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春[1]2003年在《对虾高位池生态环境特征及其生物调控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健康养殖实验场、湛江市乾塘对虾生态养殖场分别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higher-place ponds)生态环境特征、池塘水体悬浮有机物的定量方法、多池循环水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其养殖环境生物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凡纳对虾高位池生态环境特征 凡纳对虾高位养殖池水体透明度养殖前期较高,养殖中后期较低;pH变化幅度较小,且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虾池水体悬浮物数量和COD值,随养殖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虾池水体中营养盐各月份波动较大,无机氮的数量逐渐升高,而无机磷的数量逐渐降低。水环境中N/P值较高,平均为62.7。对水质进行综合评定,无论是富营养化单项指标阈值,还是营养状态指数,都表明养殖用水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虽然可以通过科学的换水和合理使用增氧机等生产管理措施,使养殖生产顺利进行,但养殖排放水会加速临近海区海水的富营养化。 在凡纳对虾4个月的养殖期内,养殖虾池每平方米水面积,积累沉积物平均湿重8.69 kg,干重2.29 kg,含水率73.2%。沉积物在虾池中的水平分布,养殖前期分布比较均一;养殖后期则分布不均一,主要集中在虾池的中心。沉积物数量的月变化,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沉积物间隙水的pH值变化在6.21-7.67之间,平均为6.55。沉积物的有机物含量(平均为17.6%)和耗氧速率(平均为1.81 gO_2/m~2·d)较高,且二者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7704,P<0.01)。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生物营养元素。 虾池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在2.15-83.24 mg/L之间,平均为30.41 mg/L。虾池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平均为0.202)。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养殖对虾体长生长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764,P<0.01)。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在0.45-6.34 mg/L之间,平均为3.38 mg/L。各试验虾池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数相差不大,但各月份的生物量差别较大。浮游植物生物量呈现波动式上升;浮游动物生物量表 摘要现为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试验虾池水柱毛初级生产量变化在2.03一12.54 902/扩吐之间,平均为6.55 902/m2心;呼吸量变化在1.24一12.05 90洲mZ吧之间,平均为5.89 90洲mZ.d。试验虾池P瓜有很大的波动,变化在0.9一2.21之间。 虾池水层细菌总数变化在2.3 1 x 106一87.2火lo6eel腼L之间,平均为29.72xlo6eel腼L。异氧菌数变化在0.45 x 104一6一Zxl04eelFmL之间,平均为12.18x104eellzmL。沉积物中细菌总数变化在1 36一x一07·7s2.3x一。,。e一ug之间,平均为352.9X 107 eell/g。异氧菌数变化在o.7sx一07一15.7sxlo7eelug之间,平均为6.36Xlo7eel魄。水层中细菌数与COD、水温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没有显着的相关性。沉积物中细菌总数与有机物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水层中细菌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差异不显着,但有明显的昼夜变化。2、池塘悬浮有机物的定量方法 测定了池塘水体悬浮有机物和干物质的COD值(用密封法)、燃烧热值以及灼烧减重。通过对叁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统计分析,发现池塘悬浮有机物的COD值与灼烧减重(二0.779,尸<0.01)、燃烧热值(二0.958,尸<0.01)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与燃烧热值的回归方程为:燃烧热值(几)=1234△coD(m叭)+329.9。以此方程为基础,给定燃烧热值与有机碳的量以及与有机物量之间的换算系数,IJ热值相当于0.3929 mg有机碳,1 mg有机碳相当于1 .724mg有机物质,就可以通过测定池塘水体悬浮物的COD值计算出悬浮有机物的实际含量。从而提出了一种更为直观的反映池塘水体悬浮有机物数量的间接定量方法。3、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其养殖环境生物调控 设计了一种多池循环水对虾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在循环系统内的不同池塘中放养不同的养殖生物对养殖环境进行生物调控。 该循环系统包括对虾养殖、鱼类养殖、贝类养殖、大型海藻栽培等4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和1个水处理区以及1个应急排水系统。养殖用水在各养殖区及水处理区之间循环的过程中得以净化,从而改善和控制了虾池生态环境,实现了养殖系统的“生物操纵”与“自我修复”,优化了对虾养殖环境。通过不同营养级和生态位上各种养殖生物对投入饵料的多层次利用,使饲料利用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养殖用水的水质状况与单养对虾高位池水质状况比较,水体中悬浮物数量、COD值和N、P等营申玉春: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养元素数量明显下降(尸<0.01),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实现了养殖期间废水的“零”排放,提高了海水的利用率。养殖后排放水的富营养化状况得以改善(E<1),避免了养殖废水对近海水体环境的污染。
陈金玲[2]2012年在《精养虾池生态因子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于2010年3月-7月期间,对海南省临高县中联对虾养殖场3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精养池塘水体的溶解氧(DO)、pH、化学耗氧量(COD)、总悬浮物含量(TSS)、活性磷(PO43--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桡足类数量、轮虫数量、原生动物数量、叶绿素a (chl a)含量、异养细菌数量、弧菌数目等18项生态因子进行全程定期测定,分析养殖过程中各项生态因子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精养虾池的水体DO水平变化幅度为4.92~7.96mg·L-1,平均值为6.50mg·L-1; pH值变化范围为7.1~8.7,平均值为7.8;COD变化范围为5.79~12.11mg·L-1,平均值为9.49mg·L-1; TSS的变化范围为4.0~70.0mg·L-1,平均值为39.8mg·-1。水体DO体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pH值在养殖中后期有所下降,TSS、COD在整个养殖前、中期不断增长,透明度持续下降。PO43--P、NO3-N、NO2-N和NH4+-N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165~0.5907mg·L-1、0.0184-0.9538mg·L-1、0.0039~1.917mg·L-1和0.0308~1.5079mg·L-1;平均值分别为0.1568mg·L-1、0.3040mg·L-1、0.3920mg·L-1和0.3135mg·L-1。NO3--N、NO2--N和NH4+-N的浓度在养殖前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养殖中期迅速积累而升高,养殖后期又因换水量的加大而快速下降;PO43--P在养熵前期持续下降,养埴中后期在较小范围内波动。虾池水体chl a含量在养殖前中期不断升高,波动范围为59.92~571.37μg·L-1,平均值为266.35μg·L-1;轮虫、桡足类和原生动物数量变动的范围分别是:17~200ind·L-1、16-500ind·L-1和28~1455ind·L-1;平均值分别为66ind·L-1、174ind·L-1和400ind·L-1。轮虫数量在养殖前、中期数量较低,养殖后期增高;而桡足类和原生动物数量在养殖前期不断下降,到养殖中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养殖后期有所升高,叁者的数量大小表现为原生动物>桡足类>轮虫。虾池的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均随养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升高,变化范围分别为2.93×105~2.53×106cfu·mL-1和1.50×103~3.09×104cfu·mL-1,平均为1.14×106cfu·L-1和1.38×104cfu×L-1。相关性分析表明:精养虾池水体的chl a含量与pH值、透明度、PO43--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0.01<p<0.05);与水温、DO、TSS、COD均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与NO3--N、NO2--N、NH4+-N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p>0.05)。虾池水体的桡足类数量与其他生态因子均无显着的相关性。轮虫的数量与COD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原生动物数量与DO、TSS和COD均呈显着负相关(0.01<p<0.05),与透明度、PO43--p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轮虫数量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虾池异养细菌密度与水温、COD均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与pH值呈显着负相关(0.01<p<0.05);与透明度呈负相关,与TSS正相关,但不显着(p>0.05)。弧菌密度与pH值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水温和COD均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与透明度值呈负相关,与TSS正相关,但不显着(p>0.05)。
黄翔鹄[3]2013年在《对虾高位池水环境养殖污染和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导致水华和赤潮频发,对水源和渔业生产活动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水环境的富营养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生态学问题,治理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和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对虾养殖面积达6.67×104hm2以上,年产量超过120×104t,约占全球对虾养殖产量的38%,是世界对虾养殖年产量最高的国家。水体富营养化是对虾养殖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现象,其次是重金属污染,养殖废水排放含氮化合物是近岸海洋环境氮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虾池水体溶解态氮主要有溶解态无机氮和溶解态有机氮,溶解态无机氮主要以NH4+-N.NO2--N和N03--N、N2等形式存在,溶解态有机氮主要以Urea-N、Met-N、蛋白质等形式存在。NH4+-N和NO2--N等是养殖水体中对对虾具有毒性的含氮污染物。利用虾池生物调控水质来改善养殖环境是对虾健康养殖主要途径。浮游微藻是对虾养殖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因子,具有对溶解态氮吸收和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功能特性,是虾池水体中溶解态氮转化和降低重金属离子含量的主要途径。通过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的优化,建立良性的浮游微藻群落提高其对溶解态氮吸收和重金属离子吸附效率,降低虾池水体的自身污染,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关于对虾高位池浮游微藻及其对溶解态氮吸收和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以对虾高位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虾池养殖污染、虾池浮游微藻、虾池浮游微藻对溶解态氮的吸收规律和调控机制、虾池浮游微藻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和虾池养殖环境的生态调控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为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的优化和改善水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对虾养殖水体中各种溶解态氮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虾池投饲量与COD呈正相关,与溶氧呈负相关,水体中的溶解态氮主要来源于投喂的人工饲料;虾池溶解态无机氮、溶解态有机氮和溶解态总氮均值分别为0.470mg·L-1、0.325mg·L-1和0.795mg·L-1,养殖后期明显高于养殖前期,均超过富营养化的阈值;养殖期间溶解态有机氮占溶解态总氮的40.88%,是虾池溶解态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过程中INT/IP平均值为5.98,IN/IP<5的时期占整个养殖过程的48%,没有出现IN/IP>30的现象;虾池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平均为91.6ug·L-1,与溶解态总氮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 Carlson trophic state index)平均为72.98,虾池水体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水体中NH4+-N和N02--N含量均值分别为0.210mg·L-1和0.018mg·L-1,养殖后期分别为0.419mg-L-1和0.031mg·L-1,超过健康养殖的阈值。在浓度为0.040mg·L-1的NO2--N胁迫下,对虾免疫力会下降。(2)在广东和海南等地区的养殖中期与后期的虾池中,检测出浮游微藻优势种属于5个门共计12种,其优势度在0.12-0.99之间,优势种突出和单一;在养殖前期主要以硅藻优势种群为主,养殖的中期和后期虾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以较喜肥或者是耐污染的绿藻和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养殖期间浮游微藻的细胞数平均为19.71×107cell·L-1,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6,养殖水体属重度污染状态。以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为优势种群控制的水质环境较为稳定,其优势种群持续时间达40d~50d;硅藻优势种群相对不稳定,持续时间仅为5d~15d;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细胞数高达2160×107cell·L-1,容易形成赤潮。以绿藻为优势种的虾池水质较稳定,形成水环境有利于对虾生长。波吉卵囊藻是虾池中分布广和适应能力强的浮游微藻,同时还具有种群稳定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3)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虾池浮游微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研究发现,虾池浮游微藻对NH4+-N.N02--N、NO3--N、Urea-N和Met-N吸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盐度范围为20~30,光照度范围为45.000μmol·m-2·s~126.000μmlo·m-2·s-1,藻浓度范围为3.222×108cell·L-1~4.784×108cell·L-1。当氮浓度为14.300mg·L-1时,浮游微藻对NH4+-N、N02--N和N03--N均具有最高的吸收速率,当Urea-N和Met-N浓度分别为48.400mg·L-1和20.900mg·L-1时,其吸收速率达到最高;高浓度溶解态氮对藻细胞氮吸收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高的NH4十-N浓度对MH4+-N吸收抑制要早于其他形式的溶解态无机氮。这些结果表明虾池浮游微藻对溶解态氮的吸收速率与温度、盐度、光照度、藻浓度和氮浓度有密切关系,这特点在亚热带海洋沿岸水域普遍存在。在高浓度溶解态氮情况下浮游微藻对氮的吸收会出现“饱和效应”。(4)在多种氮源共存的条件下,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虾池水体浮游微藻在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对溶解态氮吸收的选择性,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影响浮游微藻溶解态氮吸收速率的生态因子。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和盐度实验条件下,浮游微藻对NH4+-N吸收的相对优先指数(RPI)均大于对N02-_N、Urea-N和NO3--N,优先吸收NH4+-N,其次是NO2--N,最后是Urea-N和NO3--N。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在温度20℃~30℃、光照81μmol·m-2·s-1.盐度15~30、pH7.5和藻浓度4.5×108cell·L-1~5.5×108cen·L-1的条件组合下,浮游微藻对各种溶解态氮均有较高的吸收速率,影响NH4+-N和NO2--N吸收速率的主导因子是藻浓度和盐度,影响N02-N、Urea-N吸收速率的主导因子是光照。(5)波吉卵囊藻对NH4+-N和Urea-N吸收速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均值差异不显着(P>0.05),证明模拟方程拟合度较高。(6)波吉卵囊藻细胞对Cu2+和Zn2+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叁阶段:第一阶段吸附在30min内完成,吸附率达70%以上;第二阶段吸附速度减慢,在8h内完成;第叁阶段为吸附平衡阶段。波吉卵囊藻对Cu+和Zn2+的吸附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光照度为大于54.00μmol·m-2·s-1,盐度范围为10~30。波吉卵囊藻细胞浓度为28.91×107cell·L-1时对Cu2+的吸附率为52.52%,吸附量为9.469mg·g-1;藻细胞浓度为22.91×107cell·L-1时对Zn2+的吸附率为81.44%,吸附量为2.914mg·g-1。条纹小环藻细胞浓度为2.45×107cell·L-1时对Cu2+的吸附率为63.00%,吸附量为9.26mg·g-1;藻细胞浓度为1.75×107cell·L-1时对Zn2+的吸附率为60.52%;吸附量为20.06mg·g-1。在此藻细胞浓度下,藻细胞吸附的重金属离子不会影响波吉卵囊藻和条纹小环藻的生长。(7)在对虾养殖系统中引入波吉卵囊藻,不仅能提高水体溶氧的含量、调节pH、降低COD,还能有效地吸收各种溶解态氮;水体中NH4+-N含量降低了51.7%-37.8%,N02--N含量可降低30.2%-26.4%,对虾抗病能力显着提高(P<0.05)。在虾池中培养波吉卵囊藻构建以波吉卵囊藻为主要构架的微藻群落,养殖期间其平均生物量占浮游微藻总生物量的95.35%-43.95%,优势度为0.27~0.58,成为虾池水体中的绝对优势种,作为优势种其种群持续时间长达77d,水体NH4+-N和N02--N浓度较对照池分别降低了36.98%和81.16%;波吉卵囊藻能够有效地减轻养殖密度的制约作用,对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养殖产量提高83.78%。在培养水温为27℃~32℃和盐度20~28的条件下,波吉卵囊藻在养殖水体中呈逻辑斯谛(Lgistic)方式增长,环境容纳量K值为6899.959x105cell·L-1,瞬时增长率r近似值为0.002,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3.45×105cell·L-1·d-1。每天从虾池水体中去除3.45×105cell·L-1·d-1藻细胞可以保持波吉卵囊藻的种群稳定。
孔谦[4]2010年在《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中精养池的理化生物因子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高集约、高产量、高效益的对虾精养模式逐渐成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主要对虾养殖模式,但是由于其养殖密度大,管理难度高,往往存在池塘残饵多、水环境易恶化,流行病易暴发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比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池和单养池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微生物数量、对虾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虾鱼混养模式对对虾池塘养殖的影响,为探索新的对虾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本实验以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池塘和凡纳滨对虾单养池塘为主要研究对象,两个池塘都为精养池塘,相同配置,统一管理。实验依据《海洋调查规范》(GB/T 12763.4—2007)中的实验方法,分别对虾鱼混养池和对虾单养池水体的理化因子: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活性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铵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混养池塘水体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亚硝酸氮、硝酸氮、铵氮,与单养池塘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温度、盐度变化几乎完全一致,pH值、溶解氧受到较多人为因素影响,叁种氮的含量在中后期都较高。COD、悬浮物、活性磷在养殖的中后期,具有显着差异(P<0.05),前期无显着差异(P>0.05)。COD和悬浮物在养殖过程中都表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活性磷表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两种养殖模式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浮游藻类的种类数量、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进行了计数统计。结果表明:两种养殖模式下,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浮游藻类数量,在养殖的前期和中期,无显着差异(P>0.05);在养殖的后期,存在显着差异(P<0.05),混养池塘叶绿素a和浮游藻类数量显着大于单养池塘。在浮游藻类种类上,混养池塘具有相对优势种所占比例较小,浮游藻类多样性较好的特点。两种养殖模式下,整个养殖过程异养菌的数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弧菌的数量,前期无显着差异(P>0.05),中后期存在显着差异(P<0.05)。混养池的弧菌数量一直低于同期单养池。从虾鱼混养对对虾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池塘中重金属的分布和流动角度出发,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池塘水体、对虾肌肉、鲻鱼肌肉、底泥以及饲料中的Mn、Cu、Cd叁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混养和单养两种模式下,混养模式对叁种金属在水体和肌肉中的含量无显着影响。混养池塘的水中和对虾肌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渔业水质和水产品安全要求,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是安全的养殖模式。通过测定养殖中后期,两个池塘对虾体长、体重的变化,比较了混养养殖模式对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虾混养池塘和对虾单养池塘凡纳滨对虾的体重、体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养殖末期混养池塘的对虾体重、体长略大于同期单养池塘,但二者无显着差异(P>0.05),混养模式对对虾个体生长的影响较小。在养殖效益方面,经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混养池塘对虾产量为6625kg,单位产量为1656kg/1000m~2,鲻鱼产量为1350kg,单位产量为337.5kg/1000m~2,混养池塘的利润为26015元/1000m~2;单养池塘对虾产量为3703kg,单位产量为1596 kg/1000m~2,单养池塘的利润为22590元/1000m~2。混养池塘比单养池塘,每1000 m~2增加了3424元的利润,增效15.2%,虾鱼混养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裴宇[5]2012年在《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池塘生态因子及能量收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比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Linnaeus)混养池和对虾单养池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生物种类、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收支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虾鱼混养模式对对虾池塘养殖的影响,为探索新的对虾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池塘和对虾单养池塘为研究对象,依据《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4—2007)中的实验方法,对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池塘和对虾单养池塘水体的理化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养池塘中温度、盐度、pH和溶解氧(DO)与单养池塘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保证每天开启增氧机的条件下,混养池中溶解氧略高于单养池;两池塘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显着差异(P<0.05),且在养殖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在后期上升趋势变快,但混养池上升趋势较缓。两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种类基本相同,前期均以硅藻为优势种群,后期以蓝藻和绿藻为优势种群。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4.108个cell/L和1567.9ind/L;单养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1.108个cell/L和2055ind/L;混养池塘中的浮游植物丰度在后期显着大于单养池塘(P<0.05),而浮游动物丰度则显着小于单养池塘(P<0.05)。实验期间,太阳辐射总能为1345.08MJ.m~(-2)。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29%和0.26%,两者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混养池与单养池的光合能转化效率分别为1.07MJ.m~(-2)和0.95MJ.m~(-2),前者比后者提高了12.63%(P<0.05)。混养池塘饲料能转化效率、总能量转化效率和单位净产量总饲料能分别高于单养池塘0.31%、7.4%和3.46%(P>0.05),而单位净产量总耗能低于单养池1.26%(P>0.05)。养殖过程中,混养池沉积物能量是0.75MJ.m~(-2),占总输入能量的2.40%,单养池沉积物能量是1.26MJ.m~(-2),占总输入能量的到4.30%,混养池中的沉积物能量与单养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混养池塘中对虾体重和体长均略高于单养池塘,但两者间无显着差异。混养池塘对虾产量550kg,金钱鱼增重24.67%,利润为4321元;单养池塘对虾产量530kg,利润为2196元,前者比后者利润增长46.67%。表明金钱鱼与凡滨对虾混养可有效改善水体环境,平衡水中浮游生物量,提高能量转化率,增加经济收益。
刘兴国[6]2011年在《池塘养殖污染与生态工程化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和水产品供应的主要来源。据《中国渔业年鉴2010》资料,2009年我国有养殖池塘416.4万公顷,养殖产量1852.91万吨,占水产养殖总产量51.2%以上。我国有悠久的池塘养殖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态养殖的国家,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桑基渔业”、“蔗基渔业”等生态模式和“八字精养法”等养殖技术,为世界水产养殖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我国的多数养殖池塘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普遍存在着养殖环境恶化、设施破败陈旧、坍塌淤积严重、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大等问题,同时由于一直采用传统的养殖生产方式,池塘养殖普遍还存在着养殖方式简单,生态、经效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池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生态系统。影响池塘养殖的基础因素包括池塘朝向、深度、长宽比等;影响池塘水体生态的物理因子主要有太阳辐射、天气和气候、温度与分层、水文、水流等;影响池塘养殖的化学因子主要是水的组成、土质、盐度、pH值、碱度和CO2、硬度、酸度、有机物分解、氧化还原电位、氮、磷、硫等;影响池塘养殖的生物因子主要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种群、群落的作用关系。本文以江浙地区大宗淡水鱼类池塘养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池塘养殖污染、池塘生态、池塘生态工程化技术和生态工程化养殖系统及调控方式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建立池塘生态工程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养殖环恶化,江浙地区的多数河、湖水质在Ⅳ类水以上,已不适合养殖用水要求;池塘养殖水资源浪费大,传统大宗淡水鱼类池塘养殖的需水量在4~6.5 m3/kg鱼之间;养鱼池塘每年的TSS、CODMn、TN、TP、直接排放量约为2280 kg/hm2·a、101 kg/hm2·a、5.0 kg/hm2·a;8、9月份,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总氮、氨氮、硝氮、总悬浮物的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44mg/L、0.56mg/L、7.38mg/L,0.01 mg/L、165 mg/L以上;池塘底质土壤的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超过自然土壤6.9、1.5和3.9倍,底质沉积污染表现为氮素沉积>有机质沉积>磷素沉积;养殖排水和底质沉积污染是池塘养殖的主要污染形式。综合国内外氮、磷收支的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发现江浙地区大宗淡水鱼养殖的氮输入约为90.24 g/kg鱼,其中饲料、肥料和外源水的输入比例分别为80%、11%、9%;养殖水体排放氮为13.76 g/kg鱼,底质沉积氮为57.04 g/kg鱼,分别为养殖投入氮的15.2%和63.2%。传统大宗鱼类池塘养殖的磷收入为21 g/kg鱼,其中饲料磷82%、肥料磷9.5%、水源带入磷8%、降雨带入磷0.2%;水产品磷支出占总投入磷的45.2%,水体排放磷为1.1 g/kg鱼,占投入磷的5.3%和排放磷的9.7%;底质沉积磷为10.38 g/kg鱼,分别占投入磷的49.4%和排放磷的90.3%。调查分析发现,7~9月份上海地区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水体有藻类48种,浮游动物24种,底栖生物15种;其中浮游植物平均密度3.10×l07 cell/L,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5.8 ind./L,底栖生物平均密度为1079 ind./L,平均生物量为475g/m2;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为蓝藻、绿藻和硅藻;浮游动物优势种类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方形环棱螺(B. purificata)梨形环棱螺(B. purificat)和长角涵螺(A. longicornis).7~9月份山海地区池塘浮游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H’)变化范围在1.60~2.10之间,浮游动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范围0~1.83,池塘水体叶绿素a浓度104.8±12.3μg/L,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范围为65~86,Margalef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0~10.4,底栖动物Goodnight修订指数(G.B.I)指数为0.30~0.88,生物学污染指数(BPI)为1.1。整体显示为中等富营养化状态。池塘藻类特征研究显示,池塘水体中的藻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水层变化。藻类平均密度在冬、春季节最高,秋季最低;池塘水体中的藻类优势种一般为绿藻、蓝藻、隐藻和硅藻,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藻类在不同时间内所占的比例不同。藻类密度与水体中的氨氮和有效磷浓度有直接关系,池塘水体中的氨氮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夜间凌晨5:00阶段,最低值出现在17:00前后,有效磷的最高值出现在夜间凌晨1:00阶段,最低值出现在13:00前后,与水体的藻类密度呈负相关,反映了藻类对氮、磷的吸收状况。不同季节影响浮游植物的关键理化指标不同,水温、营养盐、pH等理化指标是影响水体浮游植物密度、种类等指标的主要影响因子。池塘水体的Ch1.a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水体的TP四季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水体的TN和COD季节变化相关性不明显,反映养殖水体中的Ch1.a受P影响较大,藻类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为P。小球藻在养殖系统中生长特征和对养殖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在光强4500Lx,水温25℃条件下,小球藻在养殖水体内呈Lgistic方式增长,K值为2543×104,r值为0.5913,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375.91×104 cell/(mL·d),养殖系统内每106 cell/L小球藻的生产力为9.4 J/(L·d)。养殖水体的氮、磷浓度对小球藻的密度有影响作用,但对藻类生长周期无显着影响(P<0.05);小球藻能够有效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对叁态氮的吸收存在着差异;水温25℃时,罗非鱼幼鱼的自然密度制约作用点为4.47 g/L,小球藻能够减轻养殖密度制约作用,有藻养殖可提高罗非鱼苗的相对增重率37%以上,降低饲料系数4.1~45.8%,在养殖水体中培育小球藻可以改善水质,提高养殖效果。主要生态工程化设施构建和净化效果研究表明,生态坡对池塘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COD的净化效率分别为0.27 g/h·m2、0.015 g/h·m2和0.94 g/h·m2;对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6%和65%;对养殖水体中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8.8%;利用池塘坡面构建生态水处理设施,具有净化养殖水体、和延长池塘使用寿命和节约土地的作用。在水流速度为0.061 m/s的情况下,生物包对养殖排放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净化去除率分别为19%和45.5%,对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0.61 g/h·m3和0.133 g/h·m3。在利停留时间为0.75h的情况下,陶粒生化滤床对养殖水体中叶绿素a、总磷、总氮的去处率分别达到62%、3.7%、53.8%,去处效率分别为2.7 g/h·m3、0.07 g/h·m3和1.65 g/h·m3。在面积比1:3的情况下,生态塘对养殖排放水体体中氨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酸盐、BOD5、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9.8%、14.3%、29.6%、29.1%、21.3%和43.1%;生态塘与养殖鱼池的搭配比例约为1:3-7。在相同养殖状况下,普通生物浮床占5%、10%、20%水面的池塘水体T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65~5.42 mg/L、1.62~3.13 mg/L、1.63~2.62 mg/L; TP的浓度范围为0.18~0.28 mg/L、0.17~0.26 mg/L和0.18~0.21 mg/L;综合分析认为,普通生物浮床的覆盖率不应超过池塘水面的20%。复合生物浮床具有生化、生物等净化功能,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在池塘养殖生物负荷量1 kg/m3情况下,占池塘水面8.5%的复合生物浮床即可满足养殖水体净化需要;复合浮床的净化效率与养殖密度、品种、滤料比表面积、曝气量等有关。生态沟的净化效果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生态沟构建要结合植物生长习性、生境要求等,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时间分布才能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湿地植物选配和净化效果研究表明,湿地植物不仅能吸收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还能为基质微生物提供适宜的微生态环境。湿地植物选配宜选用本地生物量大且易栽培的物种,还要考虑其经济性和景观效果。对水鳖(Hydrocharis dubi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水芹(Oenanthe Javani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鸢尾(Iris tectorum)、菖蒲(Acorus calamus)等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研究发现,不同水生植物对氮、磷、COD的吸收能力不同,生长周期也不同;选配湿地植物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搭配,才能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种植试验发现,水蕹、茭白;水葱、水烛、茭白、美人蕉、黄花鸢尾和再力花等适合江浙地区种植。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作为湿地植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和经济性。实验发现,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生态种植莲藕可使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COD分别下降24倍、10.3倍和3倍;生态种植茭白可使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COD下降2.3倍、3.3倍和5.6倍。每100公斤莲藕、茭白可吸收氮2.4公斤以上,同时还可以吸收土壤中40%左右的磷。生态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表明,循环水养殖池塘中的总氮、总磷、COD指标分别低于2.18±1.09 mg/L、0.46±0.12 mg/L和9.0 mg/L,分别是对照池塘的52%、29%和73%,明显低于对照池塘(P<0.05)。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潜流湿地对养殖排放水中总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在52%~59%、39%~69%和17%~35%之间;生态沟渠对养殖排放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18.5%和17%;生态塘对养殖排放水中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4.7%、27.1%和26.75%。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生态工程化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可节约养殖用水63.6%,减少COD排放81.9%,有明显的节水、减排效果。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池塘中以绿藻为主,其中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小环藻(Cyclotella sp.)为优势藻,而对照池塘则以微囊藻(Microcystis)、平裂藻(Horizontal fracture)、丝藻(Ulothrix sp.)为优势种;潜流湿地和生态沟对藻类的去除率分别为75.9%和55.2%;表面流湿地和潜流湿地对叶绿素的去除率分别为58.3%和91.6%。生态沟渠、生态塘、潜流湿地和养殖池塘的组成比例应结合养殖品种、密度等特点,生态工程化设施的面积一般不超过池塘面积的20%。池塘水体理化指标变化规律及水层交换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白天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DO)、温度、氧化还原电位(ORP)、pH等理化指标普遍高于夜间,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光照最强的13: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凌晨3:00~5:00,而氨氮、有效磷的变化则相反;不同水层的DO、pH和温度变化随水深而降低。水层交换具有实现水体上下交换,增加底部溶氧,改善氧债,激活底泥生态等作用,可有效地降低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大肠杆菌等)的含量。综上研究表明,目前多数地区的养殖环境恶化,养殖水源已基本不适合养殖需要,沉积污染和排放污染是池塘污染的主要形式,养殖池塘的生物学特征反映了池塘的富营养化状态;养殖池塘水体中的藻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水层变化,其变化与水体营养盐、光照、温度等因素有关;小球藻是池塘中主要的藻类,其种群状况对养殖影响很大,相关研究可为池塘生态调控提供依据;生态坡、立体弹性填料净化床、陶粒生化滤床、生态塘、生物浮床、生态沟渠等是主要的生态工程化设施,其净化效率各有特点;水生植物是生态工程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选配植物有助于建立稳定高效的系统;生态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具有“生态、安全、高效”的特点,是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果的有效途径,对池塘生态关键影响因子进行调控是实现高效养殖的发展趋势。
王静[7]2012年在《虾—鱼半循环养殖模式池塘的水质及其调控》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构建了虾-鱼半循环池塘养殖模式,系统由滤食性鱼类养殖塘和凡纳滨对虾低盐度集约化养殖塘组成,鱼塘同时作为虾塘的供水源,采取消毒、放养滤食性鱼类、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等综合调控技术改善水质。本研究对鱼塘、虾塘的水体理化因子、藻相、弧菌等进行监测,旨在为本模式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结果如下:1.综合调控对鱼塘水体理化生物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调控显着降低鱼塘弧菌数量,平均降幅为45.64%;弧菌占总异养细菌的比例平均下降53.37%,表明综合调控有效降低水体有害菌数量。同时,综合调控增加了鱼塘藻类密度和生物量,密度平均升高59.38%,生物量平均升高58.6%。此外,综合调控提高池塘水体DO,稳定水体的pH。2.对利用鱼塘水作为水源的虾池(实验塘)水体理化生物指标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周期虾池弧菌含量低,变化平稳,平均值为0.18×103CFU/ml,利用外河水作为水源的对照塘则出现后期弧菌突然爆发的现象。同时,实验塘检出藻类6门54属126种;对照塘检出藻类6门47属87种。实验塘中后期藻类的种类数高于同期对照塘的种类数;对照塘在中后期出现一次蓝藻水华(色球藻密度占到藻类总密度的97.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实验塘比对照塘变化平稳,藻相的稳定性好。另外,实验塘早晨的DO显着高于对照塘早晨的DO(p<0.05)。最终,实验塘的成活率为65.5%,比对照塘高出37.5%;实验塘的产量为4515kg/hm2,比对照塘高17.1%。3.虾塘从鱼塘补水后,虾塘水DO提高7.70%,透明度提高32.41%,pH降低了4.32%,其中早晨pH显着降低,亚硝酸氮降低了21.13%;藻类密度提高29.16%,藻类生物量提高44.81%,藻类种类数提高68.39%。4.实验过程中鱼塘的pH低于同期虾塘的pH,其中鱼塘pH更接近最适pH(7.5~8.5)。鱼塘的亚硝酸氮显着低于虾塘的亚硝酸氮;鱼塘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比虾塘稳定;鱼塘整个养殖过程主要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虾塘中后期主要以蓝藻为主;鱼塘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高于同期虾塘,群落复杂,水质稳定。鱼塘比虾塘弧菌数量低,变化平稳。
佚名[8]2010年在《2010年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文中提出一、微生物调控的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引入本项技术,可有效降解、转化养殖生产自身污染,促进养殖生态良性循环,营造良好养殖环境,防治病害,从而改进、革新养殖技术,实行封闭与半封闭养殖,减少药物使用,减少排换水,达到防控外源污
参考文献:
[1]. 对虾高位池生态环境特征及其生物调控技术的研究[D]. 申玉春.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2]. 精养虾池生态因子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分析[D]. 陈金玲. 海南大学. 2012
[3]. 对虾高位池水环境养殖污染和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机制研究[D]. 黄翔鹄. 东华大学. 2013
[4]. 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中精养池的理化生物因子的研究[D]. 孔谦. 广东海洋大学. 2010
[5]. 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池塘生态因子及能量收支的影响[D]. 裴宇. 广东海洋大学. 2012
[6]. 池塘养殖污染与生态工程化调控技术研究[D]. 刘兴国.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7]. 虾—鱼半循环养殖模式池塘的水质及其调控[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2
[8]. 2010年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J]. 佚名. 中国水产.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