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哈成勇[1]2018年在《林麝的人工繁殖新技术及麝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和四川,为我国主要药用动物之一。林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化学成分复杂,现代鉴定方法丰富,药理作用表现多样,临床应用广泛。由于养殖林麝的科学规范管理度不够,加上过度狩猎及栖息地破坏等原因,导致野生和养殖林麝的种群数量、质量长期未能得到提高,所以适时开展自然发情、人工授精等繁殖新技术有利于加快林麝的种群快速繁殖及增加麝香产量。该文针对林麝的人工繁殖新技术及麝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林麝物种的优化及麝香的研究梳理出一些可行的依据。
郑程莉, 王承旭, 冯达勇, 杨营, 竭航[2]2017年在《林麝繁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针对人工养殖麝群数量依然偏少、整个驯养群体处于长期封闭状态、种群品质退化严重的问题,综述了林麝繁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扩大麝群数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韩增胜[3]2003年在《林麝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对林麝生殖生理及繁殖性能的研究,探讨了野麝饲养条件下快速人工繁育方法及途径,旨在为林麝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及应用基础。试验于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期间,在上海新杨种麝场,共对43头林麝(11♂,32♀)进行了人工采精、林麝同期发情以及林麝胚胎移植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人工饲养条件下,林麝15~18个月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体重5~6kg,雌性性成熟略早于雄性1~2个月;30-36月龄时可达体成熟,成龄麝体重7~8kg,雌雄麝均具有明显季节性发情特点,从每年9月下旬开始发情至次年3月下旬后逐渐进入休情期,雄麝发情期略早于雌麝;雌麝一个发情周期为18~23d,发情持续期32~48h,妊娠期为178~183d。一年1胎,每胎1~3仔;人工饲养麝年繁殖率平均152.05%,年断乳仔麝成活率平均为74.04%。 2.雄麝睾丸大小约2.5×1.4×1.0cm~3,其长轴与地面垂直,附睾头向上,尾朝下,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缘;输精管末端形成梭形的输精管壶腹;副性腺发达,阴茎细而长,阴茎头成左右扭转的圆锥形,尿道细长。雌麝卵巢为扁椭圆形,无明显排卵窝,卵巢位于两侧子宫角尖端内侧上方。输卵管细而弯曲,与子宫角之间分界不明显。输卵管伞不发达。 3.林麝每次射精量平均(0.356±0.062)ml,pH值7.31±0.274,精子平均密度为(4.038±0.624)×10~8/ml,精子平均活率为(78.75±4.432)%,畸形精子率为(14.57±2.031)%。电刺激法采得林麝精液品质稳定,采精过程中使用846合剂麻醉保定,证明是一种适合林麝的人工采精方法。 4.采用3种稀释液配方进行林麝冷冻保存试验。使用柠檬酸钠-果糖-葡萄糖稀释液效果最好,冻精解冻后精子活率为44.813%,其次为果糖-Tris组冻精解冻后活率为37.025%,而单独用12%蔗糖进行冷冻效果较差。2种甘油浓度(5%和8%)冻精解冻后精子活率差异显着(P<0.05),5%浓度效果较好;而采用2种卵黄浓度(10%和20%)冻精解冻后精子活率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 5.采用孕酮片(MAP)和氯前列烯醇(PG)处理及单独PG处理2种方法进行林麝同期发情。结果表明,MAP高(20mg/头)与低(10mg/头)两剂量处理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着(P>0.05),其同期发情率分别为62.5%(5/8)和75%(6/8);而PG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林庸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高(0 .2m留头)和低(0 .lm留头)两个剂量同期发情率差异显着(P<0‘05),其同期发情 率分别为71.4%(5/7)和28.5%(2/7);同期发情率MAp处理组(68‘7%,11八6) 高于PG组(50%,7/14),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6.用璋作磨的胚胎移植受体,使用PMSG和诱使供体磨和受体璋进行同期发情处 理,供体磨在发情配种后8一10d,手术法进行胚胎收集,未收集到胚胎,发现卵 巢上有多枚黄体存在。对璋磨进行剖腹检查,从生殖器官所处状态看,供体磨与 受体璋基本达到了同一时间发情。研究揭示,手术法可能是适合于林磨的胚胎收 集方法之一。
许珂, 卜书海, 梁宗锁, 王洪永, 罗承军[4]2014年在《林麝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加强人工养殖可以有效保护林麝野生资源。本文概述了林麝资源状况及人工养殖过程中的营养学、繁殖技术、遗传多样性、疾病等方面内容,为林麝的人工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许珂[5]2014年在《镇坪林麝人工饲养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麝香成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作为我国重点保护的Ⅰ级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经济价值。林麝人工养殖是目前有效保护林麝野生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镇坪林麝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科学的养殖标准,谱系混乱、近亲繁殖现象凸显等现状,本文提出保护镇坪林麝遗传多样性的科学依据,并建议制定了符合林麝养殖的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在林麝遗传多样性方面,通过两种提取程序对比,建立简单快捷的毛发DNA提取方法,探讨使用毛发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性;采用微卫星标记法测定林麝养殖群体多态性,结合UPGMA法构建林麝种群内聚类图。结果如下:1.利用PCR仪法与水煮法对提取的总DNA进行比较分析,表明PCR仪法提取效果高于水煮法。在样品毛发数量一致的情况下,PCR仪法所提DNA浓度高(平均浓度为107.7ng/μL)。PCR扩增后两种方法均可获得PCR产物,但PCR仪法条带更清晰。通过PAGE检测显示,PCR仪法扩增后的产物条带更为清晰,有效满足PAGE检测目的,证明运用PCR仪法提取的毛发DNA可以作为林麝遗传多样性的研究。2.采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镇坪麝场16头林麝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和评估。结果显示,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6.25个,观测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Ho)为0.1667~1.00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47,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He)为0.7667~0.885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19,多态位点的PIC为0.696~0.844。通过χ2检验和G统计检验显示,1个微卫星位点(Mb41)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7个微卫星位点均极显着偏离平衡状态(P<0.01)。3.通过对种群内的个体进行聚类分析,采用UPGMA法构建了种群内聚类图,分析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可知,所得结果与麝场提供的谱系一致,结果可靠。4.通过对镇坪林麝麝香进行GC-MS成分分析,确定了15种化合物,以麝香酮含量最高,其次是3-羟基-雄甾-17-酮和胆固醇,另外还有其他甾体和大环酮类物质等。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镇坪林麝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亲缘关系树,完善了林麝种群的繁殖信息,对后期进行种群繁殖配对计划的制定,及避免近交衰退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其次,通过对镇坪麝香进行成分分析,为镇坪林麝麝香的地理标识认证提供了基础数据。本研究最终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林麝养殖遗传资源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周冉[6]2016年在《单宁酸对林麝的摄食、消化、睾酮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在野生状态下主食蛋白质丰富而纤维素较少的植物嫩枝叶,且鲜嫩枝叶富含单宁酸。而圈养林麝饲喂的植物种类单一、营养不全,致使圈养林麝繁殖低下,疾病、泌香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雄性林麝食物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利用自助餐测定法研究不同单宁酸(0%、1%、2%、3%和4%)对雄性林麝食物选择的影响;采集雄性林麝新鲜粪便,利用酸不溶灰分法(AIA)探究不同浓度单宁酸(1%、2%、3%和4%)对雄性林麝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分别研究不同浓度单宁酸对雄性林麝粪便睾酮和甲状腺激素T3的影响。旨在探究单宁酸对圈养林麝食物选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殖生理的影响,有助于实施林麝营养、繁育和泌香的科学管理,为林麝配制全价营养饲料以及建立人工饲料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不同浓度单宁酸对林麝食物选择的影响:林麝对添加不同浓度单宁酸食物的采食量随着单宁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0%)平均采食量为7.64±0.60g,实验组(1%、2%、3%和4%)平均采食量分别为3.70±0.62g、3.44+0.55g、2.86±0.39g、1.54±0.47g。林麝对不添加单宁酸食物的采食量极显着高于添加单宁酸的采食量(P<0.01)。林麝对1%单宁酸食物的采食量高于2%、3%单宁酸的采食量,但差异不显着(P>0.05),极显着高于4%单宁酸的采食量(P<0.01);林麝对2%单宁酸食物的采食量高于3%单宁酸的采食量,但差异不显着(P>0.05),显着高于4%单宁酸的采食量(P<0.05);林麝对3%单宁酸食物的采食量高于4%单宁酸的采食量,但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浓度单宁酸对林麝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添加1%、3%、4%单宁酸时,林麝粗蛋白消化率均高于对照值(10),差异不显着(P>0.05),但是添加2%单宁酸显着提高粗蛋白消化率(P<0.05)。饲喂添加1%~4%单宁酸的食物后,林麝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高于对照值,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不同浓度单宁酸对林麝粪便睾酮和甲状腺激素T3的影响:添加1%-4%单宁酸时,粪便睾酮含量较对照值增幅程度为:1%>2%>3%>4%,增幅比率依次为162.87%、99.22%、61.02%、15.15%。添加1%单宁酸时,粪便睾酮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值(P<0.01);添加2%和3%单宁酸时,粪便睾酮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值(P<0.05);添加4%单宁酸时,粪便睾酮含量和对照值差异不显着(P>0.05)。添加不同浓度单宁酸的食物对雄麝粪便甲状腺激素T3没有影响(P>0.05)。
李林海[7]2012年在《我国麝类动物养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麝科动物是亚洲东部地区的特产物种,雄麝香腺囊的分泌物—麝香,是名贵的药材和香料。我国是麝科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历史上曾拥有麝资源的70%以上。20世纪中叶以来,因麝香需求量的急剧增加,麝香价格的快速上升,驱动了麝类动物的过渡捕杀、盗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我国于2003年将麝科所有种纳入国家一类重点保护物种。目前我国野生麝种群数量已十分稀少,已不能支撑产业化开发利用。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养麝,长期的养殖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养殖规模迄今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麝养殖业发展关系到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麝香来源,也是保护和减缓野生麝资源压力的必要途径,亟待开展多层面多途径的研究,分析制约我国麝养殖业的主导因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鉴于此,本研究依据麝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采取实地调查、资料查阅、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麝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麝类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物种特征,是其适应自然环境,逃避敌害,繁衍后代,成功生存的基础。然而,这些特征,尤其喜独居,机警胆怯,跳跃能力强、应激反应高,成为麝类动物圈养繁育的制约因子。因此,为使我国麝类动物养殖业走上正确、快速、高效的道路,本文从形态学、行为学、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角度阐述和分析了麝养殖业须关注的关键问题,认为必须要高度注重麝类动物的固有生物学特性,改善圈养麝类动物的养殖条件,才是改善圈养麝类动物生存状态和提升存活率的根本出路。同时,当前我国麝类养殖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必须重视麝养殖业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繁育目标,即家畜化的驯养方向和圈养种群的野化放归方向。2.我国麝类动物养殖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麝场圈舍结构,甚至形成具有养殖户各自喜好特点的圈舍饲养方式,其优劣性并无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圈舍结构是养殖麝的生存空间,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调查了陕西凤县境内31个林麝圈舍养殖方式,选取了通风、隔热/保温、干燥、卫生、抗惊扰、物种特有行为等6个指标用于评价林麝圈舍模式的优劣。经过赋值和比较,得出各种圈舍饲养方式的优劣序列为半散养模式>双小室(水泥/砖地)+中小型运动场(土质)>单小室(土质)+小型运动场(土质)>双小室(砖地或水泥)+中小型运动场地(砖地或水泥)>单小室(砖地或水泥)+中小型运动场地(土质)=单小室(砖地或水泥地)+中小型运动场地(砖或水泥)。3.经调查17家国家核准的麝养殖场及部分养殖散户,较全面统计了我国人工养麝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国主要麝养殖场的养殖历史、麝养殖业的分布格局、种群数量以及性比和成幼结构、养殖模式和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麝类动物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因子,同时还针对养殖麝种源管理薄弱、技术力量缺乏等研讨了促进我国麝养殖业发展的产业理念,认为制定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产业政策;搭建科研单位为主,企业协作的科技平台:构建医药企业投资为主体,散户养殖为辅的产业格局;落实“谁投入,谁拥有,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由此形成多方联动的产业发展机制。4.作为麝类动物资源保护及繁育的对策之一,“封山育麝”是现阶段恢复我国麝资源的一条潜在的途径。本文从狭义和广义上阐述了“封山育麝”的概念,提出了“封山育麝”的科学理念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依据麝类动物的生态生物学特征,阐述了“封山育麝”的区域遴选条件、设施建设的要素、人工补充的措施、天敌防除的途径、活体取香的方案、科学管护的构思以及必要的科技支撑体系。这些理念和构思可为目前正在尝试的“封山育麝”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立锋[8]2004年在《松驰选择对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陕西凤县野生林麝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并与崇明圈养林麝的RAPD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另外,本文对两个养殖场的林麝在死亡率进行了比较,并结合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来确定松弛选择是否在圈养林麝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 RAPD扩增结果,运用公式F=2Nxy/(Nx+Ny)和D=1-F,计算出林麝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陕西凤县林麝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040±0.0188,与崇明前期养殖群体遗传距离(0.1789±0.0135)相比较,前者的平均遗传距离极明显地高于后者(t=30.869,P<0.001)。由于陕西实验样本均来自于野生林麝,我们可以推断出人工养殖条件下林麝的遗传多样性比野生条件下的要低。 (2) 崇明养殖场养殖前期成麝和幼麝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2.67±11.40)%和(59.60±1.84)%,后期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85±2.80)%和(38.23±9.95)%,前期的死亡率均显着高于后期(成麝t=4.133,P<0.05;幼麝t=2.847,P<0.05)。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场成麝和幼麝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1.18±6.24)%和(17.37±2.37)%,与崇明养殖后期相比较,幼麝死亡率两者差异显着(t=3.477,P<0.05),成麝死亡率两者无明显差异。 (3) 松弛选择可能是造成崇明养殖场后期幼麝死亡率比陕西凤州养殖场要高的重要原因。 (4) 为了避免圈养林麝种群出现松弛选择等效应而导致种群衰退,养麝应尽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中文摘要量规模化,养殖户间应经常性地进行种源交换,避免让一些体弱或生理上有缺陷的个体参与繁殖,并尽可能地进行半放养。
赵莎莎[9]2009年在《圈养林麝遗传多样性及泌香性能关联标记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麝(Moschus spp.)是亚洲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因所产麝香闻名于世并因此成为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物种,由于长期过度猎杀和生境丧失等原因,麝的分布范围持续缩减,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目前该类动物的所有种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亦将麝类动物列为了濒危或易危物种,并被载入了CITES附录Ⅰ中。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麝科动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也是目前圈养种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种。为了给相关部门制定林麝的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保护遗传学方面的参考资料,本研究在筛选林麝的多态性微卫星(Microsatellite,SSR)位点并建立遗传多样性检测的微卫星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林麝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检测技术(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从而完成了四川养麝研究所白沙养麝场和金凤山养麝场之林麝人工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分析,同时通过微卫星和AFLP检测,分析了泌香性能的关联标记,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运用磁珠富集法共自林麝的基因组中,筛选获得了12个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这些位点的群体分析表明:(1)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content,PIC)值范围为0.631-0.882,平均为0.727;(2)单个位点的个体识别率(DP)在0.855-0.937之间,而12个位点的累计个体识别率(CDP)达到100%。表明了已筛选获得的12个微卫星,达到了林麝个体识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目的,从而建立了物种遗传多样性检测的微卫星技术。2.12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108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变化范围为6-12个。其中:(1)金凤山种群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11,平均等位基因数6.92,平均等位基因丰度6.77,平均期望杂合度0.728;(2)白沙种群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6-11,平均等位基因数8.08,平均等位基因丰度7.36,平均期望杂合度0.763。T检验表明,两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未显示显着的差别(P=0.2590)。3.AFLP检测了22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共获得了908个AFLP多态片段。其中,种群的平均多态性位点的比率(PPL)为97.3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64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0.528,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_J)0.386。表明了林麝的两个圈养种群均保持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再者,林麝个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GD)在0.0110~0.1004之间(平均0.0458±0.0165),显示了林麝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且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分布较均匀。进一步的分析发现:(1)两个圈养种群的Nei基因分化系数(F_(ST))为0.023,种群间仅存在2.3%的变异分布;(2)Nei无偏遗传距离(DS)为0.0131,基因流(N_m)为22.98。该结果提示,两个圈养种群间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具有较高的基因共享和交流;(3)多态位点比率(PPL)分析结果表明,金凤山种群(97.63%)比白沙种群(97.01%)稍高,而在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_J)上金凤山种群亦比白沙种群高4.16%。通过对两个种群的AFLP遗传多样性指数(PPL、H_J和Shannon信息指数)进行T-Test,发现PPL和H_J在两种群间未出现显着差别(P>0.05),但金凤山种群的Shannon信息指数却显着地高于白沙种群(P<0.05)。4.分别用微卫星和AFLP初步筛选了林麝泌香性能的关联位点,发现:(1)2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与麝香产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2)AFLP的T-Test检验表明,叁组样品(高产组、参照组和低产组)的泌香量与多态位点比率(PPL)之间,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高产组>参照组>低产组(P<0.01),表明在生存适合度上,高产组相对于低产组,具有遗传多样性水平更高的竞争优势;(3)根据各引物标记位点的座位分布同质性检验结果,筛选出了34个在高产组和低产组之间有显着差异分布的标记位点(P<0.05),这些引物组合和标记位点可能与林麝泌香性状相关联。上述结果,为林麝泌香性能关联基因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先检测的标记选择。
吴民耀, 王念, 惠董娜, 王晓雯[10]2011年在《林麝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就林麝保护的现状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从其分类、种群分布,及人工繁殖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林麝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林麝的保护和永久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林麝的人工繁殖新技术及麝香研究进展[J]. 王玉玲, 哈成勇. 中国中药杂志. 2018
[2]. 林麝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郑程莉, 王承旭, 冯达勇, 杨营, 竭航.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3]. 林麝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D]. 韩增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4]. 林麝研究进展[J]. 许珂, 卜书海, 梁宗锁, 王洪永, 罗承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5]. 镇坪林麝人工饲养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麝香成分分析[D]. 许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 单宁酸对林麝的摄食、消化、睾酮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D]. 周冉.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7]. 我国麝类动物养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林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8]. 松驰选择对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遗传多样性的影响[D]. 张立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9]. 圈养林麝遗传多样性及泌香性能关联标记的分析研究[D]. 赵莎莎. 浙江大学. 2009
[10]. 林麝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 吴民耀, 王念, 惠董娜, 王晓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