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烃规律论文_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赵喆,倪云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相,有机质,准噶尔盆地,数值,石炭系,不同类型,规律。

生烃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赵喆,倪云燕[1](2015)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二迭系、叁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5套可能的烃源岩,并在很多构造圈闭发现了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油气。长期以来对该地区有效烃源岩及所发现油气的来源存在很大争议。通过对南缘地区24条地面剖面及28口探井烃源岩岩心系统采样分析研究认为,不仅二迭系与侏罗系是南缘地区重要的烃源岩,叁迭系是可能的烃源岩,白垩系与古近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烃源岩。二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很高、类型好,以I、II型有机质为主;叁迭系与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变化大,且类型较差,以II、III型有机质为主;白垩系和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但有机质类型好,以I、II型有机质为主。5套烃源岩目前成熟度差异较大,二迭系、叁迭系、侏罗系烃源岩处于低成熟—高、过成熟阶段,白垩系烃源岩处于未成熟—高成熟阶段,古近系烃源岩处于未成熟—成熟演化阶段。5套烃源岩大量生烃时期明显不同:中二迭统烃源岩主要在晚侏罗世—古近纪,侏罗系在晚白垩世—新近纪;白垩系从始新世延续现今,在上新世初达到生油高峰;古近系中新世末期进入生油门限开始生油,目前仍未达生油高峰。白垩系在南缘中部地区为有效生烃源岩,古近系在南缘西部地区是有效的生油源岩。(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刘文汇,王杰,腾格尔,秦建中,郑伦举[2](2012)在《南方海相不同类型烃源生烃模拟气态烃碳同位素变化规律及成因判识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近似地质温度和压力双重作用下有机质成气演化过程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常规高压釜热压模拟仪和仿真地层热压生烃模拟仪对比研究了南方海相干酪根、固态和液态有机质成气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发现不同类型原油(轻质油、凝析油)的模拟烃气产率最高,分散可溶有机质(固体沥青、重质油)烃气产率次之,产率最低的为不同类型干酪根,在相同温度下烃气产率高低依次为:轻质油(凝析油)>固体沥青>重质油>干酪根.不同类型干酪根与分散可溶有机质模拟气CO2组分和同位素演化规律具有明显区别,分散可溶有机质模拟产物气的δ13CCO2-δ13C1几乎都大于20‰,而不同类型干酪根模拟产物气δ13CCO2-δ13C1小于20‰.不同类型烃源模拟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具有随模拟温度增加不断变重的演化规律,但无论何种类型气源,在任何演化阶段产物气δ13C1都不会重于其源碳同位素组成.乙烷等碳同位素组成也随温度增高逐渐变重,演化至生烃高峰阶段时,碳同位素组成接近其源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其母质类型的示踪指标.当演化至高-过成熟阶段,乙烷等重烃δ13C组成会重于其烃源的碳同位素组成,往往会显示出类似煤型气重烃气碳同位素组成偏重的特征,故不能简单地用重烃碳同位素组成判断天然气母质类型.Ln(C2/C3)是判断干酪根热解气与原油(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的有效指标,提出了Ln(C1/C2)-(δ13C1-δ13C2)为判断原油裂解气与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2年07期)

王杰,刘文汇,腾格尔,秦建中,郑伦举[3](2011)在《南方海相层系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及其产物同位素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高压釜热压模拟仪和仿真地层热压生排烃模拟仪对南方海相不同类型烃源进行生烃模拟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原油烃气产率最高,分散可溶有机质烃气产率次之,产率最低的为不同类型干酪根。不同类型烃源烃气产率与烃源的有机碳含量、可溶有机质含量高低、有机质类型有密切关系,与烃源原始成熟度具有较好负相关性。烃源碳同位素组成决定产物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规律,碳同位素组成较轻的烃源其产物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总体上要轻于碳同位素组成较重烃源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不同类型烃源产物甲烷碳同位素组成随热模拟温度增高具有先变轻再变重的演化特征,但不会重于其烃源的碳同位素组成。乙烷等碳同位素组成也随着热模拟温度增高逐渐变重,演化至生烃高峰时,碳同位素组成接近于其烃源碳同位素组成,可以示踪烃源。当演化至高过成熟阶段,乙烷等δ13C值大于其烃源碳同位素值,故不能仅用重烃碳同位素组成判断天然气母质类型。不同类型干酪根与可溶有机质CO2组分和同位素组成演化规律具有明显区别,可溶有机质生成的CO2和甲烷之间同位素分馏程度要比不同类型干酪根的大。在不同类型烃源生烃过程中,干酪根和液态烃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母质类型控制,继承效应强,同位素分馏程度较小,具有很好的示踪意义,可以用于油源对比和烃源示踪研究。(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胡宗全,朱建辉[4](2008)在《渤海湾盆地中南部中—新生代盆地迭合特征及上古生界生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良好的气源岩。该套烃源岩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盆地迭合过程,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生烃史的差异性。叁迭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是上古生界烃源岩所经历的3个生烃阶段。中—新生代盆地的迭合期次、迭合样式和不均衡性控制着上古生界烃源岩在各个生烃阶段的生烃量多少与比例以及生烃中心的迁移,从而控制着上古生界资源潜力及资源分布。该区盆地的不均衡性越到晚期越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早期生烃强度较稳定,但在晚期局部地区仍可经历强生烃过程。上古生界经历的盆地迭合期次和上覆地层数越少、中生代埋藏越浅、新生代埋藏越深,其晚期生烃潜力越大。基于"二次生烃"地质模型和生烃史数值模拟,评价了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各凹陷上古生界生烃潜力。(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08年05期)

万传治,乐幸福,陈迎宾[5](2006)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分布规律与生烃潜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主要分布在柴东地区,是该盆地勘探和研究程度较低的层系之一。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石炭系统层及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露头和分析化验资料,整体评价了石炭系的生烃潜力,指出了有利生烃凹陷,为石炭系新层系进一步的勘探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赵喆,钟宁宁,黄志龙[6](2005)在《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增压规律及其含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岩由于成岩-固结早,烃源岩排烃的动力主要是水热增压和生烃增压。通过碳酸盐岩烃源岩不同有机碳含量样品温、压关系的模拟实验,建立了增压值与温度的数值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过程中生烃增压值远高于水热增压值。碳酸盐岩烃源岩排烃动力的大小主要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温度的影响。对于同一烃源岩来说,随着热演化程度增高,生烃增压值迅速增大;当热演化程度相当时,生烃增压值与样品的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若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过低,烃源岩产生的生烃增压值不足以有效地把烃类排出烃源岩。由于碳酸盐岩烃源岩中含水量通常很低,则生烃增压特别是生气增压对排烃而言更为重要。因此,碳酸盐岩烃源岩遵循生烃—增压—超压—压力释放—排烃的动力学模式。(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05年03期)

王建龙,王振平,颜红霞[7](2004)在《用化学动力学法研究滨北地区中浅层源岩生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滨北地区中浅层烃源岩有机质成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结合该区的古热史,定量计算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源岩中有机质成油、成气转化率,结果表明,滨北地区中浅层绝大部分的源岩热演程度较低,尚处于未成熟阶段,即使是演化程度较高的中央坳陷区,也是以生油为主,成气转化率较低.这预示着,滨北中央坳陷区是最主要的油气资源贡献区,并且对油资源贡献明显,对热成因天然气资源的贡献有限.(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生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近似地质温度和压力双重作用下有机质成气演化过程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常规高压釜热压模拟仪和仿真地层热压生烃模拟仪对比研究了南方海相干酪根、固态和液态有机质成气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发现不同类型原油(轻质油、凝析油)的模拟烃气产率最高,分散可溶有机质(固体沥青、重质油)烃气产率次之,产率最低的为不同类型干酪根,在相同温度下烃气产率高低依次为:轻质油(凝析油)>固体沥青>重质油>干酪根.不同类型干酪根与分散可溶有机质模拟气CO2组分和同位素演化规律具有明显区别,分散可溶有机质模拟产物气的δ13CCO2-δ13C1几乎都大于20‰,而不同类型干酪根模拟产物气δ13CCO2-δ13C1小于20‰.不同类型烃源模拟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具有随模拟温度增加不断变重的演化规律,但无论何种类型气源,在任何演化阶段产物气δ13C1都不会重于其源碳同位素组成.乙烷等碳同位素组成也随温度增高逐渐变重,演化至生烃高峰阶段时,碳同位素组成接近其源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其母质类型的示踪指标.当演化至高-过成熟阶段,乙烷等重烃δ13C组成会重于其烃源的碳同位素组成,往往会显示出类似煤型气重烃气碳同位素组成偏重的特征,故不能简单地用重烃碳同位素组成判断天然气母质类型.Ln(C2/C3)是判断干酪根热解气与原油(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的有效指标,提出了Ln(C1/C2)-(δ13C1-δ13C2)为判断原油裂解气与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的有效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烃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赵喆,倪云燕.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史[J].石油学报.2015

[2].刘文汇,王杰,腾格尔,秦建中,郑伦举.南方海相不同类型烃源生烃模拟气态烃碳同位素变化规律及成因判识指标[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

[3].王杰,刘文汇,腾格尔,秦建中,郑伦举.南方海相层系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及其产物同位素演化规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

[4].胡宗全,朱建辉.渤海湾盆地中南部中—新生代盆地迭合特征及上古生界生烃规律[J].石油实验地质.2008

[5].万传治,乐幸福,陈迎宾.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分布规律与生烃潜力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

[6].赵喆,钟宁宁,黄志龙.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增压规律及其含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

[7].王建龙,王振平,颜红霞.用化学动力学法研究滨北地区中浅层源岩生烃规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牛庄洼陷Es4(2)褐色页岩生烃模式图[15]叁江盆地西大林子凹陷前参1井烃源岩生烃...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超压控藏模式3PY10-4油田油藏剖面Fig.3T...南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现今Ro等值...

标签:;  ;  ;  ;  ;  ;  ;  

生烃规律论文_陈建平,王绪龙,邓春萍,赵喆,倪云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