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解读郊野公园的对我国城镇化、郊区化的影响,挖潜“郊野公园”与“乡土中国”的关联性,提出乡土文化对于建设郊野公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选取上海嘉北郊野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乡土文化遗产再生方面的策略和方法,倡导当下郊野公园的开发建设应重视对乡土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再生。
关键词:郊野公园乡土文化遗产再生思考
上世纪70年代,“郊野公园”的概念产生于英国,简单解释为给游人享受郊游乐趣的公园1。2012年上海提出在全市范围建设21个郊野公园的战略设想,首次将郊野公园的开发建设纳入到我国城乡规划和建设领域,对新时期上海新一轮的城乡规划和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上海建设郊野公园是将基本农田概念引入生态空间系统后的产物,因此郊野公园规划不可避免戴上了土地规划的色彩,这是继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后又一次“两规合一”的成果2。郊野公园具有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双重属性。因此,郊野公园规划不仅仅是城乡物质层面上的空间规划,也是土地整治和土地利用的规划,同时也是融生态、景观、旅游、农业等各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
基于中国乡土特性的上海郊野公园,相对于其诞生初的定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郊野公园的建设始终不能脱离土地这一空间载体,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遗产应该以郊野公园的建设为契机,进而得到再生,对乡土文化遗产的再生是一个优秀的郊野公园所应该具备首要功能,如何将现状乡土文化遗产通过各类规划的前期策划和详细设计是统筹各专业的工作重点。
1.“郊野公园”与“乡土中国”之间的关联
“郊野公园”作为舶来品,其概念运用在我国大城市郊区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与我国乡土中国的社会传统式是不开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了中国传统社会模式,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
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高速成长和扩张的时代,目前中国平均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2011年),上海的城市化水平一直走在中国城市化的前列,依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8.86%(2010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从城市到都市区发展的必然过程。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导致耕地面积、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逐年衰减,耕地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传统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遗迹、乡土景观资源也变得更加弥足珍贵。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快速推进,在郊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乡土文化资源缺乏必要的挖掘和保护。即忽视了乡村所特有的亲切、融洽的生活氛围和友好、互助的邻里关系,也忽视了乡村郊野独有的田园风光特色。单纯地模仿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缺乏对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景观营造。而产业化的规划设计流程缺乏足够的创新,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个性缺失、千村一面”的现象时有发生。
上海郊野公园的规划对象是镶嵌在上海郊区内的成片“乡土”,内部保留了较大比例的农田,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东方文化的载体,也是农业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资源,更是保持中国文化魅力的关键。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千年农耕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智慧之道,使今人时刻铭记乡土中国的文化内涵,守护住文化基因,让子孙后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根脉。”
2.上海5大郊野公园规划要素及主题
在规划的21座郊野公园中,按照规划布局和近期实施可行性,近期建设青浦区青西郊野公园、松江区松南郊野公园、闵行区浦江郊野公园、崇明县长兴岛郊野公园、嘉定区嘉北郊野公园作为率先试点,5座郊野公园总面积约103平方公里,2016年起陆续建成开放。5座郊野公园规划主要内容如下3:
青西郊野公园位于青浦区大莲湖畔,毗邻西岑镇和青浦新城,规划面积20.2平方公里,规划轨道交通17号线东方绿洲站可方便到达。规划定位为远郊湿地型郊野公园,围绕大莲湖湿地景观、现状保留完整的江南水网“湖、滩、荡、堤、圩、岛”的肌理格局,满足都市人回归田园水乡、追寻江南记忆的梦想。
嘉北郊野公园位于嘉定新城西北部,东侧紧邻城北大型居住社区,南侧为上海国际赛车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距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西站2公里。规划定位为近郊休闲型郊野公园,依托现状连绵成片的基本农田和四旁疏林,发掘7000年“冈身(古代海岸线)文化”和嘉定人文底蕴,呵护城外的郊野原风景,放飞都市人的自然心灵。
浦江郊野公园位于黄浦江东侧、大治河以北,规划面积13.7平方公里,轨道交通8号线沈杜公路站位于郊野公园内。规划定位为近郊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园,保留现状黄浦江生态涵养林和农田,打造一片都市中的天籁之林,让市民在享受城市便捷和都市活力的同时,体会森林的静谧和郊野的原真。
松南郊野公园位于黄浦江上游、车墩镇南部,紧邻松江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面积24.6平方公里,轨道交通9号线可抵达。规划定位为滨江生态森林型郊野公园,以现状黄浦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经济果林为生态肌理,以千年古渡口为文化积淀,形成水、林、田、村相融相依的风貌特征。
长兴郊野公园位于长兴岛东北部,南邻凤凰镇和海洋装备产业区,毗邻青草淡水库,规划面积29.69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远郊生态涵养型郊野公园,以现状生态杉林、有机橘园和农田等优质生态资源为基底,为都市人提供一片回归自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审视心灵的生态绿洲。
3.2嘉北郊野公园乡土文化遗产再生的策略
针对自然地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嘉定名人、历史事件以及宗教乡土文化遗产的梳理,通过对场地周边地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构建完整的郊野公园文化体系。在文化景观规划中,将郊野文化体系可归纳为以下五个部分:
乡土田园文化——该系统包含郊野田园生活、农耕劳作、乡土民俗、农事礼仪等多个类别。规划中利用场景体验、科普学习、劳作认知和角色参与等项目来加以实现。
村落宗祠文化——该系统包含郊野村落生活、祠堂文化、宗族民俗、名人碑刻等多个类别。规划中利用博物馆、祠堂、古村落和墓地碑刻等项目来加以实现。
地质遗迹文化——该系统包含冈身遗址、地质博物馆、老埠头、历史航道等多个类别。规划中利用覆土冈身体验、地质遗迹展示、历史还原和场景再现等方式来加以实现。
非物质遗产文化——该系统包含道乐文化、竹刻艺术和节事节庆等多个类别。规划中利用道乐博物馆、竹刻手工作坊、乡土节庆活动等项目来加以实现。
宗教文化——该系统主要围绕吴兴寺、墓园来进行规划。利用宗教节庆仪式、民俗活动,以及祭祖溯源等项目来加以实现。
4.嘉北郊野公园乡土文化遗产再生的方法
4.1以乡土文化为主线的要素叠加设计
嘉北郊野公园一期要素设计包括村、院、水、田、林、路和人文七个方面,对七个要素的设计充分尊有原有自然乡土现状,注重生态绩效,乡土文化的挖潜正是基于这七要素的叠加设计完成的。
村——宅基地现有67.17公顷,选择利用31.26公顷,主要保留利用场地上良好的田、水、林与建筑之间空间关系,并利用基址新建等。
院——共17个,景观良莠不齐,呈苗圃化、公园化和园林化,规划成以主题风景园为特色体验区。
水——现状水域79公顷,通过清淤、拓宽和开挖来优化水网生态和景观格局,规划水域达87公顷,水面率12.6%。
田——现状农田487公顷,规划至523公顷。通过整理现有农田,减少菜田,复垦宅基地,将农田连片规模化,实现田园景观的纯净与辽阔。
林——现有林地南轻北重,总面积173公顷,规划增加3公顷。保留成型林地,新植林木选择观赏性强,具有乡土特色的品种。
路——规划道路分级设计,主路5米宽,次路2.5-4米宽,水泥路和沙土嵌草路为主,局部石板路。自行车道建议为透水沥青路或沙土嵌草路。
人文——规划有历史、休闲、生活、科普、运动和节庆主题。
4.2对现状古村落肌理的充分延续
水是贯穿基地现状村落的主要脉络,民居、河道、农田和四旁林构成了嘉北特色的村落布局。按照民居和水、田的关系,基本可分为四种村落布局形式:
(1)前水后田型,即河道在民居的南侧,北侧为农田;
住宅组合以联排、混合、散乱分布为主,少量独栋式住宅建筑分布在田间河塘边,部分滨河联排式住宅散布在村落各处。
对于嘉北郊野公园现状肌理的延续,借助3D地形模型(图5),一方面对现状原始地形地貌的做了备份,另一方面可针对肌理、水系、绿化等要素做深入的解读和研究,为后期规划方案提供数据模型支撑,并可以通过建成后的实景照片来检验对于原始风貌和肌理的保存和延续。
利用部分原有基址进行建筑新建,打造以古村、水乡和别业4为代表的具有嘉北特色乡土文化旅游产品。对以上乡土文化再生项目的功能上进行
精细策划和研究,分别植入与各自文化内涵相一致的旅游产品。
徐秦古村占地面积为4500㎡,建筑面积17000㎡,建筑风貌为江南水乡风貌,核心项目有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嘉定非遗制作工坊、文化养生中心和农业展销中心。用保留的古村落,结合历史遗留的信息、图片和影像等资料,进行村落建筑景观的修复和历史性复原,使游客体验到原生态的江南水乡历史风景,并可体验各类文化博物馆和钱氏宗祠等,还配有特色作坊体验和农家茶餐服务等(图7)。
梦里水乡占地面积为266000㎡,建筑面积为28360㎡,建筑风貌为江南水乡风貌,核心项目有节庆表演农田、乡村喜堂、儿童活动基地、老手艺商街。利通过对村落景观资源的再利用和设计,重新塑造有品质、有韵味的江南田园水乡风景。功能以特色茶餐、民宿和小型度假酒店为主,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结合村落现状景观资源,通过新设计的注入,重新梳理江南田园水乡的梦幻风景(图8)。
开园区还复建了三组外冈地区历史上曾有的郊园别业:利用塝家村建设茂林修竹为特色的东冈草堂,利用徐家宅建设的新荷池蕉窗别业,利用陆家宅恢复具有凭栏眺望特色的染香书屋。
东岗草堂占地面积为5700㎡,建筑面积为1670㎡,建筑风貌为江南园林风貌,核心项目为文化艺术中心。
荷池蕉窗占地面积为118000㎡,建筑面积为4476㎡,建筑风貌为江南园林风貌,核心项目有佩兰工坊、佩兰种植园和美容SPA。
5.结语
郊野公园是大城市回归乡土文化的一次重要创新实践,目前相关规划和建设工作正当开展之中,乡土文化是前期规划策划郊野公园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指导后期具体旅游项目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对于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待于不断强化和,但乡土文化的再生是必然的,也是上海要建设郊野公园的初衷。我国郊野公园的开发建设需要同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紧密联系起来,郊野公园旅游规划目标应以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导向,实现郊野公园对于大城市的积极反哺,通过郊野公园的物质空间承载,实现乡土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邓妍,严国泰.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新型城镇化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2014,Vol.18(1):74-80
[2]张玉鑫.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都市生态空间规划创新探索.上海城市规划,2013,Vol.5:7-10
[3]董衡苹,谢茵.上海郊野公园村落景观风貌塑造规划研究——以青西郊野公园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13,Vol.5:34-41
[4]周芳珍,赵至成.上海嘉北郊野公园规划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3,Vol.5:42-46
[5]上海市嘉北郊野单元(郊野公园)规划
[6]上海市嘉北郊野公园一期(开园范围)类集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上海市嘉定区嘉北郊野公园(一期)规划方案
[8]嘉北郊野公园一期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陈术(1982.11),男,籍贯黑龙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程硕士在读,规划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注释:
①百度百科对于郊野公园的解释
②张玉鑫.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都市生态空间规划创新探索.上海城市规划,2013,
③百度百科:上海初步规划21座郊野公园—近期试点建成5座并开放
④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