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钝性金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组装膜,钝化金属,共价结合,耐蚀性
钝性金属论文文献综述
潘成成,宋诗哲,胡文彬,夏大海[1](2019)在《钝性金属表面共价结合自组装膜制备及耐蚀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中的Cl-是影响不锈钢和铝合金等钝性金属钝化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共价结合分子自组装膜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热力学稳定性好、工艺简单的特点,是提升钝化膜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且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共价结合自组装膜虽然厚度只有几纳米,但结合力好,可实现层层自组装,为不锈钢的腐蚀防护注入了新的活力。综述了常见的单分子体系组装膜和复合体系组装膜,探讨了各种组装膜的组装机理、影响组装膜质量的因素及在腐蚀防护中的潜在应用。其中单分子体系组装膜主要包括硅烷类、膦酸化合物类、羟基化合物、儿茶酚类衍生物、芳基重氮类化合物等。单分子体系组装膜,由于致密性、均一性、覆盖度等尚未达到理想要求,因此逐步向多分子体系组装膜发展,以进一步优化组装膜的综合性能。未来工作需进一步发展适用于评价组装膜机理和组装过程的原位实时表征技术,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先进的材料表征手段,从微纳米尺度和原子尺度搞清成键形式、分子取向等重要信息。开发新型可有效阻隔H2O分子和Cl-传输的功能性有机分子或聚合物,为实现金属材料的主动腐蚀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王金山[2](2019)在《钝性金属材料的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是一种将电化学电解作用与机械作用相结合的加工方法,机械作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阳极表面高点区域的去除速率,加快了阳极表面的整平速度。复合光整加工过程属冷态加工,不存在热应力影响,加工后工件表面没有残余应力、微裂纹及变质层,对加工工具的磨损小,加工效率高,不受加工材料硬度、强度的限制。目前常用的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方法虽然可以很好地将工具的机械作用与电化学作用复合,但是仍存在缺陷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技术,设计并搭建了复合光整加工试验平台,分析并研究了复合光整加工机理,并对不同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适用于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的试验平台。可以对磨粒与电解液混合,保证两相磨粒流以一定的速度与压力进入加工区;设计了温度控制循环回路,调节控制电解液的加工温度;通过二级循环过滤系统,对两相磨粒流体进行分隔循环过滤,重复利用。(2)设计了复合光整加工试验工装夹具。通过角度导流模块的调整使磨粒的机械作用与电化学作用有效复合;对加工流场进行了两相流DPM模型的仿真与试验,分析流场的速度压力变化以及磨粒的运动轨迹。(3)分析并研究了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机理。测定了钝性金属304不锈钢和TC4钛合金在低电流密度下的电流效率,研究了它们在静液环境、常规电化学加工以及混合磨粒条件下的极化曲线、E-t曲线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化学作用下材料表面微观形貌的改变,并对复合光整加工机理进行了试验验证。(4)开展了304不锈钢和TC4钛合金材料的复合光整加工基本工艺规律试验研究。首先从加工电压、导流角度、磨粒粒径叁个试验因素对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表面粗糙度及材料去除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对电加工参数开展了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较好的工艺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16μm,TC4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25μm,符合设定的目标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刘莉,李瑛,王福会[3](2014)在《钝性纳米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钝化膜生长和局部点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同成分的传统粗晶材料相比,纳米晶材料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发生显着改变.纳米化会影响材料表面形成钝化膜的各种性能,但关于纳米化如何影响决定其腐蚀行为的钝化膜生长机制以及点蚀行为目前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近期针对纳米晶材料在含Cl-的常温水溶液中的钝化膜生长及点蚀行为2个动态历程的研究结果,发现纳米化通过促进钝化膜的形核过程并提高钝化膜的生长速度,从而改善了钝化膜的致密性.纳米化改变了点蚀的萌生位置,抑制了稳态点蚀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从而提高材料抗局部腐蚀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成光,王佳,李相波,姜俊峰[4](2006)在《海水环境中微生物附着与钝性金属开路电位正移现象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然海水中微生物膜附着导致钝性金属开路电位正移现象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期刊2006年06期)
成光[5](2006)在《海洋环境中钝性金属表面微生物附着的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由于各种微生物和海洋生物附着和增殖造成生物污损和微生物腐蚀会显着减低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解决微生物腐蚀和生物污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控制微生物膜的附着和生长。杀菌剂一直是广泛使用的有效的控制方法,因为微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杀菌剂通常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即使杀死了微生物,微生物膜仍然存在于材料表面,仍然会引起腐蚀。另外由于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的限制,不可能长期使用,因此发展新型更有效的符合环保要求的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技术势在必行。 本文在本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将荧光显微镜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利用天然海水中钝性金属电化学性质(开路电位正移)与其表面微生物附着之间的相关性,对几种控制微生物附着的方法(主要是超声振荡和阴极极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到一种能够长期控制海洋环境中钝性金属表面微生物附着的方法。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利用天然海水中钝性金属开路电位正移与其表面附着微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首次提出一种简单可靠,行之有效的评价控制钝性金属表面微生物附着效果的方法,即通过判断恢复时间的长短来评价控制方法的效果,恢复时间越长控制效果越好。并通过机械擦除及阴极极化实验科学定义了钝性金属开路电位的恢复时间。 2.当极化电位在(-600mV~-800mV)范围内,通过判断恢复时间的长短分别提出对于高钼不锈钢和1Cr18Ni9Ti不锈钢两种钝性金属较适宜的阴极极化控制条件,分别是-800mV下极化6小时和-800mV下极化2小时。 3.超声波振荡对控制钝性金属电极表面微生物的附着具有一定的效果。在一定超声频率范围(30kHz~40kHz)内,提出利用超声波振荡控制钝性金属电极表面微生物的附着的较适宜条件即在35 kHz下超声振荡30min为宜,此时表面细菌清除率可以达到75%左右,基本能达到快速清除大部分附着微生物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6-05-28)
王佳,李相波,王伟[6](2004)在《海水环境中微生物附着对钝性金属开路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化学技术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微生物附着对钝性金属在海水中开路电位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 ,在自然海水中 ,钝性金属的开路电位逐渐正移达 30 0mV .显微镜原位观察表明 ,浸入海水后 ,微生物在金属表面逐渐寄居附着 ,形成微生物膜 .微生物的数量与开路电位按相同方式增加 .但在灭菌海水中以及铜电极情况下 ,开路电位保持不变 ,微生物也很少附着在表面上 .此外 ,钝性金属界面双层电容在自然海水中逐渐减少 ,但在灭菌海水中 ,由于没有微生物膜存在 ,电容值保持不变 .这些结果证实 ,微生物在表面的附着和寄居生长是导致钝性金属开路电位正移的主要原因 .(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林昌健[7](2001)在《金属和半导体钝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第 8届国际金属和半导体钝性研讨会概况 ,评述近年来国际上金属和半导体钝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01年09期)
翁端[8](2000)在《金属与半导体材料表面钝性研究十分活跃》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年5月9~14日在加拿大Alberta省Jasper城召开了第8届金属及半导体材料表面钝性研究国际会议,主要交流自1993年第7届国际钝性会议以来在金属及半导体表面钝性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有关钝性研究手段方面的突破。会议主题是金属及半导体材料表面钝性的分子和原子过程,以及在纳米尺度上的钝性机理。有22个国家近140名代表在会上发表了论文138篇。会议交流和讨论了钝化膜成分(本文来源于《国际学术动态》期刊2000年04期)
钝性金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是一种将电化学电解作用与机械作用相结合的加工方法,机械作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阳极表面高点区域的去除速率,加快了阳极表面的整平速度。复合光整加工过程属冷态加工,不存在热应力影响,加工后工件表面没有残余应力、微裂纹及变质层,对加工工具的磨损小,加工效率高,不受加工材料硬度、强度的限制。目前常用的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方法虽然可以很好地将工具的机械作用与电化学作用复合,但是仍存在缺陷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技术,设计并搭建了复合光整加工试验平台,分析并研究了复合光整加工机理,并对不同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适用于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的试验平台。可以对磨粒与电解液混合,保证两相磨粒流以一定的速度与压力进入加工区;设计了温度控制循环回路,调节控制电解液的加工温度;通过二级循环过滤系统,对两相磨粒流体进行分隔循环过滤,重复利用。(2)设计了复合光整加工试验工装夹具。通过角度导流模块的调整使磨粒的机械作用与电化学作用有效复合;对加工流场进行了两相流DPM模型的仿真与试验,分析流场的速度压力变化以及磨粒的运动轨迹。(3)分析并研究了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机理。测定了钝性金属304不锈钢和TC4钛合金在低电流密度下的电流效率,研究了它们在静液环境、常规电化学加工以及混合磨粒条件下的极化曲线、E-t曲线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化学作用下材料表面微观形貌的改变,并对复合光整加工机理进行了试验验证。(4)开展了304不锈钢和TC4钛合金材料的复合光整加工基本工艺规律试验研究。首先从加工电压、导流角度、磨粒粒径叁个试验因素对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表面粗糙度及材料去除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对电加工参数开展了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较好的工艺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16μm,TC4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25μm,符合设定的目标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钝性金属论文参考文献
[1].潘成成,宋诗哲,胡文彬,夏大海.钝性金属表面共价结合自组装膜制备及耐蚀性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9
[2].王金山.钝性金属材料的磨粒高速流动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3].刘莉,李瑛,王福会.钝性纳米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钝化膜生长和局部点蚀行为[J].金属学报.2014
[4].成光,王佳,李相波,姜俊峰.海水环境中微生物附着与钝性金属开路电位正移现象的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
[5].成光.海洋环境中钝性金属表面微生物附着的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6].王佳,李相波,王伟.海水环境中微生物附着对钝性金属开路电位的影响[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4
[7].林昌健.金属和半导体钝性研究进展[J].腐蚀与防护.2001
[8].翁端.金属与半导体材料表面钝性研究十分活跃[J].国际学术动态.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