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腹小蜂论文_项佳韦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腹小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蛾,积温,温度,治平,寄生蜂,松毛虫,生物防治。

平腹小蜂论文文献综述

项佳韦[1](2019)在《麻纹蝽平腹小蜂体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立克次氏体在生殖系统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麻纹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fulloi隶属于膜翅目旋小蜂科(Hymenoptera:Eupelmidae),是果园害虫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半翅目荔蝽科,Hemiptera:Tessaratomidae)重要的天敌寄生蜂。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人工繁育和释放平腹小蜂的技术。通过人工繁育释放平腹小蜂,在荔枝和龙眼果园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放蜂果园荔蝽卵的寄生率可达85~90%,基本控制住了荔枝蝽的为害,为绿色和无公害荔枝、龙眼的生产提供了必要保障。寄生蜂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共生菌,包括Wolbachia、Rickettsia、Cardinium、Spiroplasma等,这些共生菌不仅调控宿主昆虫的营养代谢和生殖代谢,还能协助寄生蜂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提高寄生蜂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及对寄生害虫的适应性等。而目前尚未见有针对麻纹蝽平腹小蜂共生菌的研究,研究麻纹蝽平腹小蜂体内共生菌的多样性、种类、分布等,可以促进对平腹小蜂的寄生、生殖等特性更深入的了解,更好的推动利用利用平腹小蜂防治农林害虫。本论文以麻纹蝽平腹小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内部解剖,明确其生殖系统的内部构造;再通过高通量测序和16S rDNA克隆扩增技术检测其体内共生菌的多样性,明确共生菌的种类及相对丰度;最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确定次生共生菌Rickettsia在麻纹蝽平腹小蜂体内的分布位置,进而推测和探讨其功能。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体式显微镜下分别对麻纹蝽平腹小蜂的雌、雄成虫进行解剖,发现雌性生殖系统由中输卵管、附腺、受精囊和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等组成;毒器官由1个无色透明并充满油状物质的毒囊、1条白色卷曲的毒腺以及1个呈囊状富含油性物质的杜氏腺组成。雄性生殖系统由射精管和1对睾丸、1对附腺、1对输精管等组成。2.基于细菌的通用引物16S rDNA测序分析麻纹蝽平腹小蜂广东实验室种群和福清野外种群体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发现在野外种群检测到6大类共生菌,分别为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醋酸菌科Acetobacteraceae、螺原体Spiroplasma以及葡萄糖酸杆菌属Gluconobacter;而实验室种群只检测到醋酸菌科Acetobacteraceae和螺原体Spiroplasma。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了福清野外种群体内共生菌的检测,发现在纲级阶元优势菌为疣微菌纲Verrucomicrobiae和螺旋体纲Spirochaetes;在目级分类阶元其优势菌为疣微菌目Verrucomicrobiales、螺旋体目Spirochaetales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在科级分类阶元其优势菌为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具体到属级分类单元,其优势菌为密螺旋体属Treponem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4.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野外种群的麻纹蝽平腹小蜂生殖系统内的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进行了检测,发现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在麻纹蝽平腹小蜂体内存在于菌胞外部,即在雌虫腹部已成熟的卵内和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内,并集中分布在卵泡细胞周围,同样在卵柄和卵梗位置也检测到立克次氏体;并且在小蜂的雄性个体的精巢附腺中也能检测到立克次氏体的荧光信号。综上所述,本论文对麻纹蝽平腹小蜂的生殖系统结构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并且利用16S rDNA克隆测序和高通量技术测定小蜂体内共生菌的种类丰度,然后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麻纹蝽平腹小蜂雌成虫卵巢内的已成熟的卵、卵柄、卵梗位置以及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和卵巢附腺中检测到荧光信号,证明该菌在小蜂体内是经卵垂直传播,并且在雄成虫精巢附腺中也发现立克次氏体的存在。所得结论为提高寄生蜂繁育效率和揭示次生内共生菌在宿主种群间的传播方式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5-01)

赵灿,夏玥,郭义,李梅,张宝鑫[2](2019)在《平腹小蜂滞育诱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腹小蜂是果树蝽类害虫的优势天敌,对重要果树蝽类害虫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商品化生产的平腹小蜂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果树蝽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为精确控制平腹小蜂的羽化时间和提高防控效果,本文对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龄期平腹小蜂的滞育诱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腹小蜂的滞育虫态为预蛹,从卵期开始至预蛹前期,对其进行低温和短光照刺激均可以诱导其进入滞育。短光照(6L:18D),17℃条件下,处于卵期、1~2龄期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发育至预蛹期,滞育率分别为76.37%、81.51%和60.28%,其中卵期开始诱导和1~2龄开始诱导的处理之间,滞育率无显着性差异,且卵期处理组和1~2龄处理组的滞育率显着高于2~3龄处理组的滞育率;短光照条件下,当温度降低到11℃和14℃,对1~2龄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诱导滞育,滞育率显着下降到20%以下。综合而言,短光照条件下,温度在诱导平腹小蜂进入滞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龄期平腹小蜂在17℃持续处理后,预蛹的滞育率不同。在本研究中,17℃结合短光照,对卵期和1~2龄期的平腹小蜂进行诱导,可获得较高的滞育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唐璐[3](2018)在《中国平腹小蜂属系统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腹小蜂属Anastatus Motschulsky,1859 是膜翅目 Hymenoptera旋小蜂科Eupelmidae中较大的一个属,全世界目前已知148种,中国14种。该属昆虫寄生多种昆虫的卵,部分种类作为重要的天敌昆虫被应用于生物防治。论文总结了平腹小蜂的形态特征,并基于形态学特征对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本文根据采集到的标本或模式标本的分类特征对中国14个已知种进行重新描述或厘定,发现并描述13新种:戴云平腹小蜂 A.daiyunensis sp.nov.、儋州平腹小蜂 A.danzhouensis sp.nov.、德化平腹小蜂A.dehuaensis sp.nov.、丽头平腹小蜂A.flavaeratus sp.nov.、海城平腹小蜂A.haichengensis sp.nov.、蒿坪平腹小蜂A.haopingensissp.nov.、蓝湖平腹小蜂A.lanhuens s sp.nov.、乐山平腹小蜂 A.leshanensis sp.nov.、林长平腹小蜂 a.linchangens s sp.nov.、龙湖平腹小蜂A.longhuuesis sp.nov.、龙门平腹小蜂A.longmenensis sp.nov.、方头平腹小蜂A.pariliquadrus sp.nov.、太白平腹小蜂A.taibaiensis sp.nov.;1个中国新记录种:锦平腹小蜂A.splendus。经鉴定,广东省进行生物防治的荔枝蝽平腹小蜂为麻纹蝽平腹小蜂A.fulloi。本研究以线粒体COI基因,核糖体ITS2基因为分子标记,对平腹小蜂属21个种和外群Zaischnopsis sp.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COI基因能很好的区分种及近缘种,与联合基因的结果较一致,ITS2基因适合区分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本文确立新种主要参考COI基因的遗传距离,COI种内遗传距离在0~0.02之间,个别物种由于样本间地理间隔远分化程度高,种内遗传距离会达到0.03,但部分类群的种间遗传距离要远大于种内遗传距离。NJ树与贝叶斯树的结果基本相同,但是黄氏平腹小蜂在COI基因和ITS2基因的NJ树和BI树中,相对位置都存在差异;部分近缘种在ITS2基因的进化树上并未分离出来,而短翅型平腹小蜂在COI基因系统发育树上的进化关系与形态鉴定结果相悖。本研究结合传统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系统学技术,综合分析中国平腹小蜂属系统发育关系,为平腹小蜂分类鉴定提供更客观的分子依据。基于COI和ITS2基因建立系统发育树能准确的区分平腹小蜂物种,与形态学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解决形态特征鉴定分歧和隐藏种等问题,但分子系统分类上也存在种间遗传距离过大、不同基因进化关系存在差异的问题。因此,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分子数据,能更加客观准确的对物种分类鉴定。(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婧[4](2018)在《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生嗅觉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荔枝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是用于生物防治的膜翅目寄生蜂,该蜂把子代卵产在寄主卵内,利用寄主卵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最终将寄主卵破坏,达到防治的目的。常用于防治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因其对农作物无害,不造成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达到持久的害虫防治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提高荔枝蝽平腹小蜂在田间的生防效率,了解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主搜寻机制,进而实现有效的田间释放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出荔枝蝽平腹小蜂的气味受体和离子交换受体,并对其在小蜂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在寄主搜寻过程中发挥明显吸引或者趋避作用的化学信息素物质;利用分子生物学、行为学等方法,证明了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主搜寻行为与外周嗅觉感受器相关,并且主要与嗅觉共受体Orco有关,与离子交换共受体IR8a和IR25a无关;本研究首次对小蜂在寄主搜寻过程中功能性化学信息素物质的嗅觉受体进行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荔枝蝽平腹小蜂在寄主搜寻过程中相关化学信息素物质的鉴定本实验首先对小蜂的发育历期进行监测,包括卵期2天、幼虫期4天、预蛹期4-5天、蛹期9-10天。其中从蛹期末期变成成虫后,到成虫破壳而出只有不到24小时,此时小蜂的嗅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在出蜂后马上进行RNA干扰,保证了干扰的成功率;然后,从以往研究的寄主植物以及寄主昆虫的GC-MS数据中选取29种相关化学信息素物质,进行荔枝蝽平腹小蜂的电生理学和产卵测定,发现了8种具有显着的EAG反应的物质,其中β-Carophyllene,Undecane,(E)-α-Famesene,(+)-Aromadendrene和Cis-3-Hexen-ol具有显着的吸引作用,以及α-Carophyllene,2-Ethyl-1-Hexan-ol和Ethyl Acetate具有趋避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在小蜂寄主搜索定位中起作用,可用于后续实验,即鉴定荔枝蝽平腹小蜂寄主搜索定位中起作用的功能性受体。(2)基于荔枝蝽平腹小蜂触角转录组数据的ORs和IRs的鉴定与筛选以往的研究表明,昆虫在寄主搜寻过程的气味识别,主要与气味受体(ORs)以及离子交换受体(IRs)有关,要想进一步确定在荔枝蝽平腹小蜂寄主搜寻行为中起作用的相关嗅觉通路,首先需要获得相关的基因序列。通过转录组测序,我们得到92,499条Transcript和70,473条Unigene,从中筛选到气味受体165个,其中全长序列48个,包括嗅觉共受体Orco序列以及普通气味受体AjapOr1-AjapOr47序列;离子交换受体13个,其中全长序列9个,包括离子交换共受体IR8a和IR25a序列以及AjapIR68a,AjapIR3,Ajap64a1,Ajap64a2,AjapIR6,Ajap76b和Ajap93a。分别与膜翅目其他物种的相应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同源性。以往的研究认为,寄主搜寻行为中的气味识别可能与ORs嗅觉通路有关。借助RT-PCR对AjapORs和AjapIRs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部位的特异性表达情况进行鉴定,并结合转录组数据库中的FPKM值,筛选出既为触角特异性表达又表达量较高的AjapOR基因,包括AjapOR10,AjapOR11,AjapOR20,AjapOR27,AjapOR29,AjapOR33,AjapOR34以及AjapOR35共8种,这些基因可能直接参与昆虫嗅觉感受,在识别外界气味分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性作用,因此,这8种基因的筛选为进一步功能性化学信息素物质的嗅觉受体鉴定提供了可能。(3)荔枝蝽平腹小蜂寄主搜寻行为中相关嗅觉通路的确定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的Orco,IR8a和IR25a叁种共受体基因的已知序列,合成dsRNA,进行RNA干扰。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未注射组和注射dsGFP组这两个对照组相比,注射dsOrco,dsIR8a以及dsIR25a的实验组,嗅觉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5天后有明显降低,说明随着时间增加,成虫体内的dsRNA对嗅觉组织中的这叁种基因的mRNA表达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RNA干扰成功。然后,将基因沉默后的荔枝蝽平腹小蜂进行寄生功能反应以及搜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两个对照组相比,注射dsIR8a以及dsIR25a的实验组寄生率和搜寻时间没有明显变化,然而,注射dsOrco的实验组寄生率却发生了显着的下降,有趣的是,AjapOrco沉默组搜寻第一枚卵所需的时间长于其他组所需要的时间,并且我们的观察表明AjapOrco沉默组中的某些个体花费了很长时间来搜寻合适的卵,即使他们最终找到卵,这些个体更可能是通过接触感觉而不是嗅觉来定位产卵。这些结果表明,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主搜寻和产卵过程中的嗅觉感应主要依赖于ORs相关途径而不是IRs相关途径。与两个对照组相比,注射dsOrco,dsIR8a以及dsIR25a的实验组的寻找效应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荔枝蝽平腹小蜂自身密度对寻找效应的影响与嗅觉共受体Orco以及离子交换共受体IR8a,IR25a无关。(4)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嗅觉受体定位上述实验中,我们发现小蜂在寄主搜寻过程中Orco通路行使气味识别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与搜寻行为相关化学信息素物质被哪种具体的气味受体相识别,本实验将之前筛选出的在触角中含量较高并特异性表达的8个OR氨基酸序列,进行功能性化学信息素物质的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沉默后的小蜂的触角EAG测定结果显示,对其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的物质中(E)-α-Famesene和β-Carophyllene可能与嗅觉受体AjapOR35特异性结合,进一步的产卵实验结果表明,(E)-α-Famesene和β-Carophyllene的产卵吸引效应在AjapOR35沉默后消失,说明存在于寄主植物这些起吸引作用的物质可以诱导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定位产卵,AjapOR35与其的嗅觉定位和产卵行为有关。总之,本文以荔枝蝽平腹小蜂为材料,对其气味受体和离子交换受体的表达特征进行研究,并发现在其寄主搜寻行为中嗅觉共受体Orco可能起到气味识别作用,为完善昆虫的嗅觉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初步发现在寄主搜寻过程中,具有明显吸引作用的(E)-α-Famesene和β-Carophyllene物质的识别可能与普通气味受体OR35有关,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生产卵行为的分子机制,进而改善生物防治方法,为提高田间生物防治效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艺蛟[5](2017)在《大蚕蛾平腹小蜂林间寄生与林分因子关系及其有效积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腹小蜂Anastatus spp.是作物物或林木害虫的重要天敌,有些种类具有极大的利用潜能。在林间条件下,平腹小蜂对害虫的寄生情况与林分因子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有关寻找主要相关因子及其分析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难题。同时,明确平腹小蜂具体物种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对今后利用其防治害虫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利用柞蚕卵制作成诱集蜂卡,在吉林省的敦化市、和龙市、汪清县、和延吉市等地的不同林分,通过诱集大蚕蛾平腹小蜂Anastatus sp.寄生,对大蚕蛾平腹小蜂林间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研究林分环境因子对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影响寄生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糙集理论赋权方法,分析影响大蚕蛾平腹小蜂寄生的环境因子的权重。结果表明:林龄、郁闭度、坡度等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63、0.368、0.368,算得均方根误差(RMSE)为1.081。分析表明,林龄、郁闭度和坡度在林分因子中,对平腹小蜂寄生率影响较大。由此,作者认为,此例的分析方法,粗糙集理论相比特尔斐法精度更高,其中均方根误差(RMSE)提高了2.172%。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大蚕蛾平腹小蜂防治林间食叶害虫,作者利用回归直线法、直接最优法和最小变异系数法叁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通过对叁种方法计算出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数值比较,分析叁种方法的优缺点,确定大蚕蛾平腹小蜂最接近事实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预测出大蚕蛾平腹小蜂发生的历期代数以及更大程度实现大蚕蛾平腹小蜂在吉林省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利用回归直线法计算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8±0.3)℃,有效积温为(340.43±8.5)日度。直接最优法计算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38℃,有效积温为336.40日度。最小变异系数计算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35℃,有效积温为337.01日度。叁种方法分别计算出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通过比较叁种方法的变异系数值大小,从而判断叁种方法计算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误差大小。通过观察发现:回归直线法的变异系数值为2.608,直接最优法的变异系数值为2.319,最小变异系数法的变异系数值为2.315。结果表明:利用最小变异系数法计算大蚕蛾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误差值最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吴启发[6](2016)在《大蚕蛾平腹小蜂各林型诱寄效果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柞蚕卵为引诱寄主,制作蜂卡,挂卡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诱集大蚕蛾平腹小蜂寄生。结果表明,大蚕蛾平腹小蜂在阔叶林中寄生率最高,达10.83%,6月中旬寄生率达到高峰期,可以达到10.74%;针阔混交林中寄生率较低,为8.29%;针叶林中寄生率最低,为4.42%。(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6年21期)

蔡彤[7](2016)在《应用平腹小蜂防治森林害虫》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长期以来都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作为防治害虫的方针。力求通过多种方式,相辅相成,把害虫的数量控制在最低,使其不损害当前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平腹小蜂,作为森林害虫的天敌之一,在防治森林害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森林害虫的危害现状及平腹小蜂的介绍为基础,分析如何应用平腹小蜂防治森林害虫,力求为读者在森林害虫的防治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及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刘鹏程[8](2015)在《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性别控制与寄生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innaeus)是世界性林木检疫害虫,食性杂,危害多种阔叶树和针叶树。舞毒蛾卵平腹小蜂Anastatus disparis(Ruschka)属多寄主型寄生蜂,是舞毒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之一。以柞蚕Antheaea pernyi卵为替代寄主,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研究了雌、雄个体发育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环境温度与繁育出的子代性比关系。结果显示:雄蜂发育所需有效积温(290.15±3.48日·度)低于雌蜂(338.88±3.66日·度);雌雄个体发育起点温度均在13℃左右;不同发育温度繁育的子代雌雄性比无显着差异。为了研究雌蜂每日所产子代雌雄比例与雌蜂日龄的关系,试验以柞蚕卵为替代寄主,柞蚕卵繁育的雌蜂为母蜂,观察雌蜂每日所产子代雌雄比例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交配雌蜂一生所产子代量为421.88±37.122,未交配雌蜂一生所产子代量为332.34±37.47,交配雌蜂与未交配雌蜂一生产子代数量无显着差异;交配雌蜂每日所产子代雌雄性比与雌蜂日龄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为了探讨不同大小种类的寄主繁育的小蜂雌、雄个体大小与寄主个体大小关系,通过测量不同种类寄主个体大小和繁殖的小蜂个体后足胫节长度,并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雌、雄个体均能在大小不同的寄主内完成发育;不同种类寄主繁育的小蜂个体大小差异明显;不同寄主繁育的雌、雄个体大小均与寄主(卵)长度呈线性关系。为了探究小蜂羽化经历对子代性别调控的影响,试验以柞蚕卵育小蜂、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卵和蓖麻蚕eri-silkworm卵繁育的小蜂作为母蜂,分别寄生柞蚕卵和银杏大蚕蛾卵(或蓖麻蚕卵),比较母蜂寄生不同寄主所产子代性比差异。结果显示:银杏大蚕蛾卵繁育的母蜂寄生银杏大蚕蛾卵所得子代雄性比例显着低于柞蚕卵繁育的母蜂寄生银杏大蚕蛾卵所得子代雄性比例,且与柞蚕卵繁育的母蜂寄生柞蚕卵所得子代雄性比例间无显着差异;蓖麻蚕卵繁育的母蜂寄生蓖麻蚕卵所得子代雄性比例显着低于柞蚕卵繁育的母蜂寄生蓖麻蚕卵所得子代雄性比例,却显着高于柞蚕卵繁育的母蜂寄生柞蚕卵所产子代雄性比例。母蜂寄生与羽化寄主相同的寄主所获得的子代雄性比例显着降低(雌性比例升高),子代性比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蜂种群发展。为了探究寄生经历对小蜂性别调控的影响,试验以柞蚕卵和银杏大蚕蛾卵繁育的小蜂作为母蜂,以不同顺序寄生柞蚕卵和银杏大蚕蛾卵,比较母蜂寄生不同种类寄主所产子代性比差异。结果显示:拥有寄生柞蚕卵经历的柞蚕卵繁育母蜂和银杏大蚕蛾卵繁育母蜂,寄生银杏大蚕蛾卵时,所得子代雄性比例显着高于无寄生经历的柞蚕卵繁育母蜂寄生银杏大蚕蛾卵所得子代的雄性比例;拥有寄生柞蚕卵经历的柞蚕卵繁育母蜂和银杏大蚕蛾卵繁育母蜂,分别寄生银杏大蚕蛾卵时,所得子代雄性比例间无显着差异;拥有寄生银杏大蚕蛾卵经历的柞蚕卵育母蜂和银杏大蚕蛾卵繁育母蜂,寄生柞蚕卵时,所得子代雄性比例与无寄生经历的柞蚕卵繁育母蜂寄生柞蚕卵所获子代雄性比例间无显着差异。因此,寄生经历能够阻碍或减弱羽化经历对母蜂的影响;寄生经历影响性别调控,尤其在先寄生大寄主、后寄生小寄主过程中,母蜂表现出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寄生柞蚕卵经历的母蜂寄生银杏大蚕蛾卵所得子代雄性比例显着升高的现象,可以解释“寄主大小模型”中寄生蜂寄生小寄主时子代雄性比例显着增多的现象。为了探究柞蚕卵繁育的母蜂寄生舞毒蛾卵粒后所获子代全部为雄性现象的原因,以柞蚕卵繁育的小蜂作为母蜂,单头寄生不同寄主。以寄主体积值代表寄主大小,将母蜂寄生不同寄主所得子代性比与不同寄主的体积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柞蚕卵繁育母蜂寄生不同大小寄主所得子代雌雄比值与寄主体积值呈倒数方程关系:Y=14.652-16.451/X(X为寄主体积大小,Y为子代雌雄比值)。当母蜂所产子代全部为雄性时,Y值为0,对应的寄主体积值(X)为1.189,而舞毒蛾卵体积值小于1.189,因此可以解释柞蚕卵繁育母蜂寄生舞毒蛾卵粒后所得子代全部为雄性的现象。进一步试验通过柞蚕等寄主卵繁育的母蜂寄生卵毛覆盖的舞毒蛾卵块和柞蚕卵壳包裹的舞毒蛾卵粒,均能够获得经舞毒蛾卵繁育的雌性个体,说明可以通过“欺骗”手段诱使母蜂在舞毒蛾卵内产出雌性子代,但是子代雌性比例均显着低于柞蚕卵繁育母蜂寄生柞蚕卵所产子代雌性比例。为了探讨小蜂寄生不同种类寄主的适应性问题,以雌雄性比作为衡量标准,研究了小蜂种群寄生不同种类寄主时子代性比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适宜寄主间,小蜂种群可以自由传代;适宜寄主繁育的种群具有寄生不适宜寄主的能力,但是很难适应不适宜寄主(没有雌性子代);经过不适宜寄主繁育的子代种群能够迅速适应适宜寄主。试验结果为推测该小蜂在野外寄生舞毒蛾卵的方式与途径提供理论支持。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寄生柞蚕卵时存在过寄生现象。为了探讨一个寄主内多个子代卵的竞争关系,通过让交配后的雌蜂和未交配雌蜂以先后不同的顺序寄生柞蚕卵,控制雌、雄子代产入寄主卵的顺序;通过设置交配与未交配雌蜂寄生柞蚕卵的时间,控制雌、雄子代在寄主中的数量差异。结果显示,过寄生的柞蚕卵,最终繁育出的小蜂性别与首先进入寄主的子代卵性别有关,这种性别竞争抑制机制是在过寄生过程中,寄生蜂避免浪费卵资源的一种适应性结果。(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5-06-01)

刘鹏程,魏建荣,王建军,刘金祥,董丽君[9](2015)在《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及子代性比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舞毒蛾卵平腹小蜂Anastatus disparis是几种鳞翅目害虫重要的卵寄生蜂。为了在大规模繁殖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时控制小蜂发育进度及繁殖一定雌雄性比的小蜂种群,以柞蚕Antheaea pernyi卵为替代寄主,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研究该蜂雌雄个体发育与温度的关系,比较交配与未交配雌蜂的子代数量、寿命等差异。结果表明: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雄蜂发育所需有效积温(290.15±3.48)℃低于雌蜂(338.88±3.66)℃,雌雄个体发育起点温度均在13℃左右;子代羽化率与发育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子代雌蜂羽化数量与发育温度,子代雌雄性比与不同温度下的羽化率分别呈正相关性;交配与否对雌蜂所产子代数量、寿命及产卵期无明显影响,但未交配雌蜂一生平均产子代量(332.34±37.47)略低于交配雌蜂的(421.88±37.122);交配雌蜂每日所产子代雌雄性比与雌蜂龄期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总结出室内控制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发育进度、繁殖一定雌雄性比小蜂种群的方法。为保持野外种群结构稳定、提高生防效力,提出"释放与自然种群雌雄性比相近天敌种群"的应用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森林病虫》期刊2015年02期)

王东[10](2013)在《松毛虫平腹小蜂人工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毛虫平腹小蜂,隶属膜翅目,旋小蜂科,为吉林省森林内落叶松毛虫卵寄生蜂,一般寄生率在40%~50%。此蜂个体大,寿命长,繁殖力和扩散力较强,且室内繁殖简易。基于此,对落叶松平腹小蜂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相应的介绍。(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3年36期)

平腹小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腹小蜂是果树蝽类害虫的优势天敌,对重要果树蝽类害虫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商品化生产的平腹小蜂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果树蝽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为精确控制平腹小蜂的羽化时间和提高防控效果,本文对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龄期平腹小蜂的滞育诱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腹小蜂的滞育虫态为预蛹,从卵期开始至预蛹前期,对其进行低温和短光照刺激均可以诱导其进入滞育。短光照(6L:18D),17℃条件下,处于卵期、1~2龄期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发育至预蛹期,滞育率分别为76.37%、81.51%和60.28%,其中卵期开始诱导和1~2龄开始诱导的处理之间,滞育率无显着性差异,且卵期处理组和1~2龄处理组的滞育率显着高于2~3龄处理组的滞育率;短光照条件下,当温度降低到11℃和14℃,对1~2龄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诱导滞育,滞育率显着下降到20%以下。综合而言,短光照条件下,温度在诱导平腹小蜂进入滞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龄期平腹小蜂在17℃持续处理后,预蛹的滞育率不同。在本研究中,17℃结合短光照,对卵期和1~2龄期的平腹小蜂进行诱导,可获得较高的滞育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腹小蜂论文参考文献

[1].项佳韦.麻纹蝽平腹小蜂体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立克次氏体在生殖系统的分布[D].福建农林大学.2019

[2].赵灿,夏玥,郭义,李梅,张宝鑫.平腹小蜂滞育诱导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3].唐璐.中国平腹小蜂属系统分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4].李婧.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生嗅觉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王艺蛟.大蚕蛾平腹小蜂林间寄生与林分因子关系及其有效积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6].吴启发.大蚕蛾平腹小蜂各林型诱寄效果调查[J].吉林农业.2016

[7].蔡彤.应用平腹小蜂防治森林害虫[J].农业与技术.2016

[8].刘鹏程.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性别控制与寄生适应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5

[9].刘鹏程,魏建荣,王建军,刘金祥,董丽君.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及子代性比控制[J].中国森林病虫.2015

[10].王东.松毛虫平腹小蜂人工繁殖技术[J].北京农业.2013

论文知识图

平腹小蜂田间扩散试验挂卵方位...2-11黄褐平腹小蜂Fig....2-15麻纹蝽平腹小蜂Fig...2-19日本平腹小蜂Fig....~9 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新种Mso...2-38蒿坪平腹小蜂Fig....

标签:;  ;  ;  ;  ;  ;  ;  

平腹小蜂论文_项佳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