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吡咯烷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咯烷,衍生物,甲基,富勒,吡咯,吲哚,亚胺。
吡咯烷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莫丽,李淼,刘莉,张金生,陈治明[1](2019)在《手性吡咯烷酰胺催化合成羟甲基噻喃酮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手性吡咯烷酰胺催化四氢噻喃-4-酮与芳香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绿色合成了一系列手性羟甲基噻喃酮衍生物,对其经FT IR、~1H NMR、~(13)C NMR结构表征,并对催化条件及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选用15 mmol%的催化剂I,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在0℃下反应25 h,得到较高的产率(83%)及较好的立体选择性(ee 84%)。(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杨梅,曹仕轩,贺峥杰[2](2019)在《膦催化水杨醛亚胺与马来酰亚胺的[4+1]环化反应及螺[苯并呋喃-2,3'-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个膦催化水杨醛亚胺与马来酰亚胺的[4+1]环化反应,以44%~99%收率生成螺[苯并呋喃-2,3'-吡咯烷]衍生物.产物包含一对可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的syn和anti异构体(dr 1.6∶1~5∶1),由此提供了合成螺[苯并呋喃-2,3'-吡咯烷]简单有效的方法.该反应起始于PPh_3与马来酰亚胺原位形成非烯丙基磷叶立德活性中间体,经亲核加成/分子内取代的串联过程完成,代表了新的一例经此类磷叶立德完成的膦催化[4+1]环化反应.(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刘泽员[3](2019)在《富勒烯吡咯烷及其阿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勒烯的特殊笼状结构使它具备很多优良性能,但富勒烯的疏水性却限制了其应用于生物体系,因此提高富勒烯水溶性能够拓宽其在抗肿瘤、抗微生物、清除自由基等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对富勒烯进行化学修饰可以在改善水溶性的同时引入活性基团得到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其由于带有诸如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而能进一步用于合成更多种类的富勒烯衍生物。阿霉素是一种广谱类抗肿瘤药物,对肿瘤治疗效果较好,但会对机体产生由自由基介导的毒副作用,故需要引入富勒烯减弱这种毒副作用。本论文基于以上所述,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合成水溶性得到改善且带活性基团的N取代3,4-富勒烯吡咯烷(FP-OH)以及羧基丙基富勒烯吡咯烷(FP-COOH);在FP-OH的基础上合成富勒烯甘氨酸(FP-Gly),然后将其与阿霉素进行非共价复合制成富勒烯甘氨酸/阿霉素复合物(FP-Gly/DOX);在FP-COOH的基础上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其与阿霉素连接合成富勒烯吡咯烷阿霉素(FP-COOH-DOX);将以上所得的五种富勒烯衍生物制成纳米水悬液,测试各纳米水悬液在黑暗及光照条件下的自由基效应。所得研究成果如下:1.成功合成了FP-OH、FP-COOH、FP-Gly以及FP-COOH-DOX,并通过UV-vis、FT-IR、MALDI-TOF表征确认了它们的结构,又利用物理搅拌法制备了FP-Gly/DOX。2.通过有机溶剂介导法将所得富勒烯衍生物制成20μmol/L的纳米水悬液,对FP-COOH纳米水悬液进行粒径分布测定,结果显示分布范围为36.52-121.37nm,D(90%)为50.43 nm,表明FP-COOH纳米颗粒具有理想的纳米尺寸。3.通过邻苯叁酚自氧化实验发现,在黑暗条件下,与同浓度的VC相比,所制富勒烯衍生物纳米水悬液均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由弱到强依次为:FP-OH<FP-COOH<VC<FP-Gly<FP-Gly/DOX<FP-COOH-DOX。4.通过甲基紫-Fenton体系实验发现,在黑暗条件下,所制富勒烯衍生物纳米水悬液均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且清除能力都强于5 mmol/L的甘露醇,由弱到强依次为:FP-OH<FP-COOH<FP-Gly<FP-Gly/DOX<FP-COOH-DOX,其中50 mmol/L的甘露醇与FP-Gly/DOX的清除效力接近。利用甲基紫体系发现在光照条件下,所制富勒烯衍生物纳米水悬液都具有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由弱到强大致为:FP-OH<FP-COOH<FP-COOH-DOX<FP-Gly<FP-Gly/DOX。结果表明,本文所合成的五种富勒烯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两种富勒烯吡咯烷以及富勒烯甘氨酸衍生物可作为中间体结构进一步合成得到其它多种富勒烯衍生物,而两类富勒烯阿霉素衍生物可成为新型低毒抗肿瘤药物。(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孙晓楠[4](2018)在《基于妊娠烯醇酮的新型甾体螺环吡咯烷羟基吲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并合成基于甾体的螺环吡咯烷羟基吲哚衍生物。方法以妊娠烯醇酮为原料,与各种取代苯甲醛及杂芳醛经Clasi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1-芳基亚甲基-20-孕甾酮中间体,该中间体与靛红、肌氨酸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新的螺环吡咯羟基吲哚衍生物。结果与结论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甾体螺环吡咯烷羟基吲哚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 R、~(13)C-NM R和HRM S谱确证。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膀胱癌细胞T24、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癌细胞MGC-80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6a对T24、MCF-7、M GC-803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均优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IC_(50)值分别为4.64、8.82、7.74μmol·L~(-1);化合物6d对T24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另外3种测试肿瘤细胞,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郑小军,张凯强,林炎滨,王海飞[5](2018)在《叁组分“一锅法”合成吡咯烷类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以氧化银为催化剂,以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为脱水剂,以不同系列芳香醛、甘氨酸甲酯和马来酸二乙酯为原料,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高度取代的吡咯烷衍生物的新方法。在最优的条件下,以较好的非对映选择性及中等以上的产率,合成了8个endo类型的吡咯衍生物,并且该环加成反应合成途径简捷,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鲁旭斋[6](2017)在《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聚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人类社会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日趋增加,这直接导致了能源短缺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人类急需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具有广泛性、清洁性和永久性等优点而获得关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质轻、可制成柔性等特点,且材料来源广泛,结构可调,因此极具发展前景。当前聚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受体/电子传输层材料主要是[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61BM)和相应的C70衍生物PC71BM。但这两种材料也存在最低未占轨道(LUMO)能级低,在可见光区吸收弱等不足,因此,设计具有高LUMO能级,在可见光范围吸收强的高性能富勒烯材料来取代PC61BM/PC71BM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利用Prato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受体和电子传输层材料,并对它们的光学、电化学性质和光伏性能进行了研究。我们先合成了一系列烷氧基取代的N-苯富勒烯吡咯烷电子受体(FP1-FP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FP1-FP5在400-490 nm范围内的吸收均强于PC61BM。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LUMO能级与PC61BM较为接近。以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FP2和FP3为受体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3.27%、3.30%,与P3HT:PC61BM的器件效率相当,这说明特定位置的甲氧基取代对光伏性能有显着影响。另外,我们还探索了以窄带隙聚合物PTB7为给体,FP2和FP3为受体的器件的光伏性能。我们合成了一系列N-苯富勒烯吡咯烷电子传输层材料(FP6-FP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FP6-FP9在400-480 nm范围内的吸收均强于PC61BM。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LUMO能级与PC61BM较为接近。首先我们将其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研究,其中,FP6,FP7的器件效率分别为14.82%,12.29%。接下来,我们制备的以P3HT为给体,FP6和FP9为受体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分别达到2.67%、2.69%。之后我们制备了以PTB7为给体,FP6为受体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最高为5.63%。相对于甲氧基,噻吩基取代的N-苯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可能与窄带隙聚合物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6-30)
花少帅[7](2017)在《铜催化的[60]富勒烯吡咯烷与二氢吡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勒烯独特的光电性质使其在纳米材料、电子器件、超分子组装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潜在应用。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性质,对富勒烯进行化学官能化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通过引入不同的有机官能团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溶解度、电子亲和性等;另一方面探索与发展富勒烯新反应可以为拓展富勒烯功能材料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因此,富勒烯的化学功能化是富勒烯化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是研究C_(60)与α-N、O与S取代的酮肟乙酸酯衍生物在铜盐催化作用下合成非对称的[60]富勒烯吡咯烷和多样化双取代[60]富勒烯二氢吡咯衍生物的内氧化新反应。1、碘化亚铜催化的非对称[60]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本章研究了在铜盐催化下α-N-酯基取代酮肟乙酸酯衍生物与C_(60)构建非对称[60]富勒烯吡咯烷的内氧化新反应。首先对不同铁盐和铜盐进行了广泛筛选后确定了廉价易得的碘化亚铜为最佳催化剂,然后考察了不同温度、助溶剂等条件对此反应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拓展了一系列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官能团的α-N-取代的酮肟乙酸酯衍生物,考察了底物空间位阻、电子效应等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控制实验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2、硫化铜催化的单取代和多样化双取代[60]富勒烯二氢吡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本章主要研究了α-O,S-取代的酮肟乙酸酯衍生物在硫化铜催化作用下与C_(60)合成单取代和多样化双取代[60]富勒烯二氢吡咯衍生物的新反应。首先对不同的铜盐、助溶剂进行筛选,接着又考察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此反应的影响。随后拓展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官能团的α-O,S-取代的酮肟乙酸酯衍生物,考察了此催化体系对不同取代基底物的兼容性。最后通过控制实验和理论计算对此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连文芳[8](2017)在《2,2-双取代吡咯烷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2,2-双取代吡咯烷是广泛存在于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的结构单元。这种C2位含有季碳的吡咯烷的不对称合成大都以手性化合物为起始原料。文献中这种手性季碳中心的制备方法存在浪费手性原料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开发新的不对称合成2,2-双取代吡咯烷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不对称合成技术的发展,利用不对称催化方法制备手性化合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不对称脱羧烯丙基化反应成功构建了2,2-双取代吡咯烷C2位的手性季碳中心。通过探索低价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脱羧烯丙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详细考察了催化剂、手性配体、反应介质、温度以及添加剂等对反应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得到了优良的对映选择结果。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合成工艺,并进行规模化制备。合成的手性化合物可直接应用到叁尖杉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上,为进一步的活性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持。以脯氨酸为原料,经与Boc酐、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芳基溴化镁反应,得到前体化合物2-苯甲酰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及其衍生物。催化不对称脱羧烯丙基化的最优反应条件为:以5mmol%的Pd(dba)2为催化剂,12mmol%的(R)-BINAP为手性配体,在LiHMDS存在下,以THF为溶剂,产物的ee值最高为81%,通过底物拓展,得到了一系列的2,2-双取代的手性吡咯烷衍生物。(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月柠,张玉梅,吕玉莹,吴昊,刘鹏[9](2016)在《二茂铁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1-二氰基-2-二茂铁乙烯、L-脯氨酸和芳香醛为原料,在甲苯中反应合成了含有氰基的二茂铁吡咯烷衍生物。2-对硝基苯基-3-二茂铁基-4,4-二氰基双稠吡咯啶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24.395(3)A,b=8.992 3(18)A,c=19.005 4(18)A,V=4 325.7(7)A3,Dx=1.432 g/cm3,Z=8,T=113(2)K,F(000)=1 936,R1=0.040 2,wR2=0.093 8。(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6年08期)
李翠平,马珍珍,刘艳玲,樊振,孙春玲[10](2016)在《新型2-(吡咯烷-3-基)-恶唑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亚结构链接法,以氯甲基叁甲基硅烷和苄胺为原料,依次经酯化、缩合、环合、水解、成盐等12步反应制得5个新型的(4-甲基氨基甲酰基-2-吡咯烷-5-甲基恶唑)-胺基甲酸叔丁酯衍生物(15a~15e);15a与醛(酮)或乙酰氯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的5-胺基甲基-2-(1-甲基-吡咯烷)-恶唑-N-甲基甲酰胺盐酸盐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6年05期)
吡咯烷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一个膦催化水杨醛亚胺与马来酰亚胺的[4+1]环化反应,以44%~99%收率生成螺[苯并呋喃-2,3'-吡咯烷]衍生物.产物包含一对可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的syn和anti异构体(dr 1.6∶1~5∶1),由此提供了合成螺[苯并呋喃-2,3'-吡咯烷]简单有效的方法.该反应起始于PPh_3与马来酰亚胺原位形成非烯丙基磷叶立德活性中间体,经亲核加成/分子内取代的串联过程完成,代表了新的一例经此类磷叶立德完成的膦催化[4+1]环化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吡咯烷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莫丽,李淼,刘莉,张金生,陈治明.手性吡咯烷酰胺催化合成羟甲基噻喃酮衍生物[J].化学世界.2019
[2].杨梅,曹仕轩,贺峥杰.膦催化水杨醛亚胺与马来酰亚胺的[4+1]环化反应及螺[苯并呋喃-2,3'-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英文)[J].有机化学.2019
[3].刘泽员.富勒烯吡咯烷及其阿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制备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9
[4].孙晓楠.基于妊娠烯醇酮的新型甾体螺环吡咯烷羟基吲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8
[5].郑小军,张凯强,林炎滨,王海飞.叁组分“一锅法”合成吡咯烷类衍生物[J].广东化工.2018
[6].鲁旭斋.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聚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7
[7].花少帅.铜催化的[60]富勒烯吡咯烷与二氢吡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8].连文芳.2,2-双取代吡咯烷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D].河北科技大学.2017
[9].刘月柠,张玉梅,吕玉莹,吴昊,刘鹏.二茂铁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化学试剂.2016
[10].李翠平,马珍珍,刘艳玲,樊振,孙春玲.新型2-(吡咯烷-3-基)-恶唑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