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排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界面,油藏,沉积物,含水层,真空,拉拔,碳酸盐。
界面排水论文文献综述
洪勇,周蓉,郑孝玉,凌贤长[1](2019)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砂-黄土界面的剪切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异质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力学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环剪试验,对单一黄土、单一砂、砂-黄土组成的异质土在剪切力学特性上的差异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砂-黄土组成的异质土在相互接触剪切的过程中,剪切应力变化形态和抗剪强度与单一黄土、单一砂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即砂-黄土组成的异质土在其剪切过程中呈现出了黏性土的剪切力学特征;在相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砂-黄土组成的异质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比单一黄土和单一砂的抗剪强度至少降低了71%和51%。不同排水条件下砂-黄土的剪切力学性质出现了差异,其主要原因与剪切面处砂与黄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剪切面处土体内孔隙水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莉民[2](2019)在《排水松木桩处理软黏土地基界面强度特性室内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依存的理念的深入,传统松木桩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环境友好、可逆性加固等方面体现出了优势。目前,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应用中松木桩仅考虑置换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承载力较低,工后变形较大,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鉴于传统松木桩的优缺点,课题组将排水土工布与松木桩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松木桩,即排水松木桩,将排水固结与置换作用相结合,为松木桩更好的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进行了探索研究。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主要机理在于将排水松木桩的置换、加筋、排水固结叁者相结合。本研究是在课题组前人(熊一帆、2016)初步研究表明增加排水结构层具有一定的排水效果的基础上,对排水松木桩技术做进一步的探讨。前人试验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模型尺寸采用φ100mm*H150mm,由于竖向和径向排水路径较为接近,径向排水固结对总固结的贡献在相同条件下不甚分明,初步分析原因是模型尺寸高度偏小。(2)对固结强度及界面强度随固结度的变化没有做研究。基于此,笔者为了量化评价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对总固结度的影响以及研究排水松木桩排水固结过程中界面排水及抗剪强度增长机理,进行改进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课题组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试验模型,确定模型尺寸为φ100mm*H300mm;(2)测试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研究在相同直径和排水层条件下,界面排水条件对固结强度的影响;(4)研究排水松木杆在径向排水条件下直径和排水层的变化对固结强度的影响;(5)研究径向排水条件下直径和排水层的变化对排水松木杆界面抗拔力的影响;(6)研究不同方案柱状土层排水固结后软土层十字板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极限拉拔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7)对软土在纯竖向排水时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松木杆在相同直径、相同排水层但是排水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径向排水占主导作用;直径相同时,随着排水层增大,其固结强度和界面强度增加;相同直径,相同排水层的排水松木杆,其界面抗剪强度与相应状态下的十字板抗剪强度呈线性增长关系;排水层和直径的增大使得排水松木杆处理后的软土层不排水抗剪强度增大,地基强度也增大;排水松木桩桩土之间的摩擦和嵌锁咬合作用使得筋土相对位移变化相比于纯松木桩趋势相对平缓,可以预期排水松木桩技术在中小型水工结构软土地基加固、地下土遗址滑塌病害处理方面等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验证了软土柱状模型试验在纯竖向固结排水时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吴莉民,柴新军,周鹏[3](2019)在《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界面强度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发挥传统松木桩处理软黏土地基的作用,课题组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排水松木桩,将排水功能与加固功能复合于一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其排水结构层的排水固结、界面抗剪强度随着排水固结的增长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排水结构层具有径向排水的功能,大大加大了排水性能;随着排水结构层的增大,固结强度提高,界面强度也增大,而筋土相对位移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在加固土遗址处理方面可起到预测提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工程质量》期刊2019年02期)
张治国,赵其华,白乔木,王卫东[4](2016)在《饱和土中考虑衬砌界面排水的浅埋盾构隧道开挖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环境土工效应分析一直是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目前该领域较少考虑饱和土质以及隧道衬砌与土体间界面排水工况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较少针对隧道施工长期变形影响以及衬砌应力进行解析分析。由此基于隧道开挖椭圆化变形模式,考虑衬砌界面完全排水以及完全不排水两种工况,提出了饱和土中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长短期变形和隧道衬砌应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椭圆化变形模式对地层短期变形和长期变形的影响均较明显,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位移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计算衬砌内力时,衬砌轴力和弯矩整体关于90°/270°轴即隧道竖轴线严格对称,其中轴力沿圆周呈上大圆下小圆的倒"8"字形分布;而弯矩沿圆周呈上下圆基本一致的"8"字形分布,其中下圆稍大。土质和界面排水条件显着影响衬砌内力值的大小,其中饱和土长期排水工况下衬砌内力值一般大于不排水工况解,且其与饱和土短期不排水解相比差距明显。分析成果可为正确预估饱和土浅埋盾构开挖变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李海燕,苏豪儒,黄延[5](2013)在《城市合流排水管道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合流排水管道中水沉积物界面物质在雨水径流的冲刷作用下会将其中的污染物重新释放排入受纳水体,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综述国内外对水沉积物界面物质的组成、污染特性及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物分成有机层、近床固体层和流动泥沙层,其中有机层和近床固体层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和含水量,流动泥沙层含有较多的挥发性物质。研究表明:水沉积物界面物质抗侵蚀性微弱,含水量是影响其剪应力的最重要因素;已有水沉积物界面的模型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模型预测近床固体对初期冲刷的污染贡献、有机层的污染物侵蚀量和近床固体层的生物降解量等。认为今后应加强对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特性的研究,建立适合本地的水沉积物界面污染贡献模型。(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3年03期)
张新庄[6](2012)在《新工艺为油气畅流铺路架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针对塔河油田托甫台区碳酸盐岩油藏的地质特征,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叁厂首创排水采油新工艺,累计增油2.4万吨。 通过开展排水采油工艺,该厂重新审视前期部分被定性为水层的井。2011年,该厂新井建产率由84.4%升至96.9%,提(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2-03-05)
尹户生[7](2012)在《真空排水系统新型界面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排水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真空界面阀是该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往往决定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国内外用于真空排水系统上的界面阀普遍为隔膜阀,口径偏小,隔膜寿命有限,容易堵塞,在市面上虽然有较多的控制阀门,但将其应用于真空排水系统并不到位,且国内的开展较晚,随着真空排水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的界面阀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开展新型界面阀的研究工作。首先根据翻板阀的应用领域及工作方式,笔者决定设计一种用于真空排水系统的翻板阀,为了使翻板阀的结构紧凑,根据注塑机合模装置上肘节机构对力的放大作用的原理,设计制造一种新型的肘节翻板阀。对各个翻板阀内部敏感零部件的强度进行了分析,验证其理论上的可行性,通过计算选择合理的驱动方式,并绘制翻板阀的相关图纸。其次,根据真空排水系统的市场需求——对老城区重力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其重力排水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远离市政管网、管道破旧等。最原始的改造方法是将现有的陶瓷便器更换为真空便器,工程施工较复杂、周期长、成本高,而且造成了原有陶瓷便器的浪费,笔者在翻板阀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工再改造,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真空-重力”两用的界面阀,即在无电的情况下采用重力排水系统收集污水,在有电的情况下采用真空排水系统收集污水;并对这种特殊工作条件下的控制系统和给水管道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对肘节翻板阀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其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耐久性、密封性以及防堵塞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2-01)
任连伟,顿志林,潘文彦[8](2006)在《土与井壁界面剪切特性和底部含水层疏排水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大型商业软件FLAC3D对深厚表土内土与井壁界面的剪切特性和高应力、高水压下土层渗流进行了模拟,初步得出:在侧压力均等和侧压力线性变化这两种情况下,剪切应力和剪切位移都符合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双曲线模型;模拟底含疏排水,假定渗透系数为常数时,沉降位移近似线性变化,渗透系数为变量时,沉降位移近乎抛物线变化。(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界》期刊2006年04期)
界面排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依存的理念的深入,传统松木桩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环境友好、可逆性加固等方面体现出了优势。目前,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应用中松木桩仅考虑置换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承载力较低,工后变形较大,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鉴于传统松木桩的优缺点,课题组将排水土工布与松木桩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松木桩,即排水松木桩,将排水固结与置换作用相结合,为松木桩更好的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进行了探索研究。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主要机理在于将排水松木桩的置换、加筋、排水固结叁者相结合。本研究是在课题组前人(熊一帆、2016)初步研究表明增加排水结构层具有一定的排水效果的基础上,对排水松木桩技术做进一步的探讨。前人试验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模型尺寸采用φ100mm*H150mm,由于竖向和径向排水路径较为接近,径向排水固结对总固结的贡献在相同条件下不甚分明,初步分析原因是模型尺寸高度偏小。(2)对固结强度及界面强度随固结度的变化没有做研究。基于此,笔者为了量化评价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对总固结度的影响以及研究排水松木桩排水固结过程中界面排水及抗剪强度增长机理,进行改进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课题组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试验模型,确定模型尺寸为φ100mm*H300mm;(2)测试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研究在相同直径和排水层条件下,界面排水条件对固结强度的影响;(4)研究排水松木杆在径向排水条件下直径和排水层的变化对固结强度的影响;(5)研究径向排水条件下直径和排水层的变化对排水松木杆界面抗拔力的影响;(6)研究不同方案柱状土层排水固结后软土层十字板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极限拉拔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7)对软土在纯竖向排水时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松木杆在相同直径、相同排水层但是排水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径向排水占主导作用;直径相同时,随着排水层增大,其固结强度和界面强度增加;相同直径,相同排水层的排水松木杆,其界面抗剪强度与相应状态下的十字板抗剪强度呈线性增长关系;排水层和直径的增大使得排水松木杆处理后的软土层不排水抗剪强度增大,地基强度也增大;排水松木桩桩土之间的摩擦和嵌锁咬合作用使得筋土相对位移变化相比于纯松木桩趋势相对平缓,可以预期排水松木桩技术在中小型水工结构软土地基加固、地下土遗址滑塌病害处理方面等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验证了软土柱状模型试验在纯竖向固结排水时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线性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排水论文参考文献
[1].洪勇,周蓉,郑孝玉,凌贤长.不同排水条件下砂-黄土界面的剪切力学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2].吴莉民.排水松木桩处理软黏土地基界面强度特性室内模型试验[D].东华理工大学.2019
[3].吴莉民,柴新军,周鹏.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界面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质量.2019
[4].张治国,赵其华,白乔木,王卫东.饱和土中考虑衬砌界面排水的浅埋盾构隧道开挖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6
[5].李海燕,苏豪儒,黄延.城市合流排水管道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3
[6].张新庄.新工艺为油气畅流铺路架桥[N].中国石化报.2012
[7].尹户生.真空排水系统新型界面阀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8].任连伟,顿志林,潘文彦.土与井壁界面剪切特性和底部含水层疏排水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