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骆栋
优化的教学过程应当是环环相扣的,如何巧妙“搭桥过河”来实现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是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依赖于教师的导入教学艺术,具体表现在学习环节之间相互有机衔接,形成优化的学习过程。
初中科学所涉及的概念很多,而概念本身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抛开条件,概念就不存在了。因此,一定要使学生准确掌握概念受限的条件,这就需要在导入教学上下很大工夫。
例如,在“溶液”教学中,饱和就是不能再溶解了,学生还容易接受。但对于限定“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障碍。如何将这两个条件导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限定条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呢?平铺直叙,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肯定不好。
科学学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多,学生对生产、生活的实例感受深,有兴趣,因此,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过渡和导入就成了有效方法。
再如,家里做饭和面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有一位学生和了一晚上的面,也没和好,饭没有吃上,还累得筋疲力尽,这是什么原因呢?刚开始面多水少,怎么也和不到一起;只好又放了点水,结果水又多了,太稀了还是和不到一起;只好又加面,结果面又多了,如此往复,怎能吃得上饭呢?学生捧腹大笑,觉得该生太可笑了。联想到一定量的面应加一定量的水,才能将面和好,定量的问题就出来了。这样过渡自然、生动,与生活贴切,学生的感触很深,因此,当过渡到饱和溶液时,学生就会想到“定量”的重要意义了。
人的认识是有规律的,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个性到共性、由宏观到微观循序渐进的,实现每一个过渡,都相当于上一个新台阶。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是不可能实现这一过渡的,这也是一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过程,因此,如何过渡,即以直观实例进入有效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分子教学中,分子的性质,几句话就能概括完整,但是如何让学生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中去,如何切实感受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呢?在过渡式导入教学中,先从宏观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再过渡到微观认识。在此设置一组对比实验:
其一,让学生进行一袋花生和一袋小米相混合的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一袋花生和一袋小米混合,总体积并不等于两体积的和,原因很清楚,小米的颗粒小,而花生的颗粒大,所以小米进入花生的颗粒间隙之中了。构成物质的颗粒间有空隙,由于粒子相互穿插,所以总体积小于两体积之和。
其二,将1体积的酒精和1体积的水混合,结果是总体积小于两体积之和,原因呢?学生会自然说出水也是由颗粒构成的,酒精也是由颗粒构成的,这些颗粒间也存在着间隙,颗粒间相互穿插,所以体积会变小。教师再补充,这些颗粒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但是确实是存在着,由此顺利实现了由宏观到微观的过渡。
这两个实验,一个实验是具体形状的物质的颗粒间的空隙的作用,导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物质的体积之和,而另一个是没有具体形状的物质混合,也出现同样的结果,说明水和酒精也是有许多颗粒构成的。
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些颗粒呢?学生会自然想到,它太小了,所以肉眼看不见,而分子能够相互穿插,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这样通过导入,学生很自然清楚地认识到,分子是极其微小的,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达到了导入教学的“过渡”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导入来引导,达到学习思维的有效“过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