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岛煤柱回采渡旧巷时矿压显现特点与顶板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邢杰[1](2021)在《铁峰矿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及窄煤柱合理尺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多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留设窄煤柱护巷甚至不留设保护煤柱,这样也可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而且可以提高回采率,还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但是在理论和工程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沿空掘巷和回采过程中遇到沿空巷道顶板局部漏冒、窄煤柱帮大变形等矿压显现问题,甚至威胁到矿井的安全生产;以及沿空掘巷的具体位置和窄煤柱留设的合理尺寸等问题。本文在对铁峰矿地质生产条件的分析基础上,结合矿压监测数据,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铁峰矿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以及护巷窄煤柱的合理留设尺寸,减少矿压显现对工作面生产的影响,减少工作面区段煤柱资源的浪费,为以后类似条件下开釆提供可靠经验。(1)根据铁峰矿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对留设窄煤柱护巷时的矿压分布规律和沿空巷道侧覆岩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出护巷窄煤柱的留设尺寸理论值为6.38m。(2)运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尺寸护巷窄煤柱的矿压分布规律和变形破坏特征,窄煤柱及巷道周围垂直应力随着窄煤柱留设的宽度增加不断增大且发生转移,护巷窄煤柱内的应力集中系数呈现出先开始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窄煤柱宽度为7m时,巷道顶板塑性区和窄煤柱塑性区的区域范围都明显比之前留设宽度较小的窄煤柱护巷时开始减小,此时顶板塑性区范围也相应减小。继续增加窄煤柱留设宽度时,护巷窄煤柱及沿空巷道围岩出现塑性破坏的区域相对留设7m窄煤柱护巷时降低的幅度减小。(3)受采动影响后,留设窄煤柱护巷的综放工作面前方15m处,沿空巷道顶板围岩与护巷窄煤柱应力出现峰值。综放工作面中部的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在煤壁前方约5m处,受到影响的区域约50m。工作面前方5m~10m区域内,沿空巷道和实体煤一侧的塑性破坏范围较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支护,才能够保障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在工作面前方10m~15m范围内,沿空巷道的顶板和实体煤帮塑性破坏较5m~10m的范围均有所减小,但是仍然需加强支护。最后对比现场监测数据结果,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护巷窄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为7m。
粱晓敏[2](2021)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应用20 m宽的区段煤柱护巷造成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合理宽度的区段煤柱不仅能够提升煤炭资源回收率,还可以优化回采巷道所处应力环境,降低回采巷道的维护难度。相较于沿空留巷等无煤柱开采技术,留设合理宽度区段煤柱因其对矿井生产技术条件及地质条件要求不高、前期投入较少、工艺相对简单等优点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经验估算法、载荷估算法、弹性核理论计算、内应力场理论计算法、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法等煤柱宽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各有优缺。本文以黑龙关煤业11602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段煤柱覆岩结构及运动特征,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上方直至地表覆岩与区段煤柱的协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区段煤柱在其上方岩柱自重和采空区低位未完全垮落岩层载荷所产生的转移集中力、弯曲下沉带高位覆岩挠曲变形所产生集中力共两部分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本文将尚未回采的大范围实体煤区域及其覆岩视为刚性体,煤柱简化为弹性体,回采工作面覆岩中弯曲下沉带范围内的高位覆岩视为两端简支在刚性岩体上的岩梁,建立覆岩-煤柱协同受力力学模型,阐明了区段煤柱受载变形的应力来源,并推导出该力学模型中煤柱所受集中力F的表达式。通过对煤柱两侧支护体系对煤柱煤体作用机理的分析,认为区段煤柱两侧支护体系对煤柱的约束力可以阻止采掘影响下煤柱内弱面的扩张,减小煤柱所受拉应力,从而提高煤柱的抗剪强度,提升区段煤柱整体的强度,基于此提出煤柱在其两侧不同支护强度下区段煤柱极限支承强度理论计算公式。系统分析所建立覆岩-煤柱协同受力力学模型,结合黑龙关煤业11#煤层具体参数,计算得到黑龙关煤业11603工作面沿空巷道留设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为8 m,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留设8 m宽区段煤柱时上下区段工作面掘采全过程中沿空回采巷道及煤柱的应力分布特征、围岩位移情况及塑性区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 m宽的区段煤柱能够保证下区段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通过对综放工作面沿空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及综放工作面沿空回采巷道的围岩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结合黑龙关煤业的具体情况,提出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方案,以确保区段煤柱的稳定,并减小沿空巷道在反复动载作用下的围岩变形。现场留设8 m宽区段煤柱进行11603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沿空回采巷道能够在上区段工作面的采动影响及沿空巷道的掘进影响下保证煤柱的稳定性及回采巷道的正常使用,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覆岩-煤柱协同受力模型计算区段煤柱宽度方法的合理性,能够为其他矿井区段煤柱留设提供参考。
徐自强[3](2021)在《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巷道布置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煤炭资源大规模利用,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满足能源需求,矿井采掘活动正在快步迈向深部开采。然而深部矿井普遍面临着“三高一扰动”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其中高地应力、岩层普遍具有冲击倾向性等特点使得冲击地压等灾害事件表现的更具有突发性。沿空掘巷技术由于在资源回收上的突出优势,在深部矿井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回采巷道容易受到动载扰动引发冲击地压显现造成巷道和支护体结构破坏。本文围绕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巷道合理性布置与围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分析回采巷道冲击力源的基础上,明确了巷道围岩静载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巷道不同位置和不同时期(掘进期间、回采期间)静载力源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能量分布与围岩变形特征规律,得到了合理的防冲煤柱尺寸为6m,确定了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位置。(2)研究了综放开采覆岩破断动载扰动作用下围岩变形规律,分析了顶板来压期间动载扰动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响应特征与巷道表面围岩质点的速度响应情况,得到了巷道围岩应力响应与煤体弹性能量释放响应规律,为动力灾害的防治手段和支护方式进行科学可靠指导。(3)采取了“大直径钻孔卸压+锚网索联合支护”的强卸压强支护的围岩控制技术体系,确定了合理的卸压方案和支护方案,并对支护方案进行了抗冲击能力验算,结果表明满足矿井抗冲击能力要求。(4)提出了现场矿压监测方案,基于以上研究规律成果,对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受力等情况进行实测,通过对现场实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支护体受力良好,围岩变形量能够满足保证巷道正常使用要求,验证了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70幅,表10个,参考文献97篇。
黄勇[4](2020)在《寸草塔煤矿回采巷道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是推动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煤炭生产技术水平及回采工艺的提高对于煤炭持久稳定供应,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长壁开采工作面布置方式工作面之间皆留有不同尺寸的护巷煤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为了提高煤炭的回采率,使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巷道掘进量和维修量,使得企业能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沿空留巷技术在近浅埋煤层回采巷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以寸草塔煤矿22301工作面运输顺槽留巷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工程实践等多种研究手段对22301运输顺槽留巷工程进行综合研究。理论分析了沿空留巷顶板上覆岩层移动特征及应力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顺槽留巷前期支护参数的支护效果。分析了在留巷前支护参数的基础上顶部采用锚网索加强支护;巷旁支护为巷内原位浇筑1m柔模混凝土连续墙体;顶板采用补打锚索进行加强支护、副帮采用加强锚索及玻璃钢锚杆支护;采用“一梁(π型梁)三柱”进行滞后临时支护。分析了不同宽度柔模墙体支护下留巷巷道的支护效果,最终确定了选择1.0m宽度柔模墙体的巷旁支护方式。通过对现场支架阻力监测研究了留巷巷道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经过对留巷后巷道围岩变形监测分析,得出了锚杆(索)受力均值与工作面距离关系和围岩变形量、变形速率与工作面距离关系。验证了现有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并对22301运输顺槽沿空留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论文研究成果可为矿井后续工作面以及矿区相似条件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耿继业[5](2020)在《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车集煤矿23采区下山煤柱工作面长度250 m,推进长度270m,两侧采空为孤岛工作面,为解决采掘接续紧张,准备安全回采煤柱工作面资源,而回采时将遇到工作面过空巷、合理停采线位置确定问题。因此煤柱工作面开采需对过空巷、合理停采线留设两大难题进行技术研究。论文以车集煤矿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煤岩力学测试、围岩结构探测的基础上,发现了影响工作面开采主要技术难点;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应力变化特征,构建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时应力分布及塑性区破坏规律,提出了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方案;确定了合理确定停采线位置。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煤柱工作面过空巷问题,分析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煤柱应力变化特征,工作面逐步推进至空巷过程中,应力变化呈现“逐步增加-急剧增加-降低”变化趋势,应力分布曲线呈现“超前分布-马鞍形-拱形”分布,构建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力学模型,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顶板破断过程,力学平衡计算得出空巷需要的最低支护阻力为6.7MN。2)针对煤柱工作面不同空巷类型,提出了过空巷设计方案,对于顶板空巷,保证岩柱不能整体垮落使得支架处于支护空顶状态,计算得出了安全岩柱厚度为4m,模拟分析了不同岩柱厚度下工作面与空巷应力与塑性区发育规律,提出顶板空巷采用木垛填充进行加强支护,对于煤层空巷,提出锚索补强支护,并设计了调斜开采角度为5°,数值模拟分析了加固方案后应力与塑性区发育规律,现场应用后保障了工作面正常回采。3)针对煤柱工作面合理停采线确定问题,为保障工作面最右侧出煤巷道稳定性,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工作面合理停采线位置为距离出煤巷道40m处,分析了出煤巷道围岩变形特征,提出了巷道补强支护优化方案,矿压监测得出顶板变形量49mm、左帮变形量158mm,稳定性良好。该论文有图69幅,表4个,参考文献80篇。
陈要宗[6](2019)在《近距离煤层群孤岛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文中指出以燕家河煤矿5213工作面、8213孤岛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近距离煤层群孤岛综放面采场应力分布规律及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开展了系统分析,着重分析了8213孤岛综放面两侧及上覆5213工作面三种布置方式下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优化了8213孤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位置及支护参数,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时,上覆工作面布置方式决定了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当上覆工作面采用不同布置方式时,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减压区范围、增压区范围、峰值应力)分布规律差异较大。(2)内错布置时,受上覆采空区侧固定支承压力、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侧向固定支承压力叠加作用,导致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大、峰值应力大、减压区范围小,不利于沿空掘巷。(3)外错布置时;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位于上覆采空区下方,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应力及增压区范围小,利于沿空掘巷;但上覆工作面回采巷道位于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邻近工作面开采引起下沉弯曲最大处,不利于上覆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及维护。因此,上覆工作面采用垂直式布置较为合理。(4)垂直布置时,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减小幅度大及减压区范围较小,同时避免了上覆工作面回采巷道处于下伏孤岛综放面两侧采空区上方下沉弯曲最大处,利于沿空掘巷。(5)确定了下伏孤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合理位置,优化了锚杆、锚索支护参数。工业性试验表明,上覆工作面布置方式、下伏孤岛综放面沿空掘巷位置及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方案合理。
蔡志炯[7](2019)在《马道头煤矿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采高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同煤集团马道头煤矿5211顺槽沿空掘巷窄时空间隔条件,综合采用理论分析与计算、现场实测、数值模拟与实验室实验等研究方法,对特厚综放与沿空掘巷窄时空间隔时间、合理煤柱宽度与围岩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基于马道头煤矿窄煤柱沿空掘巷布置及煤岩体几何力学参数,建立典型综放区段窄煤柱稳定性力学分析模型,计算窄煤柱内采空区侧和区段平巷侧塑性区宽度等指标,得出典型综放区段窄煤柱合理宽度理论值。(2)描述工作面回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动态演化过程,分析上覆岩层运动不同阶段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和峰值分布特征,以此确定相邻工作面回采后进行沿空掘巷所需的最短间隔时间。(3)设计窄煤柱沿空掘巷顶板锚(杆)索不对称性支护参数的数值模拟方案,研究支护参数对巷道支护作用效果的影响,据此确定顶板锚(杆)索支护参数。(4)研究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特厚煤层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控制效果,分析巷道的塑性区、剪切应力、垂直应力、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的影响范围,得出合理的窄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方案。论文共有图26幅,表6个,参考文献81篇。
姚博[8](2018)在《孤岛综放面沿空窄煤柱合理宽度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实施留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窄煤柱减少了区段煤柱损失,提高了煤炭采出率。然而孤岛综放面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相对于一般非孤岛综放面沿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较差,矿压显现更加剧烈,同时护巷窄煤柱留设宽度的不合理将造成巷道严重变形与破坏,需要多次返修,不仅增加维修费用,而且对工作面安全生产造成隐患。本文以百盛煤矿3204孤岛综放面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和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工程实测等手段,对孤岛综放面的围岩结构特征、支承应力分布规律、护巷窄煤柱留设宽度及沿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等进行各项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3204孤岛综放面上覆岩层在垂直方向上呈对称“T”型结构,在工作面端头基本顶呈“铰接三角板”结构。在此结构的作用下,孤岛综放面超前支承压力集中系数和侧向支承压力集中系数均较一般非孤岛综放面高。(2)基于孤岛综放面的围岩结构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力学模型,并结合应力微分平衡方程进行了解析式的推导,得出了3204孤岛综放面沿空巷道边缘应力极限平衡区宽度X0为1.03m。根据“内外应力场”理论,得出了3204孤岛综放面的内应力场范围S0为11.6m。由此确定3204孤岛综放面沿空窄煤柱的理论宽度范围是4.127.4m。(3)数值模拟研究了孤岛综放面沿空巷道掘进期间和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同宽度煤柱条件下,煤柱帮及回采帮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变化规律。随着护巷窄煤柱宽度的增加,其应力增加,承载能力逐渐增大,巷道围岩变形量逐渐减小。从工作面安全开采、煤炭回收率及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3204孤岛综放面沿空窄煤柱的合理宽度为5m。(4)对巷道围岩表面及深部位移、锚杆载荷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3204孤岛综放面沿空护巷窄煤柱5m时,回采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80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396mm,巷道支护设计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邢瑞军[9](2018)在《孤岛煤柱采动影响下大巷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针对开滦集团普遍存在的大巷上方孤岛煤柱的回采与支护技术展开,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室内试验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对开滦集团东欢坨8#煤层孤岛煤柱回采技术方案与下伏大巷应力分布、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及巷道支护技术展开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各个研究方法所得结果,具体研究结论包括:(1)实现了孤岛煤柱采动影响与下伏大巷围岩稳定性二者之间的耦合。(2)对双向不等压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方程进行推导,得到相应的表达公式,发现,东欢坨矿孤岛煤柱下方大巷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1)与孤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D;(2)支护阻力P;(3)应力集中系数K;(4)侧压系数λ;(5)巷道半径R;(6)巷道围岩性质(围岩内聚力C、围岩内摩擦角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各因素对大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特征:(1)巷道支护阻力P增加对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有限,当支护阻力从零开始增加过程,塑性区减小较为明显,但阻力增加对围岩塑性区破坏范围的影响整体有限,也即单纯依靠增加支护密度从而提高支护阻力,对围岩塑性区的控制效果有限。(2)对大巷与孤岛煤柱之间距离D的研究中发现,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与大巷之间距离小于25m时呈线性增长,距离75m以后,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基本保持在1m左右,也即认为8#残留孤岛煤柱对底板采动的影响范围约75m。(3)对应力集中系数K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的研究发现,应力集中系数与围岩塑性区成线性关系,也即随着孤岛工作面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围岩塑形区也相应扩大。因此,在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调整回采技术参数来控制应力集中系数,找到对下伏大巷的围岩稳定最有利的参数。(4)在对侧压系数λ逐渐增加对巷道两帮塑性区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侧压系数增加对两帮的影响以1为分界线,当侧压系数小于1时,随着侧压系数增加,巷道围岩塑性区逐渐减小;当侧压系数大于1时,随着侧压系数增大,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逐渐增大。(5)在对巷道半径R与围岩塑性区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二者呈线性关系,也即巷道半径增加,围岩塑性区也相应扩大,因此在满足通风、运输等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巷道半径对于围岩稳定性有利。(6)在对围岩内摩擦角Φ对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增加围岩内摩擦角到32°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呈现明显降低趋势,但是,当围岩内摩擦角增加超过32°,围岩塑性破坏区域反而呈现增加趋势,这一结果为后续制定支护参数提供重要依据,也即单纯依靠增加支护密度实现残余内摩擦角的增加对于巷道围岩破坏区的控制有一定的限制。(7)在对围岩内聚力C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影响研究中,当逐渐增加围岩内聚力C时,C值在3MPa以下对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范围有效减小,继续增加C值,对围岩塑性破坏区的影响范围有限,与围岩内摩擦角相同,在采动影响下,对大巷的维护单纯依靠增加支护体密度的效果有限。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东欢坨矿一般性参数,得到孤岛残留煤体回采造成底板双向不等压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特征,也即巷道围岩出现“X”型破坏。(3)结合大巷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K的特征,得到孤岛煤柱开采的最优回采技术参数,也即工作面一次全高开采、留3m小煤柱、日进尺为3m。(4)在确定最优回采技术参数与支护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对下伏大巷围岩塑性区破坏特征展开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巷“X”型破坏特征消失,围岩呈现均匀破坏,且范围降低,为进一步优化支护方案与参数提供基础依据。(5)为了保证大巷围岩稳定性,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巷支护方案与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在原支护方案的基础上,向大巷四角增打四根锚索,以控制X型四角的破坏特征;同时,将原锚杆支护参数800mm×800mm优化为900mm×900mm。另外,论文研究中,先后对底板应力分布、下伏大巷塑性区破坏及影响因素、回采技术参数对下伏大巷的影响展开研究,以及针对底板大巷特点进行支护方案的优化,具体创新点包括:(1)理论上推导了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对底板支承应力分布的计算公式,得到底板任一点的应力分布表达式,在确定了底板大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孤岛煤柱开采与底板大巷围岩稳定性之间的耦合关系,确定孤岛煤柱最优回采技术方案。(2)结合双向不等压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得到影响大巷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到受孤岛煤柱采动影响,底板大巷围岩塑性区破坏呈“X”型,并最终确定了针对大巷围岩塑性破坏形式的支护优化方案与参数。(3)从工作面回采技术参数与下伏大巷稳定性两个方面着手,应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确定了孤岛煤柱最优回采技术参数。本论文的研究针对开滦矿区大巷上覆残留孤岛煤柱的回采与大巷支护技术展开,通过对以东欢坨矿为代表性的-480水平南翼运输大巷上覆残留孤岛煤柱的回收与大巷的支护进行计算分析,发现8#孤岛煤柱回采可直接增加回采经济利润7390万元;此外,通过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可以明显降低下伏大巷支护成本92.6万元。本论文的研究中针对的是开滦集团回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没有针对具体矿井,以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为主要方法,需要进一步结合得出的下伏大巷“X”型破坏形式与优化后的孤岛煤柱回采技术方案以及支护技术展开工业性试验,验证其现场实用性。
崔满堂[10](2017)在《资源枯竭型矿井残留煤柱群安全高效回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残留煤柱的回收对于提高煤炭采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延长矿井寿命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百善煤矿剩余煤柱为北大巷煤柱、东65煤柱和工广煤柱,其中北大巷煤柱与其他煤柱相距较远,东65煤柱与工广煤柱生产系统存在相互影响,各煤柱边界不规整,而且煤柱内存在多条老巷,这些现状给残留煤柱的回收带来许多困难。本文以百善煤矿为研究对象,从残留煤柱回收范围、回采工艺、接替方案、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通风及运输线路和工作面过穿层老巷时安全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对残留煤柱群的回收进行设计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了残留煤柱群的合理回收范围,共回收煤炭106.3万t,煤炭回收率达到84%。引入综采设备,设计合理的接替方案,矿井收尾周期缩短9个月。(2)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楔形护巷煤柱临界宽度为12m,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工作面回采前后不同护巷煤柱宽度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巷道支护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对不同煤柱宽度处的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3)通过力学分析计算确定了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法距(底板穿层时为5.42m,顶板穿层时为1.96m)。通过对比决定采用木垛作为老巷支护材料,并对不同法距内木垛的支护参数进行了设计。(4)进行了工业性试验,通过现场观测,确保巷道支护参数安全可靠,工作面液压支架基本能够保证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二、孤岛煤柱回采渡旧巷时矿压显现特点与顶板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孤岛煤柱回采渡旧巷时矿压显现特点与顶板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铁峰矿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及窄煤柱合理尺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放开采沿空掘巷覆岩活动规律研究现状 |
1.2.2 窄煤柱沿空掘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综放开采工作面基本概况及矿压显现规律 |
2.1 工程背景 |
2.2 综放工作面设备配置 |
2.3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2.4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
2.4.1 工作面初撑力分布 |
2.4.2 工作面最大工作阻力分布 |
2.4.3 顶板来压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与窄煤柱留设宽度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
3.1 基于关键层理论的沿空煤巷侧覆岩结构分析 |
3.2 沿空煤巷侧三角块体形态 |
3.3 基本顶破断位置 |
3.4 窄煤柱宽度的理论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及煤柱变形特征模拟 |
4.1 区段窄煤柱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2 不同宽度煤柱的矿压显现规律 |
4.3 不同宽度煤柱沿空掘巷变形破坏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采动影响下煤柱及围岩变形破坏演化特征 |
5.1 采动影响下沿空巷道煤柱矿压分布 |
5.2 采动影响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 |
5.3 采动影响下的煤柱稳定性分析 |
5.4 窄煤柱巷道围岩控制模拟分析 |
5.4.1 沿空巷道支护方式 |
5.4.2 支护对煤柱及围岩变形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现场矿压与巷道位移监测 |
6.1 观测内容 |
6.2 观测点布置 |
6.3 掘进期间矿压与巷道位移监测 |
6.3.1 锚杆(索)应力监测 |
6.3.2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
6.3.3 顶板离层量监测 |
6.4 回采期间矿压与巷道位移监测 |
6.4.1 锚杆(索)应力监测 |
6.4.2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
6.5 沿空掘巷矿压规律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放开采沿空巷道覆岩破断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现状 |
1.2.3 区段煤柱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地质特征及矿压规律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煤层覆存条件及回采工艺 |
2.1.2 工作面巷道布置 |
2.2 围岩力学参数测试 |
2.2.1 取样方案及试件加工 |
2.2.2 钻孔窥视 |
2.2.3 岩石力学实验 |
2.3 留设20 m煤柱时11602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2.3.1 矿压观测目的及内容 |
2.3.2 两巷矿压显现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
3.1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运动特征 |
3.1.1 综放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力学系统模型 |
3.1.2 综放工作面回采特点分析 |
3.2 上区段工作面侧向老顶一次破断结构分析 |
3.2.1 侧向老顶一次破断煤体应力扰动分析 |
3.2.2 侧向老顶一次破断结构分析 |
3.3 沿空掘巷对覆岩破断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 |
3.3.1 掘巷前覆岩结构稳定性分析 |
3.3.2 掘巷后覆岩结构稳定性分析 |
3.3.3 沿空掘巷应力扰动分析 |
3.4 下区段工作面回采对覆岩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 |
3.4.1 下区段工作面回采对覆岩结构运动过程 |
3.4.2 下区段工作面回采对沿空巷道覆岩结构的扰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理煤柱宽度研究 |
4.1 区段煤柱留设原则 |
4.2 合理煤柱宽度的理论研究 |
4.2.1 覆岩结构分布特征与煤柱变形机制分析 |
4.2.2 覆岩-煤柱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4.2.3 基于支护强度影响的区段煤柱极限支承强度理论计算 |
4.2.4 煤柱宽度理论计算 |
4.3 区段煤柱合理宽度数值模拟研究 |
4.3.1 模型建立及模拟内容 |
4.3.2 上区段工作面回采后侧向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4.3.3 沿空巷道掘进时围岩应力、位移及塑性区分布特征 |
4.3.4 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围岩应力、塑性区及位移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沿空巷道围岩控制对策 |
5.1 沿空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5.2 综放工作面沿空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原理 |
5.3 巷旁切顶卸压技术改善围岩应力环境分析 |
5.3.1 巷旁切顶卸压原理分析 |
5.3.2 巷旁切顶卸压方案设计 |
5.4 锚网索梁注支护方案研究与设计 |
5.4.1 回采巷道围岩锚杆支护理论 |
5.4.2 回采巷道支护方案设计原则 |
5.4.3 锚网索梁注支护方案设计 |
5.5 现场工业性试验分析 |
5.5.1 矿压监测内容及方案设计 |
5.5.2 矿压观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巷道布置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冲击地压回采巷道布置技术研究 |
2.1 试验巷道生产地质条件 |
2.2 回采巷道冲击力源分析 |
2.3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
2.4 不同宽度煤柱回采巷道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动载扰动作用下回采巷道响应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 |
3.1 综放开采覆岩破断动载扰动作用下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
3.2 动载作用下的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
3.3 支护系统的抗冲击能力核算 |
3.4 大直径钻孔卸压+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性试验 |
4.1 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案 |
4.2 5308 轨道顺槽支护方案 |
4.3 矿压观测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寸草塔煤矿回采巷道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沿空留巷支护及矿压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寸草塔煤矿沿空留巷覆岩结构及支护机理 |
2.1 工程概况 |
2.1.1 矿井概况 |
2.1.2 22301工作面生产条件 |
2.1.3 22301工作面地质条件 |
2.2 22301运输顺槽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移动分析 |
2.2.1 沿空留巷覆岩应力分布特征 |
2.2.2 沿空留巷覆岩破断特征 |
2.2.3 工作面开采后采空区内关键块B悬臂分析 |
2.3 沿空留巷围岩支护机理 |
2.3.1 巷内锚杆支护机理 |
2.3.2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寸草塔煤矿沿空留巷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3.1 22301运输顺槽留巷前支护参数 |
3.1.1 22301运输顺槽留巷前支护参数 |
3.1.2 22301运输顺槽留巷后支护参数 |
3.1.3 留巷巷道支护总平面图 |
3.2 巷旁支护设计 |
3.2.1 “分离岩块法”的巷旁支护设计 |
3.2.2 “切顶法”的巷旁支护设计 |
3.2.3 柔模墙体体宽度核算 |
3.3 沿空留巷前后支护参数效果模拟分析 |
3.3.1 模型建立及方案 |
3.3.2 留巷前巷道支护参数支护效果分析 |
3.3.3 留巷巷内加强支护效果模拟分析 |
3.3.4 巷旁不同宽度柔模墙支护效果模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沿空留巷工作面矿压显现及巷道变形监测 |
4.1 沿空留巷施工技术 |
4.2 留巷后工作面矿压显现实测分析 |
4.2.1 22301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方案 |
4.2.2 基本顶初次来压分析 |
4.2.3 工作面周期来压分布特征 |
4.3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分析 |
4.3.1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案 |
4.3.2 顶板钻孔窥视孔分析 |
4.3.3 巷道表面变形监测分析 |
4.3.4 锚杆(索)受力监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沿空留巷经济效益分析 |
5.1 沿空留巷成本分析 |
5.2 沿空留巷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煤柱工作面地质生产特征 |
2.1 矿井工作面地质条件 |
2.2 煤柱工作面开采所遇问题 |
2.3 工作面煤岩体力学参数测试 |
2.4 围岩结构裂隙发育特征探测 |
2.5 本章小结 |
3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围岩变形机理 |
3.1 空巷处巷道围岩裂隙探测 |
3.2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应力分布特征 |
3.3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基本顶破断特征 |
3.4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技术 |
4.1 工作面过顶板空巷方案设计 |
4.2 工作面过煤层空巷支护方案设计 |
4.3 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方案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煤柱工作面合理停采线位置设计 |
5.1 停采线设计理论分析 |
5.2 不同停采线位置数值模拟 |
5.3 巷道稳定性支护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煤柱工作面矿压规律监测 |
6.1 回采巷道矿压监测 |
6.2 工作面矿压监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近距离煤层群孤岛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研究现状 |
1.2.2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研究现状 |
1.2.3 孤岛综放沿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
1.2.4 沿空巷道煤柱留设及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
2.1 工作面概况 |
2.1.1 工作面位置 |
2.1.2 煤层赋存特征 |
2.2 煤岩体力学参数测定 |
2.2.1 取样地点 |
2.2.2 测试内容 |
2.2.3 测试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3 孤岛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分析 |
3.1 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理论分析 |
3.1.1 一侧采空 |
3.1.2 两侧采空 |
3.2 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模拟方案 |
3.2.2 一侧采空下采场应力分布规律 |
3.2.3 两侧采空下采场应力分布规律 |
3.2.4 两侧及上覆采空条件下采场应力分布规律 |
3.3 5213 工作面合理布置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 孤岛综放沿空掘巷合理位置确定 |
4.1 理论分析 |
4.1.1 合理位置 |
4.1.2 煤柱合理宽度 |
4.2 煤柱合理宽度确定 |
4.2.1 模拟方案 |
4.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3 煤柱合理宽度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5 孤岛综放沿空掘巷支护参数确定 |
5.1 模型选取 |
5.2 锚杆合理直径确定 |
5.2.1 模拟方案 |
5.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锚杆合理长度确定 |
5.3.1 模拟方案 |
5.3.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5.4 锚杆合理间排距确定 |
5.4.1 模拟方案 |
5.4.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5.5 锚索合理间排距确定 |
5.5.1 模拟方案 |
5.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分析 |
6.1 围岩控制方案 |
6.2 矿压监测方案 |
6.2.1 观测内容、方法及目的 |
6.2.2 测点布置 |
6.3 监测结果及分析 |
6.3.1 巷道变形规律 |
6.3.2 顶板离层规律 |
6.3.3 锚杆(索)工况分析 |
6.4 应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马道头煤矿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采高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试验研究区域概况 |
2 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釆高综放与沿空掘巷合理开掘时间与煤柱宽度确定 |
2.1 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釆高综放开采关键岩层运动与巷道合理开掘时间 |
2.2 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釆高综放区段合理煤柱宽度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釆高综放工作面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方案模拟分析 |
3.1 支护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
3.2 支护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釆高综放与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方案 |
4.1 围岩控制不对称方案支护设计 |
4.2 围岩控制后期方案支护设计 |
4.3 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 |
4.4 掘巷期间巷道位移监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孤岛综放面沿空窄煤柱合理宽度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场覆岩活动规律 |
1.2.2 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 |
1.2.3 护巷煤柱宽度 |
1.2.4 巷道围岩控制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孤岛综放面工程地质特征及围岩结构与应力分析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1.1 矿井简介 |
2.1.2 工作面位置 |
2.1.3 水文地质 |
2.1.4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
2.2 孤岛综放面围岩结构特征分析 |
2.3 孤岛综放面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孤岛综放面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沿空掘巷支承压力分析 |
3.1.1 沿空掘巷方式 |
3.1.2 沿空掘巷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
3.2 沿空巷道侧向支承应力分析 |
3.2.1 沿空巷道侧向应力分布 |
3.2.2 沿空巷道应力极限平衡区 |
3.3 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力学模型 |
3.4 沿空巷道围岩支护效果分析 |
3.4.1 沿空巷道围岩应力状态 |
3.4.2 沿空巷道支护强化效果数值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孤岛综放面沿空窄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
4.1 窄煤柱合理宽度确定的基本原则 |
4.2 沿空窄煤柱的理论宽度 |
4.2.1 沿空窄煤柱留设宽度的上限值 |
4.2.2 沿空窄煤柱留设宽度的下限值 |
4.3 沿空窄煤柱合理宽度的数值分析 |
4.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2 掘巷阶段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规律 |
4.3.3 回采阶段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空窄煤柱巷道围岩稳定性的现场监测及分析 |
5.1 沿空巷道支护设计 |
5.1.1 孤岛综放面回风巷道支护设计 |
5.1.2 回风巷道超前加强支护 |
5.2 回风巷道矿压监测方案设计 |
5.2.1 矿压监测内容 |
5.2.2 测点布置 |
5.3 表面位移观测分析 |
5.3.1 掘进期间围岩表面位移观测分析 |
5.3.2 回采期间围岩表面位移观测分析 |
5.4 围岩深部位移观测 |
5.4.1 掘进期间围岩深部位移观测 |
5.4.2 回釆期间围岩深部位移观测 |
5.5 巷道顶板离层观测 |
5.5.1 掘进期间顶板离层观测 |
5.5.2 回采期间顶板离层观测 |
5.6 锚杆载荷观测 |
5.6.1 掘进期间锚杆载荷观测 |
5.6.2 回采期间锚杆载荷观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孤岛煤柱采动影响下大巷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孤岛残留煤体回采技术研究 |
1.2.2 采动应力场在底板中分布的研究现状 |
1.2.3 巷道围岩破坏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残留煤体地质与回采技术特征 |
2.1 煤岩层赋存地质条件 |
2.1.1 煤层顶底板岩层赋存状况 |
2.1.2 煤岩力学性质 |
2.1.3 地应力分布 |
2.2 8#煤层孤岛保护煤柱地质情况 |
2.2.1 工作面概况 |
2.2.2 煤岩层概况 |
2.2.3 大巷支护情况 |
2.3 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研究结果 |
2.3.1 超前支承压力 |
2.3.2 侧向支承压力 |
2.4 小结 |
3 残留孤岛煤柱采动影响与下伏大巷应力耦合关系研究 |
3.1 采动支承压力在底板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
3.1.1 采场底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3.1.2 底板应力状态及破坏分析 |
3.1.3 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3.2 双向不等压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成的力学机制 |
3.2.1 双向不等压圆形巷道围岩的受力状态 |
3.2.2 围岩强度准则 |
3.2.3 双向不等压圆形巷道围岩塑性边界方程 |
3.3 巷道围岩塑性区深度的影响因素与形态特征 |
3.3.1 支护阻力分布对下伏大巷塑性区的影响 |
3.3.2 下伏大巷与孤岛煤柱距离对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3.3.3 应力集中系数对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3.3.4 侧压系数对下伏大巷塑性区的影响 |
3.3.5 巷道半径对下伏大巷塑性区的影响 |
3.3.6 巷道围岩性质对下伏大巷塑性区的影响 |
3.3.7 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特征 |
3.4 结论 |
4 东欢坨矿残留孤岛煤柱回采技术研究 |
4.1 煤柱留设尺寸研究 |
4.2 开采厚度分析 |
4.3 工作面推进速度分析 |
4.4 小结 |
5 下伏大巷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 |
5.1 FLAC~(3D)简介 |
5.2 关于研究内容与建立数值模型 |
5.2.1 研究内容 |
5.2.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5.3 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模拟过程及分析 |
5.3.1 孤岛煤柱侧向支承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2 不同尺寸煤柱对下伏大巷围岩应力、塑性区分布的影响研究 |
5.3.3 不同开采厚度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4 不同推进速度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5 下伏大巷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 巷道围岩性质对下伏大巷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5.4.1 不同巷道半径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2 不同围岩内聚力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3 不同围岩内摩擦角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4 不同侧压系数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5 不同应力集中系数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6 不同支护阻力对底板大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5 优化回采技术方案后下伏大巷塑性破坏形态模拟结果 |
5.6 小结 |
6 残留孤岛煤柱采动影响下的大巷支护技术研究 |
6.1 孤岛煤柱下伏大巷原有支护参数确定 |
6.2 下伏大巷支护方案优化 |
6.2.1 下伏大巷围岩破坏优化研究 |
6.2.2 下伏大巷锚杆间距优化研究 |
6.3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经济性评价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10)资源枯竭型矿井残留煤柱群安全高效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残留煤柱群分布及回收方案设计 |
2.1 生产现状概况 |
2.2 残留煤柱概述及回收范围的划分 |
2.3 接替方案与回采工艺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楔形护巷煤柱沿空掘巷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 |
3.1 沿空掘巷上覆岩体破断结构特征 |
3.2 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3.3 巷道支护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残留煤柱工作面通风及运输线路优化设计 |
4.1 通风线路优化设计 |
4.2 运煤线路优化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北大巷煤柱综采工作面过穿层老巷时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5.1 穿层老巷概况 |
5.2 安全法距的确定 |
5.3 穿层老巷支护参数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工业性试验 |
6.1 巷道矿压观测 |
6.2 工作面液压支架阻力观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孤岛煤柱回采渡旧巷时矿压显现特点与顶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铁峰矿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及窄煤柱合理尺寸研究[D]. 邢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D]. 粱晓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巷道布置与控制技术研究[D]. 徐自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寸草塔煤矿回采巷道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D]. 黄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D]. 耿继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近距离煤层群孤岛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D]. 陈要宗.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马道头煤矿特厚关键层条件下大采高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应用研究[D]. 蔡志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8]孤岛综放面沿空窄煤柱合理宽度及其稳定性研究[D]. 姚博.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9]孤岛煤柱采动影响下大巷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D]. 邢瑞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5)
- [10]资源枯竭型矿井残留煤柱群安全高效回收技术研究[D]. 崔满堂.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