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支复合墙梁论文_何玉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框支复合墙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刚度,墙体,静力,生态,性能,正交。

框支复合墙梁论文文献综述

何玉阳[1](2015)在《框支密助复合墙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抗震性能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是由底部框架和上部密肋复合墙组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在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中,密肋复合墙体是主要受力构件之一,密肋复合墙体具有自重轻、整体性好、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耗能能力等特点。密肋复合墙体中的填充砌块、密肋框格及隐形框架具有一定的整体工作性能,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逐渐发生损伤破坏并耗散地震能量,从而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在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振动台试验、有限元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进行了1个1/6比例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测试了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及其在各级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等,研究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能满足既定的抗震设防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高的安全储备。2.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振动台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反应、加速度响应,并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与有限元分析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这种简化的分析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难度和耗时,从而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更加便捷的分析途径。3.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态分析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对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前叁阶的自振频率,将此频率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其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更进一步的说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了方便结构数值分析与设计计算,给出了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简化弹性计算模型及其简化公式,并通过实际算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此种简化模型及公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在构件设计与构造中的诸多细节性内容在试验研究及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做了更加系统性的论述。4.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研究。运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对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简称IDA)方法,选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简称PGA)作为地震动参数(Intensity Measure,简称IM),选取最大层间位移角θ作为地震损伤参数(DamageMeasure,简称DM),使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对离散的结果点插值并拟合得到数条IDA曲线。通过对模型结构的IDA曲线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得出结构16%,50%和84%的分位曲线,由于各分位曲线间的离散性较小,因此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划分出了结构各破坏状态的性能水准,并确定了相应的能力值,进而又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方面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综上,本文从振动台试验、有限元模拟和基于性能结构抗震分析叁个角度对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与分析评定,同时建立并验证了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简化计算模型,为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理论研究及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参考和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9-01)

贾穗子,曹万林,袁泉[2](2015)在《框支密肋复合墙体拟静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底部大空间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结合新型斜交肋格密肋复合墙板结构,进行2榀底部框架-剪力墙上部密肋复合墙体结构1/2比例模型拟静力试验.分析正交肋格和斜交肋格框支密肋复合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传力机理,探讨结构层间位移滞回特性,各构件钢筋的荷载-应变曲线,墙体的残余变形率.试验结果表明: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优越,墙板独特的斜交式肋格构造形式有效提高结构的延性、变形性能,抗倒塌能力和可修复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何玉阳,袁泉[3](2015)在《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6比例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对该结构在试验的几种典型工况下的地震反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加速度、层间位移角、结构破坏形态等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振动台模型试验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和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进而得出了本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基本规律,为今后该结构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5年13期)

钱战坤[4](2015)在《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体试验及斜交密肋复合墙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斜交网格体系是一种整体刚度大、适应性强的空间结构新体系,目前多用于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斜交密肋复合墙体是在普通密肋复合墙体的基础上,结合斜交网格体系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预制拼装构件。2013年由本课题组编写的《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T275-2013)正式颁布,规程对斜交密肋复合墙体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工作的成果,结合斜交网格结构有关理论,通过对两榀框支密肋复合墙体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和理论分析计算对斜交密肋复合墙体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抗震性能等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体与框支正交密肋复合墙体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刚度退化规律及钢筋应变规律等。2.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合理的墙体分析模型,通过墙体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较为真实、简化地模拟墙体内力、变形发展的全过程,并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斜交肋格的受力特点及对整个墙体的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3.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框支密肋复合墙体竖向承载力、刚度以及抗剪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计算,提出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体竖向承载力、抗侧刚度及最大抗剪承载力的经验公式。通过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本文总结了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体内力和变形发展规律,给出框支密肋复合墙体的竖向承载力、抗侧刚度及最大抗剪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可以为其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3-01)

袁泉,何玉阳[5](2014)在《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6缩尺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模型经历弹性阶段、开裂直至破坏的不同阶段动力特性及反应。以El Centro波、Taft波、人工波为输入地震波,分别对设防烈度7度及8度多遇、基本、罕遇、超罕遇地震作用进行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在各阶段地震作用下加速度、位移、应变反应及破坏形式、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转换层破坏模式为剪切型破坏,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转换层;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各层绝对加速度响应主要取决于前两阶振型,高阶振型影响较小,其中第一阶振型起绝对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22期)

贾穗子,袁泉,曹万林[6](2014)在《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结构影响因素及框支梁内力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虑框支梁高跨比(hb/l0)、抗震墙截面宽度与高度比(Bw/Hw)、密肋复合墙高跨比(hw/l0),通过对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结构计算结果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构件关键部位内力和整体结构最大转角影响因素进行显着性分析,得出hb/l0和Bw/Hw对框支梁和框支柱的部分内力具有显着影响,对整体结构最大转角具有一定影响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框支梁内力系数实用设计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艾文[7](2014)在《罕遇地震下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破坏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是底部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可采用部分落地生态复合墙或剪力墙与框架相结合),上部采用生态复合墙结构的新型结构形式。由于上部生态复合墙结构自重较轻,且生态复合墙体承载力和刚度可根据不同的设计情况进行调整,故易于实现底部大空间房屋结构的竖向刚度协调,并有效减轻地震震害,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合理的破坏模式不但能通过底部部分框支结构发挥其较大的延性来消耗地震能量,同时使得上部墙体中各组件(砌块、肋格及外框)在地震作用下依次发挥主次作用,实现结构的多道抗震防线。因此,本文结合框支墙梁试验,探讨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的叁种破坏模式类型,并利用非线性数值分析软件对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扩展分析,为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发生合理破坏模式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结合课题组四榀两跨框支生态复合墙梁结构试验的基础,分析各组试件的具体破坏形态及相应特征,并通过钢筋应变值定量分析指出塑性铰出现部位,最终提出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的叁种破坏类型。①破坏发生于框支转换层;②框支转换层上下结构破坏相对均匀;③破坏发生于框支转换层上部结构。2、结合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特点,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框支生态复合墙梁试件的刚架-等效斜撑弹塑性力学模型,并与四榀两跨框支生态复合墙梁试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表明:塑性铰的发展与试验中试件各构件的破坏次序较为吻合,在弹塑性阶段等效斜撑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模拟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的受力行为。3、基于验证的刚架-等效斜撑模型,建立一系列刚度比及楼层数量变化的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非线性数值模型,提出刚度比及楼层数量对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数值分析表明:①刚度比大于1.5时,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易发生下柔上刚的框支层破坏模式;刚度比小于1.0时,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薄弱层上移易发生复合墙板层破坏模式;刚度比在1.5~1.0之间,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发生转换层上下结构破坏相对均匀;②转换层下部结构刚度较弱时,通过增加转换层上部结构的楼层数量对下部框支薄弱层有利。(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夏雷,袁泉,孙静,庞乃勇[8](2013)在《基于双参数地基梁的框支密肋复合墙梁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受力性能,应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将上部密肋复合墙体简化为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托梁视为倒置于弹性地基上的有限长梁,借鉴Vlasov模型推导了考虑材料性能差异的等效地基参数,进而建立了托梁的挠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了墙梁界面的竖向应力分布及托梁内力,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基于双参数弹性地基上的梁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受力性能.(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田洁,黄炜,卢俊龙,张荫[9](2012)在《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IDARC2D对其进行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性及墙梁的组合作用和抗震性能。探讨了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参数。所得结论可为该类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2年08期)

庞乃勇,贾英杰,夏雷[10](2012)在《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竖向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框支密肋复合墙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改变上部密肋复合墙板的划分形式、边框柱尺寸以及填充砌块与密肋框格的弹性模量比等性能参数,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托墙梁的受力机理及墙板参数对托梁受力的影响,进而对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的优化设计提出要求,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2年02期)

框支复合墙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底部大空间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结合新型斜交肋格密肋复合墙板结构,进行2榀底部框架-剪力墙上部密肋复合墙体结构1/2比例模型拟静力试验.分析正交肋格和斜交肋格框支密肋复合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传力机理,探讨结构层间位移滞回特性,各构件钢筋的荷载-应变曲线,墙体的残余变形率.试验结果表明: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优越,墙板独特的斜交式肋格构造形式有效提高结构的延性、变形性能,抗倒塌能力和可修复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框支复合墙梁论文参考文献

[1].何玉阳.框支密助复合墙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抗震性能评定[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贾穗子,曹万林,袁泉.框支密肋复合墙体拟静力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

[3].何玉阳,袁泉.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5

[4].钱战坤.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体试验及斜交密肋复合墙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5].袁泉,何玉阳.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4

[6].贾穗子,袁泉,曹万林.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结构影响因素及框支梁内力系数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

[7].艾文.罕遇地震下部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破坏模式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8].夏雷,袁泉,孙静,庞乃勇.基于双参数地基梁的框支密肋复合墙梁受力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3

[9].田洁,黄炜,卢俊龙,张荫.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工业建筑.2012

[10].庞乃勇,贾英杰,夏雷.框支密肋复合墙梁竖向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建筑.2012

论文知识图

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示意密肋复合墙体等效模型弹性模量E: E ...框支密肋复合墙体墙梁力学简化模型一1试件KZML一1模型配筋图一8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复合墙梁有限...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示意

标签:;  ;  ;  ;  ;  ;  ;  

框支复合墙梁论文_何玉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