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依法执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依法治国,小学教师,教师,人身权,意识,治校,教育改革。
依法执教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王向阳[1](2019)在《依法执教 德法结合 拒绝无理——浅议两起家校纠纷事件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校之间出现矛盾,校方(校长)该怎样做?有两件事让我感受很深。案例1深夜,我被电话铃声惊醒,是一个家长打来的,向我哭诉孩子的右手小指被L老师用教鞭打骨折了。我首先向家长表示道歉,然后告诉她明天我会向L老师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第二天,L老师主动找我汇报事情的经过:这个孩(本文来源于《河北教育(德育版)》期刊2019年11期)
张红[2](2019)在《增强法制思维,全面深化依法执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更应该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现阶段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推进高等学府教育管理体系法制化。作为高校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道德素质、法制观念等等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的法治思维,不仅是推进大学管理法制化,更是适应社会时代大环境的要求。对于当下社会的教师而言,法制化思维是教师理应具备基本思维能力,更是在教学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化技能的客观需要;对改变未来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适应新时代国家关系和世界格局,适应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切实履行大学教育人才的基本职能,在制度上需要健全规范、统一的管理体系,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部分,也需要法治社会、依法执教。(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07期)
胡悦[3](2018)在《小学教师依法执教现状及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小学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学教师依法执教提升策略: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教师法律意识;将法律素养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小学教师薪资待遇;建立小学教师依法执教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12期)
陈红霞[4](2018)在《依法执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课业负担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既定事实。"减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减负"的主体,需要在依法执教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文件,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层面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12期)
刘星[5](2018)在《依法治国下小学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对教育领域的依法治教、学校的依法治校,以及教师的依法执教都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因此,当前培养小学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具有其必要性,小学教师依法执教过程中存在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侵犯学生人身权,以及侵犯学生财产权等问题。对此,应从不断完善建章立制工作,促进教师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等方面进行机制的完善和优化。(本文来源于《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郭英东[6](2017)在《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培养路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高职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培养是践行中央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推行依法执教的实践主体,其依法执教意识的强弱直接关乎到教师本人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切身利益。本文阐述了高职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内涵,分析了高职教师在依法执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培养路径做了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52期)
石莹[7](2017)在《以法律己,以德育人——浅谈高校教师依法执教及师德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师德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关键,是关系着教育改革发展、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道德是高校教学的基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法律是促进师德建设的手段。"以法律己、以德育人"是高校教师的行为准则。(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7年35期)
彭恋婷[8](2017)在《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依法执教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法治教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依法执教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以教育法治理念为出发点,依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依法执教的意义,进而探索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38期)
马志强[9](2017)在《浅谈高校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治教对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并进一步得到加强。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其基本秩序。作为高校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法制意识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依法执教的高等教育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下高校教师在依法执教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解决问题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7年07期)
陈忠云[10](2017)在《教师依法执教常见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更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必由途径。而在推进依法治校的过程中,教师的"实践反思,行为改进"是推进依法治校的基础和根本力量。"实践反思"关注过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行为改进"则需有方法与对策的支持。(本文来源于《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期刊2017年01期)
依法执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更应该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现阶段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推进高等学府教育管理体系法制化。作为高校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道德素质、法制观念等等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的法治思维,不仅是推进大学管理法制化,更是适应社会时代大环境的要求。对于当下社会的教师而言,法制化思维是教师理应具备基本思维能力,更是在教学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化技能的客观需要;对改变未来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适应新时代国家关系和世界格局,适应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切实履行大学教育人才的基本职能,在制度上需要健全规范、统一的管理体系,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部分,也需要法治社会、依法执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依法执教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冬,王向阳.依法执教德法结合拒绝无理——浅议两起家校纠纷事件的处理[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9
[2].张红.增强法制思维,全面深化依法执教[J].才智.2019
[3].胡悦.小学教师依法执教现状及提升策略[J].新西部.2018
[4].陈红霞.依法执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中学教学参考.2018
[5].刘星.依法治国下小学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提升[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
[6].郭英东.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培养路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
[7].石莹.以法律己,以德育人——浅谈高校教师依法执教及师德建设[J].才智.2017
[8].彭恋婷.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依法执教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
[9].马志强.浅谈高校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
[10].陈忠云.教师依法执教常见问题及对策[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