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法论文_本报记者,王佳昕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救助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救助,制度,安溪,社会保障,专项,金城,进程。

社会救助法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王佳昕[1](2019)在《谁该获救助,谁在骗低保? 《社会救助法》逾20年立法之路接近终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救助法》已走了二十多年立法之路,现在终于进入快车道。1月14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社会救助法》计划于2020年通过。1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新时代社会救助发展与立法研讨会上,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1-15)

孙彦川[2](2018)在《尽快制定《社会救助法》把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益制度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能有效规范和约束政府履行社会救助责任的法律,宪法规定的“公民在遭遇困难时有获得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的权益还得不到坚实保障。此外,社会救助实践中还有许多失范行为亟待依法治理。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8-03-15)

郑超[3](2017)在《全国政协委员林金城: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 促进精神分类救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高度重视扶贫救助工作。社会救助制度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林金城认为,目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低收入群体的失业风险和贫困风险加大,社会救助潜在对象可能增加。因此,在经济总体发展速度放缓、资源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7-03-12)

汪湖泉[4](2016)在《论社会救助法对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全国性公共物品,其主要的供给责任属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社会救助法的公共治理应对国家权力的社会化,对该领域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应当树立的理念是协同合作而非管制竞争。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法制体系对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呈现"事权与财力倒置"的趋势。这既造成行政权力错位,也给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带来挑战。建立合作型社会救助纵向府际关系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具体职能,建立纵向府际协同机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定程序,这也是社会救助法实现公共治理的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3期)

谢增毅[5](2016)在《用法治手段助力精准扶贫》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一过程中,扶贫方式也不断创新,其中社会救助就是一种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扶贫方式。因为社会救助的对象数量较多,约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3,并且这部分群体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政府“输血”和长(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6-04-18)

吴铎思[6](2015)在《谁来“兜底救助”困难人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一封名为《雇主与保姆之间有“真爱”!——一个雇主为保姆向社会求助》的信在微信朋友圈转开了。 这封求助信是厦门的康女士发出的。原来,从福建安溪到厦门打工的李梅华去年到康女士家当保姆,不久前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通过骨髓移植手术治疗,但(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5-04-04)

宋利彩[7](2014)在《抓住契机尽快制定出台社会救助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征求意见期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吕学静曾在多个场合提出修改意见。如今,《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颁布实施。《办法》有哪些亮点?在实施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确哪些问题?对《办法》的实施有何期望?近日,(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4-06-16)

蒋悟真,尹迪[8](2014)在《社会救助法与社会保险法的衔接与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救助法与社会保险法是现代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的两大基本法律制度,蕴含着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共同支撑着现代法治社会的民生保障。合理实现社会救济效果的最大化,离不开两法救济功能的优化组合以及彼此间协同效应的加强。救济功能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两法的协调提供了基础,社会救助法还应在救助对象、权利救济、应急救助基金垫付及追偿等制度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从而达到与社会保险法的有机衔接。(本文来源于《法学》期刊2014年04期)

王晓慧[9](2014)在《社会救助法“降格”火线出台》一文中研究指出20年踟蹰不前的社会救助相关法案,终将迈出一小步。   2月25日,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根据社会各界意见修改完善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下称“《办法》”)已报国务院审议,将于审议通过后发布。   “《办法》是一个过渡性的行政法规,力度(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4-02-27)

席锋宇[10](2014)在《全力推进社会救助法立法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近日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决定无疑将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完善。 制度完善除了相关政策的出台,更需要完备的法律作为坚实后盾。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施行。而在此之前,社会保险制度由于缺乏法律(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4-02-18)

社会救助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能有效规范和约束政府履行社会救助责任的法律,宪法规定的“公民在遭遇困难时有获得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的权益还得不到坚实保障。此外,社会救助实践中还有许多失范行为亟待依法治理。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救助法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王佳昕.谁该获救助,谁在骗低保?《社会救助法》逾20年立法之路接近终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2].孙彦川.尽快制定《社会救助法》把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益制度化[N].中国社会报.2018

[3].郑超.全国政协委员林金城: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促进精神分类救助[N].中国社会报.2017

[4].汪湖泉.论社会救助法对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

[5].谢增毅.用法治手段助力精准扶贫[N].人民日报.2016

[6].吴铎思.谁来“兜底救助”困难人群?[N].工人日报.2015

[7].宋利彩.抓住契机尽快制定出台社会救助法[N].中国妇女报.2014

[8].蒋悟真,尹迪.社会救助法与社会保险法的衔接与调适[J].法学.2014

[9].王晓慧.社会救助法“降格”火线出台[N].华夏时报.2014

[10].席锋宇.全力推进社会救助法立法进程[N].法制日报.2014

论文知识图

索引索引索引索引北京市2003年调查研究课题北京市调查研究重...政协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主要工作北京市2003年调查研究课题北京市调查研究重...课题研究报告2003年重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

标签:;  ;  ;  ;  ;  ;  ;  

社会救助法论文_本报记者,王佳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