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童年中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伴,性别,关系,轨迹,差异,童年,孤独。
童年中期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1](2019)在《童年中期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恋是个体对世界、重要他人以及自身发展而成的一种内部心理表征,它表现为个体对依恋相关信息的自动化认知加工偏向。尽管已有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儿童对母亲面孔会给予较多的关注,而对于陌生成年女性面孔注意偏向还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童年中期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对成年陌生女性面孔加工的注意偏向特点。首先,修订Brenning等人(2011)编制的儿童亲密关系经历量表(a child version of the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Revised,ECR-RC),形成具有良好信效度、适合于童年中期儿童的依恋质量测量工具。在此基础上,通过判别分析方法初步建立依恋类型的判别函数,依据ECR-RC量表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指标,将儿童划分为依恋安全、依恋疏离、依恋专注和依恋恐惧四种类型。其次,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探讨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对愉快、中性、悲伤、愤怒、厌恶五种成年陌生女性情绪面孔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如下:(1)修订的ECR-RC量表包含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测量维度,共36题,信度指标:依恋回避为0.92,依恋焦虑为0.94,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2)建立的四种依恋类型的判别函数,除依恋疏离型的正确判断率低于先验概率的25%以外,其他叁种依恋类型的正确判断率都达到了50%以上。(3)在面孔图片呈现时间为500ms时,依恋专注型儿童对厌恶面孔存在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回避;在1250ms时,依恋专注型儿童对厌恶面孔不存在注意偏向。另外,专注型儿童对悲伤、愤怒和愉快面孔也不存在注意偏向。(4)依恋安全型、疏离型及恐惧型儿童均对情绪面孔图片不存在注意偏向。结论:依恋专注型儿童对女性厌恶面孔图片存在注意回避,而其他依恋类型儿童对面孔图片均未发现注意偏向现象。建议依恋专注型儿童的母亲应该多留意儿童的心理需求及给予儿童更多的安全感、鼓励和肯定。(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洁,陈亮,张良,张文新[2](2018)在《童年中期到青少年中期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的双向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的双向关系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现有研究缺乏长期的纵向研究考察中国儿童青少年不同类型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的纵向关联。本研究以2203名级四年级儿童为被试(平均年龄10.22±0.37岁;男生1143名),进行每年一次、持续五年的追踪测量,考察了从童年中期到青少年期的攻击行为和同伴地位间的纵向关联及其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本研究以同伴评定和教师评定法测量被试的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采用同伴提名法测量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和同伴感知的受欢迎度。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相互作用后,(1)同伴评定的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可以负向预测同伴接纳,同伴评定的和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均可以正向预测同伴拒绝;(2)同伴拒绝正向预测同伴评定的和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3)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可以负向预测受欢迎度;(4)受欢迎度可以负向预测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5)两类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和同伴地位间的纵向关系不存在年龄差异;(6)性别差异显着:对女孩而言,同伴拒绝对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受欢迎度对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的负向预测更强;对男孩而言,同伴拒绝对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负向预测作用更强,受欢迎度对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本研究发现了攻击与同伴地位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联系,证实了中国文化背景下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关系的独特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杨盼盼,刘俊升,曹健[3](2015)在《童年中期儿童羞怯与心理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羞怯作为一种气质特点,其典型特征是个体在面临陌生的社交情境或意识到自己在被他人评价时感到紧张焦虑。已有研究表明,羞怯儿童更容易遭受同伴侵害,并表现出孤独、抑郁等心理适应不良现象。因此,哪些因子在其中起保护作用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对在其中起到保护性作用的因子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同伴评价、自我报告对563名四年级与五年级儿童进行了数据收集,考察童年中期同伴侵害在羞怯与心理适应不良(孤独、抑郁)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对朋友支持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羞怯与同伴侵害、孤独、抑郁呈显着正相关,朋友支持与孤独、抑郁显着负相关,受欺负与孤独、抑郁呈显着正相关;(2)多元方差分析表明,男孩在羞怯水平和朋友支持水平上显着低于女孩,而在同伴侵害、孤独、抑郁水平上显着高于女孩;(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同伴侵害在羞怯与孤独感、羞怯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种中介受性别(前半路径)和朋友支持(后半路径)的调节;具体表现为:相比于低水平的朋友支持,高水平的朋友支持更能降低同伴侵害对孤独、抑郁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羞怯经由同伴侵害影响心理适应不良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保护因子。(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张文新,陈亮,Kirby,Deater-Deckard,纪林芹[4](2015)在《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关系攻击的发展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是指儿童采用造谣、排斥他人等方式来破坏他人人际关系的攻击行为,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攻击行为,并且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Card et al.,2008)。鉴于纵向研究的缺乏,研究者对关系攻击的发展模式仍缺乏足够的信息。目前只有少数研究考察了关系攻击的发展轨迹,但是这些研究仍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过小、测量间隔过长、报告主体单一(教师报告或母亲报告)等研究设计的不足限制了其结果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现有研究仅关注了某一个发展阶段(童年中期或青少年早期),忽略了发展阶段间的过渡(如从童年期向青少年早期的过渡)。本研究以2000多名中国儿童为被试,采用纵向设计,考察了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10~15岁)关系攻击的异质性发展轨迹,并考察了与各轨迹相关联的适应结果。结果表明:(1)同伴评定的和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均表现出4条异质性发展轨迹:无攻击轨迹(同伴评定,63%;教师报告,22.8%)、低上升轨迹(同伴评定,14.4%;教师报告,36%)、中高下降轨迹(同伴评定,17.1%;教师报告,24%)和持续高攻击轨迹(同伴评定,5.5%;教师报告,17.2%)。(2)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关系攻击的低上升趋势或后期起始现象,证明了青少年早期的生态过渡对关系攻击发展的影响。(3)关系攻击不能预测个体的抑郁,但能预测个体的违纪行为、人际关系不良、与学业不良。持续高攻击组的适应状况最差,低上升组次之。尽管在青少年期,下降组的关系攻击水平很低,但相对于无攻击组,仍表现出一些适应不良。本文结合青少年早期的过渡性特点及社会支配理论探讨了关系攻击的发展,并从中国文化背景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儿童关系攻击的独特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5-07-11)
于凤杰,邬钟灵,郑珊珊,张文新[5](2015)在《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轨迹:预测因素与发展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旨在使他人获益的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安慰他人、捐献财物等,是个体社交能力的重要标志。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考察了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发展,但是大部分为横断研究,并且结果并不一致。仅有的几项纵向研究多以教师或父母为报告主体,尚未有研究从同伴的视角去考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此外已有研究多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或不利条件下的儿童,使其结论的推广受到限制。本研究以2000多名中国儿童为被试,采用纵向设计,考察了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10-15岁)亲社会行为的异质性发展轨迹,并考察了与各轨迹相关联的预测变量和适应结果。结果表明:(1)同伴评定的亲社会行为存在3条异质性轨迹:低组(22.7%)、中等组(43.5%)、高组(33.8%);教师评定的亲社会行为存在4条异质性轨迹:低组(9.7%)、中-上升组(25.2%)、中-下降组(30.4%)、高组(34.8%)。(2)同伴和教师评定的结果均发现,高SES和父母支持使个体更倾向于属于亲社会水平高的组,而低SES和父母控制使个体更可能属于亲社会水平低的组。(3)同伴和教师评定的结果均发现,亲社会水平高的个体有更好的适应结果,表现为更少的外化问题、高水平的同伴接纳和低水平的同伴拒绝,以及较高的学业成就;而亲社会水平低的个体适应结果较差,表现为更多的外化问题、低水平的同伴接纳和高水平的同伴拒绝,以及较低的学业成就。(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5-07-11)
丁一,李玉玲,刘燕,弓剑[6](2015)在《童年中期双生子下肢长相关指标的遗传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遗传与环境因素对童年中期双生子儿童下肢长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中年龄和性别的作用。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5~8岁171对双生子儿童下肢长相关指标进行测量,使用Mx软件拟合最佳模型,计算校正年龄前后各指标遗传与环境方差组分。结果各指标最佳拟合模型均为ACES,校正年龄后遗传度分别为:身高:男43%,女60%);坐高:男62%,女62%;下肢长:男50%,女62%;下肢长指数:男18%,女36%。身高、下肢长和下肢长指数的遗传度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结论童年中期下肢长相关指标发育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应通过加强营养与锻炼及控制相关疾病等改善下肢长度发育,促使儿童生长发育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来源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明月[7](2014)在《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乐观、社交自我知觉与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都有寻求接近的本能和与人交往的需要,儿童的同伴交往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关系的好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同伴乐观是对同伴关系积极结果的期望,会影响儿童对社交信息的加工,进而又对儿童的接纳水平、儿童特定的双向关系和儿童的社交行为造成影响。以往的研究都关注社交行为如何影响同伴关系或者同伴关系与心理行为适应之间的关系,关于儿童同伴关系领域的乐观却少有研究涉及,儿童的同伴乐观对其同伴关系是否存在影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由于国内缺乏相应的有效工具,因此研究1以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情况为背景,对Deptula等人编制的同伴生活定向测验进行修订,以便用来测量儿童的同伴乐观水平。结果显示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和年级)的情况下,使用研究1中修订后的中文版同伴生活定向测验测量了中部某所小学3-6年级儿童同伴乐观的情况,重点研究了童年中期儿童同伴乐观、社交自我知觉和同伴关系之间的作用模式,检验了社交自我知觉在儿童同伴乐观和同伴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同伴生活定向测验中文修订版用于测量儿童的同伴乐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工具。2.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乐观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乐观水平要显着高于男生;3.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乐观不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4.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接纳水平要显着高于男生;5.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6.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和年级)的情况下,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乐观不仅对其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水平存在影响,而且还通过社交自我知觉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水平。(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张凤娟,范翠英,游志麒,周宗奎[8](2013)在《朋友数量对童年中期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研究表明有无朋友是儿童孤独感的重要预测变量,但朋友数量对孤独感的影响,则至今结果不一。根据社交背景理论,同伴群体实际上是由儿童间的友谊连接起来的人际网络,朋友在网络中的地位不同,则各个朋友对既定儿童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朋友地位"这一因素的纳入将有助于阐明朋友数量对儿童孤独感的作用。社会网络分析中,基于朋友提名的邻近性声望是对儿童直接和间接朋友(如,朋友的朋友)的数量与接近性的综合表征,本研究将引入声望指标反映朋友数量,同时以社交自我知觉为中介变量,以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作为控制变量,考察被提名朋友和自提名朋友的数量(他提声望和自提声望)影响儿童孤独感的作用机制。采用同伴提名法、儿童社交自我知觉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儿童孤独感问卷对武汉市某小学3-6年级501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的作用之外,他提声望和自提声望对儿童孤独感均存在显着影响。当考察单一变量的中介作用时,社交自我知觉在他提声望与孤独感、自提声望与孤独感间均起中介作用;当同时考察多个同伴变量对孤独感的综合影响时,社交自我知觉在自提声望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仍显着,他提声望对孤独感的间接效应不显着,但直接效应仍显着。最后本文讨论了上述研究结果对儿童孤独感干预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吴姝欣,周宗奎,魏华,鲍娜[9](2013)在《童年中期的性别隔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童年中期儿童同伴交往过程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及性别对同伴交往与孤独感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朋友提名和儿童孤独感量表对武汉市某小学3-6年级共509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①童年中期的儿童,无论男女,受到来自同性别同伴的积极提名、朋友提名、互选友谊均显着高于来自异性同伴的提名数;而不同性别儿童在消极提名方面存在一致性,男生受到更多的消极提名;②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于男生来说,孤独感的主要预测变量为来自男生的朋友提名;对于女生来说,来自女生的积极提名能更好地负向预测女生的孤独感。结论:性别隔离现象存在于我国儿童同伴交往过程中,并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孤独感体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刘俊升,赵燕[10](2013)在《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787名小学3年级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受欺负与两类问题行为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呈显着正相关。(2)受欺负在两年之间呈现较高的稳定性;而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则表现出较低程度的稳定性。(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叁年级时的受欺负可以显着预测五年级时的外化问题行为,而叁年级时的外化问题行为不能显着预测五年级时的受欺负;叁年级时的内化问题行为可以显着预测五年级时的受欺负,而叁年级时的受欺负不能显着预测五年级时的内化问题行为。在受欺负与问题行为的相互预测关系中,内化问题行为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的触发因素,而外化问题行为则更有可能是对受欺负的回应。(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童年中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的双向关系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现有研究缺乏长期的纵向研究考察中国儿童青少年不同类型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的纵向关联。本研究以2203名级四年级儿童为被试(平均年龄10.22±0.37岁;男生1143名),进行每年一次、持续五年的追踪测量,考察了从童年中期到青少年期的攻击行为和同伴地位间的纵向关联及其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本研究以同伴评定和教师评定法测量被试的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采用同伴提名法测量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和同伴感知的受欢迎度。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相互作用后,(1)同伴评定的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可以负向预测同伴接纳,同伴评定的和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均可以正向预测同伴拒绝;(2)同伴拒绝正向预测同伴评定的和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3)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可以负向预测受欢迎度;(4)受欢迎度可以负向预测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5)两类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和同伴地位间的纵向关系不存在年龄差异;(6)性别差异显着:对女孩而言,同伴拒绝对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受欢迎度对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的负向预测更强;对男孩而言,同伴拒绝对教师报告的身体攻击负向预测作用更强,受欢迎度对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本研究发现了攻击与同伴地位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联系,证实了中国文化背景下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关系的独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童年中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勇.童年中期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张洁,陈亮,张良,张文新.童年中期到青少年中期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的双向关系[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3].杨盼盼,刘俊升,曹健.童年中期儿童羞怯与心理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4].张文新,陈亮,Kirby,Deater-Deckard,纪林芹.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关系攻击的发展轨迹[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
[5].于凤杰,邬钟灵,郑珊珊,张文新.童年中期至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轨迹:预测因素与发展结果[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
[6].丁一,李玉玲,刘燕,弓剑.童年中期双生子下肢长相关指标的遗传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
[7].明月.童年中期儿童的同伴乐观、社交自我知觉与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张凤娟,范翠英,游志麒,周宗奎.朋友数量对童年中期儿童孤独感的影响[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9].吴姝欣,周宗奎,魏华,鲍娜.童年中期的性别隔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
[10].刘俊升,赵燕.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