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香牙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质,抗性,香蕉,标记,途径,分子,级联。
香牙蕉论文文献综述
何维弟[1](2018)在《从生物膜和MAPK级联途径解析大蕉和香牙蕉抗寒性差异分子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起源于热带,是重要的的水果和粮食作物,主栽品种香牙蕉喜温不耐冷,低温是限制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对低温胁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涉及多方面调控,生物膜和MAPK级联途径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挖掘利用香蕉自身抗寒基因,采用膜蛋白质组学和脂质组学的方法在生物膜水平上解析冷敏感香牙蕉和耐冷大蕉抗寒性差异的分子机制,同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分析MAPK级联途径对下游的调控模式,并获得MaMKK2a香牙蕉超表达株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过氧化物酶(MaPOD P7和MaPOD 52)和水通道蛋白(MaPIP1;1、MaPIP2;4、MaPIP1;2和MaPIP2;6b)早期积累以调控体内活性氧(ROS)平衡和细胞水势可能是膜蛋白水平上大蕉抗寒性优于香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10℃低温处理6 h后,香牙蕉幼苗顶叶出现失水萎蔫、ROS积累、丙二醛积累和相对电导率升高等寒害生理表型,而大蕉变化不明显。随后,在香牙蕉和大蕉10℃低温处理0 h、3 h和6 h的膜蛋白质组中分别鉴定到了82和137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其中大蕉(80)在冷处理3 h上调表达的膜蛋白数是香牙蕉(11)的7倍多。GO分析发现两者差异膜蛋白的分子功能聚类几乎一样,都主要涉及水解酶活性、结合活性、转运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等方面。但是,每一类分子功能中大蕉差异表达的膜蛋白数量大约是香牙蕉的两倍,且主要是低温处理3 h上调表达的膜蛋白。结合生理表型,大蕉在3 h上调表达的过氧化物酶(MaPOD P7和MaPOD 52)和水通道蛋白(MaPIP1;1,MaPIP2;4,MaPIP1;2和MaPIP2;6b)被选为抗寒候选膜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aPOD P7定位于质膜和叶绿体上,qRT-PCR和MRM证明上述候选膜蛋白(基因)在大蕉中比香牙蕉中更早被低温诱导上调表达,这充分证明了膜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进一步分析发现,过氧化物酶抑制剂迭氮化钠(NaN_3)预处理大蕉幼苗能降低其抗寒性,表现出叶片失水萎蔫和过氧化氢积累等寒害症状。此外,大蕉膜相关的POD活性受低温诱导在3 h上调,可溶性POD活性变化不显着,而香牙蕉中可溶性的POD活性受低温诱导显着上调,膜相关的POD活性到6 h才上调。与可溶性POD相比,膜相关的POD对大蕉抗寒性更为重要。因此,低温胁迫下大蕉通过早期积累过氧化物酶和水通道蛋白以平衡体内ROS和细胞水势,而香牙蕉反应相对迟缓并表现出失水萎蔫、ROS积累和膜损伤等寒害表型。2、低温胁迫下,生物膜的完整、叶绿体光合系统膜的相对稳定和线粒体内膜上抗氰呼吸途径的启动可能是膜脂质代谢水平上大蕉抗寒性优于香牙蕉的重要原因。香牙蕉和大蕉均属于18:3植物。结合膜蛋白质组和脂质组数据分析发现大蕉膜脂质对低温的应答模式如下:(1)脂质代谢相关酶的增加促进PA、DAG和TAG向PC转化,减少PC向PE、PI和PS转化,并促进不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磷脂积累。这些变化有利于提高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的自然弯曲能力、流动性和纳米结构域的稳定性;(2)MaPI-PLC对PI的降解有利于低温信号的传导;(3)脂质转运蛋白MaABCA7和3个MaTGD不同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向叶绿体转运,促进特殊的PG,MGDG和DGDG的增加,从而稳定光合膜系统;(4)线粒体CL的减少导致细胞色素呼吸途径受阻,同时MaAOX1的增加激活抗氰呼吸途径,减少ROS积累。由于上述膜蛋白和膜脂质在香牙蕉中的低温应答模式与大蕉存在显着差异,导致其表现出叶绿素减少、光合速率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和ROS积累等寒害表型。3、MaMKK2a-MaMAPK3a-MaICE1-MaPOD P7途径对大蕉抗寒性起正调控作用。大蕉中MaMKK2a、MaMAPK3a、MaICE1和MaPOD P7基因受低温诱导而显着上调表达,同时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它们可以依次相互作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aMKK2a和MaMAPK3a充斥着整个细胞,空间上存在互作的可能;BiFC证明MaMAPK3a和MaICE1在细胞核中互作。根据上述结果推测大蕉中MaMKK2a-MaMAPK3a-MaICE1-MaPOD P7途径对其抗寒性可能起正调控作用。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20个大蕉MAPKs中有10个能与MaICE1互作,包括MaMAPK2b/2c和MaMAPK3a/3b,其分别与拟南芥抗寒性起正、负调控作用的MAPK蛋白同源性最高,说明大蕉MAPK对低温的应答模式与拟南芥不同;此外,MaMKK2a和MaMKK7a能与多个MAPK互作,同时MaMAPK3a/3b也能与多个MKK互作,意味着大蕉中可能存在其它MAPK级联途径成员参与低温胁迫应答。最后,大蕉MaMKK2a基因在香牙蕉中超量表达会导致胚不能萌发,将MaMKK2a中T31替换成A31则能获得超量表达植株,为后续MaMKK2a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12-01)
王芳,夏玲,胡贝,吕顺,曾莉莎[2](2018)在《香牙蕉与枯萎病4号小种抗性相关的SCAR分子标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采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的有效途径。目前香蕉抗病或耐病品种选育效率低,需要长期的田间观察和表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大大的提高传统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香牙蕉是香蕉贸易中的主要类型,也是中国主栽的香蕉类型。本研究从100对SRAP分子标记中筛选出一对引物me9-em5,其在感病香牙蕉扩增出一条约400 bp的特异条带,抗病香牙蕉没有该条带的扩增。通过回收测序,设计并获得引物SC11-SC12,将SRAP分子标记成功转化为可以鉴定香牙蕉对枯萎病的抗感病性的SCAR标记。该标记可以鉴定本研究中涉及的香牙蕉的枯萎病抗感病性,且准确率达到96.875%。在香蕉抗枯萎病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5期)
易干军,霍合强,黄秉智,于晓英,谭卫萍[3](2002)在《应用AFLP进行香牙蕉品种(系)的鉴别与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FLP技术,对35个香牙蕉品种(系)进行了鉴别与分类。从AFLP试剂盒所提供的64对引物组合中选取两对引物组合EcoR I ACC+Msc I CAT和EcoR IACC+Msc I CAG对35份香牙蕉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10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达到78.5%,对35个品种的区分率达到100%。各品种(系)多态性带数存在差别,多态性带数最多为海南红蕉(56条),多态性比例最高为0.666 7,可见其杂合程度较高;多态性带最少的为大丰1-1号(33条),其多态性比例为0.392 9。各品种(系)相互之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71~1.00,表明香牙蕉品种(系)之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近。依相似系数0.88的水平,可以将供试的35个香牙蕉品种(单株)分为6个品种群。鉴别了3个引自不同国家的品种,几内亚、苹果以及阳江矮实际上为同一个香牙蕉品种。该研究结果基于AFLP分子标记,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香牙蕉地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作为香牙蕉品种(系)分类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易干军,于晓英,霍合强,谭卫萍,陈大成[4](2002)在《应用AFLP进行香牙蕉品种(系)的鉴别与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FLP技术,对35个香牙蕉(Musa.AAA Group Cavendish)品种(系)进行了鉴别与分类。从AFLP试剂盒所提供的64对引物组合中选取两对引物组合EcoRIACC+MseICAT和 EcoRIACC+MseICAG对35份香牙蕉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10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达到78.5%,对35个品种的区分率达到100%。各品种(系)多态性带数存在差别,多态性带数最多为海南红蕉(56条),多态性比例最高为0.6667,可见其杂合程度较高;多态性带最少的为大丰1-1号(33条),其多态性比例为0.3929。各品种(系)相互之间其相似系数介于0.71~1.00,表明香牙蕉品种(系)之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近。依相似系数 0.88的水平,可以将供试的35个香牙蕉品种(单株)分为6个品种群。鉴别了3个引自不同国家的品种:几内亚、苹果以及阳江矮实际上为同一个香牙蕉品种。本研究结果基于AFLP分子标记,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香牙蕉地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作为香牙蕉品种(系)分类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2-07-01)
于晓英[5](2001)在《AFLP技术在香牙蕉种质资源鉴别与分类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的栽培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00多个,按照法国分类学家克委刚分类,可分为中国矮脚香蕉、大香蕉类和煮食蕉类。我国传统将香蕉品种分为香牙蕉、大蕉和粉蕉(米蕉)叁大类。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群是香牙蕉(Musa AAA Group Cavendish),由于蕉类植物特殊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如多倍体、无性繁殖及试管苗变异率高、营养性结实,小染色体等),目前国际国内对香牙蕉的分类比较混乱,没有统一、完善的分类标准。长期以来,对香牙蕉品种间的历史演化、亲缘关系等都未能深入的进行研究,常有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这不但给蕉类作物的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香牙蕉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建立一个准确、完善、统一的香牙蕉分类标准,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于2000年2~12月在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新技术室采用AELP标记技术对广州国家种质香蕉圃的35份香牙蕉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分类标准、种质鉴定等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①香牙蕉的DNA提取时,以未展开幼叶DNA产率和纯度最高,所含蛋白质,小分子杂质最少,改良后的CTAB和SDS提取法均可用于香蕉AFLP分析时DNA的提取,但用SDS法提取时,需用氯仿—异戊醇(24∶1)多抽提1-2次以除去混在DNA中的生物大分子杂质,否则受到杂质污染的DNA模板不能形成清晰的AFLP指纹。③运用AFLP标记进行香牙蕉种质资源研究时,EcoRⅠACC+MseⅠCAT、EcoRⅠAAC+MseⅠCAT和EcoRⅠACC+MseⅠCAG叁个引物对均获得了较好的多态性。其中以EcoRⅠACC+MseⅠCAT的引物对组合,扩增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④EcoRⅠACC+MseⅠCAT和引物EcoRⅠACC+MseⅠCAG对35个香牙蕉(Dwarf Carvendish)材料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10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达到78.5%,对35个材料的区分率达到100%。⑤根据基因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88的水平,可将供试的35个香牙蕉材料分为7类。⑥香牙蕉类的几内亚(B55)、苹果〈B59〉以及阳江矮(B61)叁份种质材料实际上为同一个品种。⑦在应用EcoRⅠACC+MseⅠCAT,EcoRⅠACC+MseⅠCAG,EcoRⅠAAC+MseⅠCAT叁对引物构建的香蕉AFLP指纹图谱中,供试的35个香牙蕉材料都有差异带或特异带,B58(滑蕉)、B51(龙选)、B37(东S.1)、B29(海红)、B42(泰国蕉)等品种的特征带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8)
香牙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采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的有效途径。目前香蕉抗病或耐病品种选育效率低,需要长期的田间观察和表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大大的提高传统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香牙蕉是香蕉贸易中的主要类型,也是中国主栽的香蕉类型。本研究从100对SRAP分子标记中筛选出一对引物me9-em5,其在感病香牙蕉扩增出一条约400 bp的特异条带,抗病香牙蕉没有该条带的扩增。通过回收测序,设计并获得引物SC11-SC12,将SRAP分子标记成功转化为可以鉴定香牙蕉对枯萎病的抗感病性的SCAR标记。该标记可以鉴定本研究中涉及的香牙蕉的枯萎病抗感病性,且准确率达到96.875%。在香蕉抗枯萎病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牙蕉论文参考文献
[1].何维弟.从生物膜和MAPK级联途径解析大蕉和香牙蕉抗寒性差异分子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2].王芳,夏玲,胡贝,吕顺,曾莉莎.香牙蕉与枯萎病4号小种抗性相关的SCAR分子标记开发[J].分子植物育种.2018
[3].易干军,霍合强,黄秉智,于晓英,谭卫萍.应用AFLP进行香牙蕉品种(系)的鉴别与分类[J].果树学报.2002
[4].易干军,于晓英,霍合强,谭卫萍,陈大成.应用AFLP进行香牙蕉品种(系)的鉴别与分类[C].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
[5].于晓英.AFLP技术在香牙蕉种质资源鉴别与分类研究中的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