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携手共探水产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袁进[1](2019)在《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自“外长对话”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涉及面很广,水产品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出口数量看,2015年,东盟已成为中国水产品对外出口的第三大市场,2016年则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市场。但是,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研究如何在战略新局中,提升中国水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优势,推进和优化出口品种结构,对于今后进一步扩大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中国对其他区域水产品出口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其次,依据2004-2017年的贸易数据对其水产品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剖析;再次,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制约因素;继而,经过贸易潜力指数的测算,对东盟每个国家目前的市场状态进行定位;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对今后推进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东盟十国的水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整体上呈现长期(2007-2016年)上升状态后趋向稳定;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机会众多、贸易潜力充分,主要呈现为三种状态,分别是贸易潜力巨大型、贸易潜力挖掘型和贸易潜力饱和型。然而,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市场信息获取渠道过窄、企业管理不规范、生产要素优势不明显、市场集中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拓宽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强化出口企业规范管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开发潜力市场、储备专业人才等推进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敏[2](2021)在《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直接关乎我国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农民不仅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有着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能够成为绿色产业生产、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在“十四五”时期加强对农民生态素质的培育工作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的远景新目标意义重大。本文以山西省兑镇乡镇所属6个农村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研究的创新点所在。第二章阐述农民生态素质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培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都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而意义则从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章通过对山西省兑镇乡镇所属6个农村农民生态素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农民生态认知水平、法制观念、实践行为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剖析山西农民生态素质的现状,既有一定生态认知度与参与度的表现良好之处,也存在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法治观念淡薄、生态道德情感低下、生态实践行为不当等问题。第四章从农村政策法律、经济水平、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农村生态环境几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章针对山西农民生态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生态政策法律、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应对策措施。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张博[3](2021)在《周代晋东南地区社会生活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晋东南地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两周时期,大致经历黎国、赤狄、韩国三个国家的更替。随着对黎城墓地的发掘,带有铭文青铜器的出现,证实了此是古黎国的墓葬区,揭开了古黎国的神秘面纱,为探究黎国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赤狄,是春秋中期强盛的少数民族部落之一,分布在长子、潞城、屯留、沁县等地,在此期间与中原国家展开频繁的交流,尤其是晋国,通过战争、通婚等方式逐渐开化;到战国时期,晋东南地区属于韩国的统治辖地,长治分水岭墓地则是其墓葬区。本文以这三个国家为研究主体,从传世文献与考古发掘资料入手,分别从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丧葬文化、青铜文化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与时空范围的界定,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对黎国的社会文化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赤狄社会文化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对韩国社会文化的介绍,第五部分是将三个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总结三个国家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发掘出两周时期晋东南地区文化的传承,第六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四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归纳重点。
叶显敏[4](2021)在《中国和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6月5日,中国在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正式提出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合作倡议。欧盟是中国“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的积极响应者,也是第一个与中国正式签署建立蓝色伙伴关系政府间文件的地区组织,因此详细研究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相关议题,对未来继续深化中欧海洋合作,以及为中国日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蓝色伙伴关系提供经验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支撑“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发现西方海权理论、中国传统海洋观都难以解释中欧携手缔结蓝色伙伴关系的行为后,本文尝试以中国学派的关系理论、国际共生论和互联互通理论作为解释蓝色伙伴倡议的理论基础,认为蓝色伙伴关系所蕴含的新海洋观是推动中欧迅速达成海洋领域合作共识的关键因素。回顾中欧海洋往来历程,有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往来互市,也有充满压迫和不平等的炮舰外交,但近年来合作共赢、互惠共享逐渐成为中欧海洋互动的主旋律,2018年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的缔结更是双方海洋合作里程碑式的最新进展。面向未来,中欧将主要从海上安全、蓝色经济、海运航道以及极地治理这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然而,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的继续深化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欧盟整体与局部海洋利益的分歧、中国国有企业赴欧涉海投资将面临更大风险,南海和印度洋问题造成的中欧海上安全合作风险等,这些都对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的深化带来了极大阻碍。面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如下三点建议:第一,贯彻联通性,中欧整体海洋合作规划与次区域重点海洋合作项目齐头并进;第二,协调各方关系,中欧“官方”与“地方”多层次共同参与;第三,增强共享性,中欧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王梦[5](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张红霞[6](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印度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邻国和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无论是在地理结构、战略位置还是在经济往来、贸易合作方面,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互联互通来说都极为重要。然而印度是目前南亚七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的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还保持怀疑消极的态度。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片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消极行动谨慎的原因,探究了“一带一路”在印度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印度在选择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却又受经济、政治、安全多种因素的影响,担忧“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太地区的发展,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反制策略。长远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不仅有发展的可行性,也有扎实推行的持续性。本文指出,通过经贸发展上深化务实合作、区域合作上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战略发展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大措施,来探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路径及中国的应对之策,以此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
何凯[7](2020)在《两晋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晋赋诸多特征的形成深受社会政治、学术思潮影响。两晋帝王、权贵对辞赋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赋家既无尊贵荣宠的社会地位,亦无诸如邺下赋家与丕、植昆仲的诚挚友谊。帝王、权贵的喜好对两晋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政治动荡,使两晋赋家无大国臣民的自豪意绪,故无美颂政治的意愿。乱世“帝功”的匮乏,帝王于“润色鸿业”亦无迫切的需求。两晋赋家对京殿苑猎等宏大题材缺乏兴趣,美颂意图普遍消失。在学术的层面。经学体系的崩溃,使赋的价值不再一准于经学的绳尺,擅赋可为士人炫才的资本。玄学自嵇康、阮籍之后淡化了对政治的批判,经乐广、裴頠等人的努力,至郭象而完全融合“名教”与自然。阔谈老、庄成为弥漫朝野的风气。受此影响,两晋赋家的学识素养及精神面貌与两汉赋家迥异。好老、庄之学而对经学普遍缺乏兴趣,长于义理而疏于诂训,少有坚实的学术素养。阔论玄虚、遗世高蹈、恣情山水是两晋赋家普遍的精神面貌。赋家缺乏担当精神,少有“兼济”之志,对社政治亦无尖锐批判,而多对个体逍遥、畅适的追求。在玄学的浸润下,士人对现实的关怀转向自我,审视当下的生存。玄学对“道”的探讨,使“玄”这一语词带着“玄远之学”的高格,被普遍运用于描绘事物。“玄”之“正色”体现出人们光明与黑暗的遥远记忆;“道”之“玄远”则赋予事物奇异、深奥的品质。但凡以“玄”限定指称的事物及其属性,都因“玄”义的发现而值得美颂。“道”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则禀受“气”“道”的事物便为可贵。由“体道”而“体物”,是玄学对两晋赋的重要影响。老、庄的哲思则影响赋家的处世主张、生活理想。在禀承“气”与“道”的层面标举事物的意义,阐发贵柔、通变的处世智慧,抒写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几个方面,体现出玄学思潮对两晋赋的全面渗透。陆机《遂志赋》《豪士赋》、挚虞《思游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李暠《述志赋》各自体现玄学影响的不同侧面。陆机之“贵柔”与“通达”,挚虞以“天命”否定“骚怨”、陶渊明因“质性自然”的执着,于生活有“不遇”的困扰;李暠以老、庄“风度”为立国的“正名”之用。是玄学思想在两晋言志赋中的不同表现。两晋赋的题材变化明显。都邑、蒐狩赋的政治主题淡化,言志、纪行赋“骚怨”丧失,咏物赋多表现日常生活。以“水”为主要对象的山水题材在两晋赋中别具一格。赋家对山水的描写涵盖了人们面对山水时的各种心态。郭璞《江赋》、木华《海赋》代表两晋山水大赋的最高水平。其对江、海的描摹一仍汉代散体大赋的模式。图绘空间,虚夸物产,表现出浩瀚水域的雄奇壮丽。对江、海的描写中随处可见珍奇名物的堆砌铺陈。赞美江、海“兼包化产”的意义,同时体现赋家对江、海世界的畅想与敬畏。两晋大赋的“水”,或与汉大赋相类,由《诗》《骚》的“山水阻隔”转化为“物产地利”,或如郭璞《江赋》直接资取《山海经》“虚实参半”的山水名物。行途所见的山水并未成为两晋赋家的审视对象,于赋中多为空间衔接的点缀之物,并因“流寓”的普遍感伤而色调黯淡。赋家于行途山水的情感体验与《诗》《骚》相似。两晋思辩的水赋多援取儒、道关于水德、水性的经典议论。或论“水”之功用,或论“水”之“自然”,从学理思辩的层面确认水的品格,是山水审美发生的必要前提。“归田”“闲居”“嘉遁”主题的多将山水作为“宜居”环境的考量因素,甚或根据需求布置、经营。不再论证山德水性,而赋家“乐在其中”,是真正的山水审美。两晋大赋、小赋分途演进。左思《三都赋》、庾阐《扬都赋》、郭璞《江赋》、木华《海赋》等都沿用汉大赋的铺陈程式。左思、挚虞主张“征实”,而有左思《三都赋》的实践。郭璞《江赋》尚奇尚怪、寓虚于实及木华《海赋》则未离“凭虚”,就是《三都赋》的名物取用,亦有不实。观念主张与创作的矛盾,是基于《诗》“用”的标准与大赋“凭虚”夸饰的体制要求背道而驰。完全保持楚辞面貌的纯骚体赋减少,传统骚体赋纪行、言志等题材大多不用骚体的形式。保持楚辞面貌骚体或半骚体作品,则无《离骚》的愤怨及由《离骚》衍生而来的“不遇”,多抒通脱情志。咏物小赋蔚然勃兴,对象纷繁。“庶品杂类”“草区禽族”,无一不可入赋。两晋赋家咏物既重声口享受的实用意义,也赞美色彩、质地等“无用”的审美愉悦。淡化汉魏咏物赋的“感遇”色彩,对物态的描摹追求逼近“真实”,并在“体物”的过程中隐喻“摄生”的智慧,是两晋咏物小赋的典型特征。在语用的层面,两晋赋仍以四、六言句式为主体,但在提示铺陈内容转换的衔接部位新变明显。“尔乃”“其上”“于是”等提示语之后多为与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并融入偶对的句群,极少散语单行的语句。废弃“楚语”特征明显的“兮”字,成为两晋赋句式运用的主流趋向。通篇运用“兮”字句式的作品极少,杂用“兮”字句式与非“兮”字句式的“半骚体”也不多。“兮”字对句通常用于间破句式通篇一律的板滞,且在一至二个对句之后随即转入非“兮”字句。“兮”字的弃、用,都体现出两晋赋家于句式“文学化”的自觉追求。诗体的五、七言在两晋赋中仅是极为个别的运用,说明赋的“诗化”尚未发生,而以偶对为基础的骈化则极为盛行。语词的运用上,地名词作为叙事要素参与文本的构建,提示“观察”空间的转换,或体现赋家对“世界”的认知。名物词的作用仍在堆砌铺陈,炫示富博。偏正式的名词结构则于色彩、质地、线条、空间态势的范畴体现两晋赋家“体物”的细腻,并见以“柔”“弱”为美的倾向。作为喻体的名词普遍用于写物图貌、夸饰性状。虽非两晋独有,但在两晋赋中更加鲜明。繁难生僻的字面减少,联绵相对、叠音相对,体现出两晋赋字面趋简,而属对趋严的用字讲求。在典事的运用上,随着“骚怨”精神的丧失,两晋赋对典事的援引普遍缺乏强烈的情感。潘岳《西征赋》“刺取史事为赋”,其“旁观”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典事的隐括、处置,既体现两晋赋“援事”的新变,又为后世赋的典事运用提供范式的借鉴。
张成利[8](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提出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张宏洲[9](2019)在《理解南海渔业合作的目标和路径》文中研究说明考虑到南海争端的复杂性,短时期内难以彻底解决,妥善管理这些争端、确保南海局势稳定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基本的共识是,管理南海争端的最佳办法是要求各方搁置主权争端,重点关注共同开发和管理南海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渔业资源。虽然推进南海渔业合作已经成为很多专家学者乃至国家领导人所认同的理想途径之一,但其两个关键问题——渔业合作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仍颇费思量,有待具体深入分析。南海渔业合作可以增进互信,促发"溢出效应"以催生其他领域的合作,最终有利于南海主权、海洋划界纠纷的和平解决,但其前提是渔业合作本身需要实现多重目标,即保护南海海洋生态、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管控渔业纠纷,保障南海周边国家的水产品供给,实现食品和粮食安全,满足就业等经济发展需要。然而,迄今南海渔业合作的三个主要方案即渔业保护区、区域渔业组织和水产养殖合作,由于彼此的内在矛盾而难以有效落实推进。南海渔业合作需要周边国家一系列不同政策的协调推进,只有结合推动岸上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南海各国渔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望实现。
陈睿[10](2019)在《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公共外交得到蓬勃发展。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为大众所知,公共外交的定义从曾经的片面化发展为更为清晰的阐述:从理论上说,逐渐明确了主体、客体及媒介;从实践上说,逐渐从曾经的边缘化走向舞台中央,并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的公共外交工作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等。中国通过这些活动,向全世界更加真实的说明了中国国情。孟加拉国地处南亚区域的重要战略位置。自1975年中孟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睦邻友好的关系,合作领域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访孟加拉国,双边关系提升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双边国家领导人及民众对中孟关系的高度认可。本文探讨中孟之间的公共外交发展,是符合时代的发展,是稳定中孟之间良好的关系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公共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厘清公共外交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的表现形式,以此作为中孟公共外交实践的理论参考。文章第二部分从齐亚·卡莉达(2001.10-2006.10)、看守政府(2006.10-2009.01)、谢赫·哈西娜(2009.01-今)三个不同的执政时期分别对中孟两国之间已开展的公共外交进行回顾,并总结了两国在不同时期开展公共外交时所带来的不同成效。文章第三部分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南亚政治局势、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内部因素等角度阐述了影响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的因素。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对中孟进一步发展公共外交的思考,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二、携手共探水产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携手共探水产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架构、流程与方法 |
1.4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 |
2 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状况 |
2.1 东盟概述 |
2.2 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态势 |
2.2.1 出口贸易总体呈现逐年稳定增长 |
2.2.2 出口方式多样且品种繁多 |
2.2.3 出口市场前景广阔 |
2.3 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
2.3.1 出口市场结构 |
2.3.2 出口品种结构 |
3 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现存问题 |
3.1 市场信息获取渠道过窄 |
3.2 出口企业缺乏规范管理 |
3.3 生产要素优势不明显 |
3.4 出口市场集中且产品附加值低 |
4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4.1 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
4.2 样本数据及来源 |
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 贸易潜力分析 |
5 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
5.2 规范出口企业管理 |
5.3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
5.4 开发潜力市场 |
5.5 加强专业人才储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2 农民生态素质概述 |
2.1 农民生态素质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文明 |
2.1.2 生态素质 |
2.1.3 农民生态素质 |
2.2 农民生态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 |
2.3 农民生态素质培育的意义 |
2.3.1 有利于满足农民需要 |
2.3.2 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
2.3.3 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 |
3 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现状 |
3.1 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基本情况 |
3.1.2 生态认知水平调查 |
3.1.3 生态法制观念调查 |
3.1.4 生态实践行为调查 |
3.2 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的良好状况分析 |
3.2.1 农民有一定生态认知度 |
3.2.2 农民有一定生态参与度 |
3.3 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1 农民的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
3.3.2 农民的生态法制观念淡薄 |
3.3.3 农民的生态道德情感不足 |
3.3.4 农民的生态实践行为不当 |
4 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农村生态政策法律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
4.1.1 农村生态法律内容不健全 |
4.1.2 农村生态政策执行不到位 |
4.2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4.2.1 农村产业结构制约 |
4.2.2 农村农业水平制约 |
4.2.3 农村生态资金投入不足 |
4.3 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偏低 |
4.3.1 农民基础知识水平薄弱 |
4.3.2 农村生态文化氛围不浓 |
4.3.3 农民生态培训效果不佳 |
4.4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佳 |
4.4.1 山西整体生态环境影响 |
4.4.2 山西乡村建设推进迟缓 |
5 加强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培育的对策 |
5.1 完善政策法律,为农民生态素质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
5.1.1 完善农村生态立法司法 |
5.1.2 完善基层环保垂直改革 |
5.1.3 优化农村生态执法方式 |
5.1.4 完善农民生态参与制度 |
5.2 提振农村经济,为农民生态素质培育奠定经济基础 |
5.2.1 加大农村生态资金投入 |
5.2.2 发展农村特优现代农业 |
5.2.3 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
5.3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为农民生态素质培育提供文化氛围 |
5.3.1 提升农民基础知识水平 |
5.3.2 完善农民生态教育体系 |
5.3.3 创新农民生态培育模式 |
5.3.4 培养农民生态人才队伍 |
5.4 推进农村治理,为农民生态素质培育提供环境氛围 |
5.4.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
5.4.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6 结论 |
附录 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周代晋东南地区社会生活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区域时空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黎国的社会文化 |
一、服饰文化 |
二、饮食文化 |
三、丧葬文化 |
四、青铜文化 |
五、小结 |
第二章 赤狄的社会文化 |
一、服饰文化 |
二、饮食文化 |
三、丧葬文化 |
四、青铜文化 |
五、小结 |
第三章 韩国的社会文化 |
一、服饰文化 |
二、饮食文化 |
三、丧葬文化 |
四、青铜文化 |
五、小结 |
第四章 黎国、赤狄、韩国社会文化异同 |
一、服饰文化比较 |
二、饮食文化比较 |
三、丧葬文化的比较 |
四、青铜文化比较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4)中国和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蓝色伙伴关系 |
二、蓝色经济 |
第二节 中西方传统海权思想及其内核 |
一、西方海权理论 |
二、中国传统海权思想 |
三、中西方传统海权思想的内核 |
第三节 蓝色伙伴关系的理论基础及中国新海洋观的内核 |
一、中国学派的关系理论 |
二、国际共生论 |
三、互联互通理论 |
四、蓝色伙伴关系蕴含中国新海洋观内核 |
第三章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发展历程及合作领域 |
第一节 中国与欧盟海洋关系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欧盟建交前的海洋往来 |
二、中欧建交-缔结蓝色伙伴关系间的海洋往来 |
三、中国-欧盟蓝色伙伴关系建立后的海洋往来 |
第二节 中国与欧盟蓝色伙伴关系的合作领域 |
一、海上安全 |
二、蓝色经济 |
三、海运航道 |
四、极地治理 |
第三节 中国与欧盟蓝色伙伴关系的特点 |
一、共享性 |
二、平等性 |
三、联通性 |
第四章 中国与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原因探析 |
第一节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面临的挑战 |
一、欧盟与成员国对华海洋合作立场不统一 |
二、中国国有企业赴欧涉海投资面临将更大风险和成本 |
三、南海和印度洋问题增加中欧海上安全合作风险 |
第二节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面临挑战的原因探析 |
一、欧盟复杂的决策体系 |
二、欧盟整体与次区域、成员国海洋利益的分歧 |
三、中欧海洋文化差异 |
第五章 深化中国与欧盟蓝色伙伴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贯彻联通性,整体规划与重点海洋合作项目齐头并进 |
一、对接中欧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
二、借助意大利港口联通欧洲南方市场 |
三、利用锡尼什港打造中欧海运互联互通网络 |
第二节 协调各方关系,“官方”与“地方”共同参与 |
一、与欧盟三大机构进行分别沟通 |
二、着重开展地方合作 |
三、强化海洋事务对话合作机制 |
第三节 增强共享性,推进中欧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
一、培育中欧共享文化,建设中欧海洋责任共同体 |
二、提供海上公共产品,建设中欧海洋安全共同体 |
三、共享海洋技术,建设中欧海洋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
2.3 “台独”的危害 |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
3.2 法律依据 |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
3.3 实践基础 |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
小结 |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成果 |
致谢 |
(6)“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 |
一、“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理论创新 |
(一)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
(二)继承发展了中国周边外交思想 |
(三)推动实践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过程 |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成果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 |
一、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 |
(一)消极怀疑:基于国家威胁论和地缘战略论的零和博弈 |
(二)谨慎行动: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选择性参与 |
二、“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现实推进 |
(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进展 |
(二)中印共同推进的国际区域协作 |
三、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制策略 |
(一)印度提出的替代方案 |
(二)印度参与的其他区域合作计划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消极行动谨慎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因素 |
(一)中印双边贸易失衡的矛盾 |
(二)印度经济发展优势的削弱 |
二、政治因素 |
(一)印度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削弱 |
(二)印度对“珍珠链”战略的担忧 |
三、安全因素 |
(一)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管控难度 |
(二)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争端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发展的前景展望 |
一、经济需求 |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印双边经贸发展合作 |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 |
二、政治领域 |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建设 |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印度东北部发展与稳定 |
三、战略契机 |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重塑印度周边外交关系 |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印倡议对接合作发展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
一、推动中印两国贸易畅通,深化经贸务实合作 |
(一)搁置领土争议,缓解中印贸易不平衡 |
(二)优化外贸结构,加深互补性经贸合作 |
二、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
(一)深化合作领域,扩大利益汇合点 |
(二)促进设施联通,实现发展战略对接 |
三、发挥人文交流纽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加强高层政策沟通,增强政治互信 |
(二)推进中印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两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世变易与汉晋辞赋的嬗变 |
第一节 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旨趣 |
一、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境遇 |
二、汉晋赋家的身份地位与归属 |
三、动荡政治与赋的巨变 |
第二节 学术的转向与赋家主体的变化 |
一、现实关怀的内转 |
二、赋家的学识素养 |
三、赋家的精神面貌 |
第二章 玄学思想对赋作品的渗透 |
第一节 “玄”以状物的文化意蕴 |
一、色彩的集体记忆 |
二、好“奇”的心理 |
三、玄学的基本概念 |
四、陈词的祖述 |
第二节 玄学思想对两晋赋的多维影响 |
一、禀“气”与“道”的物性标举 |
二、居卑贵柔、随顺变通的处身之智 |
三、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 |
第三节 言志赋的玄学表现 |
一、陆机:“贵柔”与“通达” |
二、挚虞:“天命”对骚怨的否定 |
三、陶渊明:“质性自然”与困扰 |
四、李暠:老、庄“风度”别有用途 |
第三章 题材的演变与山水赋兴盛 |
第一节 题材的延续与新变 |
一、两晋赋题材概况 |
二、都邑、蒐狩:政治主题的淡化 |
三、言志、纪行:强烈骚怨的摒落 |
四、咏物小赋:从政治到生活 |
五、题材新变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江海赋:宏富浩博的空间世界 |
一、空间与水态的描摹 |
二、江海世界的物产呈现 |
三、水质世界的敬畏与畅想 |
第三节 两晋赋与山水审美 |
一、前审美:行途山水的黯然点缀 |
二、山水审美的前提:思辩与山水品格的确认 |
三、审美的享受:闲居、嘉遁的山水畅适 |
第四章 大赋、小赋的分途演进 |
第一节 散体大赋的体制因革 |
一、大赋铺陈程式的延续 |
二、左思、挚虞等论赋的“征实”导向 |
三、《三都赋》:“征实”主张的实践 |
四、《江赋》《海赋》:寓虚于实与尚奇尚怪 |
五、大赋题材铺陈空间的萎缩 |
第二节 骚体赋的衰落 |
一、《楚辞》对赋的分途影响 |
二、汉代骚体赋对《楚辞》的全面承袭 |
三、渐趋黯淡的两晋骚体赋 |
四、骚体赋巨变的原因考察 |
第三节 咏物小赋的图绘与思辩 |
一、先秦至魏晋咏物小赋的变迁 |
二、庶品杂类:物欲、物感中发现自身 |
三、品物图绘:“渐近自然”的审美观照 |
四、事物进程、动态的展示 |
五、物性物理:托身的隐喻 |
第五章 两晋赋的语用考察 |
第一节 句式 |
一、赋体句式的《诗》《骚》、散源流 |
二、四、六言句式的主体与新变 |
三、“兮”字弃用:赋用句式的文学化演进 |
四、诗化的准备与骈偶的盛行 |
第二节 语词 |
一、地名词:标记与认知 |
二、名物词:物产与炫示 |
三、偏正式名词:细腻与“柔”美 |
四、喻体名词:图绘与夸饰 |
五、联绵、叠音:字面尚简与属对趋严 |
第三节 典事 |
一、赋之用典与夸饰 |
二、“援事”的情感弱化 |
三、潘岳《西征赋》:赋用典事的新变及范式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一)生态 |
(二)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
一、生态主义 |
二、生态社会主义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
二、环境保护思想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
二、科学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
二、绿色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
第一节 和谐发展 |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第二节 生态公平 |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
第三节 绿色发展 |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
第四节 生态安全 |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历史性 |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
第三节 时代性 |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理解南海渔业合作的目标和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南海渔业合作的政策和研究议程 |
三南海渔业合作的关键目标 |
四南海渔业合作的路径:三个方案的优劣 |
(一)海洋保护区 |
(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多边渔业协定 |
(三)水产养殖 |
五结语 |
(10)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 |
第一章 公共外交理论 |
第一节 关于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
一、国外对公共外交的阐述 |
二、国内对公共外交的阐述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兴起 |
一、公共外交的萌芽 |
二、公共外交的发展 |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表现形式 |
一、公关外交 |
二、媒体外交 |
三、文化外交 |
四、民间外交 |
五、经济外交 |
第二章 中孟公共外交的现状 |
第一节 孟加拉国基本国情 |
一、孟加拉国的建立及政治状况 |
二、孟加拉国的自然概况和人文概况 |
三、孟加拉国的经贸发展 |
第二节 卡莉达·齐亚执政时期(2001.10-2006.10) |
一、中国对孟加拉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
二、孟加拉国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
三、中孟公共外交的成效 |
第三节 看守政府时期(2006.10-2009.1) |
一、中国对孟加拉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
二、孟加拉国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
三、中孟公共外交的成效 |
第四节 谢赫·哈西娜时期(2009.1-今) |
一、中国对孟加拉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
二、孟加拉国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
三、中孟公共外交的成效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周边国家带来的因素 |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因素 |
二、印度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因素 |
三、缅甸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南亚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因素 |
一、党派大选造成的社会动荡 |
二、宗教政治化引起的社会影响 |
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第三节 中国因素 |
一、中国传统外交的因素 |
二、民间参与度因素 |
三、中国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孟加拉国变动因素 |
一、国内政党更替的因素 |
二、国内社会变动的因素 |
第四章 当前进一步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思考 |
第一节 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机遇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二、孟加拉国自身发展的需求 |
第二节 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挑战 |
一、孟加拉国政局不稳 |
二、孟加拉国经济落后 |
三、中孟文化交流不足 |
四、地区大国影响制约 |
第三节 发展中孟公共外交的对策 |
一、以新时代外交理念为引领,推进中孟关系新跨越 |
二、深化政治互信,构建伙伴关系,实现中孟共同发展 |
三、积极推动经济合作,夯实中孟公共外交基础 |
四、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深化中孟睦邻友好关系 |
五、深化安全、环境合作,打造中孟命运共同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携手共探水产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袁进.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2]山西省农民生态素质及其培育研究[D]. 张敏. 中北大学, 2021(09)
- [3]周代晋东南地区社会生活文化研究[D]. 张博.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和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叶显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6]“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 张红霞. 武汉大学, 2020(04)
- [7]两晋赋研究[D]. 何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理解南海渔业合作的目标和路径[J]. 张宏洲. 云大地区研究, 2019(01)
- [10]21世纪以来中孟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 陈睿.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