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构造古地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羌塘地块,古地磁,重磁化,羌塘-拉萨地块碰撞
构造古地磁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孙知明,李海兵,叶小舟,潘家伟[1](2019)在《羌塘地块西部晚叁迭世灰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汇聚-碰撞拼合过程的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中部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羌塘地块古地磁研究对理解上述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对羌塘地块西部改则地区晚叁迭世灰岩的系统古地磁测定,获得其高温剩磁分量。但是这一高温剩磁分量未通过褶皱检验,表明为后期重磁化的结果。研究剖面高温特征剩磁平均方向在地理坐标下为Dg=349.3°,Ig=40.4°,κg=45.4,α95=6.5°,相应的古地磁极为76.4°N,311.1°E,dp/dm=4.7°/7.9°。这一古地磁极与羌塘地块早白垩世约110~100 Ma的古地磁极在古地磁误差范围内重合,表明其重磁化的时代为早白垩世约110~100 Ma。综合分析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古地磁结果,并结合海相地层、蛇绿岩和洋岛等地质证据,显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西段闭合的时间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0~100Ma。改则地区晚叁迭世灰岩的早白垩世晚期重磁化作用与羌塘/拉萨地块西部的碰撞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秦世欣[2](2019)在《藏南仲巴、定日及江孜地区晚白垩世地层的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在新生代发生的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模式,传统观点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板块一起作为一个大印度板块整体与欧亚大陆南缘(拉萨地块)发生碰撞;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在~120-70 Ma期间大印度板块北缘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伸展,导致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克拉通之间形成了一个宽~2675±700km的大印度洋盆地。然后特提斯喜马拉雅首先与欧亚大陆南缘在~50 Ma时发生碰撞,而印度板块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在~25-20 Ma时发生第二次碰撞,即基于“大印度洋盆地”伸展的双陆陆碰撞模式。但是在该模式的关键时间段(~120-70 Ma)并没有来自特提斯喜马拉雅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的约束。针对这方面不足,本论文对藏南仲巴地区仲巴剖面、定日地区贡扎剖面和安巴剖面以及江孜地区勇拉剖面的晚白垩世地层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本研究旨在检验在晚白垩世期间是否存在大印度洋盆地,根据各个剖面样品的实验结果,获得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定日地区贡扎剖面和安巴剖面以及江孜地区勇拉剖面样品的退磁结果未能获得可靠的原生剩磁;仲巴剖面硅质岩样品的高温分量呈双极性展布,并在95%的置信区间上通过了倒转检验,表明特征剩磁很可能为原生剩磁。(2)根据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和放射虫生物地层的综合约束,仲巴剖面高温分量在地层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s=336.9°,Is=-50.7°,ks=18.0,0.95=5.3°,对应特提斯喜马拉雅在~120.8-93.9 Ma期间的古地磁极为25.0°N,285.7°E(dp/dm=4.8/7.1°)。(3)特提斯喜马拉雅的视极移曲线(APWP)与印度克拉通的视极移曲线形状相似,两者大致重合,表明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克拉通之间并没有形成洋盆使两者发生分离。因此,本论文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上~120.8-93.9 Ma这一关键时间段新获得的可靠的古地磁数据并不支持双陆陆碰撞模式,而是支持传统的大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单阶段碰撞模式。另一方面,特提斯喜马拉雅~120 Ma之后时间段的古地磁极与印度克拉通同时期的古地磁极相比要向北偏移,而~130 Ma之前时间段的古地磁极与印度克拉通同时期的古地磁极相比要向南偏移,这可能是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后沿大体平行于碰撞边界的断层的左旋或右旋剪切运动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30)
陈志勇,张世红,冼汉标,高亮,李海燕[3](2018)在《云南西南地区中侏罗世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思茅地块(印支板块北部)和保山地块(Sibumasu板块北部)于晚叁迭世拼贴联合,后因受到印欧碰撞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向南滑移和不同程度的板块内部变形。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白垩纪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构造变形,然而对于两者在晚叁迭世碰撞后到白垩纪之间的板块运动缺少可靠的古地磁约束。为了更好地限制Sibumasu/印支板块在印欧碰撞之前的古地理位置及其北部板内变形特征,我们选取了云南西南西盟(保山地块)和云仙(思茅地块)地区中侏罗世红层进行了古地磁研究。(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叶小舟,孙知明,李海兵,曹勇,张蕾[4](2018)在《龙门山构造带早叁迭世古地磁新结果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共同边界,经历了从中生代至今的强烈构造变形和复杂的地质演化,是研究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之一。龙门山构造带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迭瓦状冲断带构成,具有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特征,表明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以逆冲推覆作用为主,并在其前缘形成了中生代前陆盆地。然而许多研究发现,走滑作用在龙门山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并且走滑作用可能造成龙门山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之间发生(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张浩东[5](2018)在《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附近的中侏罗世地层进行古地磁研究,获得了一组高温剩磁分量,其采点平均方向为,地层校正前:Dg=21.1°,Ig=43.4°,kg=19.1,α_(95)=8.4°;地层校正后:Ds=20.3°,Is=49.3°,ks=25.2,α_(95)=7.2°,该高温分量在9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γ=1.5°<γ_(critic)=16.4),为原生的特征剩磁,其对应古地磁极的位置为:71.8°N,202.9°E,A_(95)=7.1,古纬度为30.2?6.3°N。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区未受到后期构造扰动的影响。EI校正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采样地层不存在显着的由压实作用引起的磁倾角偏低现象。通过对比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地块中侏罗世的古地磁结果,认为柴达木地块在中侏罗世已经与华北地块碰撞拼合在一起。结合已有的岩相古地理和年代学资料,认为柴达木地块和阿拉善-华北地块之间的碰撞拼合过程应始于晚叁迭世早期,完成于中侏罗世之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曹勇,孙知明,刘栋梁,张蕾,叶小舟[6](2017)在《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地区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县城附近晚白垩世红层8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获得了研究区晚白垩世可靠的古地磁数据。通过系统热退磁获得了采样剖面高温特征剩磁方向平均值为:Dg=9.9°,Ig=5.5°,κg=30.3,α95=10.2°,N=8(地理坐标下);D_s=8.2°,I_s=27.4°,κs=37.6,α_(95)=9.2°,N=8(层面坐标下);对应古地磁极为:71.2°N,241.9°E,dp/dm=5.5°/10.0°。该高温剩磁分量在地理坐标下与现代地磁场方向有显着差别,具有正、反极性,并通过了倒转检验,由此认为其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拉萨地块北缘在晚白垩世位于~14.5°N的古纬度位置(参考点:31.8°N,87.2°E)。对比稳定亚洲大陆参考极显示晚白垩世以来拉萨地块北缘与稳定亚洲大陆之间发生了1200±630km(10.9°±5.7°)的南北向构造缩短,但并未发生明显的相对旋转作用(0.8°±5.9°)。综合地质证据提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所造成的亚洲大陆内部南北向构造缩短主要集中在拉萨地块以北的区域。(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叶小舟,孙知明,李海兵,曹勇,张蕾[7](2017)在《龙门山构造带中生代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对四川盆地构造旋转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构造带古地理位置与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与四川盆地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对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东缘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古地磁学是定量研究块体构造演化及块体间相对运动过程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选择在龙门山构造带开展详细的古地磁学研究。通过对龙门山构造带剑阁地区(32.3°N,105.3°E)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大邑地区(30.6°N,103.4°E)上白垩统灌口组与夹(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专题77:汶川地震研究进展与新认识、专题78:汶川地震研究十年回顾》期刊2017-10-15)
Fabio,Speranza,张波,Alessandra,G,Pellegrino,阴从元,陈思雨[8](2017)在《中国云南地区构造与古地磁旋转模式(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 wealth of paleomagnetic data from Yunnan(China)showed in the past a predominant post-Cretaceous clockwise(CW)rotation pattern,mostly explained invoking huge(hundreds of km wide)blocks laterally escaping(and rotating)due to India-Asia collision,separated by major strike-slip shear zones.Here we report on the paleomagnetism of the(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19: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专题20:叁江特提斯域构造》期刊2017-10-15)
徐颖超,仝亚博,王恒,杨振宇[9](2017)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兰坪—思茅盆地反S型构造属性的古地磁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兰坪—思茅(盆地)内部发育的一系列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了显着的弧形构造,其中部呈现反S形构造形态。该地区地壳构造变形方式及其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物质新生代侧向挤出逃逸密切相关,对其开展地壳构造变形方式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兰坪—思茅盆地中部反S形构造区域四条白垩纪红层剖面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获得南涧牛街地区早白垩世LN-a和LN-b剖面的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D_s=244.7°,I_s=-47.3°,Ks=31.6,α_(95)=16.6°(K_1j~1),和D_s=245.4°,I_s=-46.4°,K_s=52.2,α_(95)=9.4°(K_1n~2),两剖面在99%置信度下通过了Mc Fadden(1990)褶皱检验;小湾镇地区早白垩世NX-a和NX-b剖面(两套地层分属轴向不同的两褶皱)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D_s=244.9°,I_s=-40.2°,K_s=1067.5,α_(95)=2.3°(K_1j~1)和D_s=182.6°,I_s=-42.1°,K_s=335.2,α_(95)=3.7°(K_1j~2)。结合前人在兰坪—思茅地体中部获得的可靠古地磁数据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新生代断裂活动演化过程的分析,指出兰坪—思茅盆地中部弧形反S形构造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兰坪—思茅盆地构造区内部差异性旋转变形作用主要受控于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块体侧向旋转挤出过程中的相互挤压作用和临沧花岗岩基对兰坪—思茅地体侧向顺时针旋转挤出运动的阻挡等一系列构造因素。(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7年03期)
吴禹奇[10](2017)在《燕山地区土城子组沉积岩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城子组沉积岩的积时代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在华北板块北缘,有着大面积出露。对于土城子组的年龄约束的成果近年来也相继发表(~153-137 Ma),地层良好的定年以及未受到变质变形作用,这些条件都对我们的古地磁学研究有利。此次研究在北票盆地、承德盆地以及延庆地区采集了土城子组上、中、下层位的砂岩进行古地磁学研究。我们采集了294块样品,共计30个古地磁采样点,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热退磁处理。清理掉现代场产生的粘滞剩磁后得到了稳定的特征剩磁方向,其中北票地区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和95%置信区间与99%置信区间的褶皱检验,表明其为原生剩磁。承德盆地的样品可以通过99%置信区间的褶皱检验,延庆地区与其他两个地区特征剩磁方向基本一致,这些基本可以说明了他们特征剩磁的原生性。对叁个地区的30个采点的VGP进行Fisher平均得到了华北~145 Ma的古地磁极83.3°N,233.2°E(A95=4.4°)。土城子组(~145 Ma)的古地磁极,对于华北中生代时期的极移曲线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我们对中生代的西伯利亚的极移曲线进行拟合的得出了西伯利亚板块同时期的古地磁极,并通过同时期的华北板块的古地磁极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极进行对比,发现在~145 Ma之后还存在~1200千米的地壳缩短。(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构造古地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在新生代发生的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模式,传统观点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板块一起作为一个大印度板块整体与欧亚大陆南缘(拉萨地块)发生碰撞;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在~120-70 Ma期间大印度板块北缘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伸展,导致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克拉通之间形成了一个宽~2675±700km的大印度洋盆地。然后特提斯喜马拉雅首先与欧亚大陆南缘在~50 Ma时发生碰撞,而印度板块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在~25-20 Ma时发生第二次碰撞,即基于“大印度洋盆地”伸展的双陆陆碰撞模式。但是在该模式的关键时间段(~120-70 Ma)并没有来自特提斯喜马拉雅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的约束。针对这方面不足,本论文对藏南仲巴地区仲巴剖面、定日地区贡扎剖面和安巴剖面以及江孜地区勇拉剖面的晚白垩世地层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本研究旨在检验在晚白垩世期间是否存在大印度洋盆地,根据各个剖面样品的实验结果,获得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定日地区贡扎剖面和安巴剖面以及江孜地区勇拉剖面样品的退磁结果未能获得可靠的原生剩磁;仲巴剖面硅质岩样品的高温分量呈双极性展布,并在95%的置信区间上通过了倒转检验,表明特征剩磁很可能为原生剩磁。(2)根据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和放射虫生物地层的综合约束,仲巴剖面高温分量在地层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为:Ds=336.9°,Is=-50.7°,ks=18.0,0.95=5.3°,对应特提斯喜马拉雅在~120.8-93.9 Ma期间的古地磁极为25.0°N,285.7°E(dp/dm=4.8/7.1°)。(3)特提斯喜马拉雅的视极移曲线(APWP)与印度克拉通的视极移曲线形状相似,两者大致重合,表明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与印度克拉通之间并没有形成洋盆使两者发生分离。因此,本论文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上~120.8-93.9 Ma这一关键时间段新获得的可靠的古地磁数据并不支持双陆陆碰撞模式,而是支持传统的大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单阶段碰撞模式。另一方面,特提斯喜马拉雅~120 Ma之后时间段的古地磁极与印度克拉通同时期的古地磁极相比要向北偏移,而~130 Ma之前时间段的古地磁极与印度克拉通同时期的古地磁极相比要向南偏移,这可能是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后沿大体平行于碰撞边界的断层的左旋或右旋剪切运动造成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造古地磁论文参考文献
[1].曹勇,孙知明,李海兵,叶小舟,潘家伟.羌塘地块西部晚叁迭世灰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9
[2].秦世欣.藏南仲巴、定日及江孜地区晚白垩世地层的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D].南京大学.2019
[3].陈志勇,张世红,冼汉标,高亮,李海燕.云南西南地区中侏罗世红层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4].叶小舟,孙知明,李海兵,曹勇,张蕾.龙门山构造带早叁迭世古地磁新结果及其构造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5].张浩东.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18
[6].曹勇,孙知明,刘栋梁,张蕾,叶小舟.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地区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7
[7].叶小舟,孙知明,李海兵,曹勇,张蕾.龙门山构造带中生代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对四川盆地构造旋转的制约[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专题77:汶川地震研究进展与新认识、专题78:汶川地震研究十年回顾.2017
[8].Fabio,Speranza,张波,Alessandra,G,Pellegrino,阴从元,陈思雨.中国云南地区构造与古地磁旋转模式(英文)[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19: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专题20:叁江特提斯域构造.2017
[9].徐颖超,仝亚博,王恒,杨振宇.青藏高原东南缘兰坪—思茅盆地反S型构造属性的古地磁约束[J].地质论评.2017
[10].吴禹奇.燕山地区土城子组沉积岩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