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效应论文-任奚娴,唐仲霞,向程,邵利

民族效应论文-任奚娴,唐仲霞,向程,邵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

民族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任奚娴,唐仲霞,向程,邵利[1](2019)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扶贫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选择,当地居民作为旅游扶贫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的感知态度成为反映当地旅游扶贫成效的晴雨表。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从居民视角出发,以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与模糊数学法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主体的感知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居民对当地政府、企业、游客和居民的综合感知中,居民对企业的感知值最高,其他依次为本地居民、游客和当地政府。②在各单项指标中,"公平公正、协助支持与协调沟通"、"信息公开、尊重包容"、"相处和谐融洽"、"继承发扬与公平竞争"分别对当地政府、企业、游客和居民的感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的"造血式"扶贫,对其他民族地区通过旅游扶贫实现脱贫摘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9年12期)

董玉峰[2](2019)在《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减贫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减贫、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与非民族地区差距显着,基本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区域性特征,且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亦呈现显着的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减贫存在门槛特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在跨越门槛前后均具有显着的减贫效应,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建议按照动态发展的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阶段,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并合理配置资源。(本文来源于《武汉金融》期刊2019年11期)

刘珩[3](2019)在《人类学研究的效应政治:论“民族”的现实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效应政治依据各学科具有的"重要性"或者"效应"而被归于特定的研究领域。在效应政治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学被限定在个案式的社区研究范畴之内,其研究的"效应"只能停留在"族群"的各个层级之上。人类学的现实主义则揭示出,"民族"作为一种知识,并非由科学主义式的抽象概念所构成,它同样依赖于人的经验这一社会现实,因此必须进一步考察大众在地方性的文化内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并呈现"民族"观念的种种实践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1期)

祁永康,姜力玮,吴新苗,陈强强[4](2019)在《民族深度贫困区社会资本减贫效应分析——以和政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是中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资本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在精准扶贫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为例,以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信任维度、社会网络维度和社会规范维度为出发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检索法,基于入户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汉族、回族和东乡族地区社会资本投资与减贫效应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投资与农户的年龄、民族、性别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且在农户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维度均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要实现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不仅需要外部相关政策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还需要农户进行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等社会资本的持久投入。农民自身也应该多和外界沟通,注重培育人与人之间及团体之间的良好信任,政府也应积极为当地服务组织和社团的发展提供资金及政策支持,促进各种资源及信息的流动,农户之间更要培育一定的互惠机制,使其为农户自身发展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31期)

张姗姗,吴春梅[5](2019)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济贫效应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农村社会保障济贫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模型,分析农村社会保障的济贫效应。结果表明,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比较低,且对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满意程度差别较大;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状况越好,农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在农村社会保障框架下,健康状况好的农民收入水平比健康状况差的农民收入水平低;性别和年龄对农民的收入水平没有显着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内部3种不同制度间的协调和平衡,要兼顾到各层次群体的需求,防止部分群体主动边缘化。(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彭雨[6](2019)在《品牌效应在民族服饰营销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服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很多本土民族服装品牌追随西方服饰的潮流,对民族服饰品牌国际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严峻的考验,为更好的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民族服饰的国际化必须发挥品牌效应,将民族精华融入生活,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研究品牌效应在民族服饰营销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服饰品牌国际化。(本文来源于《营销界》期刊2019年39期)

戚剑玲[7](2019)在《重建文化自信 振奋民族精神——京族70年跨文化传播之进程及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中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京族揭开了全面发展的新篇章。在广西北部湾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增强民族文化交流及维护民族团结逐渐成为边境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京族的跨文化传播进程从自然涵化逐渐转向民族间的文化互惠与互融。改革开放后,京族一直秉持并进一步发扬了这种跨文化传播精神。21世纪初期,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的影响之下,京族跨文化传播先是在中越两国之间广泛开展,并逐步拓展至东南亚及欧美地区,既呈现京族人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又重建了文化自信,为京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中越边境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体现了全球文化互通、文明互鉴的内在要求和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豫新,陈琨[8](2019)在《民族地区人口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未来一段时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能面临更大压力;人口城镇化能有效提高城市人口聚集程度,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人口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口收入结构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对地区经济增长也表现为正相关,但影响甚微;人口在第一产业和第叁产业的就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赵婧,潘小军,蒲成毅[9](2019)在《民族地区(恩施州)旅游精准扶贫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恩施州来凤县黄柏村作为研究对象,以该村旅游扶贫的整体发展情况为研究范围边界,研究发现实施旅游扶贫后,该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但是扶贫工程的时效性较低,各地区发展情况差别较大,实施旅游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期座谈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9-09)

龙容,肖涛[10](2019)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社会认同效应的传播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新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地州市党员干部积极与基层群众结对认亲,来回奔忙帮扶贫困,以增强新疆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民族团结一家亲"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已取得一定的效果,群众社会归属感明显增强。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认同效应主要有如下叁方面的促成机制:仪式化信息建构社会认同、交流的转变优化对话情境、图像"刺点"聚合集体记忆。(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民族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减贫、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与非民族地区差距显着,基本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区域性特征,且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亦呈现显着的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减贫存在门槛特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在跨越门槛前后均具有显着的减贫效应,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建议按照动态发展的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阶段,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并合理配置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任奚娴,唐仲霞,向程,邵利.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

[2].董玉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减贫效应[J].武汉金融.2019

[3].刘珩.人类学研究的效应政治:论“民族”的现实主义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4].祁永康,姜力玮,吴新苗,陈强强.民族深度贫困区社会资本减贫效应分析——以和政县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

[5].张姗姗,吴春梅.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济贫效应的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彭雨.品牌效应在民族服饰营销过程中的作用[J].营销界.2019

[7].戚剑玲.重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京族70年跨文化传播之进程及效应[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李豫新,陈琨.民族地区人口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赵婧,潘小军,蒲成毅.民族地区(恩施州)旅游精准扶贫效应分析[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期座谈会资料汇编.2019

[10].龙容,肖涛.“民族团结一家亲”社会认同效应的传播学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民族效应论文-任奚娴,唐仲霞,向程,邵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