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出狱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人保,污名,前科,必要性,精准,工作机制。
出狱人论文文献综述
蔡子研[1](2019)在《出狱人保护计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狱人保护计划是防范监狱刑罚执行的法律后果,在出狱人生产生活存在负面影响下的一种"保护",目的在于探讨降低出狱人在出狱后对社会进行的二次危害的可能性。出狱人保护计划有助于我国预防犯罪的深入开展,行刑社会化思想的贯彻实施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3期)
肖飞,陈瑞,厉蒨雯[2](2019)在《我国出狱人员帮扶工作机制的完善——以域外出狱人保护经验为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出狱人的帮扶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西方国家较早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及配套措施使之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了重犯率。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源于"出狱人保护"的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这一项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出狱人保护机制经验对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1期)
高梅书[3](2018)在《出狱人身份的污名赋予、应对策略及动力研究——基于J省T市26名出狱人的深度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对J省T市26名出狱人进行研究发现,出狱人在出狱初期遭受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困扰。前者表现为重刑主义等文化传统所赋予出狱人的负面标签,社会保障、职级晋升等方面对出狱人的制度排斥以及人际疏离和就业歧视;后者表现为出狱人自我负面标签、自我价值的怀疑及自我边缘化。但出狱人并非污名化的消极接受者,在感戴之情、责任意识以及"面子关怀"等强大动力的激发下,他们努力建构自己的空间:首先通过选择性比较及自我合理化等防御性策略进行自我协商,接纳现实处境;进而通过积极预期、个人资源的充分挖掘、寻求"自己人"的支持抑或重建"圈子"等建构性策略重构普通社会成员乃至优势群体成员身份以消解污名化身份。为减轻出狱人的污名困扰,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本文提出了多层面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宋立军,张惠[4](2016)在《长刑犯问题研究——对出狱人钱××的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谈人:钱××,男,1966年12月28日生,流氓、故意伤害、抢劫罪,原判无期徒刑。后减为有期徒刑19年,经过多次减刑,2007年5月16日假释,假释考验期至2013年5月9日。地点:民主村,钱的家中(钱不愿意录音,故全部内容都是访谈结束后立即凭记忆匆匆整理而成)。第一次访谈(2008年7月21日)上午10点多,我和司法所张所长、街道办支部李书记来到钱××的家。我们进去的时候,一个稀疏头发的中年男人站在东屋的门边上,呆呆的样子。这个男人就是钱。(本文来源于《犯罪与改造研究》期刊2016年11期)
谢玲[5](2016)在《出狱人社会保护的路径分析——以重庆市相关立法实践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狱人保护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中最易遗忘的死角。鉴于因自身社会生活能力的下降和就业谋生的困难,出狱人重返社会必然遭遇巨大的阻力。以重庆市为例,由于相关规定随劳教废除而被清理出现滞后,以致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福利制度的结合部位存在法律空白。以地方立法方式倒逼政府部门扩大社会福利范围,不失为改变保护不力现状的有效路径。地方可以采取先行先试的方式,制定《出狱人社会保护条例》,落实其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并将其明确纳入社会保险和救助的范围。(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邓韵儿[6](2016)在《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更生保护"是各国在刑事司法环节中都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对于出狱人保护的要求也随着社会法治的进步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来说,刑罚措施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以暴制暴"的模式,经过长期在监狱中服刑,对于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性是一种破坏,因此社会理应承当起出狱人社会性修复的责任。另一方面,出狱人员对于社会稳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在被歧视的状态下有可能为了维持生活必须而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对于出狱人的帮助和保护亦是犯罪与防控之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本文将日本的经验作为参考,对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实施、进步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1期)
李卓[7](2016)在《罪犯再社会化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罪犯再社会化与出狱人保护制度具有紧密关系,理清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途径,才能够通过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完善更好地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04期)
周康[8](2015)在《我国出狱人保护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出狱人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世界各国的做法进行总结以便提高有益参考。同时,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目前的困境以及加强我国出狱人保护的措施及路径进行分析探讨。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出狱人保护的含义与内容、出狱人保护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的现实基础。文章第二部分分析当前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困境。包括释前保护薄弱增加出狱人保护工作的难度,前科制度影响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实效,立法缺失导致出狱人保护工作乏力和社会歧视观念阻碍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展开。对于这些问题的揭示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我国目前出狱人保护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文章第叁部分为加强和完善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具体构想。即对前一部分的问题解决提出方法和路径。具体包含做好刑释前准备工作,为出狱人回归社会做好铺垫。建立前科消灭制度,鼓励出狱人新生。完善立法,让出狱人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宣传刑罚理论与平等观念,减少和消除社会歧视等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5-10-01)
喻珺[9](2013)在《论出狱人保护制度——概述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更生保护制度状况兼论我国大陆的相关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更生保护制度是刑事政策的一种,在我国台湾和日本是对刑满释放人员、或有不良行为的人,在社会上给予帮助,使之从新回归社会,不至再犯的一种制度。但是我国台湾与日本的具体制度又略有不同。根据更生保护制度的保护对象及保护方法,我国大陆地区与之相应的保护出狱人的制度是安置帮教制度。(本文来源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高梅书,张昱[10](2013)在《国外出狱人社会适应研究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一般将出狱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给予保护。出于出狱人保护实践层面的需要,国外学界对出狱人社会适应的内涵、过程、影响因素以及社会适应项目等方面进行了跨学科、多层次、广角度的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为我国推进相关政策改革,提升出狱人的社会适应性提供了参考思路:加强对出狱人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转变观念接纳出狱人,以再社会化为目标将出狱人的社会适应工作向释前延伸并多维拓展;创新特殊人群社会管理服务模式,政社分工合作,构建多元竞争、互补的出狱人帮扶公共产品提供体系。(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出狱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出狱人的帮扶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西方国家较早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及配套措施使之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了重犯率。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源于"出狱人保护"的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这一项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出狱人保护机制经验对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出狱人论文参考文献
[1].蔡子研.出狱人保护计划研究[J].法制博览.2019
[2].肖飞,陈瑞,厉蒨雯.我国出狱人员帮扶工作机制的完善——以域外出狱人保护经验为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9
[3].高梅书.出狱人身份的污名赋予、应对策略及动力研究——基于J省T市26名出狱人的深度访谈[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8
[4].宋立军,张惠.长刑犯问题研究——对出狱人钱××的访谈[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6
[5].谢玲.出狱人社会保护的路径分析——以重庆市相关立法实践为切入点[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邓韵儿.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初探[J].法制博览.2016
[7].李卓.罪犯再社会化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J].法制博览.2016
[8].周康.我国出狱人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5
[9].喻珺.论出狱人保护制度——概述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更生保护制度状况兼论我国大陆的相关制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10].高梅书,张昱.国外出狱人社会适应研究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