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基志(福建省石狮市73315部队卫生队352700)
【中图分类号】R24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8-0094-0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利用自制“汗斑擦剂”治疗花斑癣取得明显疗效,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4-48岁,其中军人29例,民工17例,农民7例,学生5例,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
1.2治疗方法患者先用温热水彻底洗澡,拭干后,外搽40%硫代硫酸钠,用医用消毒棉签蘸取少许搽于患处,待硫代硫酸钠干燥后,再用6%稀盐酸外搽,以上两种药液交替搽抹,每日1—2次,7天为一疗程,连续4个疗程,自行结痂、脱痂痊愈。痊愈后,再继续外搽2—3个疗程,以免复发。
1.3配制方法取99%硫代硫酸钠400克,加消毒蒸馏水1000毫升,即成40%硫代硫酸钠;取36.46%盐酸60毫升,加蒸馏水1000毫升,即成6%稀盐酸,二者合称为“汗斑擦剂”。
2结果
治愈53例,好转5例,治愈率91.4%,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在搽药患处有轻度灼热、疼痛、皮损,但无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
花斑癣是由糠秕马拉色真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症状浅表性真菌病,中医称为“紫白癜风”,通常俗称“汗斑”。此病菌为正常人皮肤常见的腐物寄生菌,仅在特殊条件下致病,如多汗、不勤洗澡换衣或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等,传染性小。部队军人因训练运动量大,出汗多,民工和农民自身个人卫生较差,故这几类人群发病率较高。此病皮损多为圆形、不规则形、灰白色、浅黄色及褐色斑,边缘清楚,常融合成大片,此菌常寄生于皮肤角质层内,不引起皮肤深层炎性反应。故“汗斑擦剂”与皮肤接触后在空气中氧化,解离后产生氢离子或脂溶性弱酸分子,融入菌体,使菌体胞质膜破裂,呈现较强的杀菌能力。经过对58例临床观察,治愈彻底,复发率低。但由于治疗期间有轻度皮损、疼痛,在配制此药时,要注意药物配制的浓度,防止对皮肤损伤较大,一般情况下2周内结痂,3-4周内脱痂,愈后不留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