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形可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形,遥感,数据,模型,高程,航道,超声。
地形可视化论文文献综述
吕乐福,池风龙,周国华,卢立波,刘玮[1](2019)在《Surfer15.0在海绵城市下垫面地形可视化构建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绵城市垫面地形可视化构建,用Surfer 15.0软件对比分析了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中线性函数、高斯函数、球面函数和指数函数格网化有效性及其内插高程对海绵城市建设可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中线性函数内插精确度最高,插值与实际地形最为契合。通过该方法插值后,可以对下垫面地形进行面积计算和坡度、坡向及曲率分析并实现3D可视化地形构建。(本文来源于《天津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周林勇[2](2019)在《基于MATLAB实现航道地形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使用商业软件来协助工程施工逐渐变成了一个趋势,尤其是对于水下工程来说显得更为重要。通过MATLAB语言平台编译的软件输入地形数据,可以实现水下叁维地形的可视化,以及具备方量、面积等计算功能。使用MATLAB语言编译的航道抛石断面监测软件就可实时地实现抛石地形的叁维可视化、抛石量计算、断面输出等功能,高效、快捷地指导施工。(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9年04期)
杨欢欢,杨振明[3](2019)在《试析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与DEM结合的叁维地形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着眼于国内,叁维地形的可视化领域是众多科技研究领域的集中点,在地形漫游、国家土地规划以及叁维立体地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都能广泛应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与DEM软件技术平台的基础之上,以某实际开发操作为例,进一步向大众呈现叁维地形可视化的整体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知识体系,从远程数字模型、DEM数据生成以及后期的图像处理出发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意在通过更多的努力,推动叁维地形可视化的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农村科学实验》期刊2019年05期)
梁昊,钟雪梅,蔡湘文,李程,曾玄介[4](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叁维地形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使用地形图数据和Landsat 8影像提取高程数据和土地利用专题数据,利用UNIGINE引擎制作出DEM叁维模型,再结合土地利用专题数据以及数据量很低的通用地物贴图、模型,使用基于四叉树的地形渲染方法,可实现细节精致、体验流畅的大范围场景叁维地形可视化。(本文来源于《南方国土资源》期刊2018年05期)
荆翔[5](2018)在《基于叁维地形可视化技术的危岩体调查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研究区危岩体多处于高陡位置,常规的测量仪器很难开展工作,一般的研究手段很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些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数据很难获得或是不够精确。加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寒地区公路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对于其沿线危岩体崩塌落石的研究也愈发紧迫。本文运用叁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这两种非接触的测量方式,获取了研究区的叁维地形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实现多平台模式的叁维地形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3DEC实现研究区崩塌落石的整个失稳过程研究,最终对研究区崩塌落石的稳定性、失稳后的运动特征以及风险性进行相应研究,以达到利用新手段对危岩体进行调查评价的目的,通过以上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对现场获取的叁维激光扫描数据以及近景摄影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转化,生成了适合不同搭载平台的模型,包括虚拟现实模型、叁维浏览程序模型以及3D打印出的实体模型。实现了多平台的叁维地形可视化。(2)利用获取的天山公路K632公路边坡的高精度点云数据,分别使用赤平投影评价理论以及极限平衡理论,对研究区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天山公路K632危岩一区易产生滑移式的崩塌,K632危岩二区易产生倾倒式的崩塌。在自重、自重+暴雨、自重+地震、自重+冰胀力四种不同工况下对叁处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K632滑移式危岩Ⅰ在地震作用下易失稳破坏,K632倾倒式危岩Ⅱ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失稳破坏。(3)利用获取的天山公路典型坡体精确点云,在运动学理论基础上对研究区危岩体的运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坡体微地貌特征对落石失稳后的运动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坡体受动荷载作用时,地震的抛射作用将会使块石具有更高的动能,危害的区域也将变大;落石运动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初始位移、碰撞弹跳、翻滚这叁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两条路径下的落石最终速度以及相应的运动轨迹。(4)结合叁维激光扫描数据以及现场勘查成果,对天山公路K632处危岩Ⅰ进行了崩塌落石风险的定量评价。利用崩塌落石发生的年概率、落石到达概率、承灾体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承灾体的易损性数据,对单个的危岩体的风险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知,研究区危岩体的风险值属于不可接受的风险区间,需要考虑防灾减灾措施。(5)将获取的K632坡体叁维激光扫描点云进行转化,生成一个有着精确坡面信息以及结构面信息的离散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3DEC进行数值模拟运算。通过模拟计算可知,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首先坡体后缘沿着层面将形成裂缝,随着动荷载的变化,后缘的裂缝不断张开并形成贯通,整个失稳块体下部以滑动形式运动,上部由于受到了地震抛射作用的影响,以弹跳碰撞的形式运动,最终沿着落石运动轨迹,一部分块石在公路上堆积,而另一部分块石向着公路更深处弹跳。模拟显示,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危岩体一旦失稳将对公路运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章鹏,岳建平[6](2017)在《几何校正后的叁维地形可视化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本文以ERDAS IMAGINE软件为基础,利用Arc GIS软件将该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转换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影像的几何校正后,将DEM影像与该区域的多光谱影像图进行迭加,从而实现了叁维地形的可视化。几何校正后的叁维地形真实感更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叁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7年06期)
宋欢,邹先坚,王川婴,韩增强,马志敏[7](2017)在《基于B超成像的浑水地形可视化测量与模型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工模型试验中,浑水地形的实时观测与模型重建对研究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B超成像仪获取的水下实时地形图像,提出了一种浑水地形的可视化实时测量与叁维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根据相近连续多帧图像中地形地貌的相似性和渐变性,自动跟踪识别水下床面地形边界线,实时监测水下地形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叁维重建.试验结果表明浑水地形的可视化测量误差和重建后的叁维地形偏差均不大于1,mm,有效消除了床面附近运动泥沙颗粒的成像干扰,再现了浑浊水流下的沙波地形原貌.该方法直观快捷、实时性好,可作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和沙波地形观测及其冲淤情况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7年03期)
渠涧涛,陈小潘,赵亚萌,王鹏,杨伟峰[8](2016)在《基于WPF的大规模地形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规模地形可视化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PF的大规模地形可视化系统。阐述了虚拟地球、瓦片金字塔结构、数字高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游戏循环的可视化框架,实现了自由摄像机、瓦片模型调度、瓦片模型生成等关键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实现大规模地形的可视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6年12期)
吕小华,韩晓辉,何关瑶,王思凯,吴锣钢[9](2016)在《LOD技术原理及其在叁维地形可视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层次细节技术(Levels of Detail,简称LOD)是叁维地形场景快速绘制的研究重点,它有效地提高了地形模型实时漫游的速率。介绍并总结了LOD的算法原理及其在叁维地形可视化方面的应用,使读者更加清晰、深入地了解LOD技术。(本文来源于《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期刊2016年22期)
王兢喆,牛文生,谢建春,程岳[10](2016)在《机载合成视景地形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地形可视化技术是合成视景系统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针对机载合成视景系统地形绘制范围大、硬件计算资源较少和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等特点,研究了地形分块调度、层次细节和纹理生成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机载合成视景系统的地形可视化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的绘制效果和实时性均能够满足机载合成视景系统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6年11期)
地形可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使用商业软件来协助工程施工逐渐变成了一个趋势,尤其是对于水下工程来说显得更为重要。通过MATLAB语言平台编译的软件输入地形数据,可以实现水下叁维地形的可视化,以及具备方量、面积等计算功能。使用MATLAB语言编译的航道抛石断面监测软件就可实时地实现抛石地形的叁维可视化、抛石量计算、断面输出等功能,高效、快捷地指导施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形可视化论文参考文献
[1].吕乐福,池风龙,周国华,卢立波,刘玮.Surfer15.0在海绵城市下垫面地形可视化构建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19
[2].周林勇.基于MATLAB实现航道地形可视化[J].人民珠江.2019
[3].杨欢欢,杨振明.试析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与DEM结合的叁维地形可视化[J].农村科学实验.2019
[4].梁昊,钟雪梅,蔡湘文,李程,曾玄介.基于多源数据的叁维地形可视化研究[J].南方国土资源.2018
[5].荆翔.基于叁维地形可视化技术的危岩体调查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6].章鹏,岳建平.几何校正后的叁维地形可视化及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
[7].宋欢,邹先坚,王川婴,韩增强,马志敏.基于B超成像的浑水地形可视化测量与模型重建[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7
[8].渠涧涛,陈小潘,赵亚萌,王鹏,杨伟峰.基于WPF的大规模地形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6
[9].吕小华,韩晓辉,何关瑶,王思凯,吴锣钢.LOD技术原理及其在叁维地形可视化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
[10].王兢喆,牛文生,谢建春,程岳.机载合成视景地形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光与控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