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细化工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戴其文[1](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贾卓[2](2013)在《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 ——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文中指出在各区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兰州—白银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了批复和《兰西格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以兰州、西宁等为核心的城市作为兰白西城市群的主体的建设逐步提上日程。本研究在对兰白西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功能和城市等级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产业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率三个方面剖析兰白西城市群产业演变特点,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对兰白西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的结构安排是按照从理论探索到实证研究的顺序展开的,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从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城市群产业特点的重要性。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产业效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然后通过对全国23个城市群的特点进行对比,并梳理出以兰白西城市群作为西部典型城市群进行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本章首先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对文中所涉及的中国西部、城市、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效率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研究所涉及的经典理论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区域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空间理论和产业演变理论等。第三章,城市群发展特点。本章首先采用城市引力模型对兰白西城市群的空间进行界定,然后依据城市群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结合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阶段对城市群发展定位进行总结,最后,采用城市中心性、交通可达性、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等方法对兰白西城市群内的城市等级进行确定。研究结果表明:(1)兰白西城市群是以兰州为核心,呈现经济首位度分布的特点,其空间范围包括:兰州、白银、西宁、定西、临夏和海东及其所辖的县(区)。(2)兰白西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定位是:(一)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的城市群:(二)中部地区辐射远西部地区的城市群:(三)特色产业提升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群;(四)带动甘肃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群。(3)兰州是兰白西城市群的一级中心城市,西宁和白银是兰白西城市群的二级中心城市,定西、临夏和海东在兰白西城市群中应作为三级中心城市。通过与其它典型城市群进行对比,分析出兰白西城市群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提出优化升级的路径。第四章,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首先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测度兰白西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空间基尼系数可以看出兰白西城市群的18个行业中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中程度高,服务业类型的产业随着人口的分布而在空间呈现比较分散的分布。(2)通过区位熵分析可以发现,18个行业在兰州和西宁的集聚程度比较显着,18个行业只有部分行业在白银、定西、临夏和海东的集聚程度较高,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职能有直接的关系。(3)通过对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兰白西城市群现阶段产业集聚程度受需求市场规模和运输条件影响显着,而受劳动力有效供给、经济开放程度和区域创新影响不显着。第五章,城市群县域产业空间特征分析。本章是对第四章的进一步深化,首先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兰白西城市群城市各县域三次产业的产值增长总量、区域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然后采用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兰白西城市群县域的三次产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1)全局自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群县域产业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在一起。(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得出城市群区域内三次产业的产值增长总量、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HH、LL集聚区并不是完全重合,表明三次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第六章,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本章采用SSM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兰白西城市群内的6个市(州、地区)产业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表明:(1)兰白西城市群各市(州,地区)及整体地区生产总值成递增的趋势,并且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整体增长趋势保持一致:(2)兰白西城市群各市(州,地区)及整体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负值,说明城市群各市(州,地区)及整体的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小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3)兰白西城市群各市(州,地区)及整体的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这说明城市群整体和各市(州,地区)的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呈现增加的特点;(4)兰白西城市群各市(州,地区)中除兰州和西宁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高之外,兰白西城市群其它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均较低,其中海东和临夏相对更低;(5)兰白西城市群各市(州,地区)及整体的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贡献率均大于零,说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果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着。最后,基于兰白西城市群产业效率的分析,提出产业效率提升的路径为:(1)综合开发第一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产业:(2)优化提升第二产业,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3)完善第三产业、形成完善合理的产业体系。第七章,城市群产业效率分析。本章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兰白西城市群内的6个市(州、地区)的三大产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宁和定西的第一产业效率在6个市(州、地区)中比较高。(2)在兰白西城市群中兰州和西宁的第二产业效率是相对比较高的。(3)第三产业的产业效率受第二产业的产业效率影响比较显着,第二产业效率高的兰州和西宁这两个地区,第三产业的产业效率也较高。然后提出优化路径:(1)综合开发第一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优势(2)优化提升第二产业,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3)完善第三产业,形成完善合理的产业体系。第八章,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本章归纳总结出全文的主要结论,并对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进行展望。
王凡伟[3](2013)在《潼南在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潼南地处成渝经济区成南(遂)渝发展带,到成都主城和重庆主城都是约一个小时距离,战略节点地位十分突出,找到一个杠杆,就可以撬动潼南经济,使潼南经济驶入快速发展的通道。这就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区域经济规律,深入分析潼南在成渝经济区面临的环境,研究潼南在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地位,找准潼南在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积极探索实现潼南战略定位的路径,潼南才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2012)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文中指出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重大成就 第二节 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战略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四节 指导思想 第五节 基本原则 第六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重点区域 第七节 重点经济区 第八节 农产品主产区
孙秀宏[5](2011)在《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人口的城乡地域转移及职业转换,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调整,人们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摆脱自给自足、传统封闭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上巨大的现代化变革,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对城市化的理解分几个层次:城市化是城乡关系的转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城市化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化。作为世界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一部分,中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一方面与前两者存在相似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不同之处。众所周知,中国城市化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中国西部地区又是中国城市化率最低的地区,过低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国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发展基本理论的考察研究,对世界、中国和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进行比较,总结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国际经验。结合中国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实证考察,分析了制约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措施及其政策建议。
王利中[6](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马红瀚[7](2009)在《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格局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经济区域的形成是自然地理演化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同地位、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经济区域构成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层次和脉络,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形成则具有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区域经济格局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又会对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形成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决定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蕴含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中的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使曾经比较混乱的西部区域经济格局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虽然大多数城市尚难承担区域增长极的重任,但是城市发展已经快速反弹;虽然经济联系还不够紧密,但是经济带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虽然制约作用日益显现,但是经济发展制约地域已经逐渐明朗。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向追求协调发展转变,引导西部区域经济格局向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作为西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区,区域增长极对于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丰富西部区域增长极发展思路,以由核心增长极、次核心增长极和边缘增长极组成的层级增长极网络作为发展模式,以漂移和叠加作为成长模式,促进西部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作为西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区,经济带是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要丰富西部经济带发展思路,从加快思想转换、加快主体转换、加快实际操作和加快具体操作等方面,以政府职能转换推动西部经济带建设;从加快中小型城市发展、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和加快自主创新发展等方面,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建设推动西部经济带发展。作为西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制约区,经济发展制约地域是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难点与制约。要丰富西部经济发展制约地域发展思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全面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将生态税收制度的完善、整体筹划责任的明确、试点示范的重点突破、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动态调整与相对稳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的探索作为建设重点;要实施区域系统重建工程,以经济重建、生态重建、制度重建、社会重建和文化重建作为建设重点,破解西部经济发展制约地域的三农难题。
范卿泽[8](2008)在《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决定的,而后者又是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紧紧相连。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能不研究城镇化问题。论文系统归纳了城镇化理论的相关观点,重点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述评和概述,提出了缩短区域差距、推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必须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和突破口,着力解决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衡量与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不能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应该是能够反映这种复杂过程、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指标体系。论文从构建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中,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城镇化水平不高。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点在于适当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积极构建城镇集群。无论是城镇数量的增加还是规模的扩大,都要依赖于地区经济尤其是城镇经济的发展。发展城镇经济,关键是要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中小企业集群以其特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宜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经济的首选。论文介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和优势,分析了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提出企业集群模式是中小城镇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只有立足于培育企业集群,才能实现大城市的空间转型、增强中小城市竞争力、重点发展小城镇。没有企业集群,就没有中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就不能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群),在其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体系中城镇群协同的基础和实质是资源互补和企业集群间的协同,如果城镇之间的产业不互补,城镇群中各城镇功能的合作互补就无法实现。因此,企业集群是城镇集群的基础,城镇集群是企业集群的载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通过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中国的地方中小企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论文对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作了全面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吸收了诸多发展道路的优点以及大量理论研究成果,依托其突出优势和广泛适应性,可以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集群,从而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城镇集群成为可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中应积极发挥作用。论文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最后以渝蓉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研究成果主要是构建了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东西部城镇化的主要差距,为不同区域之间比较分析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模型,提出了走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动发展的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与西部地区特征耦合模型,认为企业集群在西部地区有培育发展的可行性,有力佐证了西部地区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的可能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企业集群理论;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刘慧玲[9](2008)在《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成为发达国家从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进而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迅速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与不发达状况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西部地区工业化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强大支持下实现了突变式的发展,不仅结束了在旧中国没有现代工业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布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极不合理的历史,而且还建立了一大批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为主的、规模比较宏大、门类比较齐全、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原因的相互制约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目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工业总量明显偏小、工业结构比例失调、工业增长速度缓慢、产业组织结构失衡、创新能力相对低下及扩散效应相对不足等众多问题;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体制障碍突出、农业发展落后、城市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市场狭窄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使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全面推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跨越这些障碍,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和条件、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21世纪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艰巨而紧迫的历史任务。从世界工业化发展史来看,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或区情选择了不尽相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内涵各异的发展模式。由于工业化模式的有效性具有路径依赖,任何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复制它国或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将注定导致工业化成效低下甚至失败。因此,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区域,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寻求一条产业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相结合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些转型包括: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在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上,21世纪初期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培育重点产业集群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发展城市群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通过自主创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工业化的外联渠道。在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途径是:第一,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彻底扭转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城市偏向”和“农村忽视”,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链条向农村的拓展延伸、加快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的聚集扩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培育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取向是组建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促进聚集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将培育产业集群当作当前工作的重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产业整合等手段诱导产业的区域聚集,促成生产要素在重点行业或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第三,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就是拓展城市发展的制度空间、培育城市化进程要素、以建设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重点构建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城市发展网络、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第四,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通过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和改善自主创新环境,使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和区域自主创新三个层级的自主创新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形成网络化创新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第五,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通过普及更新发展理念、强化技术支撑、实行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等途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利用外部资源的步伐,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对西部地区的注入。通过以上这些发展途径,形成一条崭新的、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为确保工业化发展途径得以最终确立,要通过构建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体系清除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和传统经济的思维定式,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能力。新的历史时期,西部地区构建工业化发展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类制定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来保障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制定全面、科学的工业化发展规划并强化实施力度;提高行政管理能力,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初步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体现开放性和多层次密切配合、适合客观实际与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工业化政策;鼓励发展民营经济,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及信息通讯基础建设,形成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综合运输体系、传输体系和通讯网络体系,以适应发展工业化的要求。在经济资源和市场化要素总体短缺的条件下,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要选择资源富集地带、经济发达地区和具有发展潜力地区作为推进重点,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确立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工业化重点发展区域。目前,西部地区要选择川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点区域,通过对这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突破式开发形成若干具有主导意义的增长极点,并通过增长极点生产要素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实现与其他区域的关联协调发展,最终通过经济核心区增长的乘数效应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工业化走上快速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李芳[10](2008)在《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法律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外商投资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经常采用的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发展东部地区经济的重要经验总结。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等困难,而利用外商投资是西部地区拓宽筹资渠道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近三十年来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利用现状的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在规模、数量、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方式等方面均落后于东部地区,并进一步揭示了西部地区在利用外商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其法律制度缺陷。文章认为法治是保障投资安全和引资工作具有持续性的重要手段,西部地区在利用外商投资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应当通过法律的角度来解决。因此,笔者从制定统一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期改善西部地区引资环境,解决引资困难。本文共四章,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并阐述了法治在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以上分析,本文第二部分指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了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其法律制度缺陷。通过以上论述,本文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法律对策,阐述了建立统一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的必要性,提出了对构建《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的基本设想,其中包括对《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的立法导向和主要内容的设想。
二、精细化工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细化工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
1.4.1 研究区域 |
1.4.2 案例选择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
2.1.2 欠发达地区 |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研究方法 |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6 东盟案例分析 |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
8.2 政策启示 |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
(2)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 ——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分工精细化 |
1.1.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背景和西部空间格局演变 |
1.1.3 城市组团式发展步伐加快和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 |
1.1.4 区域经济相对滞后和区域经济要求发展的迫切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群的研究 |
1.3.2 产业结构的研究 |
1.3.3 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1.3.4 产业集聚的研究 |
1.3.5 产业效率的研究 |
1.4 兰白西城市群产业演变研究的必要性 |
1.4.1 中国城市群发展特点 |
1.4.2 兰白西城市群的特殊性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中国西部、城市、城市群概念界定 |
2.1.1 中国西部 |
2.1.2 城市 |
2.1.3 城市群 |
2.2 产业特征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产业空间结构 |
2.2.2 产业集聚 |
2.2.3 产业结构优化 |
2.2.4 产业效率 |
2.3 区位理论 |
2.3.1 古典区位论 |
2.3.2 近代区位论 |
2.3.3 现代区位论 |
2.3.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4 产业演变理论 |
2.4.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4.2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 |
2.4.3 比较优势理论 |
2.5 产业空间理论 |
2.5.1 增长极理论 |
2.5.2 “点—轴”系统理论 |
2.5.3 核心—边缘理论 |
2.5.4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兰白西城市群发展特点 |
3.1 城市综合质量和时间距离计算 |
3.1.1 城市综合质量计算 |
3.1.2 时间距离计算 |
3.2 兰白西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 |
3.3 空间发展战略 |
3.4 城市群发展现状 |
3.4.1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循环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
3.4.2 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开放辐射能力逐步加强 |
3.4.3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带动区域经济能力显着提升 |
3.4.4 优势产业稳步发展,产业集群日趋形成 |
3.4.5 生态承载能力较低,制约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
3.5 兰白西城市群整体功能定位 |
3.5.1 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的城市群 |
3.5.2 中部地区辐射西部地区的城市群 |
3.5.3 特色产业提升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群 |
3.5.4 带动甘肃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群 |
3.6 城市群的城市等级 |
3.7 研究方法 |
3.7.1 城市中心性 |
3.7.2 交通可达性 |
3.7.3 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 |
3.8 结果分析 |
3.8.1 兰白西城市群城市中心职能指数和中心职能强度测度 |
3.8.2 兰白西城市群中心城市间的可达性测度 |
3.8.3 兰白西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量及经济联系隶属度测度 |
3.9 兰白西城市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
3.9.1 兰白西城市群存在的问题 |
3.9.2 兰白西城市群优化发展路径 |
3.10 结论 |
第四章 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
4.2.2 区位熵分析 |
4.2.3 影响因素分析 |
4.3 优化路径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城市群县域产业增长的空间特征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三次产业产值增长总量及各分量分析 |
5.2.2 第一产业增长效应及各分量的空间分布 |
5.2.3 第二产业增长效应及各分量的空间分布 |
5.2.4 第三产业增长效应及各分量的空间分布 |
5.3. 结论 |
第六章 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三次产业结构份额偏离分量 |
6.2.2 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
6.2.3 三次产业结构贡献率和竞争力贡献率 |
6.3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6.3.1 推进特色农牧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6.3.2 推进新型工业发展,增加区域竞争力 |
6.3.3 第三产业优化发展,完善产业结构体系 |
6.4 结论 |
第七章 城市群产业效率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CCR模型 |
7.1.2 平行结构模型 |
7.2 模型建立和结果分析 |
7.2.1 模型建立 |
7.2.2 结果分析 |
7.3 优化路径选择 |
7.3.1 综合开发第一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优势 |
7.3.2 优化提升第二产业,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
7.3.3 完善第三产业,形成完善合理的产业体系 |
7.4 结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及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8.2.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8.2.2 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潼南在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潼南在成渝经济区中的环境分析 |
(一)潼南在成渝经济区面临的主要机遇 |
1.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 |
2.国家在重庆、成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 |
3.成渝经济区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整合的现实机遇 |
4.潼南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重庆发展战略的独特机遇 |
(二)潼南在成渝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挑战 |
1.区域机制不够完善挑战政府协调力 |
2.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挑战政府统筹力 |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挑战政府保障力 |
4.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挑战政府决策力 |
三、潼南在成渝经济区战略定位的考究 |
(一)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
(二)川渝合作示范区 |
(三)新型工业基地 |
(四)成渝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
(五)成南(遂)渝发展带三色旅游高地 |
(六)成渝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城市、生态文化名城 |
(七)水经济高地 |
三、推进潼南在成渝经济区中战略定位实现的政策建议 |
(一)推进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
(二)抓紧制定各项战略定位专项规划,着力促进战略定位的实现 |
(三)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 |
(四)推进蔬菜生产产业化进程,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
(五)讲好“五个故事”,助推形成成南渝发展带旅游高地 |
(六)加大涪江、琼江两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打造水经济高地 |
(5)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城市化及其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城市和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
一、城市和城市化的内涵 |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化问题研究现状 |
一、国外城市化问题研究现状 |
二、国内城市化问题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发展状况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一、从事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日益拉大 |
二、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第三产业发展受限 |
三、工业化发展缓慢,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生态恶化 |
第二节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水平 |
一、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 |
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 |
第三章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城镇分布不合理、城市规模不协调 |
二、城市数量少,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
三、各类规模结构的城市数量比例不相协调 |
四、西部地区的城市分布地区差异严重 |
五、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较差 |
六、城市特色不明显,对外开放程度低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
一、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依然存在,农民进城门槛高 |
二、西部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 |
三、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
四、资源、环境、文化、政策等制约因素 |
五、城市化水平滞后于自身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
六、区位和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 |
七、基础设施和科教水平落后 |
八、土地制度和落后行政管理模式的制约 |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一、农村产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和原始动力,开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多种途径 |
二、农村工业化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动力,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 |
三、调整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
四、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提高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 |
五、以加速城市化进程为依托,形成合理的产业经济布局体系 |
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集约式增长以促进城市化发展 |
第二节 加快区域副中心建设,完善城镇体系 |
一、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大城市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
二、在西部地区以大城市为依托,建立经济区发展区域经济,而后逐步向中小城市推进 |
三、依托西部地区交通干线,以线带面,发展城市带 |
四、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切实改善西部地区交通条件,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
第三节 加快城乡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有序聚集 |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 |
二、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
第四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机制,加快城市化建设 |
一、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 |
二、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 产业化进程 |
三、加速土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 |
四、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格局 |
一、经济区域 |
二、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格局 |
三、区域经济格局的内涵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格局 |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影响区域经济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制定依据 |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部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形成和发展方向 |
一、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 |
二、西部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 |
三、当前西部区域经济格局的特点 |
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部区域增长极与发展思路 |
一、增长极发展战略是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西部区域增长极的选择 |
三、西部区域增长极发展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经济带与发展思路 |
一、经济带是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 |
二、西部重点经济带的考察分析 |
三、西部经济带发展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经济发展制约地域与发展思路 |
一、经济发展制约地域是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难点与制约 |
二、西部经济发展制约地域典型分析 |
三、西部经济发展制约地域发展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篇目 |
后记 |
(8)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选题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2 城镇化的理论 |
2.1 研究轨迹 |
2.2 城镇化理论的有关观点 |
2.3 城镇化发展模式述评 |
2.3.1 大城市重点论 |
2.3.2 中等城市重点论 |
2.3.3 小城市重点论 |
2.4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集群关系研究综述 |
2.4.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研究概述 |
2.4.2 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概述 |
2.5 我国城镇化的功能 |
3 东西部城镇化的差异性分析 |
3.1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指标 |
3.1.2 区域产业城镇化水平指标 |
3.1.3 区域城镇发展水平指标 |
3.1.4 区域内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 |
3.2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 |
3.2.1 基本方法 |
3.2.2 指标处理 |
3.3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指标的分析 |
3.3.1 人口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
3.3.2 产业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
3.3.3 地区城镇发展水平指标的分值 |
3.3.4 地区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的分值 |
3.3.5 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分值及差异程度 |
3.4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与政策意义 |
3.4.1 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
3.4.2 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
3.4.3 城镇发展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的差距 |
3.4.4 城镇体系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差距 |
3.4.5 城镇化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与结论 |
4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 |
4.1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 |
4.1.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
4.1.2 规模经济理论 |
4.1.3 产业集聚理论 |
4.1.4 新产业区理论 |
4.1.5 竞争优势理论 |
4.2 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 |
4.2.1 世界城市群形成的产业背景分析 |
4.2.2 中国城镇群形成和发展的产业机理 |
4.3 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 |
4.3.1 城镇集群的内涵本质 |
4.3.2 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 |
4.3.3 西部地区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的途径 |
4.3.4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
5 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
5.1 中小企业集群的兴起 |
5.1.1 中小企业的优势 |
5.1.2 中小企业呈集群发展的趋势 |
5.1.3 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
5.2 中小企业集群广泛适应的理论依据 |
5.3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 |
5.3.1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分析 |
5.3.2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成因分析 |
5.4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
5.4.1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条件分析 |
5.4.2 中小企业集群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6 政府在培育中小企业集群中的作用 |
6.1 中小企业集群的规划引导 |
6.1.1 集群规划的目的与功能 |
6.1.2 集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
6.2 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金融与财政支持 |
6.2.2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
6.2.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民间行会组织 |
6.2.4 注重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 |
6.3 建立健全区域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 |
6.3.1 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6.3.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6.3.3 健全区域支撑体系, 提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
7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实证分析——以渝蓉经济区为例 |
7.1 渝蓉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
7.1.1 渝蓉经济区范围 |
7.1.2 渝蓉经济区基本概况 |
7.1.3 渝蓉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7.2 渝蓉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
7.2.1 发展现状 |
7.2.2 主要特点 |
7.3 渝蓉经济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培育 |
7.3.1 空间发展战略 |
7.3.2 产业发展重点 |
7.3.3 围绕战略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
7.4 渝蓉经济区城镇集群的构建 |
7.5 渝蓉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
7.6 渝蓉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
7.7 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分析 |
7.7.1 龙水五金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
7.7.2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路径与存在问题分析 |
7.7.3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探索 |
7.7.4 促进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的建议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及得奖情况 |
(9)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工业化研究现状 |
2.2 国内工业化研究现状 |
2.3 述评 |
3. 工业化理论内涵、理论研究及实践模式 |
3.1 工业化的理论内涵 |
3.1.1 定义与演化 |
3.1.2 述评 |
3.2 工业化相关理论研究 |
3.2.1 大推进理论 |
3.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
3.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2.4 发展极——增长点理论 |
3.2.5 梯度发展理论 |
3.2.6 产业集聚理论 |
3.2.7 产业整合理论 |
3.3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模式 |
3.3.1 国外工业化发展基本模式 |
3.3.2 国内工业化发展典型模式 |
3.3.3 结论与启示 |
4.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起点、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 |
4.1 历史起点 |
4.2 发展历程 |
4.2.1 初步发展时期 |
4.2.2 奠定基础时期 |
4.2.3 巩固调整时期 |
4.2.4 转型赶超时期 |
4.3 发展特点 |
4.3.1 纵向推动发展 |
4.3.2 政府行政主导 |
4.3.3 牺牲农民利益 |
4.3.4 工业布局分散 |
4.3.5 发展极点缺乏 |
4.3.6 单一封闭发展 |
5.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水平判断、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
5.1 水平判断 |
5.1.1 判断的理论依据 |
5.1.2 判断的实证分析 |
5.2 存在问题 |
5.2.1 工业总量明显偏小 |
5.2.2 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
5.2.3 工业增长速度缓慢 |
5.2.4 产业组织结构失衡 |
5.2.5 创新能力相对低下 |
5.2.6 产业封闭循环发展 |
5.3 制约因素 |
5.3.1 体制障碍突出 |
5.3.2 农业生产落后 |
5.3.3 资源环境约束 |
5.3.4 基础设施薄弱 |
5.3.5 产品市场狭窄 |
5.3.6 城市发展滞后 |
6.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途径 |
6.1 战略转型 |
6.1.1 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 |
6.1.2 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 |
6.1.3 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 |
6.1.4 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 |
6.1.5 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 |
6.1.6 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 |
6.2 总体思路 |
6.2.1 发展现代农业:西部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
6.2.2 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工业化的组织形式 |
6.2.3 发展城市群落:西部工业化的空间载体 |
6.2.4 坚持自主创新:西部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
6.2.5 推行循环经济:西部工业化的基本导向 |
6.2.6 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工业化的外联渠道 |
6.3 发展途径 |
6.3.1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 |
6.3.2 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 |
6.3.3 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 |
6.3.4 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 |
6.3.5 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6.3.6 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 |
7.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产业 |
7.1 成渝经济区 |
7.1.1 成都经济区 |
7.1.2 川南经济区 |
7.1.3 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 |
7.1.4 渝西经济走廊 |
7.2 关中经济区 |
7.3 北部湾经济区 |
7.3.1 桂中南经济区 |
7.3.2 黔中经济区 |
7.3.3 滇中经济区 |
8.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体系 |
8.1 分类制定法律制度 |
8.2 制定实施发展规划 |
8.3 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
8.4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8.5 鼓励发展民营经济 |
8.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法律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状况 |
一 中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
二 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和必要性 |
三 法治在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部分 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规模、产业结构和投资形式问题 |
二 投资环境问题 |
第三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缺陷 |
一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 |
二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四部分 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法律应对 |
一 建立统一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的必要性 |
二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法律》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精细化工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2]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 ——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D]. 贾卓. 兰州大学, 2013(10)
- [3]潼南在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王凡伟.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3(01)
- [4]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日报, 2012
- [5]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 孙秀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7]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格局研究[D]. 马红瀚. 兰州大学, 2009(11)
- [8]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D]. 范卿泽. 重庆大学, 2008(06)
- [9]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刘慧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中国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法律应对[D]. 李芳. 兰州大学, 2008(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