尺寸C60混凝土试块,预留炮孔微药量多次重复爆炸施加载荷,同时利用TC-4850爆破测振仪进行爆破振动波测试和数据采集,采用sym8小波基对实测爆破振动波信号进行不同频带的能量值计算。结果表明,爆破振动波能量随着爆心距的增加,中高频段所占能量比例降低,能量向低频段转移;随着爆破作用次数的增加,爆破振速和振动主频持续降低,振动波能量在低频部分所占总能量比例增加,能量总体往低频段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爆破振动波论文参考文献
[1].陈学军,余思喆,宋宇,李佳明,陈议城.采矿爆破振动波在岩溶区的传播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18
[2].段军彪.基于损伤累积的混凝土爆破振动波能量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段军彪.基于损伤累积的爆破振动波能量传播与衰减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
[4].王玲霞.公路隧道爆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研究[J].公路.2018
[5].楼晓明,周文海,简文彬,郑俊杰.微差爆破振动波速度峰值-位移分布特征的延时控制[J].爆炸与冲击.2016
[6].陈庆凯,孙运峰,李桂臣,雷高,贾建军.何家采区爆破振动波传播规律的研究[J].金属矿山.2014
[7].杨年华,张乐.爆破振动波迭加数值预测方法[J].爆炸与冲击.2012
[8].杨年华,张乐.基于单孔爆破振动波的迭加仿真预报模型[C].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2011
[9].颜景龙,张乐.电子雷管爆破振动波分析识别盲炮的方法[J].工程爆破.2011
[10].霍树春.矿山爆破振动波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