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变化分析论文_王斐,覃志豪,樊伟,张胜茂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表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表,遥感,秦岭,辽阳,影像,径流,温度。

地表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斐,覃志豪,樊伟,张胜茂[1](2019)在《云下地表温度与辐射变化关系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下对地表温度一直是热红外遥感研究的难点,云下地表温度的变化不仅受到到达地表的辐射强度的影响,还与地表覆盖类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本文通过开展野外观测实验,并利用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模拟地表温度在不同辐射条件的变化情况,以期获得不同地表类型的地表温度与辐射变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云覆盖情况下,到达地表面的辐射值减小,地表温度也随之减小,当云覆盖前地表温度越高,云覆盖后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就越大,不同地表类型的云下地表温度在单位时间(min)内发生的温度值的单位变化量所需辐射值的变化量与云覆盖前温度高低呈线性关系。在长时间云覆盖情况下,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随着云覆盖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放缓,当云层覆盖一定时间(10—20 min)后,地表温度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姜涛[2](2019)在《应用转移矩阵分析辽阳矿区的地表覆盖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辽阳地区的地表覆盖变化情况,本文选取辽阳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09年、2015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及ASTER GDEMV2高程数据为基本数据源,提取NDVI、NDBI、MNDWI、高程值及单波段亮度遥感指数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完成辽阳矿区地表覆盖的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地表覆盖类型数量变化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并对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树模型适用于辽阳矿区地表覆盖分类,分类精度较高。研究区域土地覆盖类型发生显着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大幅增长,采矿用地大面积减少,植被、水体、裸地面积变化较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矿区生态治理成为该矿区地表覆盖特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北京测绘》期刊2019年11期)

王萌萌,刘文龙,申红彬[3](2019)在《城市不透水地表降雨径流系数变化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水量平衡原理,考虑坡面径流对地表填洼损失的影响,推导建立了不透水地表场次降雨径流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两者数值大小基本位于45°线附近,计算精度较Linsley公式有明显提高,说明了所建公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山东水利》期刊2019年09期)

张钧泳,丁建丽,谭娇,陈文倩,武鹏飞[4](2019)在《1960―2013年艾比湖绿洲湿地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阿拉山口、精河、博乐、温泉4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地面观测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主成分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艾比湖绿洲湿地年及季节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的特征变化及定量化成因,以期为艾比湖绿洲湿地区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960-2013年,艾比湖绿洲湿地年平均潜在蒸散量为1 063.52mm,夏季值最大为552.3mm,冬季最小为25.3mm,年平均潜在蒸散量以12.68mm·(10a)~(-1)的速率递减,各季节潜在蒸散变化趋势与年变化一致,夏季表现最明显;(2)Mann-Kendall检验表明,年均和春、夏、秋潜在蒸散量显着性突变时间分别是1991年、1994年、1994年和1993年,冬季不存在突变,显着性突变均发生在21世纪90年代,地表湿润度年突变时间为1985年;(3)艾比湖绿洲湿地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主震荡周期分别为29a和21a,以多、少交替发生,具有全域性;(4)风速是年及季节潜在蒸散量的主导因素,地表湿润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4期)

李云龙,孔祥伦,韩美,王敏,潘彬[5](2019)在《1986-2016年黄河叁角洲地表水体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表水体在黄河叁角洲形成、生态系统演化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以黄河叁角洲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轨迹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区30 a内地表水体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86-2016年间黄河叁角洲地表水体面积增加1 161.53 km~2,其中河流呈减少状态,面积减少33.49 km~2。水库、坑塘和盐田养殖池分别增长84.88、63.82、1 046.33 km~2,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向盐田养殖池转换是面积变化最大的类型。2)Logistic回归发现,地理区位因素是影响水库演化主要因素,距海岸线距离和乡镇距离是水库转入的主导驱动因子,距乡镇距离是水库转出主导驱动力。盐田养殖池的演化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综合影响。水产产量、人口密度差、距市中心距离、距黄河距离和国民生产总值是盐田养殖池转入的主要驱动力。距市中心距离成为盐田养殖池转出的主导因子。坑塘的转化受到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距乡镇距离、人口密度差、距海岸线距离为主要驱动因子。(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6期)

刘安伟,王红玲,韩立钦,王利军,王颖洁[6](2019)在《基于Landsat影像USGS地表反射率产品的土地利用年际变化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方法,对贵阳市及周边地区Landsat影像USGS地表反射率产品进行分类,通过比较2011~2015年五年区域地表覆盖分类结果图,结合区域工业和建筑业产值数据,分析该区域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年际变化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林地和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的土地利用变化格局;(2)研究区5景影像分类精度较高,总体精度范围91.14%~98.60%,Kappa系数范围0.93~0.98,分类结果真实的反应了研究区地表覆盖及其变化情况。从分析结果来看,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有序开展植被修复并进行持续遥感监测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矿山测量》期刊2019年04期)

仝昕[7](2019)在《基于Landsat8影像的自然地表类型自动提取及变化分析——以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北,生态环境薄弱,为快速掌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信息情况,更好地进行环境监测,应充分发挥遥感监测优势。文中选取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Erdas Image和Arcgis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自然地表类型自动提取和变化监测分析,通过选取最优波段组合,结合NDVI辅助对两期影像执行监督分类。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简单快速求得保护区自然地表类型变化趋势,为保护区自然地表类型变化监测提供可靠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矿山测量》期刊2019年04期)

闫政新[8](2019)在《2013—2017年金普新区地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获取2013—2017年的地表覆盖情况,对地表覆盖进行类型划分后,进行转移矩阵的变化量分析、程度指数分析、变化动态度分析、变化趋势指数分析,并总结影响地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7年金普新区的地表覆盖总变化量和变化动态度指数均呈现先降低后减少的状态,程度指数具有"先小后大再小"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9年S1期)

郭恒亮,冯珍珍,赫晓慧,田智慧,乔宝晋[9](2019)在《地表覆被与人口密度变化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分析——以郑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郑州市为例,基于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和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城市地表温度、不透水面、植被以及城市人口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不透水面、植被和人口密度叁个方面分析其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州市明显存在地表温度中心城区高,郊区低的热岛效应,热岛斑块逐渐向东南部、西部和北部扩散且逐渐破碎化,热岛面积呈增长趋势;不透水面指数与地表温度呈显着的指数正相关关系,植被指数、人口密度与地表温度分别呈现出较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表明,不透水面是影响城市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植被和人口密度也是影响城市地表温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4期)

何慧娟,王钊,董金芳,王娟[10](2019)在《基于MODIS产品的秦岭地区NDVI、地表温度和蒸散变化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是我国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区,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选取MODIS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及地表蒸散数据产品,针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以来2001-2013年植被及水热条件发生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平均情况来看,只有NDVI有显着升高的变化趋势,耕地区NDVI变化趋势大于林草区域。林草区NDVI、蒸散平均值高于耕地区,而地表温度在耕地区高于林草区。从各像元的空间分布图来看,NDVI、地表温度和蒸散的空间分布都有明显的山体脉络。NDVI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2 000 m左右开始略微下降。地表温度随高度的升高呈极显着的线性下降趋势,海拔每升高100 m温度下降0.51℃。蒸散随海拔高度先是增高,在海拔800~1 800 m变化趋于平缓,随后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NDVI、地表温度和蒸散都在低海拔地区变化明显。2001-2013年秦岭地区NDVI呈显着增加趋势,与陕西开展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密不可分。在全球增温的背景下,地表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与植被的调节作用有一定关系。蒸散的增加趋势与NDVI的上升引起蒸腾作用加大有关,而蒸散的减小趋势与太阳辐射的减小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地表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分析辽阳地区的地表覆盖变化情况,本文选取辽阳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09年、2015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及ASTER GDEMV2高程数据为基本数据源,提取NDVI、NDBI、MNDWI、高程值及单波段亮度遥感指数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完成辽阳矿区地表覆盖的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地表覆盖类型数量变化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并对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树模型适用于辽阳矿区地表覆盖分类,分类精度较高。研究区域土地覆盖类型发生显着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大幅增长,采矿用地大面积减少,植被、水体、裸地面积变化较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矿区生态治理成为该矿区地表覆盖特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表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斐,覃志豪,樊伟,张胜茂.云下地表温度与辐射变化关系的定量分析[J].遥感学报.2019

[2].姜涛.应用转移矩阵分析辽阳矿区的地表覆盖变化[J].北京测绘.2019

[3].王萌萌,刘文龙,申红彬.城市不透水地表降雨径流系数变化规律分析[J].山东水利.2019

[4].张钧泳,丁建丽,谭娇,陈文倩,武鹏飞.1960―2013年艾比湖绿洲湿地潜在蒸散量及地表湿润度变化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19

[5].李云龙,孔祥伦,韩美,王敏,潘彬.1986-2016年黄河叁角洲地表水体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

[6].刘安伟,王红玲,韩立钦,王利军,王颖洁.基于Landsat影像USGS地表反射率产品的土地利用年际变化成因分析[J].矿山测量.2019

[7].仝昕.基于Landsat8影像的自然地表类型自动提取及变化分析——以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矿山测量.2019

[8].闫政新.2013—2017年金普新区地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测绘通报.2019

[9].郭恒亮,冯珍珍,赫晓慧,田智慧,乔宝晋.地表覆被与人口密度变化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9

[10].何慧娟,王钊,董金芳,王娟.基于MODIS产品的秦岭地区NDVI、地表温度和蒸散变化关系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17基于OOM的地表变化分析滇池流域2007-2016年地表覆盖关键要素...黄土高原(a)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及(...周边界河信息内容示意图论文研究思路框架图万州区地表亮温变化线分布

标签:;  ;  ;  ;  ;  ;  ;  

地表变化分析论文_王斐,覃志豪,樊伟,张胜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