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余俊文[1](2022)在《混合式教学下远端高初中物理衔接问题的探究》文中指出远端高中学校采用远程直播混合式教学,高一新生相对近端,通常存在"没了情景亲临感""学习理解能力弱""主讲老师互动少"等问题,给高初中物理衔接带来困难。需要以掌握物理思维切入的方法来适应网络直播混合式教学的方式,以掌握物理概念提炼切入的方法来适应高中物理的大容量、高难度特点,克服万事开头之难,促进高初中物理学习的有效衔接,促进完全融入近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王永红[2](2021)在《及时反馈策略对高一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需要获得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才能取得“教”和“学”的最佳效果。老师需要通过课堂互动、作业、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方法、作业布置上作出调整,而学生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本文以有效教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信息反馈理论为基础,结合前人理论研究,应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就高一物理教学中师生之间信息反馈的时效性进行研究。重点选取了课后作业批改环节,对学生的笔记本、练习本、作业本、练习册的批阅方式、发放时间间隔做了调查,发现存在作业设计不合理、形式单一、批改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如果课后作业能及时反馈,是否有可能改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衡量及时反馈策略有效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高一物理学业成绩,二是学生对待高中物理的情感态度。本次研究选取了西安市某省中学的两个一类班、两个二类班进行实验,将两个一类班和两个二类班学生的中考物理成绩作为前测数据,用SPSS Statistic统计软件对物理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符合实验要求。实验期间进行了变量控制,让作业发放的时效性成为唯一变量,经过两个月的教学实验,将月考和期中考试的物理成绩作为后测数据来进行实验分析。将所得数据用SPSS Statistic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二类班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一类班的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结合本次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适应高一物理教学的及时反馈策略,包括课前摸底、课堂互动、课后作业批改方面的反馈策略。及时反馈策略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高一新生适应阶段的物理学习成绩,也充实了及时反馈策略在物理学科的有效性研究。
肖秋[3](2021)在《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高一新生要完成初中到高中的环境适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学习适应,高一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习适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自我控制的提升,帮助新生尽快完成学习适应,有利于新生尽早投入学习当中。本研究采用“中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R),“中国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成套量表”中的高中学习适应分量表,对某市三所高中的高一新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将从两个部分展开:第一,抽取787名高一新生作为调查对象,考察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现状、特点及关系。第二,从上述高中招募24名高一新生进行干预实验,采用两种指导思想完全不同的团体辅导,一种是直接针对自我控制进行干预,另一种是采用正念训练对自我控制进行干预,考察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学习适应的提升作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现状及特点研究表明:高一新生的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家庭居住地、家庭类型上无显着差异,只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1)在自我控制方面,总体水平上重点高中的新生表现最好,其次是普通高中的新生,私立高中的新生最差。高一新生自我控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习惯和冲动控制这两个维度,在学习行为习惯的维度中,普通高中的新生表现最好;在冲动控制的维度中,重点高中的新生表现最好。(2)在学习适应方面,总体水平上重点高中的新生学习适应最好,显着高于普通高中和私立高中的新生。学习适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和学习技能这三个维度,在学习动机与学习技能两个维度上,私立高中学生的平均分最低;在学习效能感这个维度上,普通高中学生的平均分最低。(2)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表明:(1)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高一新生自我控制的得分(自我控制得分越高,自我控制水平越低)与学习适应的得分存在显着地负相关,即高一新生的自我控制水平越高,学习的适应越好。(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高一新生的自我控制对学习适应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自我控制整体对学习适应的解释力为33%,其中学习行为习惯对学习适应的解释力为23%,冲动控制对学习适应的解释力为8%,总体自律对学习适应的解释力为2%。(3)通过干预自我控制改善学习适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传统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一新生自的我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其学习适应,与此同时,干预结束后被试的自我控制有了显着提高,成绩作为外部校标,进一步验证了被试的学习适应,该组被试的成绩大幅提升,说明干预提升了学习适应,团体干预效果显着。(2)采用正念训练干预高一新生的自我控制,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学习适应,与此同时,干预结束后被试的自我控制也有了显着的提高,成绩作为外部校标,可以进一步说明被试的学习适应情况,该组被试的成绩大幅提升,说明该组干预效果显着。(3)通过对比传统团体心理辅导与正念训练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以正念训练为主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团体心理辅导。在现状研究和干预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提升高一新生的自我控制和学习适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陈荣达[4](2021)在《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随着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再一次被着重提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现实需求。而“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本研究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支撑,分别对初高中课标与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间的衔接进行了分析;对高一新生进行了有关初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以及化学学习状态的问卷调查;并对初高中化学教师分别进行了访谈,最后得出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存在的困难有:学习内容重难点差异大,难点跨度大;教师教学方式差异大,衔接教学交流与研究不足;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主动性不强。根据这些困难给出“增设教学研讨,加强反馈交流”、“研读课标教材,把脉学业要求”、“注重学生实验,兴趣能力共升”、“加强学法指导,顺适高中节奏”等衔接教学策略,以及三则教学案例,最后进行衔接教学实践,得出采用衔接教学案例和运用教学策略的实验班级,其成绩好于对照班级,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对一线化学教师开展教学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还存在样本容量不够大、问卷编制不是特别严谨等不足之处,后期还需继续改进与修正。
王美[5](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宋佳佳[6](2020)在《国际学校学生过渡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B学校国际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1世纪以来,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也正朝着全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国际学校的发展也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学校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需求、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在实践中,探索国际学校发展实践的远景也十分急迫和强烈。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国际学生难以适应新环境中的情况突出。而这些适应性问题较多出现在学生从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这一过渡时期中。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们又将面临环境的转换,而这一年龄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生活、人际交往经历是也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三观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群学生中,有一群孩子更为特殊。他们从公立初中直接进入国际学校或公办高中国际部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学校、教师、家长和自身的支持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学习环境的迅速变化、语言要求的大幅提升、课程教学方法的显着差异,都使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而他们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值得关注。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次的探究旨在对国际学校的学生,从国内的普通高中进入国际学校后第一个学期的表现来探讨。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实践方案,以推动国际课程更好地落地于中国本土。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北京市B学校国际部为例,对于国际学校学生过渡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并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自身和家庭教育对于国际学校学生过渡期产生不适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方面,政策支持不均衡;课程设置不人性化;管理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教师教学方面,教师素养待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有不足;教学方式不科学。学生本人方面,对于国际学校认识的偏差;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师生关系疏离;心理适应能力不强。家校合作方面:亲子关系疏离;家庭教育观偏离;家校联系不紧密等。基于此,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自身和家庭教育方面着手,提出了国际学校学生过渡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分析,具体包括:学校政策方面,加大政府对国际部教师发展的扶持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推动学校管理回归育人初心。学校教师方面,提升教师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提升教学方式。学生本人方面;正确认识国际学校;克服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改善师生关系。家长层面,注重与国际学校学生加强沟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功观;紧密家校联系等,以期对于国际学校改革有所裨益。
夏子聪[7](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文中指出“物理难学,教师难教”是当前许多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共同的心声;同时,目前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在学科内容、逻辑体系、思维、方法等方面跨度较大,存在较大的台阶现象。为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实现高中物理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聚焦当前一线教学现状,从实证研究的视角探讨在基础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初高中物理衔接工作,探索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策略并且在实践进行检验,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相关参考案例。本文其一,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现状问题;其二,研究和梳理了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系列文件精神、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探究了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点;其三,基于现实情况和理论分析设计了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作者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习机会,对所带班级的学生及教师同事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收集了一线物理教育教学中“初高中物理衔接”有关的一手资料;其四,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了理论和定量分析,基于数据和麻城的地域情况,分析了初高中物理衔接困难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五,立足现状,结合调查结果,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提出了七点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统筹计划,优化高一物理学科课时安排;二、激发学习物理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加强科学引导,提升物理学习技巧;四、加强学科整合,化解跨度障碍;五、加强深度沟通,营造民主学习氛围;六、加强教师合作,提高衔接方法;七、培养复合型教师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其六,结合实践案例在麻城市部分高中进行了实施。其七,对本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研究不足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展望。
王诺[8](2020)在《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1概念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化学教学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化学概念知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化学概念的良好构建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方面。在学生步入高中学习之初,帮助学生做好初中和高中学段化学概念知识的顺利衔接,能树立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与兴趣,为学好高中化学打下扎实的概念知识基础。然而许多高一新生刚接触化学必修1就认为化学学科概念多、抽象难懂,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热情也慢慢减弱。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将化学课程标准与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中高中必修阶段和初三阶段的化学概念知识进行比较和衔接分析。并依据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方式,了解高一新生化学概念知识掌握情况及一线教师的衔接教学现状。深入分析得出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三大问题,即初高中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不同、知识跨度大、衔接不畅;教师衔接意识淡薄、教学研究不足、不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等;学生概念学习观未完全形成、学习能力不足、思维水平受限等。为切实解决概念教学衔接中的三大问题,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法,就“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氧化物的分类”四大概念构建进行知识衔接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进而提出四则教学设计案例并在高一年级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本研究以化学概念知识为载体,进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在理论方面,明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初高中化学概念知识体系的衔接问题,丰富有关初高中教学衔接领域的研究;在实践方面,提出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三大问题和四则教学设计案例,有利于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概念教学衔接研究、深化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内容、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李萍[9](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好思想政治课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至关重要。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年龄不同,身心发展各异,思想政治课教学呈现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其中初中和高中阶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两个阶段又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因此,如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顺畅衔接,使初中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实现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论文立足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际,从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调查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分析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详细介绍目前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积极成果和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影响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该文除导论外一共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相关理论概述,阐述了教学衔接的基本内涵、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在教学衔接方面已经获取的成就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产生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不足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当前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和措施。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观察积极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例来展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顺利衔接。
刘海霞[10](2020)在《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公布,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全面推进,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招生机制等方面都产生了大幅度的变动。生物学这门学科转变为高考选考科目,给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生物学与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阶段开设的生物学相关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具有促进意义,因此在新的高考改革推行的过程中,了解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期望可以为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培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的运用,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进行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于曲阜市和莒南县的两所高中学校的部分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充分了解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各个维度之间的发展现状也各不相同。(1)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状况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学习态度观维度中女生的积极性要高于男生。(2)生物学学习成绩对于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构建有重大影响,优等生组的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都很出色,他们能够真正喜爱生物学学科,学习的态度更加端正,整个学习的过程更倾向于建构性。(3)在不同选课的学生之间,除了知识价值观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其他的三个维度上,选择生物学的学生平均得分都要高于非选生物学的学生。(4)在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水平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知识价值观和学习过程观的维度上,随着年级的增加,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价值的深度了解更加细致,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也更加的有效和多样化。(5)由于两所学校所处的地区发展、文化的差异,两所学校的生源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这两所高中的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水平上有着显着性的差异。在生物学学习观的各个维度上,曲阜一中学生的平均得分都要略高于莒南三中的学生。在对生物学学习观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调动教师参与培养生物学学习观的积极性;改善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环境;落实新课程改革对构建生物学学习观的要求。综合本次调查活动的内容,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二、如何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式教学下远端高初中物理衔接问题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端高初中物理衔接存在的问题 |
1. 远端学生情境亲临感缺失 |
2. 远端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较弱 |
3. 主讲教师与远端学生互动不足 |
二、远端高初中物理的衔接策略 |
1. 远端高中新生需要尽快适应直播授课形式 |
(1)引导学生重视物理学习 |
(2)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状态 |
(3)鼓励学生以勤补拙 |
(4)要求学生遵守课堂上听、说、读、写、实等行为细节规范 |
(5)教会学生将物理分析的方法置顶 |
2. 远端高中新生需要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大容量、高难度特点 |
(1)指导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大容量的特点 |
(2)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物理高难度的特点 |
(3)教会学生将提炼物理概念置底 |
3. 远端教师教学须重视的三个维度 |
(1)混合教学维度 |
(2)整合优教维度 |
(3)补讲内容维度 |
(2)及时反馈策略对高一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新高考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1.3 实践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反馈和教学反馈 |
1.3.2 及时反馈和及时反馈策略 |
1.3.3 有效教学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
1.4 理论基础 |
1.4.1 教育学理论 |
1.4.2 心理学理论 |
1.4.3 有效教学理论 |
1.4.4 信息反馈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理教学的及时反馈现状 |
2.1 学生视角的教学反馈现状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1.3 调查途径 |
2.1.4 调查结果 |
2.2 教师视角的教学反馈现状 |
2.2.1 调查对象 |
2.2.2 调查材料 |
2.2.3 调查方法 |
2.2.4 调查结果 |
2.3 师生访谈 |
2.3.1 教师访谈汇总 |
2.3.2 学生访谈汇总 |
2.4 及时反馈现状总结 |
2.4.1 书面作业价值体现不充分 |
2.4.2 反馈不及时 |
2.4.3 反馈的信息量不足 |
第三章 高一物理教学及时反馈策略 |
3.1 高一物理教学及时反馈策略的出发点 |
3.1.1 高一物理的学科特征 |
3.1.2 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 |
3.2 高一物理教学及时反馈策略的内容 |
3.2.1 课前了解学情,教师获取及时反馈 |
3.2.2 课堂教学互动,师生双向反馈 |
3.2.3 课后作业布置,及时批改发放 |
3.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及时反馈 |
3.3.1 基于网络平台的作业布置 |
3.3.2 基于现代技术的课堂互动 |
3.3.3 基于现代科技的作业批改 |
第四章 及时反馈策略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方案 |
4.1.2 检测材料 |
4.1.3 实验假设 |
4.1.4 实验目的 |
4.1.5 实验方法 |
4.2 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
4.2.1 实验前测 |
4.2.2 实验实施过程 |
4.2.3 实验后测 |
4.3 实验期间的案例记录 |
4.4 及时反馈策略在作业批改环节有效教学的结果 |
4.4.1 实验结果分析 |
4.4.2 及时反馈策略对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 |
4.4.3 及时反馈策略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 |
4.4.4 作业批改中实施及时反馈策略的反思 |
第五章 反思和展望 |
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一物理教学反馈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高一物理教学反馈老师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 D:月考测试试卷 |
附录 E:四个班级的作业收交记录 |
致谢 |
(3)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自我控制的文献综述 |
1.2.2 学习适应的文献综述 |
1.2.3 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综述 |
1.2.4 自我控制的干预研究综述 |
1.3 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
1.3.1 已有研究的贡献 |
1.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4.1 问题提出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2.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假设 |
2.1.3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高一新生自我控制、学习适应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
2.2.2 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 |
2.3 讨论 |
2.3.1 高一新生自我控制的基本特点 |
2.3.2 高一新生学习适应的基本特点 |
2.3.3 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 |
2.4 结论 |
第3章 通过自我控制的干预改善高一新生学习适应的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1.3 被试分组 |
3.1.4 研究工具 |
3.1.5 研究程序 |
3.2 自我控制的干预方案 |
3.2.1 自我控制干预方案的设计依据 |
3.2.2 传统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方案 |
3.2.3 正念训练的干预方案 |
3.3 研究结果 |
3.3.1 传统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自我控制以提高学习适应的研究 |
3.3.2 正念训练干预自我控制以提高学习适应的研究 |
3.3.3 传统团体心理辅导与正念训练的干预效果对比研究 |
3.4 讨论 |
3.4.1 传统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分析 |
3.4.2 正念训练的干预效果分析 |
3.4.3 传统团体心理辅导与正念训练的对比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教育建议与展望 |
4.1 教育对策和建议 |
4.1.1 提升高一新生自我控制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
4.1.2 提升高一新生学习适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
4.1.3 基于自我控制和学习适应的关系提出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
4.2 不足与展望 |
4.2.1 研究不足 |
4.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影响 |
2.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
3.初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的现实需求 |
4.“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已有研究的启示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案例分析法 |
5.实验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价值 |
1.研究创新之处 |
2.研究价值 |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最近发展区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人本主义理论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1.衔接 |
2.衔接教学 |
3.“金属及其化合物” |
二、初高中化学课标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衔接分析 |
(一)初高中化学课标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的分布 |
1.初中课标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分布 |
2.高中课标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分布 |
(二)“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活动建议”与“情境素材”中的呈现分析 |
1.在初中课标“活动建议”与“情境素材”中的呈现分析 |
2.在高中课标“活动建议”与“情境素材”中的呈现分析 |
3.对比总结分析 |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学业要求”中的衔接分析 |
1.初中课标中的“学业要求”与核心素养维度 |
2.高中课标中的“学业要求”与核心素养维度 |
3.对比总结分析 |
(四)总结 |
三、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衔接分析 |
(一)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编排体系 |
1.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编排体系 |
2.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编排体系 |
(二)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栏目设置 |
1.初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栏目设置 |
2.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栏目设置 |
(三)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衔接分析 |
1.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梳理 |
2.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衔接 |
四、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实践前期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内容的设计 |
1.学生问卷的设计 |
2.教师访谈的设计 |
(五)调查过程 |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
1.高一新生对初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
2.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状态调查结果分析 |
3.初三化学教师“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访谈分析 |
4.高一化学教师“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访谈分析 |
五、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存在的困难分析 |
(一)学习内容重点差异大,难点跨度大 |
1.初高中宏微侧重不同,学业要求差异大 |
2.初高中知识有断层,难度跨越大 |
(二)教师教学方式差异大,衔接教学交流与研究不足 |
1.初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差异大 |
2.初高中化学教师衔接教学交流不足 |
3.初高中化学教师衔接教学研究不足 |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主动性不强 |
1.“前预后顾”意识不足 |
2.“听记难协调”听课方法不当 |
3.归纳整理意识不强 |
4.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
六、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 |
(一)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策略 |
1.增设教学研讨,加强反馈交流 |
2.研读课标教材,把脉学业要求 |
3.注重学生实验,兴趣能力共升 |
4.加强学法指导,顺适高中节奏 |
(二)钠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案例分析 |
1.钠及其化合物知识分析 |
2.钠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策略 |
3.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衔接教学案例(片段) |
(三)铁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案例分析 |
1.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分析 |
2.铁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策略 |
3.铁及其氧化物衔接教学案例(片段) |
(四)铝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案例分析 |
1.铝及其化合物物知识分析 |
2.铝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策略 |
3.铝和铝的氧化物接教学案例(片段) |
七、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的实践 |
(一)实验设计 |
1.实验目的 |
2.实验假设 |
3.实验方法 |
4.实验对象 |
(二)实验过程 |
(三)实验结果 |
1.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 |
2.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四)实验结论 |
研究结论、不足和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一新生“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化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中化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高一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附录5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国际学校学生过渡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B学校国际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国际学校 |
二、过渡教育 |
三、学生适应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三、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第三章 研究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本情况 |
一、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情况 |
二、访谈过程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国际学校过渡期中学生的适应性情况分析 |
一、学生基本情况 |
二、学校管理情况 |
三、课程设置情况 |
四、学生个体情况 |
五、家长支持情况 |
第四章 国际学校学生适应性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学校管理方面 |
一、政策支持不均衡 |
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化 |
三、管理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 |
第二节 教师教学方面 |
一、教师素养方面 |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
三、教学方式方面 |
第三节 学生本人方面 |
一、对于国际学校认识的偏差 |
二、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
三、师生关系疏离 |
四、心理适应能力不强 |
第四节 家校合作方面 |
一、亲子关系疏离 |
二、家庭教育观偏离 |
三、家校联系不紧密 |
第五章 完善国际学校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学校政策方面 |
一、加大政府对国际部教师发展的扶持力度 |
二、优化课程设置 |
三、推动学校管理回归育人初心 |
第二节 学校教师方面 |
一、教师素养方面 |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
三、教学方式方面 |
第三节 学生本人方面 |
一、正确认识国际学校 |
二、破解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
三、改善师生关系 |
四、强化心理适应能力 |
第四节 家长层面 |
一、注重与国际学校学生的沟通 |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功观 |
三、积极强化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题目 |
后记(致谢) |
(7)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程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程序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访谈法 |
第2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高考 |
2.1.2 物理学 |
2.1.3 中学物理教学衔接 |
2.2 基础理论 |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2.2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对比 |
2.3.1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
2.3.2 2017版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
2.3.3 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对比 |
2.4 全国普通高中新高考的文件和精神 |
2.4.1 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高考的文件和精神 |
2.4.2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高考的文件和精神 |
第3章 新高考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编写及对象的确立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写的依据 |
3.2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与编写 |
3.3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与整理 |
3.3.1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3.2 教师访谈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3.4 初高中衔接困难原因分析 |
3.4.1 初高中物理衔接困难的客观原因 |
3.4.2 初高中物理衔接困难的主观原因 |
第4章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对策研究 |
4.1 统筹计划,优化高一物理学科课时安排 |
4.2 激发学习物理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4.3 加强科学引导,提升物理学习技巧 |
4.4 加强学科整合,化解跨度障碍 |
4.5 加强深度沟通,营造民主学习氛围 |
4.6 加强教师合作,改进衔接方法 |
4.7 培养复合型教师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 |
第5章 应用案例 |
5.1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
5.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5.3 对案例的简要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创新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1概念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学衔接 |
2.1.2 化学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3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分析 |
3.1 课程标准中化学概念知识衔接比较分析 |
3.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概念知识 |
3.1.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概念知识 |
3.2 教科书中化学概念知识衔接比较分析 |
3.3 初高中化学概念衔接情况现状调查和分析 |
3.3.1 调查过程与方法 |
3.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 初高中化学概念知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 |
3.4.1 教材概念知识衔接问题 |
3.4.2 教师问题 |
3.4.3 学生问题 |
4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案例 |
4.1 案例一:氧化还原反应 |
4.1.1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 |
4.1.2 “氧化还原反应”衔接分析 |
4.1.3 “氧化还原反应”衔接策略 |
4.1.4 “氧化还原反应”衔接过程教学设计 |
4.2 案例二:离子反应 |
4.2.1 “离子反应”知识分析 |
4.2.2 “离子反应”衔接分析 |
4.2.3 “离子反应”衔接策略 |
4.2.4 “离子反应”衔接过程教学设计 |
4.3 案例三:物质的量 |
4.3.1 “物质的量”知识分析 |
4.3.2 “物质的量”衔接分析 |
4.3.3 “物质的量”衔接策略 |
4.3.4 “物质的量”衔接过程教学设计片断 |
4.4 案例四:物质的分类 |
4.4.1 “物质的分类”知识分析 |
4.4.2 “物质的分类”衔接分析 |
4.4.3 “物质的分类”衔接策略 |
4.4.4 “物质的分类”衔接过程教学设计片断 |
5 初高中化学概念衔接的课堂教学实践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对象 |
5.3 实验内容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期中考试结果分析 |
5.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9)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课堂观察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相关理论概述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基本内涵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重要性 |
1.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
2.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持续发展 |
3.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程全面深化改革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研究的可能性 |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上的系统性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的层次性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评价上的连贯性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积极成果 |
1.党和国家对教学衔接问题高度重视 |
2.教育部门及学校注重开展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教研活动 |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
1.初高中课程目标跨度大 |
2.初高中教材内容设置梯度大 |
3.忽视已学知识与当前知识的衔接 |
4.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跨度不合理 |
5.不同学段教师和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沟通机制不健全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对初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差异性认识不到位 |
2.初高中政治课时设置不合理 |
3.教师对初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了解不透彻 |
4.初高中教学分离,缺乏交流 |
5.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教学衔接的整体性认识 |
三、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的途径 |
(一)科学规划教学目标,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方向 |
1.宏观把握初高中课程标准和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 |
2.统筹安排初高中阶段性教学目标,推进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
(二)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依托 |
1.统一科学规划初高中教材体系,促使教学内容一体化 |
2.研发初中校本教材或选修教材,减少教学内容的跨度 |
(三)创新改进教学方式,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载体 |
1.结合初高中教材梯度,循序渐进开展阶梯式教学 |
2.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切实开展探究式教学 |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 |
4.善于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
(四)整合共享教学资源,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条件 |
1.建立健全不同学段教育者及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沟通机制 |
2.利用超星等信息化搭建不同学段师生互动平台 |
3.优化教学环境,实现思政小课堂和大课堂的衔接 |
4.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学衔接意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
(五)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学有效衔接提供保障 |
1.建立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 |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
3.完善发展性教育评价机制,实现教学评价连贯性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
(一)上好高中政治第一课,转变学生对政治课的认识 |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例,增强教学衔接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一、国外有关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学习 |
二、学习观 |
三、生物学学习观 |
第二节 学习观的分类 |
第三节 影响学生学习观的因素分析 |
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
二、家庭环境 |
三、学生的身心状态 |
四、社会文化的发展 |
第三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内容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 |
第二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第三节 调查过程 |
一、编制调查问卷 |
二、试测及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四、调查结果的数据整理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结构及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状况分析 |
第三节 新高考对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
一、学生因素的影响 |
二、不同地区学校因素的影响 |
三、任课教师因素的影响 |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
第五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
第一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培养策略的构建依据 |
一、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新高考改革对生物学的要求 |
三、调查研究现状中发现的问题 |
第二节 构建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
一、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 |
二、调动教师参与培养生物学学习观的积极性 |
三、改善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环境 |
四、落实新课程改革对构建生物学学习观的要求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XX学校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中生物学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如何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式教学下远端高初中物理衔接问题的探究[J]. 余俊文. 教学与管理, 2022(04)
- [2]及时反馈策略对高一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 王永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一新生自我控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肖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初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衔接教学研究[D]. 陈荣达. 渤海大学, 2021(02)
- [5]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国际学校学生过渡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B学校国际部为例[D]. 宋佳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3)
- [7]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D]. 夏子聪.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2)
- [8]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1概念教学为例[D]. 王诺.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李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 刘海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