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应力论文_李国庆,高艳秋,张继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海洋,罗布泊,系数,陆架,偶极子,南极。

风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庆,高艳秋,张继才[1](2019)在《Ekman模型时间变化风应力系数的伴随参数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时间分布参数设置,利用伴随同化方法,反演了Ekman模型中随时间变化的风应力拖曳系数,并在孪生实验和实际实验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在孪生实验中,研究了参数反演结果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响应,包括:风速分布、风应力系数分布、风应力系数初始猜测值、风应力系数独立变量个数、观测数据误差和观测的深度。孪生实验结果验证了伴随同化方法反演Ekman模型中时变风应力系数的有效性,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结论:1)不同风速分布下均能成功反演出不同风应力拖曳系数分布; 2)反演结果对初始猜测值较为敏感,风应力系数初始猜测值越接近给定值,反演结果越好;3)风应力系数独立点个数的选取会显着影响反演结果,合理的选择有利于提高反演效率及减小观测数据误差;4)观测误差能够影响反演结果,观测数据误差在20%以下时能取得合理的反演结果; 5)反演结果对观测数据的表层和次表层流速更为敏感,这是由Ekman流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实际实验,利用百慕大锚系试验平台的风速和流速数据,去除周期性潮流和地转流成分后得到Ekman流成分,并作为观测输入到该同化模型,反演出了适用于该区域和该时段的随时间变化的风应力系数。通过比较模拟流速和观测流速,证明利用伴随同化方法能从实测数据中反演出合理的时变风应力系数,对于海洋模型风应力系数的确定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5期)

谢泽林,王召民,武扬[2](2019)在《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气候变率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麻省理工学院海洋环流模式研究了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气候变率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对气候变化有显着的响应。在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正位相的年份,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大值区北移且加强,主要由于暴风路径的北移和天气尺度大气扰动的加强导致;同样,在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Annular Mode,SAM)正位相年份输入到南大洋的能量大值区南移并加强,且输入到南极大陆沿岸流中的能量也有显着增加。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分析结果表明:NAO主导了风应力输入到北大西洋区域的能量变化。SAM解释了南大洋区域风应力输入能量的第一模态,第二、叁模态解释了受ENSO(El Niň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的情况。最近几十年,在南大洋区域,风应力及其输入能量的年代际变化都有所增强,而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区域有所下降。(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林霞[3](2018)在《南大洋风应力变化及其对亚极地海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大洋西风应力是南极绕极流及南大洋深层水上涌的主要驱动力,南半球表层西风带在过去的四十年显着增强,这一趋势在未来可能还将继续。南大洋风应力的变化以及风应力对海洋的影响不仅要考虑西风带急流低频的变化,还需要考虑更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然而长期以来,南大洋扰动风对风应力变化的影响以及风应力变化对亚极地海洋的影响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本文围绕南大洋风应力的变化及其对亚极地海洋的影响,利用再分析资料和CMIP5模拟结果量化了扰动风对风应力平均态,季节变化及变化趋势的影响。同时利用高分辨率全球海洋—海冰环流模式MITgcm-ECC02,通过敏感性试验探讨了南半球西风带的变化对南极陆架底层水温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利用再分析资料研究了 1979-2016年扰动风对南大洋风应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计算风应力时包含年内扰动风会使得多年平均及纬向平均的风应力的峰值增加一倍,其中超过70%的增加来源于天气尺度(2-8天)及更高频的扰动风。多年平均及纬向平均的扰动动能有明显的季节循环,冬季最强且夏季最弱,这使得即使在冬季纬向平均风比夏季弱的纬度,冬季纬向平均风应力也比夏季强。扰动风的变化对1979-2016年南大洋年平均风应力增强趋势的贡献在再分析资料中存在很大的差异。NCEP R1和R2中的扰动动能在过去四十年都显着增强,有1/3和1/2年平均风应力的增强是由于扰动风的增强。而在ERA-[nterim中扰动动能增强的趋势较小,其风应力的增强主要是由于平均风的增强。本文随后利用12个CMIP5的模拟结果来研究1960-2005年扰动风对南大洋风应力的影响。12个模式中扰动风都对风应力平均态及季节变化有显着影响。多模式平均的结果表明,在计算风应力时包含年内扰动风会使得多年平均及纬向平均的风应力的峰值增加126%,其中75%的增加来源于高频扰动风(8天以内)。12个模式中多年平均及纬向平均的冬季扰动动能比夏季大,会显着增大冬季的风应力。1960-2005年南大洋年平均风应力的增强趋势只在7个模式中显着且其增强主要是由于平均风的增强。同时只有MRI-ESM1模式的扰动风和GISS-E2-R模式的秋季风应力在1960-2005年有显着的变化趋势。这暗示了 CMIP5模式中扰动风以及风应力的模拟存在很大的差异,耦合模式中扰动风的模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1970年以来南半球西风带增强并南移,研究表明南半球环状模指数能表征平均风和平均风应力的变化。为了探讨南半球西风带的变化对南极陆架底层水温的影响,本文根据南半球环状模指数,选取了 1992年(弱)和1998年(强)西风带年的大气强迫场来驱动模式MITgcm-ECCO2。结果表明强西风带年试验中陆架底层水温在大部分区域变暖,仅在60°—150°W南极沿岸位置的陆架底层水温略有降低,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南极大部分海域陆架底层水变暖是绕极深层水暖核的增温和变浅以及亚极地环流的增强所致,引起更多暖水被输送到南极陆架处。南极半岛西侧沿岸陆架底层水变冷主要是由于强西风带导致了南极半岛西侧沿岸海流增强,增强的沿岸海流带来了更多的威德尔海西北处相对冷的海水。(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梦[4](2018)在《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的罗布泊古湖体风应力状态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罗布泊地处新疆省若羌县,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湖,养育了人口众多的楼兰古国,但随着塔里木河的断流以及罗布泊补给量减少,罗布泊逐渐干涸,变得干旱少雨、人迹罕至,罗布泊地区仅留下了罕见的“大耳朵”和漫无边际的盐壳彰显着曾经的辉煌。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罗布泊“大耳朵”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罗布泊地区独具特色的“大耳朵”极具研究意义,其特殊纹理的形成被认为是湖岸阶地区域的湖水退缩痕迹。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高程数据精度的限制,导致罗布泊“大耳朵”状纹理一直被认为是等高线,随着高精度DEM的获取和更深入的研究,王龙飞通过GLAS数据分析得出罗布泊地区“同环不同高”的现象,且高差值约为1m,此地地形并不像我们认为的是湖面留下的等高纹理,其形成原因及机制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罗布泊“大耳朵”某条环纹形成时期的风应力状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罗布泊高精度DEM分析得出,罗布泊确有“同环不同高”现象,从外环到内环,其高差呈现不断减小而后增大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可能为地质作用、人为作用等某种导致,通过分析得出其最有可能是由于罗布泊漫长干涸时期内风应力导致湖面偏移。(2)通过利用水动力数值模拟得出对E1来说,主风向(即68。)风速设置大约为11m/s时,经过水动力数值模拟之后形成的西南方向湖面基本与环纹类似。次主风向(331。)风速设置大约为12m/s时,经过水动力数值模拟之后形成的东南方向湖面基本与环纹类似。同理可得E2的主风向和次主风向风速分别为11m/s及11.5m/s,两者极为相似,说明形成两条环纹的气候变化差异较小或两者形成时期较为接近。(3)塔里木地区风应力状态在罗布泊干涸时期变化不大,但仍然有所变化,其NNW方向变化较为主风向更加突出,两条环纹之间形成时期气候主要在西北风,罗布泊地区西北风受太平洋环流和蒙古高压影响,故两条环纹形成时期全球气候大背景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魏艳州[5](2017)在《黑潮延伸体区域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对海洋的反馈》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辨率的卫星观测风场和海表温度数据表明:中尺度(100~1000千米)风应力和海表温度扰动存在明显的耦合现象。具体而言,风应力幅度、散度/旋度的扰动分别和海表温度、顺风向/切风向海表温度梯度的扰动紧密相关。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建立了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和海表温度扰动之间的经验关系,并把这一关系应用于高分辨率的北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以此研究了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对海洋的反馈。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尺度风应力和海表温度的耦合扰动特征,并设计数值实验研究了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对海洋的反馈。本文首先从卫星观测资料中提取了中尺度风应力和海表温度扰动信号,然后使用回归分析和奇异值分解(SVD)方法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以及耦合变化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风应力幅度、散度/旋度的扰动分别和海表温度、顺风向/切风向海表温度梯度的扰动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中尺度风应力和海表温度扰动强度呈现一致的季节变化,即在冬季最大而在夏季最小;中尺度风应力和海表温度扰动之间的耦合系数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强而夏季最弱。中尺度风应力和海表温度扰动的前叁个SVD模态表明,风应力扰动和海表温度扰动的空间结构一致而时间扩展系数高度相关,时间扩展系数具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根据中尺度风应力幅度和海表温度扰动之间的经验关系,以及风应力散度/旋度的扰动和顺风向/切风向海表温度梯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本文使用两种方法从海表温度数据中获取中尺度风应力矢量扰动。这两个方法可以分别保持中尺度风应力和海表温度扰动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中尺度风应力散度/旋度的扰动和顺风向/切风向海表温度梯度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且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海洋模式。使用高分辨率海洋模式研究了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对海洋的反馈。这一海洋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中尺度海表温度扰动及其季节变化。通过在海洋模式中加入中尺度风应力反馈并和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发现中尺度风应力扰动会对海表温度扰动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的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中尺度风应力扰动主要通过影响海表面热通量抑制海表温度扰动。中尺度风应力扰动也影响海洋平均态和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并且这一效应在中尺度风应力扰动最为活跃的秋冬季节最为明显。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可以通过影响海表热通量和海表动量通量任一方式影响平均海表温度。中尺度风应力扰动也会引起沿黑潮路径的海表面动能的变化,但对黑潮路径的平均位置几乎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黑潮延伸体区域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7-06-01)

孙豪为,潘爱军[6](2017)在《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5~2013年间NCEP风场资料,分析研究了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受ENSO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其分布期主要集中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夏季台湾海峡不存在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异常要滞后ENSO 1个月,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弱,而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强;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还存在准16.0个月和准45.3个月的显着年际变化周期,其变化同ENSO循环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陈胜,乔方利,郭景松,焦志勇[7](2017)在《海面风应力偏离风向的观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气界面风应力方向与风向不一致的现象,2015年2月4日至3月12日在南海博贺观测平台开展了综合观测,利用涡动相关法计算了海气界面风应力,并在3类大气稳定度条件下分析了风应力矢量偏离风矢量的角度变化,进一步讨论了大气层结稳定时两者角度之差与风速的参数化关系。结果表明:在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风应力矢量偏向风矢量左侧,且偏离角度随逆波龄和风速增大而减小;当大气层结不稳定时,风应力矢量一般偏向风矢量右侧。海气界面风应力矢量受海表面风、波浪以及大气层结的共同调制。(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张贺,张明华,毕训强,张潇潇,刘海龙[8](2015)在《CAS‐ESM对热带风应力和El Nino事件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CAS‐ESM是最新研发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其分量模式包括大气、陆面、海洋、海冰,大气化学,动态植被,海洋地球生物化学及陆地地球生物化学等模块。利用CAS‐ESM,我们研究了模式模拟的风应力和El Nino事件的因果关系。我们设计了相关的数值试验,分析了CAS‐ESM中作用于对流泡的次网格水平气压梯度力如何影响海表风应力,进而影响模拟的El Nino事件的振幅和频率。为了进一步印证海表风应力与El Nino事件的强度和频率的相关关系,我们对CMIP5多模式的模拟结果以及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模式对El Nino事件模拟能力的一种途径。(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 我国气候模式发展与评估、气候模式预测技术》期刊2015-10-14)

张卓,宋志尧,郭飞,张东[9](2015)在《风应力对水流运动及摩阻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采用叁维数值模型研究风应力对水流运动和摩阻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对风生流结果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平底水槽的数值试验,研究了风应力的变化,尤其是在风向顺流和风向逆流条件下,对于定常水流涡黏系数分布、流速分布、雷诺切应力分布以及底部摩阻的影响。发现传统使用广泛的涡黏系数抛物线分布在风向顺流条件下基本与紊流模型结果吻合,而在风向逆流条件下,尤其是风应力较小情况下,抛物线分布与紊流模型结果有相当的偏差。流速分布则和传统双对数分布基本吻合,但须考虑风生流和定常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能简单看成两者间的线性迭加。雷诺切应力基本符合线性分布。底部摩阻受风生底流的影响,在平底条件下,风向顺流会减小底部摩阻,而风向逆流则会增加底部摩阻;但在非平底条件下,只有在较深处规律和平底类似,而在较浅处,风向顺流也会增加底部摩阻。(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5年04期)

路凯程,于杰,吕庆平,张铭[10](2014)在《北太平洋风应力与流场联合EOF的主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了SODA资料,将海面风应力场与大洋各层流场看作一个整体做了赤道外北太平洋风应力和流场异常的联合EOF分析,此时风应力场与各层流场有相同的时间系数,这样就可揭示海气耦合的结构和演变,这是该方法的特点和优点。得到的主要结论有:诊断得到的主模态的风应力异常体现了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的异常,两者关系密切;在冬、春、秋叁季均表征为阿留申低压的异常,在夏季则表征为副热带高压的异常。该主模态的风应力和流场异常均是PDO模态在其上的体现,且前者处海气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处次要方面,前者起着主动作用,后者则处被动状态。主模态在四季均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对北太平洋风场和上层流场而言,年际变化反映了ENSO的影响,而约20a的年代际变化则反映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影响。主模态中北太平洋海盆尺度的风应力异常、大洋环流异常和上层海温的动力异常这叁者具有紧密的联系,这叁者的连锁作用则造成了北太平洋SSTA的PDO模态;而在此大洋环流异常则起着关键中介作用。主模态的风应力异常与黑潮系统流场的异常有紧密联系;对于明显的正(负)异常,冬、夏两季135°E以东的黑潮都偏强(弱),黑潮续流则偏弱(强);对于黑潮以南的回流涡旋,冬季则偏强(弱),夏季则偏弱(强);而ENSO和PDO对黑潮流场系统的异常均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4年04期)

风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麻省理工学院海洋环流模式研究了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气候变率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对气候变化有显着的响应。在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正位相的年份,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大值区北移且加强,主要由于暴风路径的北移和天气尺度大气扰动的加强导致;同样,在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Annular Mode,SAM)正位相年份输入到南大洋的能量大值区南移并加强,且输入到南极大陆沿岸流中的能量也有显着增加。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分析结果表明:NAO主导了风应力输入到北大西洋区域的能量变化。SAM解释了南大洋区域风应力输入能量的第一模态,第二、叁模态解释了受ENSO(El Niň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的情况。最近几十年,在南大洋区域,风应力及其输入能量的年代际变化都有所增强,而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区域有所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庆,高艳秋,张继才.Ekman模型时间变化风应力系数的伴随参数估计[J].海洋与湖沼.2019

[2].谢泽林,王召民,武扬.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气候变率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9

[3].林霞.南大洋风应力变化及其对亚极地海洋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4].李梦.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的罗布泊古湖体风应力状态重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5].魏艳州.黑潮延伸体区域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对海洋的反馈[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

[6].孙豪为,潘爱军.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7

[7].陈胜,乔方利,郭景松,焦志勇.海面风应力偏离风向的观测与分析[J].海洋学报.2017

[8].张贺,张明华,毕训强,张潇潇,刘海龙.CAS‐ESM对热带风应力和ElNino事件的模拟[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我国气候模式发展与评估、气候模式预测技术.2015

[9].张卓,宋志尧,郭飞,张东.风应力对水流运动及摩阻特性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5

[10].路凯程,于杰,吕庆平,张铭.北太平洋风应力与流场联合EOF的主模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14

论文知识图

~2010年吕宋岛西北海域逐年冬季...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经向流函数分布模拟的3.25N断面(TC)年平均经向流...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经向流函数场的季...:EOF第一模态以及时间序列:热带气旋引起的温跃层深度变化对夏...

标签:;  ;  ;  ;  ;  ;  ;  

风应力论文_李国庆,高艳秋,张继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