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行为论文-梁恒

伦理行为论文-梁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伦理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法律,伦理,技术,体育竞技

伦理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梁恒[1](2019)在《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为之法律伦理技术叁重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竞技体育具有自然质性的健身娱乐功能和衍生质性的政治经济功能,使得其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体育竞技的强对抗和高技艺的背后伴随的往往是高风险,从业余比赛到职业竞技,体育伤害事故的频发,这些伤害可能是由于竞技参与者自己的疏忽而导致,但更多的是由于对方运动员缺乏人文素养、受利益驱使、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以及行业协会对运动员违规违纪的处罚不力而产生的恶意伤害行为。如何有效遏制体育竞技中的恶意伤害行为,促进体育竞技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在对体育竞技中的恶意伤害行为界定、分类、致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伦理和体育技术规范本身叁方面对体育竞技中的恶意伤害行为进行规制,以构建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为叁维防护墙。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为是指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参与主体违反体育道德、超越体育竞赛内涵的故意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它与以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为界限的合理冲撞行为有着本质区别。违反体育道德、超越体育竞赛内涵是前置性条件,它表明此行为与竞技体育的通识相悖,不具有社会相当性;故意是指当事人能够预先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并且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非要去做,在愤怒、怨恨、埋怨等主观心理作用下,故意做出具有侵犯性的行为活动,是区别于一般犯规的最显着特点;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是指实施行方式的客观结果,主要表现为对他人肢体的创伤或致残等严重影响了被侵害对象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为后果。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为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定性、对象的特定性、认定的复杂性以及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发生在体育比赛场地内且体育比赛正在进行中;伤害对象是竞技参与者(运动员或裁判);实施恶意伤害的一方会利用特定场景来实现其加害行为,使得人们对其行为性质难以做出正确判断;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不仅对受害球员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伤害,也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并对团队荣誉造成极大损害,而且还严重有悖于公平竞赛精神,不利于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为多种多样,从伤害对象看有针对同队队员的、竞赛对手的和教练员团队的;从伤害的主观性来看有无意伤害、过失伤害、故意伤害等;从实施的方式看有人身伤害和精神伤害;从受伤害的程度看有轻微伤害、严重伤害和死亡。本文所研究的恶意伤害主要是从伤害实施者的主观目的性来区分的人身伤害行为。要防范恶意伤害行为的产生应该多管齐下,从法律、伦理、技术叁方面进行规制。法律层面:现行体育竞技伤害行为大多是通过行业协会或俱乐部等,按照其内部的相应规则进行处理,如罚款、禁赛等。随着体育产业化程度的加深,竞赛激烈程度加剧,恶意伤害行为发生频率和受伤害程度越发增大,行业内部的规则不足以限制恶意伤害事故的频发。因此,首先要强化法律意识,要让体育竞技参与者不仅要遵守体育竞赛规则更要遵守法律,恶意伤害行为不仅违反竞赛规则,更是违反了体育法、侵权法,甚至触犯刑法等法律,是违法行为。其次,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为除非存在法定的责任阻却事由和违法阻却事由,否则可进行适当的司法介入,充分利用法律的威慑力和强制力来规制恶意伤害行为,恶意伤害行为不仅要受到体育行政法的处罚,可能还要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和追究刑事责任。伦理层面:弘扬体育竞技的平等、公平、团结、友谊的伦理价值,让体育竞技过程体现的是对人类生命尊严之尊重、力量之展现、价值之热爱、进取精神之追求。借助道德伦理的"人文力"通过德性的塑造和理念的表达,培育竞技体育参与者的伦理道德和职业操守,使之走向持久化、道德化的道路。让竞技主体自觉将道德规范作为内在的要求,自觉主动遵守竞技规范,避免恶意伤害行为的发生,避免体育竞技与其本原渐行渐远。技术层面:广义的体育技术是人们改变或控制运动训练、竞赛及体育科研等环境的手段、活动和规则、制度体系。如果对体育技术掌握不到位,就增大了在比赛中恶意伤害行为产生的概率,因此作为竞技参与者应该熟练掌握参与运动的刚性技术和全面准确地理解该项运动的柔性技术,在比赛中采取与之技术水平相匹配的竞赛行为方式。(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陈晓东,黄镜颖[2](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预防的伦理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群体是指男性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者。此类人群隐蔽、不易被发现,是当今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MSM群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其艾滋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伦理困境和挑战。文章对专业关系、保密原则、伴侣权益、案主自决、专业价值观等方面引发的伦理困境进行思考与探讨,以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赵雪,刘丽红[3](2019)在《职场精神力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十一世纪,关注员工在工作场所的精神力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关于职场精神力和商业道德的文献中提倡,在工作场所发展精神力可以抑制不道德行为,促进组织中的道德行为。然而在公共场所发生的高调事件凸显了对不同形式的不道德行为有深入理解的必要性,例如向客户夸大产品优点、隐瞒产品不足等,研究者将这类行为称为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实证研究员工的职场精神力如何与他们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和关系发生的过程仍然知之甚少。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联系。还有研究表明,组织承诺与内化道德认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存在叁元交互的关系,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评估效果来填补职场精神力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这一空白,且探讨组织承诺与道德认同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500个企业员工为被试,采用职场精神力问卷、组织承诺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及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职场精神力、组织承诺、道德认同以及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2)职场精神力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t=3.25,p<0.01);(3)职场精神力通过组织承诺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间接效应显着,其95%的置信区间为[0.470,0.947],组织承诺在职场精神力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中起中介作用。(4)道德认同在组织承诺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着,其95%的置信区间为[-0.241,-0.002]。(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赵雪,刘丽红[4](2019)在《职场精神力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十一世纪,关注员工在工作场所的精神力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关于职场精神力和商业道德的文献提倡,在工作场所发展精神力可以抑制不道德行为,促进组织中的道德行为。已有组织行为研究主要关注员工做出的对企业不利的不道德行为,如泄密、偷窃等,较少有研究探讨员工做出的对企业有利的不道德行为,最近在公共领域发生的高调事件凸显了对不同形式的不道德行为有更深入理解的必要性,例如向客户夸大产品优点、隐瞒产品不足等,研究者将这类行为称为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这种潜在有害行为的前因后果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员工的工作场所精神力如何影响他们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呢?组织承诺作为员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职场精神力、组织承诺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叁者之间的关系。以500个企业员工为被试,采用职场精神力问卷、组织承诺问卷及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职场精神力、组织承诺以及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2)职场精神力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t=3.25,p<0.01);(3)职场精神力通过组织承诺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间接效应显着,其95%的置信区间为[0.470,0.947],组织承诺在职场精神力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中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霍艳琳,畅红琴[5](2019)在《伦理型领导与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伦理型领导与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降低煤矿人因事故的发生率,利用山西省4个煤矿企业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引入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工作压力与矿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与矿工工作压力的工作特征、组织管理、工作无奈感,以及矿工反生产行为均显着负相关;工作压力与矿工反生产行为显着正相关;工作压力在伦理型领导与矿工反生产行为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5期)

刘垠[6](2019)在《抄袭剽窃、违反科技伦理规范等被列入科研失信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刘垠)9日,科技部网站公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明确,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违反科研伦理规范等被列入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一并被列入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10)

银丽萍,张向前[7](2019)在《情绪劳动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基于自我损耗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劳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对员工自身和组织有直接损害,还可能对组织之外的群体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本文探讨了情绪劳动(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法,通过对99名员工为期10个工作日的追踪调查,获取了990份数据。研究证实表层扮演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深层扮演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有显着负向影响。自我损耗和道德许可在情绪劳动(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且两个中介变量在深层扮演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关系中的作用相反,自我损耗起着减缓作用,道德许可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预测》期刊2019年05期)

涂可国[8](2019)在《儒家行为责任伦理论要》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伦理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伦理系统,它兼具德性伦理和德行伦理、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儒家伦理学无疑是一种德性伦理学,但是它也是一种以行为为中心的德行伦理学。而儒家所阐发的行为伦理构成了儒家德行伦理学的核心,它所揭示的"行""为"和"行为"范畴的义理,鲜明地体现了儒家责任伦理所包含的做事、不做事、应做事等本质规定性,充分体现了高度的实践理性智慧。儒家行为责任伦理体现为叁大层面:一是行为责任伦理的基本规定,二是行为责任的内容指向,叁是行为的责任伦理要求。(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永军,江晓燕,李永鑫[9](2019)在《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一个交互模型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个体-情境交互作用视角,结合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亲组织"与"非伦理"双重特征,构建了一个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形成机制的叁重交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工作不安全感不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两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还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个人-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胡慧莲[10](2019)在《论传统道德与企业家的行为规范——评《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宏观上,商业伦理关系国家和政府的制度建构;在微观上,商业伦理涉及企业等经济组织章程的制定、制度的实施和社会责任的履行等。因此,构建一种新型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17期)

伦理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群体是指男性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者。此类人群隐蔽、不易被发现,是当今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MSM群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其艾滋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伦理困境和挑战。文章对专业关系、保密原则、伴侣权益、案主自决、专业价值观等方面引发的伦理困境进行思考与探讨,以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伦理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梁恒.体育竞技恶意伤害行为之法律伦理技术叁重规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陈晓东,黄镜颖.社会工作介入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预防的伦理困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

[3].赵雪,刘丽红.职场精神力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赵雪,刘丽红.职场精神力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5].霍艳琳,畅红琴.伦理型领导与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

[6].刘垠.抄袭剽窃、违反科技伦理规范等被列入科研失信行为[N].科技日报.2019

[7].银丽萍,张向前.情绪劳动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基于自我损耗视角[J].预测.2019

[8].涂可国.儒家行为责任伦理论要[J].孔子研究.2019

[9].张永军,江晓燕,李永鑫.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一个交互模型的检验[J].心理科学.2019

[10].胡慧莲.论传统道德与企业家的行为规范——评《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J].山西农经.2019

标签:;  ;  ;  ;  

伦理行为论文-梁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