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达唑仑的观察

老年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达唑仑的观察

【关键词】地西泮咪哒唑仑胃镜检查结肠镜镇静胃镜和肠镜检查是消化科最基本的操作,但普通胃镜及肠镜检查常可引起患者的情绪、心理及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并存高血压、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更不易耐受普通内镜检查。近年来,我院开展了清醒镇静胃肠镜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岁)中,其中845例胃镜检查(治疗)的患者和620例结肠镜检查(治疗)的患者联合应用了地西泮和咪达唑仑,其中男性1149例,女性756例,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1.6±6.7岁,平均体重54.6±5.3公斤,并存高血压507例,冠心病36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08例,158例进行镜下治疗,106例联合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

1.2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均填写消化内镜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检查前禁食12小时,术前称体重,肠镜检查者作常规肠道准备,胃镜检查者用2%利多卡因行咽喉局部麻醉,术前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地西泮0.06g/kg,咪哒唑仑0.05mg/kg,地西泮为原药液直接静脉注射,咪哒唑仑以20ml生理盐水稀释后3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总量大于5mg时分2次注药,患者进入睡眠状态时立即进行胃肠镜操作。进镜时如患者的镇静程度在1级,加以小量的地西泮(1.5~2.5mg)以达到镇静2级。全程动态监测患者的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美国9500ONYX袖珍式脉搏血氧仪),密切观察呼吸、血压、镇静状态、不良反应。

操作室内备有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拮抗剂氟马西尼(Flumazenil),配备供氧装置、气管插管等心肺复苏器械及有关急救药物和用品等。

镇静程度选择参照RAMSAY分级法[1]:0级为清醒;1级为困倦,但反应好:2级为入睡,易唤醒;3级为入睡,唤醒困难,睫毛反射存在;4级为入睡,睫毛反射消失。

遗忘程度分为无遗忘;部分遗忘—对进境过程、镜检过程、出镜过程及检查中的不适反应部分忘记;完全遗忘—完全忘记所进行的内镜操作。

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

1.3观察指标

(1)患者均于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结束后测量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P)、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

(2)记录患者的遗忘程度和满意度;

1.4统计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或治疗,接受诊断检查者在3~20min内完成,接受治疗者在20~50min内完成。镇静程度1级192例(13.11%),2级1230例(83.96%),3级43例(2.94%),11例镇静程度2级的胃镜检查患者,在镜身插入咽喉时狂躁不合作,加以小量地西泮(1.5~2.5mg)静脉注射后,再次进镜可安静地配合完成检查。

2.2患者检查前后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见表1。

表1患者检查前、中、后SBP、DBP、P、SpO2的变化()

组别例数测量时间SBP(mmHg)DBP(mmHg)P(次/分)SpO2(%)

胃镜组845检查前138.2±11.3286.4±7.2388.4±15.2595.6±2.33

检查中130.1±10.1080.5±8.7289.1±12.9394.4±1.68

检查后140.6±12.12*90.4±7.45*90.6±8.08*94.6±0.67*

结肠镜组620检查前132.4±20.1483.1±14.0891.3±17.2596.0±1.21

检查中134.3±19.4187.4±8.1594.3±12.5894.5±0.67

检查后138.5±18.42△90.5±12.51△96.2±10.25△94.4±1.37△

与检查前相比,*P>0.05,△P>0.05。

镇静胃镜组检查过程中SBP、DBP呈先降后升趋势,镇静肠镜组SBP、DBP检查过程中持续上升,但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SBP、DBP、P、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3患者的遗忘程度和满意度。术后1231例全遗忘(84.02%),210例半遗忘(14.33%),24例无遗忘(1.64%)。1368例(93.38%)表示满意,97例(6.62%)不满意。1092例患者表示如需要,愿意再次接受内镜检查。

3讨论

胃镜和肠镜检查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疗地位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但传统的内镜检查因插镜过程中的机械刺激可引起患者体内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升高,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少数患者由于对检查的恐惧和插管过程中的不适而影响诊疗效果,尤其是老年人因其年龄、健康、体质等特殊原因更易受到伤害,增加检查的风险性,少数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被视为胃镜、肠镜检查的禁忌。镇静与麻醉情况下内镜检查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不仅使原来视为内镜检查禁忌的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接受检查,而且可减少或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2]。

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同属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效能[3]。地西泮是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咪哒唑仑属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特征是用于催眠时诱导入睡快,半衰期更短,不会在体内积聚,静脉注药后会产生比地西泮更明显的短暂顺行性遗忘,两者合用,起协同作用[4],可增加患者镜检时的耐受性和合作程度,让操作者更从容地对结肠黏膜进行观察,对病灶进行治疗。术中、术后的睡眠可让患者处于紧张状态的神经系统得到松弛、休息,同时咪哒唑仑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有助于消除患者对检查过程的记忆,使到患者不再对内镜操作感到恐惧,乐意再次接受结肠镜检查[5]。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均属非麻醉药品,可以不需要在麻醉师监控下应用,使内镜操作者能灵活安排工作并节省医疗费用[6]。但操作者在计算药物剂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职业、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伴发病等因素,用药量以能保持镇静1—2级为佳,对身体潺弱的老年患者应减少药物用量,对伴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重症肌无力、肝性脑病等患者不宜使用[7]。联合用药后大部分患者术后需要入睡休息一段时间,清醒后不宜立刻离开医院,由此将增加医护工作量,对内窥镜室的人员和医疗器械配备要求较高,临床工作中应予注意。

本组资料表明,老年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治疗)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达唑仑,具有确切的镇静效果,使用安全,能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希望,欧阳文.无痛性消化内镜术[M].长沙市: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06-107.

[2]许国铭,李兆申.上消化道内镜学.第1版,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9.

[3]杨藻宸.医用药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3-256.

[4]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41-546.

[5]李初俊,崔毅,甘丽美,等.低剂量咪唑安定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4):229-231.

[6]杨绮红,舒建昌,梁少娟,等.胃镜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2):132-133.

[7]PhilipE,Greilich,CesarD,et,al.Remifentanilversusmeperidineformonitoredanesthesiacare:acomparisonstudyinolderpatientsundergoingambulatorycolonoscopy[J].AnesthAnalg,2001,9(2):80-84.

标签:;  ;  ;  

老年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达唑仑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