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派论文_朱晓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清流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派,晚清,洋务派,藩属,越南,洋务,爱国。

清流派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博[1](2018)在《清流派与甲申政潮》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的甲申易枢,使得辛酉政变之后形成的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欣共同执掌政治中枢的权力格局转变为慈禧太后个人的独裁专制。在这个过程中,清流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甲申易枢之后,以醇亲王奕譞为中心的枢府中,清流派并未受到重用而是随之瓦解,成为了甲申政潮的政治牺牲品。(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晓兰[2](2018)在《从清流派主将到“中体西用”倡导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之洞由晚清着名的"清流派"主将演变为后期洋务派的着名领袖,其治学思想演变为"中体西用"。究其原因,其一,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其二,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使然;其叁,政治实践的促使。(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8年05期)

王斌斌[3](2018)在《在卫道与变通之间—清流派屠仁守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急剧变化的晚清时代,不少仁人志士都在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殚精竭虑。作为光绪年间先后任监察御史、书院院长、大学堂总教习的屠仁守也在思考着国家未来的走向。其实践在卫道与变通之间,实则是在卫道与再“卫道”之间,最终实现自强保国的目的。作为清流的屠仁守一生都在为自强保国而奋斗。本文以屠仁守为个案研究,从具体语境出发,通过历史分析方法,用现代史观以“是否有抵御外来侵略的爱国情怀”“是否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为基本标准,分析探讨屠仁守在不同阶段的实践,并重新认识屠仁守奋斗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本文从屠仁守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世代官宦的家族背景着手,通过陈述屠仁守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历程,初步了解其人。然后通过屠仁守在卫道与变通之间的政治主张与具体实践(卫道与变通相互作用),展现其人的思想作为,并联系当时朝廷、时人对屠仁守作为的反应,分析屠仁守实践的价值。最后进一步深入分析屠仁守思想并概括其思想的特性。卫道部分,多阐释了屠仁守所倡导的传统治国之策。屠仁守最初坚信传统的治国之道--内圣外王,认为通过修道德、明政刑、恤民情,去浊扬清能够实现国家兴盛,因针对慈禧兴土木而进行多次劝谏,最终被“革职”。他建议革除朝廷弊政,对失职、徇私、枉法、违制的大臣严加弹劾,经弹劾的有湖广总督卞宝第、广西巡抚徐延旭、直隶总督李鸿章、光绪帝生父醇亲王等,致“权贵益侧目”。此后法国侵越,中法矛盾不可调和,屠仁守较早主张抗击法国,并提出一系列切实的主战措施,为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自强做出积极贡献,但也因身处后方,不熟海战和近代军备等因素,对战争认识不足。在对待民众上,以“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来提醒统治者要关心民众生活,不可轻民,要“恤民”、行“仁政”、“重民命”。本文拟从叁方面分析屠仁守在变通部分的实践。首先,在政治改革上,通过时代背景及时人的看法,找出屠仁守和康梁在观念上的异同,并分析其实践的价值。在修筑铁路上,通过分析屠仁守的奏折陈述展示屠仁守并非反对修建铁路本身,而是反对铁路建在哪里的问题,并客观评价屠仁守提出的系统性的修路建议。在文教上,通过分析屠仁守在教育方面的实践,展现其人的教育理念转变历程和价值。屠仁守有着愚虑至深的忧国情怀、直言勇谏的执着精神、苟利国家的奉献精神和坚决御辱的爱国情怀,能够促进社会价值观念转变。在遇“千年变局”后,屠仁守认同世界大势并在政治上借鉴议会制度,要求开言路、君臣共治。在对待修筑铁路问题上,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文教上积极吸收引进西学并先行实践,以实际行动顺应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转型。(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6-01)

魏菱[4](2017)在《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主张"外须和戎,内修变法",遵守已定条约,避免发生冲突,以维持和平局面来争取国家发展空间,与他涉外经历所见中外实力悬殊、秉承清政府外交原则、继承曾国藩"诚"思想等原因有关,其思想虽着眼现实,但过于妥协求和而易受列强利用恫吓。清流派的思想主要主张强硬主战,与其置身事外具有密切关系,其理论也由此常脱离现实,但是其在限制妥协派发展,引导鼓舞舆论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实为互补关系,各有长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两者没有实现融合统一,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7年04期)

杨实生[5](2015)在《晚清清流派援越抗法思想动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80年代,法国开始全面侵略越南,欲以越南为跳板,打开中国西南的门户。对于法国的阴谋,当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清流派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主张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履行上国保护下国的责任,反对主和派的妥协退让,要求清政府出兵援越抗法。清流派援越抗法的思想动机是基于保护藩属、巩固边疆之考量,根本不是少数越南学者所说的那样,与法国争夺越南,侵略越南。(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5年07期)

吕培瑶[6](2014)在《清流派代表人陈宝琛办教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宝琛作为清末"清流四谏"之一,不但好论时政,而且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对当时的教育,尤其是自己家乡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我们即对清末流派代表人陈宝琛的教育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25期)

贾熟村[7](2014)在《晚清社会的清流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时期,列强一再侵华,迫使清廷签订屈辱的条约,引起朝野公愤。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清流派认为向西方学习是离经叛道,必亡国灭种,主张以恶教仇洋之民众消灭洋人,洋人寡不敌众,我国以逸待劳,必可战而胜之,报仇雪恨。(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4年01期)

陈翠婷[8](2013)在《晚清清流派与中法越南交涉》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流派,即同光之交一批标榜风节、纠弹时政的言官讲官相互援结所组成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群体,其成员大多出身科举正途并任职于翰林、督察两院,主要代表人物有张佩纶、张之洞、陈宝琛、黄体芳、李鸿藻、宝廷、吴大澄、邓承修、刘恩溥等。清流派初兴于19世纪70年代,时值清朝内外交困,封建专制统治日暮途穷,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企图进一步扩大在华殖民利益。清流派对时局表示了密切的关注,前期比较关注内政方面,强调整饬吏治、救济灾民,后期更加关注外交方面,反对避战妥协,力主积极抗战。清流派在中俄伊犁交涉时期积极进言,声名大噪。本文主要探讨清流派在中法越南交涉期间的外交主张和实践作为,并拟就其对中外政局的影响,以及对清流派整体和个体的意义展开讨论。清流派在中法越南和平交涉时期主张续存对越宗主权、备战御法。中法战争前后,清流派认为与法一战无可避免,反对消极防御,主张积极备战,并根据局势的变化进一步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战守事宜。一时间弹章迭起,盛名朝野。此外,陈宝琛、张佩纶、吴大澄还奉旨会办边疆事宜,此次调任给了清流派践行理论的机会。但是,以马江战败为标志,清流派的实践惨淡收场。究其原因,既有清流自身的失误,也有历史环境的局限。就其本身而言,书生典戎,缺乏实干历练,长于言而短于行;就时局而论,封建腐朽的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均难以抵抗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清流派根本无力力挽狂澜。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流派迅速瓦解。除了衔命督粤张之洞成功转型为洋务派之外,清流要角先后沉寂政坛,不复辉煌。纵观清流兴衰,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清流派,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根据并借鉴西方国际法等学说,积极思考摆脱现实困境的救时方案,寻求不同于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另一出路。清流派在澄清吏治、抵御侵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历史和阶级所限,没有近代民主的政治觉悟,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救国难。(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5-20)

汤仁泽[9](2011)在《论中俄伊犁谈判时期的清流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俄伊犁谈判崇厚签约后,经历了严惩崇厚、改派使臣、改定条约等过程,每一次改动,都与清议有关。清议的劾奏,也曾促使清政局在某些政策方面有所变化,也改变了清流派在清廷中人微言轻的局面,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资本和社会声望,但清流派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认识不足,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挽救危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刘婷[10](2011)在《同光清流派与边疆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光年间,在边关告急、社会危机的激化、晚清政局动荡的背景下产生了清流派。清流派秉承着讥评时政、弹劾官邪、纠正失谬的思想传统和对外主战思想基础,在清政府应对边疆危机时起到了积极地作用。随着边疆危机的加深,内部分化严重大多数清流派转向洋务,并最终消失在历史舞台上。(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1年02期)

清流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之洞由晚清着名的"清流派"主将演变为后期洋务派的着名领袖,其治学思想演变为"中体西用"。究其原因,其一,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其二,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使然;其叁,政治实践的促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流派论文参考文献

[1].朱晓博.清流派与甲申政潮[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李晓兰.从清流派主将到“中体西用”倡导者[J].教育文化论坛.2018

[3].王斌斌.在卫道与变通之间—清流派屠仁守思想研究[D].鲁东大学.2018

[4].魏菱.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J].理论观察.2017

[5].杨实生.晚清清流派援越抗法思想动机探析[J].江汉论坛.2015

[6].吕培瑶.清流派代表人陈宝琛办教育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4

[7].贾熟村.晚清社会的清流派[J].云梦学刊.2014

[8].陈翠婷.晚清清流派与中法越南交涉[D].山东师范大学.2013

[9].汤仁泽.论中俄伊犁谈判时期的清流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10].刘婷.同光清流派与边疆危机[J].文学界(理论版).2011

论文知识图

魏源的古微堂-《海国图志》赵宝琴-肖形印赵宝琴-钢铁长城水既生-自力更生水既生赵宝琴-贞观宝翰

标签:;  ;  ;  ;  ;  ;  ;  

清流派论文_朱晓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