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秦岭北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秦岭,多样性,太白,北坡,红杉,天蛾,小波。
秦岭北坡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刘康,张红娟,张丹丹,陈慕亚[1](2019)在《基于BIOME-BGC模型的秦岭北坡太白红杉林碳源/汇动态和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秦岭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的碳源/汇动态,运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6年太白红杉生产力、碳储量和碳利用效率(CUE),并利用气候情景设定方法预测碳源/汇功能的未来趋势。结果表明,58年间太白红杉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NPP)、初级生产力(G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别为328.59、501.56和31.42 g C m–2a–1,平均碳储量为35.38 kg C m–2a–1,平均CUE为0.65;除1960-1961、1969-1970、1997-1999年为"碳源"年外,绝大多数年份为"碳汇"年,年内呈现"碳源-碳汇-碳源"的变化特征,碳储量总体增加,潜在固碳能力较为稳定。GPP、NPP、碳储量的正向作用排序为气温上升>CO_2浓度增加,NEP的正向作用排序反之,降水增加对生产力和碳储量增加起反作用,气温升高对CUE起反作用;气温和CO_2浓度是北坡太白红杉生长的限制因子,气温的限制性强于CO_2浓度,未来气温或CO_2浓度升高有利于碳汇功能发挥,降水增加减弱碳汇效果。RCP4.5、RCP8.5情景下太白红杉生产力和碳储量在21世纪呈上升趋势,RCP8.5上升幅度略大于RCP4.5,潜在固碳能力仍较强;1-3月和10-12月为"碳源"月,5-9月为"碳汇"月。这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降水和CO_2浓度对太白红杉碳源/汇的影响方式,气温和CO_2浓度上升是碳汇的促进因素,降水增加为阻碍因素。(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郁兵,石靖,王波[2](2018)在《秦岭北坡鄠邑段浅山区动物多样性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取秦岭北坡西安鄠邑段浅山区动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并监测其变化趋势,在该地区设置3条样线,连续3年调查动物物种和数量,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对区域内动物多样性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太平峪的2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且近3年基本稳定,涝峪和紫阁峪多样性指数较低,且在近3年呈下降趋势。分析造成动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认为是由于以前滥伐林木,目前的人工育林树种较单一,以及山民砍伐灌木作燃料造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导致。(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年05期)
鲁顺利,马西宁,胡平均,燕瑞勤[3](2018)在《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北坡浅山区天蛾种类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2016年对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北坡浅山区天蛾种类进行调查,初步鉴定出4亚科19属35种,并分析了在林区对核桃、葡萄、杏、猕猴桃、栓皮栎等有危害的天蛾种类,以期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4期)
韩东锋,王永平,尹玉蓉[4](2018)在《秦岭北坡板栗退耕次生林林分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样地(1hm~2)法对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栗经济林演替成的次生林林分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阔叶混交林,乔木层林分密度为213株·hm2,平均胸径24.6cm、树高12.88m,蓄积量103.11m~3·hm~(-2);林地共有植物56科91属101种,其中蔷薇科、山茱萸科、禾本科、菊科、豆科和伞形科的属数和种数较多;乔木层共有树种25个,板栗重要值依然最大,其次为锐齿栎;灌木、藤本植物有24种,隶属17科22属,忍冬重要值最大,是灌木层优势种,冰川茶藨子、山茱萸、山莓等重要值也较高;草本层植物49种,隶属24科45属,牛尾蒿重要值最大、为优势种,路边青、白透骨消、木贼麻黄等重要值也较高;该林地极有可能自然演替为锐齿栎林。(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许金石[5](2018)在《秦岭北坡生境梯度上植物群落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群落构建是森林群落维持其多样性的重要生态学过程。当前,学者们提出了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以描述群落构建机制。基于确定性构建过程的生态位理论认为,在大尺度、生境严酷的地区环境过滤作用主导了群落构建,从而使共存物种具有一定相似性;而小尺度、生境适宜的地区相似性限制作用造成了竞争性排除,使共存物种的相似程度降低。同时,基于随机构建过程的中性理论认为,群落内物种在生态学上是等价的,构建只与地理因素导致的种子散布能力差异有关,而与任何环境因素无关,即扩散限制假说。探究群落构建过程中生境过滤、竞争性排除及扩散限制等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群落构建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谱系和功能性状两种手段。基于群落内植物的谱系和功能性状关系,并与随机零模型作对比,可以判断谱系、性状的分布模式,从而推断出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过程。此外,基于谱系和性状方法,还可以了解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和谱系信号模式,从而从不同方面验证群落构建的过程。不同的研究体系也会得出不同的群落构建研究结果。例如,在不同的环境梯度上,群落构建的变化模式大不相同。在不同的尺度上研究群落构建,也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此外,不同生长型物种、不同的群落历史等,都将影响群落构建的过程。因此,进行群落构建研究,需要多方法、多体系结合研究,才全面反映群落构建的机制。本研究通过在秦岭地区设置的128个样方,对本区域不同生境梯度、不同尺度上的群落构建及多样性模式做了深入研究。秦岭是我国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重要山脉,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也是气候类型、动植物区系的分界线。秦岭山体高大,具有众多可以进行研究的环境梯度。在这些环境梯度上研究群落构建机制,探讨这些作用在秦岭地区森林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对于维持和保护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了解未来环境因子变化下植物群落对环境的响应模式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地点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在2300m的海拔梯度上研究了不同环境梯度上的谱系结构、功能结构、谱系信号的梯度响应模式;同时,还以秦岭北坡的太白山、关山、光头山、王顺山、青峰峡、朱雀等地区作为研究地点,探讨了不同尺度、不同物种库、不同植物生长型间的谱系结构模式,以全面探讨本区域的群落构建机制。此外,本研究还研究了物种、谱系、功能多样性在梯度上的变化模式,以及功能性状和性状组合的变化模式,试图从这些方面增加对本区域群落构建模式的理解。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作为本区域变化最显着的环境因子,海拔主导了本区域的群落构建模式的变化。[2]在高海拔地区,森林中的木本植物受到严酷生境的过滤和筛选,即环境过滤主导了高海拔地区群落构建过程。在中低海拔区域,由于基于功能性状和基于谱系的群落结构并未表现出一致性,因此对于不同的功能性状,在中低海拔区域可能具有不同的过滤或排除过程,但可以明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确定性过程主导了中低海拔区域的群落构建。[3]大部分性状的谱系信号随环境梯度并无明显变化,但株高等性状的谱系信号则表现出随海拔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证明谱系与性状的关系可以受到环境因子的调控。[4]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对环境变化具有相似的性状响应模式,但具有不同的群落构建过程。草本植物具有独特的生态学策略,在群落构建中选择的性状组合与木本即群落总体不同。[5]谱系、物种的α多样性表现模式与功能α多样性模式不一致,海拔和土壤因子都影响了α多样性的表现。物种β多样性与海拔及地理距离有关,表明本区域群落受到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的影响,但谱系和功能β多样性与物种β多样性的表现模式不一致,说明生境因子对物种组成、谱系、性状组合的选择是不一致的。[6]区域尺度和局域尺度的构建模式不同。局域尺度上不同样地间构建模式的不同是由不同的拓殖历史导致的。在大尺度上,海拔仍是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因子,在高海拔地区群落主要受到环境过滤的影响。总之,在不同尺度、不同物种库、不同生长型、不同环境梯度上群落的多样性模式及构建模式均具有不同的表现。结合物种、谱系、功能性状等方法在多种尺度、多种生长型间进行群落构建的研究,能更全面地了解区域内群落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并更好地预测环境变化下群落对环境的响应。(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胡胜,邱海军,宋进喜,马舒悦,杨冬冬[6](2017)在《气候变化对秦岭北坡径流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以灞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运用距平分析、连续小波变换(CWT)、交叉小波变换(XWT)、小波相干(WTC)和时滞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秦岭北坡灞河流域径流与六大气象因子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水文气象因子在不同时频域中存在1~4个显着性周期,且都能通过95%置信水平检验;太阳黑子数8~11.4 a的显着性周期对同时间尺度年均SOI和年均MEI的连续小波能量谱具有明显的影响;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识别水文和气象要素的共振周期、相位角变化、丰枯阶段转换、时滞性、相关性、突变与显着性检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期降水是灞河流域径流形成和变化的控制性因素,年均太阳黑子数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月均流量滞后月均AOI 0个月或8~9个月时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达到最大,滞后月均SOI 2个月或7~8个月达到最大,滞后月均MEI 6~8个月达到最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7年05期)
孙亚男,樊卫东,朱琳,董晓宇,熊豫宁[7](2016)在《秦岭北坡兰科Orchidaceae斑叶兰属Goodyera一新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兰科(Orchidaceae)在被子植物中进化程度较高,药用、观赏、研究及利用价值极高,同时也是极易成为珍稀濒危种的一类植物,需特别关注和保护。本文报道了秦岭北坡野牛沟植被群落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大花斑叶兰(Goodyera biflora(Lindl.)Hook.f.),经文献查阅与标本鉴定,该种为秦岭北麓兰科植物分布新纪录。(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邓美皎,王孝安,韩兵兵,李静[8](2016)在《秦岭北坡太白红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径向生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秦岭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径向生长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及其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树木年代学及样方调查法,在4个不同时间尺度(1、2、5、10年)4个样地内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其径向增长量随树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样地1和样地3径向生长差异不显着(P=0.810),样地2和样地4径向生长差异不显着(P=0.369),其他各样地间径向生长量差异极显着(P=0.000)。(3)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在1年的时间尺度上土壤厚度对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呈正相关;2年时间尺度上坡度和坡位对其径向生长呈负相关;5年和10年的时间尺度上岩石裸露度对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呈正相关,坡度对其径向生长呈负相关;海拔在4个时间尺度上对其径向生长无显着相关性。试验在研究时间尺度上太白红杉径向生长特征以及人工对其的栽培、抚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28期)
栗其[9](2016)在《秦岭北坡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地选择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栖息地于动物而言是它们生存和繁殖等主要生命活动发生的场所,同时栖息地也会对动物群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调查影响川金丝猴不同利用强度栖息地选择差异,我们运用GPS项圈跟踪技术、直接观察法以及植物样方法对秦岭北坡川金丝猴冬季和夏季不同利用强度的栖息地进行调查。分别对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不同利用强度栖息地内的重要因素、主要食物丛聚度和树冠大小进行调查。运用植物样方法着重对栖息地内的树木的种类、主要食物丛聚度、树冠覆盖面积以及附着于其上的藤本的种类及数量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比较了解川金丝猴各利用强度栖息地的特点及不同栖息地之间差异。结果表明:在夏季,高度利用区域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主要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主要食物丛聚度以及树冠覆盖面积均显着高于中度利用强度区域和不利用区;在冬季,高度利用区域、中度利用区域和不利用区域的植物种类多样性、食物种类多样性、主要食物种类多样性呈降低趋势并且高度利用区域内的主要食物丛聚度和树冠覆盖面积显着高于中度利用区域和不利用区域。通过对秦岭北坡川金丝猴栖息地差异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川金丝猴的野外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给该自然保护区提供了有关川金丝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等方面的科学资料。通过植物样方法对秦岭川金丝猴不同利用区域调查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夏季,秦岭北坡川金丝猴更偏好于利用植物种类集中度、主要食物种类集中度均较高的栖息地;在冬季,秦岭北坡川金丝猴更偏好利用植物种类多样性、主要食物种类多样性、食物种类多样性均较高的栖息地;(2)无论夏季还是冬季,秦岭北坡川金丝猴偏好利用主要食物丛聚度较高的栖息地;(3)无论夏季还是冬季,秦岭北坡川金丝猴偏好利用树冠较大的栖息地。(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杰[10](2016)在《应用DNA复合条形码技术研究秦岭北坡水生动物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的物种鉴定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和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物种鉴定主要依赖于经过专业训练的分类学家,他们通过观察生物体的形态进行物种鉴定和分类。传统的物种鉴定方法存在着专业要求高、花费时间长、很难准确鉴定隐存种和有表型可塑性与遗传可变性的物种等缺陷和不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DNA测序技术与PCR扩增技术的进步,诞生了DNA条形码技术和DNA复合条形码技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基于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和分类的某些缺陷。它们的主旨思想都是利用有足够变异的短DNA片段来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其中,DNA条形码技术对单个样品能做精确的鉴定,但是对包含多个物种的混杂样品该技术的鉴定效率比较低下。DNA复合条形码技术(Metabarcoding)是在DNA条形码的基础上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分类学技术兴起的一种用于生物多样性检测的新方法,它可以对包含大量物种的混杂样品和直接取自于环境的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分析。秦岭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目前关于秦岭北坡水生动物多样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研究于2014年8月到9月之间,在秦岭北坡选择了金龙峡、石砭峪、沣峪口、南五台和子午峪等五条溪谷,分上下游取得10个样本,选取CO Ⅰ基因和18S rRNA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采用DNA复合条形码的方法来研究秦岭北坡水生动物多样性的组成情况。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初步得到秦岭北坡溪谷中水生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并从上下游、人为干扰和其它因素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水生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18S rRNA基因和CO Ⅰ基因的扩增子经高通量测序之后得到的原始序列数分别为:18S rRNA基因有1,969,984条,CO Ⅰ基因有1,037,905条;然后,原始序列经过初步质量控制、双末端拼接和嵌合体去除以后,两基因得到的优质序列数分别为:18S rRNA基因有84,4510条,CO Ⅰ基因有304,030条;最后,将优质序列进行OTU聚类和注释,两基因得到的OTU个数分别为:18S rRNA基因有2,423个,CO Ⅰ基因有2,738个。(2)区系组成分析结果显示:18S rRNA基因鉴定的水生动物类群有9门42纲52目242种;CO Ⅰ基因鉴定的水生动物类群有5门11纲36目293种;而两个基因总共鉴定的水生动物类群有10门46纲86目。(3)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8S rRNA基因在门水平上得到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扁形动物门的含量相对较高;CO Ⅰ基因在目水平上得到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柄眼目和广翅目的含量相对较高;当把两个基因联合以后,在纲水平上含量相对较多是昆虫纲、腹足纲和涡虫纲。(4)venn图和群落结构图分析表明:不管是物种丰度,还是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优势物种含量,都是下游的要高于上游。(5)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受人类影响较大样地(沣峪口)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而受人类影响较小样地或自然样地(石砭峪、南五台和子午峪)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石砭峪上下游与沣峪口上下游,金龙峡下游与南五台下游的群落结构比较相似,而南五台上游与其它样地的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秦岭北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取秦岭北坡西安鄠邑段浅山区动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并监测其变化趋势,在该地区设置3条样线,连续3年调查动物物种和数量,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对区域内动物多样性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太平峪的2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且近3年基本稳定,涝峪和紫阁峪多样性指数较低,且在近3年呈下降趋势。分析造成动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认为是由于以前滥伐林木,目前的人工育林树种较单一,以及山民砍伐灌木作燃料造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导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秦岭北坡论文参考文献
[1].张越,刘康,张红娟,张丹丹,陈慕亚.基于BIOME-BGC模型的秦岭北坡太白红杉林碳源/汇动态和趋势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郁兵,石靖,王波.秦岭北坡鄠邑段浅山区动物多样性研究初探[J].林业调查规划.2018
[3].鲁顺利,马西宁,胡平均,燕瑞勤.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北坡浅山区天蛾种类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18
[4].韩东锋,王永平,尹玉蓉.秦岭北坡板栗退耕次生林林分结构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8
[5].许金石.秦岭北坡生境梯度上植物群落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8
[6].胡胜,邱海军,宋进喜,马舒悦,杨冬冬.气候变化对秦岭北坡径流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以灞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7
[7].孙亚男,樊卫东,朱琳,董晓宇,熊豫宁.秦岭北坡兰科Orchidaceae斑叶兰属Goodyera一新分布[J].陕西林业科技.2016
[8].邓美皎,王孝安,韩兵兵,李静.秦岭北坡太白红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径向生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16
[9].栗其.秦岭北坡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栖息地选择差异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6
[10].李杰.应用DNA复合条形码技术研究秦岭北坡水生动物多样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