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凯尔夫人论文_陈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盖斯凯尔夫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尔夫,巴顿,玛丽,伦理,伊丽莎白,维多利亚,基督教。

盖斯凯尔夫人论文文献综述

陈茜[1](2019)在《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茶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玛丽·巴顿》(1848)和《南方与北方》(1855)是伊丽莎白·克莱格亨·盖斯凯尔的两部工业小说,批评家多关注这两部作品中的工业生活,劳资冲突和基督教思想。这两部小说中贯穿着大量茶的描写,包括茶具、茶桌、茶饮料、茶会,但是批评家对茶的描写的研究却少有涉足。本文尝试以英国茶的历史为切入点,以伊恩·伍德沃德提出的物质文化研究的观点为依托,以茶与人的关系为焦点,探讨这两部小说中茶的功能。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本文认为盖斯凯尔夫人笔下的茶并非只是消费品,它在滋养身体、情感交流、社会交往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茶具、饮茶方式的差异赋予饮茶者明显的社会身份、阶级特征。本文导论部分首先针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梳理国内外重要研究,介绍英国茶历史和十九世纪茶文学,最后呈现伍德沃德理论观点。第一章讨论了茶水与身体的关系。作为热恢复性饮料的茶白天晚上都可饮用。之后它很快融入到饮食结构中,热茶可以中和冷餐的凉度。在这两部小说中,不管是饥饿疲惫还是生病,小说人物都会选择饮茶。通过描写他们对茶的渴望,盖斯凯尔夫人揭示茶已经扎根于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中,茶跨域性别、年龄和阶级的界限,滋养所有人,提供能量,消除疲惫,减轻病痛。第二章探究了茶与情感需要的关联。随着茶叶的流行和普及,茶叶的消费从公共场所转到家庭。在茶桌上,伊迪丝通过蓄意侍茶来展现她有能力成为一个好妻子,但是体力劳动的缺乏导致她不能成功斟茶,但这表明他对伦诺克斯上尉的爱。约翰·桑顿对玛格丽特·黑尔象牙般的双手和娴熟的侍茶举止的凝视显示出他对亲密感、家庭幸福感的渴望。通过茶,伊迪丝的情感得到释放,桑顿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巴顿家庭和黑尔家庭各自的家庭聚会紧紧围绕茶展开。盖斯凯尔夫人同时也描绘了家庭生活中的理想女性,她们通过侍茶给予家人幸福。通过描写茶与情感紧密相连,盖斯凯尔夫人表明茶还能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第叁章分析了社交中茶的角色。十九世纪,茶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部分。在《玛丽·巴顿》中,工人阶级通过茶聚集在一起,茶缩小了他们的身体与心理距离。在《南方与北方》中,通过共饮茶,黑尔先生和尼古拉斯·希金斯建立友谊,共饮茶使黑尔先生和约翰·桑顿的关系从浅层的知识交换到深层的情感交流,但是不同的饮茶习惯和茶具也体现阶级差异。通过描写这些关系的变化,盖斯凯尔夫人赞扬茶能够促进社会交往。综上所述,在盖斯凯尔夫人的描绘下,茶不仅是消费品,更是十九世纪英国茶文化的缩影,在日常生活中意义重大,茶被赋予文化和社会内涵,它是滋养剂,情感的纽带,社会交往的媒介,但它同时也是社会地位的标记物。此外,茶的描写也折射出文化含义。首先,茶被杂糅进英国饮食结构中反映出它的文化身份的流动性,此外,茶在英国的流行及它的可得性折射出英国帝国的扩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2)

齐欢[2](2018)在《从人物玛格丽特分析盖斯凯尔夫人的女性觉醒》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涉及工人及资本家双方激烈冲突的内容。南方与北方是盖斯凯尔夫人的杰出的小说之一,它生动地呈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以及玛格丽特·黑尔在社会交际中与其他传统女性大不相同。本文旨在重点分析玛格丽特的品质,探讨盖斯凯尔女性的女性觉醒意识。(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3期)

黄玉云[3](2018)在《张爱玲与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灰姑娘”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盖斯凯尔夫人与张爱玲分别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女作家,她们长时间在本国文学界饱受争议。其作品中都出现了类似灰姑娘的女性形象,采用灰姑娘式的女主角。虽然她们创作活动的年代并不相近,但是她们都关注女性的命运,探求在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女性的爱情与婚姻。《南方与北方》和《倾城之恋》是她们重要的代表作。灰姑娘是典型的男性拯救女性的故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灰姑娘是一位被男性拯救的女性形象。人物上的相似性折射了两位作家在思想深处的一些共同特征。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二者笔下的灰姑娘进行分析。同时对两部作品中的灰姑娘与传统灰姑娘的异同进行研究,以此来分析两位作家灰姑娘故事背后隐藏的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为叁章,第一章“灰姑娘”是着名的民间故事,它被认为是男性拯救女性的“神话“。民间文学对它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和深入。运用目前国际通用的民间故事分类方法阿尔泰分类体系将灰姑娘故事结构分为五个最重要的部分分别是:母亲的弱化、女性之间的争夺、苦难的生活、外力的帮助、完美的爱情结局。通过比较发现《南方与北方》和《倾城之恋》都满足“灰姑娘”故事结构,她们的“灰姑娘”都可以分解为这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结构的寓意正包含了男性拯救女性的主题。说明灰姑娘故事虽然跨越了不同的地域与历史,但是它反应的仍然是女性从属于男性的主题,无论是张爱玲还是盖斯凯尔夫人她们笔下的灰姑娘仍然是需要被拯救的“灰姑娘”。第二章是以灰姑娘与白马王子这两个典型的形象为核心,通过与传统形象的对比,指出两部小说中灰姑娘与白马王子形象出现了哪些超越与变异。《倾城之恋》中的“灰姑娘”白流苏是一位世俗化的灰姑娘,她在选择王子与婚姻之时,最看重的是经济实力。而《南方与北方》中的“灰姑娘”玛格丽特则更为理想化,她追求精神共通的爱情,对于物质的渴望并不强烈。两部小说中白马王子的形象也各有不同,范柳源是一位空有财富,出身并不光彩,道德观念也不强烈的王子形象。相较之下,桑顿是一位具有强烈个人奋斗精神,尊重女性,道德观念比较完备的王子形象。但是桑顿的出身并不高贵,与传统王子出身高贵的的完美形象仍有差距。小说中表现的灰姑娘形象的理想化和完美王子形象的变异,表现了无无论在19世纪的伦敦还是20世纪初的上海,女性从属于男性的思想已经开始出现松动,她们虽然仍然被规范于家庭中,但是对男性的绝对崇拜已经不复存在。第叁章,白流苏与玛格丽特虽然拥有各自的个性,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作家个人思想的传统性,她们对传统形象的突破是妥协的、不彻底的。她们仍然属于被男性拯救的灰姑娘。她们都身无一技之长,都受到回归家庭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她们无法独立地在社会中生存,当她们发现生存的艰难时,就会选择回归于婚姻,将婚姻视为人生全部的希望。认为只要取得婚姻的胜利,就是取得了人生的胜利,满足于婚姻带给自己的喜悦中。归根结底,历史的局限性限制了她们人身的独立性,而自身认识的妥协性则限制了她们思想的独立性。所以无论是玛格丽特还是白流苏,最后所谓的爱情胜利都预示着她们仍然把自己归位于婚姻的内在性中,对于女性彻底挣脱“他者”地位的思考与抗争是有限的。两位女性作家都采取灰姑娘的故事来述说大时代下女性的婚姻与命运。她们对灰姑娘故事超越的不彻底性,表现了在时代剧烈变革的时期,女性仍然逃脱不了被男性束缚的命运。但是她们作品中的灰姑娘仍然迸发着女性渴求独立人格的魅力。这即是两位作家对女性命运深刻的思考与同情,同时也对女性取得真正的独立富有启迪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期刊2018-05-01)

窦琳[4](2018)在《解读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的女性主义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盖斯凯尔夫人所创作的《玛丽·巴顿》,表现了非常独特的女性主义意识,特别是这种女性主义意识中包含深刻的阶级特征、宗教特征,并在小说里成功塑造了玛丽这一女性形象,对传统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进行批判,强调女子的自尊与自信,具备非常重要的思想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保仓[5](2017)在《盖斯凯尔夫人作品的宗教救赎与生态马克思主义解读——以《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说《南方与北方》《玛丽·巴顿》中,基督教的博爱、救赎等宗教信条在化解劳资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这种思想也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所在。文本中所出现的类似环境恶化、工人失业及贫困等问题,没有从根源上得到解决,而是以两个家族的和解的形势掩盖起来。本文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角度探讨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探讨解决问题的出路。(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期刊2017年02期)

胡文娟[6](2016)在《盖斯凯尔夫人小说的文学伦理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盖斯凯尔夫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重要的作家,最初凭借问题小说走到文学舞台的中央,也因她的社会问题小说向全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而获得了马克思“杰出小说家”的美誉。最初人们对盖斯凯尔夫人小说的研究主要针对其社会问题小说,这方面的小说在盖斯凯尔夫人研究中所占比重最多。其后国内外从各种视角对她的小说进行研究,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进行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充实中。维多利亚时期的很多作家在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伦理环境,展现了不同阶级的人们面对社会转型所处的真实状态。与当时同时期的作家不同的是盖斯凯尔夫人除了为当时处于伦理困境中的人们寻找出路,更多的则是以一个批评家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道德批判。本文从叁个方面对盖斯凯尔夫人的长篇小说进行解读:第一部分通过结合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以及历史资料展示当时的伦理环境,让读者对当时伦理转型下的社会有个具体的了解;第二部分具体分析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阐述具体人物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下面临的伦理困境;第叁部分则具体分析面对这些伦理困境,盖斯凯尔夫人提出的道路是小说中的人物做出的伦理选择还是作者自己的道德批判。在她的笔下,人物并非按既定道路发展,而是非常突兀地走向被扭转的结局,以此表现作者个人期盼,除此之外,作者会强行介入小说中,对即将误入歧途的人们表示自己的哀婉,最后作者通过塑造一些完美人物来表示自己希冀的社会应该是怎样,在处理伦理困境时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这样作者对结局的安排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度,降低了小说的真实性,从而使其小说只是作者主观愿望的表达,在历来此消彼长的研究中难成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观看待盖斯凯尔夫人,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她的思想是在伦理转换时期人们矛盾心理的一种体现,我们应放在具有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作家的思想。通过叁个部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在文学史的长河中,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终究难成文学主流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12-03)

张梦娟[7](2016)在《英国小说中茶会的作用——解读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英国现实的优秀小说,其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本文主要以英国文化中特殊的茶会文化为切入点,简述盖斯凯尔夫人的人生经历,解读英国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中茶文化的具体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6年06期)

黄伟珍[8](2015)在《名实论与身份说——盖斯凯尔夫人《妻子与女儿》人物姓名的另一种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命名是为了界定一种身份,在文学作品中,姓名既是艺术角色的符号,又蕴含着深刻的名实关系。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就是一部巧设人名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奇妙作品,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对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视,它们大多从政治、伦理等社会语境对小说进行剖析和考证。事实上,人物命名背后蕴藏的名与实的关系,往往也是塑造人物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的有效方法。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解读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有助于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本文来源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吴庆宏[9](2015)在《唯一神教对盖斯凯尔夫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唯一神教是基督教的分支宗派,在该派伦理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自幼形成了注重社会公正、平等、博爱的宗教道德观,并最终把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宗教实践,以此传播唯一神教的精神。由于她的作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坦诚、宽容、理解和帮助,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她受到了当今英国唯一神教派和自由基督徒教派的推崇。(本文来源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张慧[10](2015)在《盖斯凯尔夫人《南方与北方》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家庭结构以及母子关系等方面来看,盖斯凯尔夫人的《南方与北方》具有明显的俄狄浦斯情结解构,《南方与北方》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主要表现在桑顿及其母亲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桑顿太太对玛格丽特的敌对态度,与以往的俄狄浦斯情结不同的是,主人公最终摆脱了俄狄浦斯情结并走向成熟。(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5年06期)

盖斯凯尔夫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涉及工人及资本家双方激烈冲突的内容。南方与北方是盖斯凯尔夫人的杰出的小说之一,它生动地呈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以及玛格丽特·黑尔在社会交际中与其他传统女性大不相同。本文旨在重点分析玛格丽特的品质,探讨盖斯凯尔女性的女性觉醒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盖斯凯尔夫人论文参考文献

[1].陈茜.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茶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齐欢.从人物玛格丽特分析盖斯凯尔夫人的女性觉醒[J].青年文学家.2018

[3].黄玉云.张爱玲与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灰姑娘”的比较[D].贵州民族大学.2018

[4].窦琳.解读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的女性主义意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

[5].张保仓.盖斯凯尔夫人作品的宗教救赎与生态马克思主义解读——以《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为例[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7

[6].胡文娟.盖斯凯尔夫人小说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6

[7].张梦娟.英国小说中茶会的作用——解读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J].福建茶叶.2016

[8].黄伟珍.名实论与身份说——盖斯凯尔夫人《妻子与女儿》人物姓名的另一种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

[9].吴庆宏.唯一神教对盖斯凯尔夫人的影响[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

[10].张慧.盖斯凯尔夫人《南方与北方》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文学教育(下).2015

论文知识图

盖斯凯尔夫人-盖斯凯尔夫人像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作家及其作品高频词分布情况

标签:;  ;  ;  ;  ;  ;  ;  

盖斯凯尔夫人论文_陈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