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暂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流器,特性,过电压,柔性,惯量,配电网,断路器。
暂态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航,高生凯[1](2019)在《光伏电站交流侧故障暂态特性及对配网继电保护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的配电网结构为单辐射状,随着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电网,改变了原有配网结构,对传统的配网继电保护造成了影响,本文先介绍分布式光伏并网方式,详细分析交流侧故障特性,产生故障电流的大小与影响,并且在大容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前提下对配电网的保护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4期)
陈兵兵[2](2019)在《1000MW机组除氧器暂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在除氧器滑压运行时发生机组甩负荷的危险情况下给水泵不汽蚀,对低压给水系统、除氧器布置等进行优化设计,深入研究除氧器暂态特性。针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理论分析除氧器暂态计算模型,并根据计算模型分析除氧器暂态计算工况点选择、除氧器水箱体积、低压给水管径及长度等因素对给水泵汽蚀的影响,为给水泵安全运行、除氧器布置优化创新、构建节约型电厂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发电设备》期刊2019年06期)
王旅[3](2019)在《TP级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与IEC有关的电流互感器技术报告为基础,介绍TP级保护用电流互感器C—O和C—O—C—O工作循环暂态面积系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准确限值规定时间下的最不利故障初始角计算,有别于传统的按短路电流全偏移计算。(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王玎,石辉,沈阳武,崔挺,胡臻[4](2019)在《基于暂态电压恢复特性的SVG无功补偿装置优化配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电网为例,基于PSASP的时域仿真结果,分析了SVG的布点位置对电网暂态电压恢复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受湖南电网负荷分布特性的影响,分布式SVG配置于湘东和湘南地区对电网具有较好的电压支撑效果;此外,仿真结果还表明,SVG配置在220 kV变电站的低压侧对湖南电网暂态电压恢复特性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将其配置在500 kV变电站的低压侧。(本文来源于《湖南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王志浩,张新燕,时思思,邱衍江,赵晓悦[5](2019)在《计及IGBT暂态特性的SVG输出电压谐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IGBT构成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具有开关频率高、控制灵活等优点,但IGBT运行时暂态特性易受结温影响,引起输出电压畸变。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变流器IGBT结温电-热耦合计算模型及开关延迟时间与结温的数学关系,理论分析开关延迟时间对SVG输出电压谐波的影响;通过时域仿真法研究SVG在电网电压跌落时的结温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上述工况对SVG输出电压谐波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IGBT结温的升高,其开、关延迟时间均会提高;当IGBT温度较高时,其暂态开关特性的变化将导致输出电压波形的畸变,此时暂态开关特性不能忽略;当计及IGBT暂态特性时,SVG的输出电压将含有直流成分,总的谐波畸变率增加,高次谐波含量增加。(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期刊2019年05期)
王亚维,刘邦银,段善旭,徐军[6](2019)在《虚拟同步控制的暂态特性优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具有降低功率暂态响应最大频率偏差的优势。但在指令功率或电网频率出现扰动时,虚拟惯量的引入会造成较大的暂态功率振荡和超调。与真实的同步发电机不同,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可以灵活地改变控制结构及其相关参数以改善系统的暂态性能。该文提出2种基于电网频率参与虚拟惯量功率控制的改进虚拟惯量策略:电网频率估计策略和电网频率前馈策略。并根据响应特性能给出详细的参数设计方法。此外,对比研究2种策略在功率指令扰动和电网频率扰动工况下的暂态功率和频率的响应特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2种改进策略均能提高虚拟同步的暂态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吴俊臣,王灵矫,任志华,郭亚勋[7](2019)在《基于真空断路器预击穿特性的海上风电场集电网合闸暂态过电压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风电场中压电缆集电系统真空断路器在闭合空载变压器操作中,真空断路器预击穿会在机端变压器的高压侧产生暂态过电压,该过电压与电缆作用产生高频振荡过电压将对变压器绝缘产生损坏。文中研究真空断路器预击穿产生高频暂态过电压的机理,在PSCAD/EMTDC暂态分析软件上搭建真空断路器预击穿现象的自定义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简化的海上风电场中压电缆集电系统模型,研究合闸初相角、电缆长度和机端变压器位置对暂态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机端变压器位于机舱且合闸初相角为15°过电压陡度最大,在机端变压器加装扼流线圈和并联小电容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后,暂态过电压陡度得到了明显的抑制。(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10期)
王振浩,田奇,成龙,李国庆[8](2019)在《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暂态分断特性及其参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 DCCB)的本质是分断故障电流。分断暂态过程中的电气参数是决定断路器分断性能的核心所在。在分析DCCB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将断路器分断暂态过程划分为叁个阶段。通过建立带DCCB的直流电网故障等效电路和断路器分断各暂态阶段的系统级等效电路,来分析分断过程中断路器自身的暂态特性。将断路器自身参数与直流系统参数联合起来,分别对断路器的两次换流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断路器分断电流、暂态电压和开断时间的数学模型,推导断路器分断全过程中的分断电流以及最大暂态电压的计算表达式,并分析了断路器参数对分断性能的影响情况。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系统级混合式DCCB仿真模型,验证了所建立的断路器暂态模型的正确性及参数选取对断路器开断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18期)
索之闻,陈启超,李晖,王菲[9](2019)在《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暂态电压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大规模新能源特高压直流外送系统,受端电网故障可能导致送端电网电压剧烈变化,严重威胁送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送端电网暂态电压是直流输电系统适应性的重要考虑因素。混合直流输电结合了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优势。针对大规模新能源混合直流外送应用场景,首先介绍了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典型拓扑,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阐述了基本控制结构。然后分析了当受端交流电网发生短路故障,采用不同直流输电拓扑方案时送端电网的交流暂态电压特性。最后在PSCAD/EMTDC搭建了不同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17期)
廖珩[10](2019)在《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暂态特性及可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110kV唐家变电站工程建设实例分析柔性交直流配电网系统的暂态特性和可靠性,首先介绍110kV唐家变电站工程建设背景和概况,在此基础上解析配电网系统暂态特性,并分析其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新型工业化》期刊2019年08期)
暂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保证在除氧器滑压运行时发生机组甩负荷的危险情况下给水泵不汽蚀,对低压给水系统、除氧器布置等进行优化设计,深入研究除氧器暂态特性。针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理论分析除氧器暂态计算模型,并根据计算模型分析除氧器暂态计算工况点选择、除氧器水箱体积、低压给水管径及长度等因素对给水泵汽蚀的影响,为给水泵安全运行、除氧器布置优化创新、构建节约型电厂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暂态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旭航,高生凯.光伏电站交流侧故障暂态特性及对配网继电保护影响[J].科技风.2019
[2].陈兵兵.1000MW机组除氧器暂态特性研究[J].发电设备.2019
[3].王旅.TP级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2019
[4].王玎,石辉,沈阳武,崔挺,胡臻.基于暂态电压恢复特性的SVG无功补偿装置优化配置方法[J].湖南电力.2019
[5].王志浩,张新燕,时思思,邱衍江,赵晓悦.计及IGBT暂态特性的SVG输出电压谐波分析[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9
[6].王亚维,刘邦银,段善旭,徐军.虚拟同步控制的暂态特性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7].吴俊臣,王灵矫,任志华,郭亚勋.基于真空断路器预击穿特性的海上风电场集电网合闸暂态过电压仿真研究[J].高压电器.2019
[8].王振浩,田奇,成龙,李国庆.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暂态分断特性及其参数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9].索之闻,陈启超,李晖,王菲.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暂态电压特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10].廖珩.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暂态特性及可靠性分析[J].新型工业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