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发理论论文-祝海芬

感发理论论文-祝海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感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感发”,古诗词,价值,启示

感发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祝海芬[1](2019)在《“感发”理论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发”是创作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路径。自叶嘉莹提出,“感发”也是鉴赏诗歌的独到方式后。“感发”作为鉴赏古典诗歌的重要理论资源,给无数诗歌的重新理解和体悟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审美。但是,与“感发”在学界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学古诗词教学所遇到的重重困难,比如,阐释资源不够丰富,阐释方式不够多样,阐释深读不够严谨。因此,通过对“感发”理论的分析研究,可能会为中学古诗词教学寻找一条可靠的方法路径。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叁个角度阐述了“感发”作为一种路径对当下中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首先从丰富、完善古诗词教学的理论阐释“感发”的理论背景;其次,“感发”为古诗词的考评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感发”为古诗词教学提供方法的指导。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感发”的概念,进而在人类心理学的基础上分析“感发”作为审美的心理过程,其次分析“感发”这一理论资源中的核心理念和限制要素。第叁部分主要对作为方法的“感发”理论进行分析评价。首先从叁个方面阐释了该理论的的教学价值:为明确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为评赏古诗词提供科学的标准;为教授古诗词提供方法的指导。其次,从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有限的教学时间叁个角度反思“感发”在教学实践中的局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结合具体案例探究了“感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第一层次阐述了为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应“发动学生,自主审美”“鼓励多样,尊重自由”。第二层次探究了“以情境理解的方式考查默写”“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考查诗歌鉴赏”“以写作的方式考查感发的水平”叁种实施策略。第叁层次探究改进古诗词教学方式的四种途径:“加强诵读,以读悟情”“立足文本,品鉴诗味”“营造情境,推动感发”“以诗解诗,诗意盎然”。总之,本文立足于叶嘉莹的“感发”理论,把“感发”当做理解和欣赏诗歌一种方法路径,并结合当前中学古诗词教与学的现状,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具体策略,以期对改善中学古诗词教学现状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李会转[2](2008)在《文本细读·体悟感发·材料鉴析·理论观照——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唐宋词研究成果颇着,由此探寻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重视文本的全面、透彻的解读;注重体悟感发,以深厚的感发力发掘作品的深层内蕴,以富有感发力的文字开启读者的思力;注重对材料的挖掘、分析和鉴别;以深厚的理论修养、宽广的理论视野观照古典文学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期刊2008年06期)

刘永岚,李广志,李广华[3](2004)在《王国维“叁境”说理论“感发联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国维借用古代大词人的优美词句,形象生动地提出了人生奋斗、文学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叁境"说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和阐述,从感发和联想的视角,对"叁境"说理论进行释义分析,层层剥离,次第展开,多角度进行论述,使其理论特色和深刻内涵清晰可见的展现开来,为全面理解和认识王国维及其学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04年06期)

陈斌[4](2004)在《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感发理论及其教育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可以兴”说,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教”注重启发联想的传统。钟嵘释“兴”为“文已尽而意有余”,推进了对诗歌感发生命之品质的体认。唐代的“兴象”说和“象外之象”说,总结当时的创作实践,在理论上揭示出诗歌情景交融的美学境界。但他们对于诗歌感发功能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诗歌感发作者生命这一层面上。朱熹强调阅读要达到“兴发感动”的境界,王夫之提出“以情自得”,尊重读者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来阐释作品的权力。至此,中国古典诗歌感发理论从作者感发论发展到读者感发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在当代,叶嘉莹先生继承优良传统,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融入现代西方理论,在诗词批评领域进行了罕有其比的解诗实践。受其启发,本文认为,中学教师要从感发生命活力的高度,重拾经典,成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读者”,紧紧把握自己在阅读中宝贵的“艺术初感”,将它汇聚成教学激情的“源头活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以“文”为本,引导学生读正文、读原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诗句背后的情感信息和生命体验;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语言宝藏参与阅读,以诗解诗,拓展“联想轴”,在自由开放的“情遇”境界中兴于微言,在“课改”契机中实实在在的将古典诗歌的生命品质传承下去。(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4-11-01)

高林广[5](1999)在《“四杰”感发兴会理论的原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元七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活跃着被尊为“四杰”的几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志同道合,相互呼应,“开辟翰苑,扫荡文场”①自觉地改革文坛积习,使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生机。“四杰”的诗歌理论与他们的诗歌创作一样,同样充溢着变革现实诗坛的高(本文来源于《集宁师专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感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唐宋词研究成果颇着,由此探寻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重视文本的全面、透彻的解读;注重体悟感发,以深厚的感发力发掘作品的深层内蕴,以富有感发力的文字开启读者的思力;注重对材料的挖掘、分析和鉴别;以深厚的理论修养、宽广的理论视野观照古典文学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发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祝海芬.“感发”理论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李会转.文本细读·体悟感发·材料鉴析·理论观照——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

[3].刘永岚,李广志,李广华.王国维“叁境”说理论“感发联想”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

[4].陈斌.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感发理论及其教育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4

[5].高林广.“四杰”感发兴会理论的原理化[J].集宁师专学报.1999

标签:;  ;  ;  ;  

感发理论论文-祝海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