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涛[1]2004年在《凡纳滨对虾和青蛤混养池塘水质及底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在科技部项目02EFN 216900738支持下,对比研究了4组不同密度的青蛤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影响。从青蛤对混养虾池的水质、底质中的氮、磷、有机碳沉积以及其它几个重要因子的作用等方面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1.放养青蛤可以降低养殖池塘底质中的氮素沉积以及水体中的总氮含量。投放青蛤的养殖池底质氮素积累均少于未投放青蛤的养殖池,不同密度池塘氮素积累不同,其中放养密度为78.75公斤/亩的池塘氮素的沉积量最少。 2.实验期间各池塘底质中的总磷均保持了持续增长,放养青蛤的池塘底质中的总磷增加值少于未投放青蛤的池塘。放养青蛤密度最大的池塘因生物沉降量大,对降低底质中磷沉积的降低作用最小。 3.实验过程中由于青蛤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滤食作用,放养青蛤的池塘水体的透明度较高,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不同青蛤放养密度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不同,池塘初级生产力随放养密度的增高而降低。混养青蛤还可以减少底质中有机碳的积累。 4.本实验还对青蛤的滤食率与体重、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青蛤的滤食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加,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而上升。青蛤的个体滤食率与体重呈正相关关系。
王大鹏[2]2006年在《对虾池青蛤、江蓠混养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压力,将生态上有互利作用的多个物种进行合理混养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贝类可以有效滤除水体中颗粒有机物质,大型藻类则可以吸收水体中丰富的营养盐,将二者与对虾混养在一起,可望有效提高整个养殖系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以我国广泛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作为主养对象,通过围隔实验,通过对不同混养组合的水质状况、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对凡纳滨对虾与青蛤(Cyclina sinesis)二元混养以及凡纳滨对虾、青蛤和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叁元混养模式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比研究了凡纳滨对虾—青蛤、凡纳滨对虾一江蓠以及凡纳滨对虾—青蛤—江蓠叁种最佳结构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及其能量收支和能量转化效率。 1.凡纳滨对虾与青蛤混养的实验研究 以对虾池陆基实验围隔法,将对虾以30ind·m~(-2)的密度水平与不同密度的青蛤(7ind·m~(-2)、15ind·m~(-2)、30ind·m~(-2)和45ind·m~(-2))混养在一起,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结束时,对虾的规格为5.98~6.25g·ind~(-1),平均为6.15g;成活率为68.91%~86.32%,平均为78.54%;对虾的净产量变化在1290.20~1675.60kg·hm~(-2)之间,平均为1474.20kg·hm~(-2)。青蛤净产量为73.00~278.00kg·hm~(-2),平均为192.00kg·hm~(-2);成活率为59.30%~89.40%,平均为76.30%。各处理组综合产量变动在1429.00~1754.00kg·hm~(-2)之间,平均为1570.00kg·hm~(-2),而作为对照的对虾单养组产量为1444.00kg·hm~(-2)。由于青蛤苗种成本较高,混养组投入产出比与单养组相比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0.70%~22.60%。 各混养系统中,凡纳滨对虾和青蛤对N的绝对利用率的变动范围分别为
孙云飞[3]2013年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系统氮磷收支和池塘水质与底质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体有机污染加剧,导致病害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多品种混养不仅可以提高草鱼的养殖产量,还能减少草鱼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是草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研究了草鱼、鲢鱼(Hypophy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鲤鱼(Cyprinus carpio)混养系统氮磷的收支以及草鱼、鲢鱼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两种混养方式(整池混养和分隔混养)池塘水质和底质的不同以期为草鱼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鱼不同养殖系统氮收支的研究采取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G组)、草鲢鱼混养(GS组)、草鲤鱼混养(GC组)、草鲢鲤鱼混养(GSC1,GSC2)系统氮的收支。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饵料中氮的输入是N输入的主要途径,占N总输入的85.54%~93.38%,G组所占比例最大为93.38%,GSC2组所占比例最小为85.54%,各处理组氮输入没有显着差异(P>0.05)。2、养殖生物收获氮输出占N总输出的比例最大,为62.80%~77.15%。3、底泥积累是仅次于养殖生物收获的输出部分,为15.19%~27.60%,其中,GSC1组和GSC2组显着低于G组、GS组和GC组(P<0.05)。草鲢鲤混养可以显着减少系统氮在底泥中的积累,GSC2组氮的利用率显着高于G组、GS组、GC组和GSC1组,GSC2为较佳的草鱼混养模式。2.草鱼不同养殖系统磷收支的研究采取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G组)、草鲢鱼混养(GS组)、草鲤鱼混养(GC组)、草鲢鲤鱼混养(GSC1,GSC2)磷的收支。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饲料中磷的输入是总P输入的主要途径,饲料投入的磷占系统磷总输入的82.60%~84.26%;雨水、水层和投入生物输入磷量分别占系统磷总输入的4.04%~4.12%、7.38%~7.81%和3.66%~5.55%,为次要部分。2、底泥积累磷输出占P总输出的比例最大,为76.37%~79.96%;水层积累是仅次于P底泥积累的输出部分,为13.07%~15.23%,其中,GSC1组和GSC2组显着低于G组、GS组和GC组;GS组和GC组显着低于G组(P<0.05);草鲢鲤混养可以显着减少磷在水体中的积累(P<0.05);GSC2组和GS组磷的利用率显着高于G组、GC组和GSC1组(P<0.05),因此,草鱼混养鲢鱼可以降低磷在水体中和底泥中的积累,GSC2组为较合理的混养模式。3.草鱼不同混养方式池塘水质和底质的比较研究于2012年6月~9月研究了草鱼、鲢鱼和凡纳滨对虾整池混养和分隔混养池塘水质和底质随养殖周期的变化,并比较了两种混养方式池塘水质和底质的不同。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6月~9月期间,9号池塘(分隔混养)水体的氨氮含量高于5号池塘(整池混养);整池混养池塘水体中亚硝氮含量变化范围大,分隔混养池塘含量较稳定;6月、7月分隔混养池塘水体中硝氮含量显着高于整池混养池塘(P<0.05);5号池塘水体活性磷含量高于9号分隔养殖池塘;9号池塘水体中活性磷含量变化范围为0mg/L~0.0042mg/L,波动范围较小。2、整池混养池塘水体中总氮含量变化范围为1.65mg/L~3.57mg/L,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且显着高于分隔混养池塘;分隔混养池塘水体中总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84mg/L~2.05mg/L,最小值出现在8月份。整池混养池塘水体中总磷含量在7月、8月和9月份都高于分隔混养池塘。3、通过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总氮总磷的比较看出,整池混养池塘中的总氮总磷含量显着高于分隔混养池塘(P<0.05)。因此,从养殖环境减污的角度可以看出,分隔混养相对于整体混养来说可以显着减少对池塘水体和底泥的污染。
常杰[4]2006年在《对虾、青蛤和江蓠不同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统计表明,到2004年底,我国海水养殖对虾年总产量已经达到53.6万吨,因此,对虾养殖业对近海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改善养殖系统内部环境,降低养殖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在养殖系统的积累与沉积,减少对虾养殖池塘废水排放对近海环境的影响,对养殖池塘的生态学性状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须的。其中,对养殖系统的化学收支的研究可以揭示水体中物质的来源与归宿,是评价养殖池塘中各营养源的重要性、物质转化效率和养殖污染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氮、磷是影响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的重要元素,其利用率和积累状况常被作为评价养殖水平、养殖模式以及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养殖池塘氮磷收支、分布、动态及利用率等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利用海水陆基实验围隔,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青蛤(Cyclina sinesis)和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不同混养系统的水化学状况、氮(N)和磷(P)在底泥中的垂直分布以及N和P收支状况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研究滤食性贝类和大型藻类在混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从而为对虾、青蛤和菊花心江蓠不同混养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化学收支依据。1.对虾、青蛤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将对虾以30 ind/m~2的密度水平与不同密度的青蛤(7ind/m~2,LC1;15ind/m~2,LC2;30ind/m~2,LC3;45ind/m~2,LC4)混养在一起,以对虾单养(CO)作为对照,利用围隔进行了60d养殖实验,对其水化学和N、P收支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虾单养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83.1%,占P总输入的86.0%,各混养组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79.6%~85.0%,占P总输入的86.2%~90.6%。对虾混养模式下的N输出占总输入的比例高于单养组,但磷输出与单养组差别不大。各处理组收获的虾、贝占N总输出的比例由大到小的排序为LC2(33.2%) >LC3(31.7%)>
朱方建[5]2011年在《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索可持续的对虾池塘养殖模式,本课题进行了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水质变动和产出效果、二茬养殖试验以及虾鱼混养对抑制弧菌的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的原理及应用现状本文通过查阅中外文献比较总结了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的原理、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以及现实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期对对虾池塘综合养殖研究提供一点理论依据。2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与对虾单养模式的池塘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对比研究在调查珠江叁角洲地区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基础上,本实验于2010年3月~6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与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的产出效果和水质动态。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各3口,均位于珠江叁角洲,实验对养殖全过程进行跟进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温棚中间培育,混养组凡纳滨对虾平均养殖周期比单养组短10天,平均体重、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比单养组分别高6.24%、26.25%、55.86%,对虾饲料的实际投饵系数比单养组低8%。混养组草鱼单位净产量1467.27(±115.82)kg·hm~(-2),杂食性鱼类鲫和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总单位净产量447.78(±34.20)kg·hm~(-2)。混养鱼类的成活率均在98%以上。混养池塘单位面积总投饵量虽然比单养组大,但水体NO_2-N浓度和COD比单养组低,混养池塘水体的无机氮主要以毒性小的TAN、NO_3-N形式存在,NO_2-N波动小。混养池塘水体透明度比单养池塘稳定,但早晨溶解氧含量低于单养池塘,需加强人工增氧。3低盐度土池凡纳滨对虾-草鱼二茬混养试验本实验于2010年7~8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鲫、鲢和鳙二茬养殖模式与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的产出效果和水质动态。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各3口,混养塘在第一茬对虾收获以后,混养鱼类不起捕,利用原养殖用水再次放养虾苗;单养塘经过清塘消毒,并对养殖全过程进行跟进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混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控制饲料投喂量,二茬混养和单养水质因子中的pH、DO、TAN、NO_2-N、NO_3-N、PO_4-P和COD差异均不显着,混养组对虾成活率和单位产量分别比单养组高55.72%和5.26%。但由于过度控制草鱼饲料投喂量,导致草鱼抢食对虾饲料,混养组对虾生长比单养组平均养殖周期长41d,平均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单养组低46.51%和4.38%,投饵系数比单养组高56.76%。草鱼的平均单位净产量2038.13(±193.55)kg·hm~(-2),成活率97.75%,投饵系数0.92;杂食性鱼类鲫的平均体重0.48kg,净产量163.88 kg·hm~(-2),成活率99%;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总平均单位净产量827.06(±40.93)kg·hm~(-2)。实验结果表明,虾塘混养鱼类二茬养殖可有效减少对虾疾病的发生,相对对虾单养模式可显着提高对虾成活率。但是混养鱼类也会与对虾争抢饲料,对总饲料成本有影响,因此在饲料投喂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4第二茬鱼虾混养与对虾单养池塘弧菌动态及其与水质因子相关性分析本实验于2010年7~8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鲫、鲢和鳙二茬养殖模式与对虾单养消毒模式中弧菌的数量变动,并就水中弧菌分布数量与水质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各池塘均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单养塘定期使用消毒剂消毒水体,抗菌药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拌喂对虾饲料;混养塘养殖过程中未使用消毒产品,仅通过混养鱼类改善养殖环境。结果表明:通过定期的水体消毒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体中弧菌大量滋生,避免养殖后期弧菌爆发性增殖;混养塘弧菌在养殖后期突然上升,最高达到4.75×10~3CFU/ml,显着高于单养组。但单养塘对虾发病导致成活率明显低于混养塘,仅有32.61%,混养塘对虾成活率达到87.37%,在本实验中,池塘水中弧菌与大多数水质因子相关性不显着。
刘朋[6]2012年在《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由于集约化养殖成度的提高,有机污染的加剧,及各种病害的威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寻求健康的养殖模式已不容忽视。为降低草鱼养殖过程中各营养物在系统的沉积和积累,对草鱼养殖池塘的生态学性状进行研究是必须的。C、N和P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其利用率和积累情况常被作为评价养殖水平、模式以及自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淡水养殖池塘系统有机碳、氮、磷收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种类的生态位和习性互补的特点,以草鱼为主养对象,混养滤食性的鲢和杂食底栖类的凡纳滨对虾,采用陆基围隔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N和P收支及其在水体和底泥中积累情况的研究,以期找到科学的草鱼混养模式,为我国淡水池塘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有机碳的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收入与支出,分析不同养殖模式系统水体和底泥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收入主要源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和饲料投喂,所占比例分别为63.10~76.59%和22.56~36.54%;(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支出依次为水体呼吸、底泥有机碳积累、生物和底泥呼吸、次级生产、养殖生物生产、水体积累和附着物利用,所占比例分别为32.17~44.90%、22.58~30.67%、11.45~21.54%、9.08~15.46%、4.07~9.46%、0.30~0.93%和0.74~1.03%;(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有机碳含量从养殖初期的5.79±0.62mg/L上升到收获时的13.68±0.89~16.40±1.84mg/L。其中,草鱼单养组水体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草鱼混养组(草鱼和鲢混养;草鱼、鲢和对虾混养),草鱼、鲢混养组水体有机碳含量高于草鱼、鲢和对虾混养组,但差异不十分明显;(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有机碳含量从养殖初期的2.51±0.40%上升到收获时的3.07±0.07~3.61±0.63%。其中,草鱼单养组底泥有机碳积累量显着高于草鱼混养组(P<0.05),草鱼和鲢混养组有机碳积累量显着高于草鱼、鲢和对虾混养组(GSL3)(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可减轻水体尤其底泥中有机碳的积累,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草鱼混养模式。2.草鱼不同混养系统N收支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氮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收入与支出,分析不同养殖系统水体和底泥氮含量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收入主要源于饲料投喂,占系统氮总量的87.03~90.45%。(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支出依次为生物生产、底泥积累、水体积累、围隔布吸附、氨挥发,所占比例依次为43.82~57.99%、17.49~27.56%、7.77~10.28%、1.36~3.35%和0.20~0.29%。(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氮含量由养殖初期的56.51±1.72g.49m~(-2)上升到147.04±8.72~187.18±12.06g.49m~(-2);其中,G组水体氮积累量显着高于GSL2、GSL3和GSL4组(P<0.05),与GS组差异不显着(P>0.05),GS组水体氮积累量显着高于GSL3组(P<0.05)。(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氮含量由养殖初期的0.19±0.02%上升到0.65±0.04~0.87±0.14%。其中,底泥氮积累量G组显着高于GSL2、GSL3、GSL4组(P<0.05),GS组底泥氮积累量显着高于GSL2、GSL3和GSL4组(P<0.05),G、GS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5)不同养殖模式下氮利用率GS、GSL组显着高于G组(P<0.05),GS、GSL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鲢、凡纳滨对虾叁元混养模式可减轻水体和底泥氮的积累,提高系统氮利用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混养模式。3.草鱼不同混养系统P收支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P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P的收入和支出,分析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和底泥P含量的变化。主要的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的收入主要源于饲料投喂,占系统磷输入总量的90.06~91.13%,为主要部分。(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支出依次为底泥积累、水体积累、生物生产和附着物利用,所占比例依次为76.80~92.38%、12.63~21.44%、6.05~9.83%和1.10~1.60%。(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磷含量由养殖初期的11.65±2.63g.49m~(-2)上升到收获时的40.13±7.72~67.33±5.43g.49m~(-2);G组水体磷积累量显着高于GSL组(P<0.05),与GS组差异不显着(P>0.05),GS组显着高于GSL3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着(P>0.05)。(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磷含量由养殖初期的379.6±39.58g.49m~(-2)上升到622.87±69.22~669.73±76.94g.49m~(-2),底泥氮积累量养殖期间底泥磷积累量G组高于GS、GSL组,GS组高于GSL组,差异都不显着(P>0.05)。(5)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磷利用率GSL1、GSL2和GSL3组显着高于G和GS组(P<0.05),G和GS组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鲢、凡纳滨对虾叁元混养模式可减轻水体和底泥磷的积累,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磷利用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混养模式。4.草鱼不同混养系统C、N、P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C、N、P动态变化。实验于2011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C、N和P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期间G组总氨氮、硝酸氮和磷酸盐含量一般较GS组和GSL组高;GS组较GSL组高。(2)养殖水体总氮、总磷含量随养殖周期延长呈上升趋势,且养殖期间水体总氮、总磷积累量G组显着高于GSL组(P<0.05)。(3)养殖期间水体DOC、POC的含量呈上升趋势,7月、9月和10月份水体DOC含量G组显着高于GSL组(P<0.05),8月、9月和10月份水体POC含量G组显着高于GSL组(P<0.05);G组与GS组DOC、POC的含量在大部分月份差异不显着;养殖期间DOC:POC:TOC由养殖初期的0.59:0.41:1变为收获时的0.44:0.56:1。(4)养殖期间草鱼单养组叶绿素a含量呈快速增长,最高达293.95±18.51ug/L,GS组和GSL组叶绿素a含量相对稳定。实验初步表明,草鱼、鲢、凡纳滨对虾叁元混养模式对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具有积极作用。
赵广学[7]2012年在《凡纳滨对虾几种综合养殖模式的比较与效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对虾养殖业发展迅猛。而作为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叁大优良品种之一的凡纳滨对虾,其贡献尤其重要。但是,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各种问题随之而来,诸如疾病爆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不高等。面对对虾养殖业诸多问题的挑战,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品种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被认为是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根据生态平衡、物种共生互利和对物质多层次利用等生态学原理,人为地将喂养品种(大部分的鱼类),吸收无机物的物种(大部分的海藻),吸收有机物的物种(大部分以悬浮物和沉淀物为食的物种)等多种养殖种类按照正确的比例结合起来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养殖。混养模式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使其与单养模式相比能更好的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果。本试验利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的原理,研究凡纳滨对虾与斑点叉尾鮰、泥鳅或罗非鱼的不同组合搭配滤食性的叁角帆蚌和水生植物蕹菜的养殖效果,以期为探索主养凡纳滨对虾的池塘的低碳高效模式提供参考。试验分A、B、C叁个组和对照组D,每组叁个重复,在12个室外水泥池(16m~2)中进行。试验组A中放养体长约1cm的凡纳滨对虾苗(100尾/m~3),混养叁角帆蚌,斑点叉尾鮰(0.125尾/m~3),并在水面种植1/10池塘面积的蕹菜;试验组B混养鱼类为泥鳅(6尾/m~3),组C为罗非鱼(0.5尾/m~3),虾苗投放和其它混养对象同组A;对照组D只投放相同数量和规格的虾苗。试验持续80天,期间对氨氮、亚硝氮、硝氮、总氮、总磷、叶绿素、TSS、COD等水质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并定期测量对虾体长、体重等指标,在养殖试验结束后测量各组对虾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胶原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试验期间A、B、C的氨氮平均浓度比对照组降低3.2%、8.1%、0.8%,对照组D氨氮的平均浓度最高,为1.17mg/L。在养殖后期(70天),A、B、C组水体氨氮平均浓度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2.1%、11.8%、5.9%(P>0.05),对照组D氨氮浓度最高,为1.83mg/L。试验组A、B、C的亚硝酸盐氮平均浓度比对照组降低10.2%、12.6%、4.8%,对照组D亚硝酸盐氮的平均浓度最高,为0.157mg/L。在养殖后期(70天),组A、B、C水体亚硝酸盐氮浓度比对照组分别降低8.9%、10.0%、(P<0.05)3.3%,对照组D的亚硝酸盐氮浓度最高,为0.615mg/L。对虾的生长率和成活率的测量结果表明,在养殖中期各组对虾的体长体重测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在后期组B对虾的增重率比对照组D提高50.42%,并且对虾的成活率达到了80.12%,高于其他各组。而各组对虾营养指标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养殖模式对于对虾肉质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小。总之,本研究的几种养殖模式与单养凡纳滨对虾模式相比,在水质方面,综合养殖模式的优势较明显,能够改善池塘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和致病的环境因素,使得对虾健康生长;而在对虾生长效率方面,综合养殖模式比单养模式能促进虾的生长,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并且在综合养殖模式中混养泥鳅可以稳定水体生态系统,提高对虾的成活率。
冯奇飞[8]2014年在《淡水养虾塘底质硫化物含量及与其它因子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化物是衡量养殖塘底质环境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表征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指标之一。其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破坏养殖生态环境和弱化水体自净能力的产物。硫化物能刺激和腐蚀养殖对象的鳃组织,造成呼吸困难,还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硫血红蛋白,降低机体携氧能力以及抑制某些酶化反应;H2S能影响大多数需氧微生物和藻类正常新陈代谢,弱化水体自净能力。故在虾类健康养殖过程中,底质硫化物应予以严格控制。本文通过养殖期间,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两种淡水养虾塘底质硫化物、单质硫(S0)、总硫(TS)、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等含量与变化的跟踪调查,探讨了硫化物与TS、TOC、TN、TP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以生石灰、漂白粉、阴干、浸泡等方式处理虾塘底质,测定并获得了各处理方式对底质硫化物及其它指标的处理效果。通过凡纳滨对虾养殖塘调查与分析得到,底质与水源硫化物变化范围分别为0.31~5.86mg/kg和18.03~232.60mg/kg,均低于我国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300mg/kg。试验塘底质单质硫和TS含量范围分别为0.32~3.06mg/kg和220.00~442.00mg/kg。硫化物与单质硫分别占TS0.12%~1.76%与0.13%~1.03%。硫化物和TS随养殖时间呈增加趋势,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单质硫呈较大幅度的增减变化,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终值为初始值的86.9%~128.2%;TOC随养殖时间呈波浪式增加;TN显现以较平稳的波浪式递增变化;TP基本呈波浪式增减变化。底质硫化物、TS、TOC、TN相互之间均存在极显着(P<0.01)正相关;TS与TP之间存在显着(P<0.05)正相关。残饵、虾代谢物等沉降是虾塘底质硫化物和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使对虾塘沉积物约增厚3.02~3.78cm。同时探讨了罗氏沼虾塘底质硫化物含量及其与其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罗氏沼虾养殖期间,虾塘底质硫化物与TS均随养殖时间呈波浪式增加,硫化物属于低含量水平,变化范围0.30~9.34mg/kg,低于我国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300mg/kg;河道底质硫化物也基本低于此标准。虾塘底质TS含量范围127.50~403.68mg/kg,其中0.2%~3.3%为硫化物,河道TS含量范围375.00~2755.00mg/kg,硫化物占其0.7%~19.2%。虾塘TOC基本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22日。TN以较平稳波浪式递增;TP随养殖时间递减。底质硫化物分别与TS、TOC(除T3塘外)呈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沉降有机物是虾塘底质产生硫化物、TOC与TN的重要因素,残饵是沉降有机物的主要来源,维持丰富溶氧量、减少残饵量与彻底清淤是控制虾塘底质硫化物的关键措施。试验还探讨了室内以凡纳滨对虾塘底质为处理对象,测定了分别以生石灰、漂白粉、阴干、浸泡的处理方式对底质硫化物及其它指标的处理效果。结果为:在试验条件下,用0.225kg/m2生石灰处理的底质硫化物、TS、TN、TP分别降低76.9%、11.3%、13.3%、50.1%,效果优于其余处理方式,综合其它指标,0.225kg/m2生石灰+浸泡是试验方案中对底质各指标的处理效果最好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底泥2(黑臭污染底泥)的处理效果更佳,其硫化物、TS、TN、TP分别降低了88.6%、36.8%、54.0%和50.8%。因此休塘期可采用生石灰+浸泡的处理方式改良底质。试验所得养殖期间虾塘底质硫化物、TN、TOC的含量与演变特点可为研究虾塘硫、氮、碳等元素的收支平衡与循环以及为虾塘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底质处理方式与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虾塘底质处理效果提供实践依据。
张振东[9]2011年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草鱼作为主养对象,根据不同种类在生态位和习性上互补的特点,配养滤食性的鲢和杂食性的凡纳滨对虾,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通过分析不同复合养殖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能量利用情况,建立较佳的草鱼复合养殖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开展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实验于2009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了各养殖系统水质和底质的变化、养殖生物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分析了各复合养殖系统的饲料转化效率、氮磷利用率及产出投入比。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放养密度为0.77尾/m~2时,既可以保证出池规格(>1 100g/尾)又不影响收获产量(>8 400kg/hm~2),同时饲料转化效率(>52%)及氮磷利用率(N>30%,P>14%)也较高;鲢放养密度为0.23尾/m~2或0.45尾/m~2,可以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草鱼、鲢、虾放养密度分别为0.58尾/m~2,0.23尾/m~2,48.9尾/m~2时,底质被污染程度最小。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复合养殖模式:草鱼与鲢复合养殖比例为草鱼0.77尾/m~2、鲢0.45尾/m~2;草鱼、鲢和对虾复合养殖比例为草鱼0.77尾/m~2、鲢0.23尾/m~2、凡纳滨对虾16.3尾/m~2。2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进一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开展了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进一步研究。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了各养殖系统水质和底质的变化、养殖生物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分析了各养殖系统的饲料转化效率、氮磷利用率及产出投入比及综合养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草鱼、鲢和对虾复合养殖比例为草鱼0.77尾/m~2、鲢0.23尾/m~2、凡纳滨对虾20尾/m~2的模式为较为优化的复合养殖模式。该模式中生物出池规格为:草鱼1 049g/尾、成活率为98.2%;鲢866g/尾、成活率为100%;凡纳滨对虾10.3g/尾、成活率为50%;总产量为11 500kg/hm~2,产出投入比为1.33,净收益为35 466元/hm~2,饲料转化效率为58.9%,氮利用率为48.4%、磷利用率为21.5%,综合养殖效果值为1.27。3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开展了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系统接受的总太阳光辐射能为6658.78 MJ/m~2。单养草鱼组光能利用率为0.53%,总初级生产力为35.39MJ/m~2,总次级生产力为5.41MJ/m~2,沉降率为55.8%,饲料转化效率为21.4%,总能量转化效率为6.7%。放养鲢降低了光能利用率(0.22~0.36%)及初级(14.94~24.22 MJ/m~2)和次级生产力(1.32~1.68 MJ/m~2),放养鲢和凡纳滨对虾都有降低沉降污染(沉降率36.3~54%)、提高饲料转化效率(25.5~27.5%)及总能转化效率(10.2~13.4%)的作用。本实验中较为优化的复合养殖模式为草鱼0.77尾/m~2、鲢0.23尾/m~2、凡纳滨对虾20尾/m~2。
董佳[10]2013年在《叁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和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多种类混养已经成为我国海水池塘养殖的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它可以增加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空间成层性,提高池塘中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环境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投入物质的利用率,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近年来,叁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人工养殖在北方地区已形成规模,而梭子蟹与对虾和贝类的混养模式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模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梭子蟹、对虾和贝类的放养数量的确定多基于经验,随意性较大,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对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不同混养系统的氮(N)、磷(P)收支及养殖效果等的分析,探讨了不同虾蟹混养系统N、P的利用率状况和叁疣梭子蟹与凡纳滨对虾的适宜搭配比例,研究结果对于蟹虾混养合适比例的确定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叁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法,对叁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设6个处理,将虾、蟹按四个不同比例组合,同时以虾单养组和蟹单养组为对照。结果表明,收获时梭子蟹的甲宽为7.26~14.29cm,甲长为4.18~11.42cm,处理C3S2成活率最高,为41.33%,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各处理成活率大小依次为C3S2>C4S1>C2S3>C>C1S4。梭子蟹的净产量最高为C3S2组,2713kg/hm~2,与其它组均差异显着(P<0.05)。收获时对虾的体长为6.78~11.23cm,其中对虾单养组(S)规格最小,各处理对虾成活率大小依次为C4S1>C3S2>C1S4>C2S3>S。对虾净产量最高的组为C2S3(2699kg/hm~2),除C3S2外,均与对虾单养组(S)差异显着(P<0.05)。综合养殖结果和经济效益,在本研究中,叁疣梭子蟹和对虾混养的最佳配比为叁疣梭子蟹6只/m~2,凡纳滨对虾45尾/m~2。2.叁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了叁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的N、P的收支、利用率及养殖效果等。结果表明:投喂饵料(包括对虾饲料与蓝蛤)是围隔中N、P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9.77%~91.53%和P总输入量的94.31%~98.43%;其次为水层中带入的N、P,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06%~16.22%和P总输入量的1.12%~4.53%;由于放养的养殖生物个体太小,对整个养殖系统中N、P的贡献极小。在支出项目中,N、P的支出主要在底泥积累中,分别占到N总支出量的40.29%~65.89%和P总支出量的76.11%~86.54%,其次为养殖生物和水层积累,其中N在水层中输出的比例较大,而吸附、渗漏的较少,而P在水层中输出的比例较小,吸附、渗漏的较多。本研究表明,各混养组梭子蟹N的利用率均显着高于单养蟹组(P<0.05)。综合养殖结果和各系统N、P利用率数据表明,在本研究中,叁疣梭子蟹和对虾混养的最佳配比为叁疣梭子蟹6只/m~2,凡纳滨对虾45尾/m~2。3.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采用海水池塘陆基围隔实验方法探讨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与菲律宾蛤仔混养的适宜配比与水环境变化,比较其养殖效果。实验设置了8个处理,每个处理分别设置了4个重复,菲律宾蛤仔以四个不同密度与虾、蟹混养。结果表明,各处理组梭子蟹个体大小指标方面(甲宽、甲长、体重)均差异不显着,产量最高为CSB4组(4269.05kg/hm~2),其次为CSB3组(3024.82kg/hm~2),均显着高于虾、蟹混养组CS(2551.29kg/hm~2),CSB3组与CSB4组中梭子蟹的成活率也显着高于CS组。说明在虾、蟹混养系统中引入一定量的滤食性贝类,可以显着提高梭子蟹的成活率和产量。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最高组为CSB3组,达到70.67%,其次为CSB4组(41.74%),这两组的成活率均显着高于其他组。CSB3组凡纳滨对虾的平均体重显着高于CSB4组,但与CSB1组、CSB2组差异不显着,说明在虾、蟹、贝混养系统中,贝类密度过大,会影响对虾的生长。不论是CSB3组还是CSB4组,综合效益和产量均显着高于去年实验中的最优虾蟹混养组合。本实验结论,虾、蟹、贝混养的最佳配比为叁疣梭子蟹6ind/m~2,凡纳滨对虾45ind/m~2,菲律宾蛤仔30~60ind/m~2。4.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了叁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不同混养系统的N、P的收支、利用率及养殖效果等。结果表明:投喂饵料(包括对虾饲料与蓝蛤)是围隔中N、P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3.81%~89.75%和P总输入量的96.64%~98.13%;其次为水层中带入的N、P,分别占到N总输入量的7.14%~19.00%和P总输入量的0.39%~1.11%;由于放养的养殖生物个体太小,对整个养殖系统中N、P的贡献极小。在支出项目中,N、P的支出主要在底泥积累中,分别占到N总支出量的39.88%~60.36%和P总支出量的35.69%~78.52%;其次为养殖生物和水层积累,其中N的输出在渗漏损失中较大,而水层积累与吸附的较少,而P的输出在水层中的较多,吸附、渗漏的较少。本研究表明,N、P综合利用率最高为CSB3组,其次为CSB4组。综合养殖结果和各系统N、P利用率数据表明,在本研究中,虾、蟹、贝混养最优比例为叁疣梭子蟹6ind/m~2,凡纳滨对虾45ind/m~2,菲律宾蛤仔30~60ind/m~2。
参考文献:
[1]. 凡纳滨对虾和青蛤混养池塘水质及底质的研究[D]. 张江涛. 河北大学. 2004
[2]. 对虾池青蛤、江蓠混养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D]. 王大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系统氮磷收支和池塘水质与底质的比较研究[D]. 孙云飞.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 对虾、青蛤和江蓠不同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D]. 常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 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初步研究[D]. 朱方建. 上海海洋大学. 2011
[6].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D]. 刘朋.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7]. 凡纳滨对虾几种综合养殖模式的比较与效能评价[D]. 赵广学. 上海海洋大学. 2012
[8]. 淡水养虾塘底质硫化物含量及与其它因子关系的研究[D]. 冯奇飞. 上海海洋大学. 2014
[9].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研究[D]. 张振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0]. 叁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和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D]. 董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