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迟发型超敏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发型,药物,饮子,玉屏风散,免疫,骆驼刺,琥珀酸。
迟发型超敏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喆,曲亮,张金兰,曲枫,张丹[1](2018)在《基于靶向鞘脂组学和转录组学的雷公藤多苷片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量-效/毒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公藤多苷片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活性,但其肝肾组织毒性显着,并且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整合靶向鞘脂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给予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Balb/c小鼠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苷片后肝肾组织和血浆中鞘脂水平及其合成代谢酶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从鞘脂代谢角度揭示其药效和毒性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低剂量的雷公藤多苷片可引起血浆中神经酰胺总量显着降低、长链鞘脂和饱和鞘脂比例在肝肾组织中显着降低在血浆中显着升高,这可能与其药效机制相关;而高剂量的雷公藤多苷片可引起神经酰胺总量和1-磷酸-神经酰胺(C18:0)水平显着升高,长链鞘脂比例显着升高,饱和鞘脂比例在肝肾组织中显着降低、在血浆中显着升高,这与其毒性作用机制相关。此外,雷公藤多苷片能导致肝肾组织中多种鞘脂代谢酶的转录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与鞘脂水平变化对应,其所产生药效和毒性作用与其调控关键酶表达水平有关。总之,雷公藤多苷片的药效和毒性作用机制与鞘脂代谢密切相关,发现的多种潜在鞘脂生物标志物为其药效和毒性作用的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孟莉,向绍杰,刘小虎,贾冬,贾天柱[2](2018)在《化胃舒颗粒对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化胃舒颗粒对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造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化胃舒颗粒对该模型小鼠耳肿胀率、小鼠血清中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的影响。结果化胃舒颗粒可明显加重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的耳部肿胀,提高该模型小鼠血清中CD4~+、CD8~+的含量,增加CD4~+/CD8~+的比值。结论化胃舒颗粒可使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强,具有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8年13期)
沈巍,袁菱,李爽,金迎伟,童德银[3](2018)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速发型超敏反应22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所致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2例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响因素、治疗和转归等进行探讨。结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所致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从用药后30 s至用药后24 h内皆可发生,22例中有18例出现在用药30 min内,构成比为81.82%,主要累及皮肤、呼吸、消化、循环、神经系统或器官,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须停药并积极治疗。结论:临床应重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所致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尤其是合并使用其他药物过程中,以免延误诊治。(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8年07期)
张晓艳[4](2018)在《注射用血栓通致迟发型超敏反应伴呼吸困难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于2017年5月16日因车祸伤及右小腿,小腿肿胀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家人急送至当地医院摄X线片提示:右胫骨近端及腓骨颈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骨折线累及关节面,骨折端稍移位,为进一步治疗,当日转入我院。(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8年02期)
马晓玲,徐建国,夏提古丽·阿不利孜,魏鸿雁[5](2017)在《骆驼刺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骆驼刺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并观察骆驼刺提取物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免疫器官系数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骆驼刺提取物能显着增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减轻免疫器官的萎缩,提高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增强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结论骆驼刺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7年10期)
汪蓉,沈晨,吴虹,王伟,孙亮亮[6](2016)在《牛膝不同提取部位抗炎镇痛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热板实验及醋酸诱导小鼠扭体实验,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来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结果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能显着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显着延长小鼠在热板上的舔足时间以及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明显降低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的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及脾指数(P<0.05);石油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诱导的炎症、热板和醋酸诱导的疼痛及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之部分指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以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魏婷[7](2016)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玉屏风散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迟发型超敏反应是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效应T细胞主要是CD4+Th1细胞,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细胞坏死,组织红肿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相同抗原24-72小时后出现炎症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是公共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5%-20%的人口患有此种疾病。玉屏风散是由黄芪、白术和防风叁味中药组成,对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可用于治疗迟发型超敏反应,但是其作用机制却鲜见报道。首先,以迟发型超敏反应为切入点,结合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构建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和玉屏风散有效成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通过整合上述两种模型,进而构建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的玉屏风散有效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模型。结果发现,HSP90AA1、 HSD17B1、ESR、NR3C1、TTR等可能是其中的关键节点蛋白。从YPFS有效成分的潜在靶点所富集的信号通路来看,YPFS有效成分可能通过MAPK和NF-k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通过潜在靶点的连接度分析,发现HSP90AA1的连接度最高,说明其可能是比较重要的靶点。将YPFS有效成分与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探索YPFS有效成分与HSP90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HSP90的TYR1 39侧链上的羟基可能是主要的氢键供体,PHE138的苯环可能是关键的疏水相互作用基团。其次,构建二四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围绕HSP90AA1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增加,YPFS及其有效成分能显着降低IFN-γ含量。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脾脏中,IL-1p的表达量升高,YPFS及其有效成分能降低IL-1p含量。初步发现,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中HSP90AA1的蛋白量增加,YPFS及其有效成分能够降低HSP90AA1的蛋白量。这说明HSP90AA1可能是玉屏风散治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潜在作用靶点。最后,在IL-1β(15ng/mL)诱导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HSP90AA1和IRAK-1的蛋白量增加。当IL-1p刺激48h时,HSP90AA1和IRAK-1的蛋白量达到峰值。25mg/L升麻素苷(Pg)和叁种有效成分的组合:5mg/L黄芪甲苷(AsIV)、3.33mg/L白术内酯(AtI)、10mg/L升麻素苷(Pg)能降低IL-1β(15ng/mL)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HSP90AA1和IRAK-1蛋白量。这说明HSP90AA1作为分子伴侣,可能通过调节客户蛋白IRAK-1的稳定性发挥调节作用。综上所述,HSP90AA1可能是玉屏风散治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潜在靶点,可能通过调节客户蛋白IRAK-1的稳定性发挥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6-01)
孙晨[8](2016)在《药物斑贴试验在儿童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药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儿童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中的安全性和诊断价值。方法:54例病例组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患儿行可疑致敏药物的斑贴试验,其中10例轻型反应患儿同时以长时程连续口服药物激发试验验证斑贴试验的准确性;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行常见药物的斑贴试验验证其特异度。结果:54例病例组患儿中16例斑贴试验阳性,阳性率29.63%,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斑贴试验均阴性,斑贴试验的特异度为100.00%。40例轻型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患儿中9例斑贴试验阳性,阳性率为22.50%。其中22例固定型药疹中3例阳性,阳性率13.64%;12例出疹型药疹中5例阳性;5例多形性红斑型药疹中1例阳性;1例迟发性荨麻疹型药疹阴性。14例重型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患儿中7例斑贴试验阳性。其中2例急性泛发性发疹型脓疱病均阳性;5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中4例阳性;7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1例阳性。斑贴试验阳性的致敏药物共19种,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感冒药、抗癫痫类药。40例可疑抗生素致敏者中8例斑贴试验阳性(20.00%);35例可疑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感冒药致敏者中4例阳性(11.43%);5例可疑抗癫痫类药物致敏者中4例阳性;18例可疑中药致敏者均阴性。10例轻型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患儿继斑贴试验后行口服药物激发试验,7例斑贴试验结果符合口服药物激发试验结果,符合率为70.00%。其中斑贴试验结果假阴性1例,口服药物激发试验结果假阴性2例。1例患儿斑贴试验引起皮疹复发,诱发皮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结论:药物斑贴试验对诊断儿童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6-04-01)
王栩芮,周策,钟振东,段渠,杜艾嫒[9](2016)在《当归饮子加减方对气血两虚模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对气血两虚型小鼠迟发型超敏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 SPF级KM小鼠48只,其中40只采用利血平及乙酰苯肼制作动物气血两虚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中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每组8只;另取8只相同标准小鼠作空白组。当归饮子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小鼠60、30、15 g/kg当归饮子加减方提取浓缩液灌胃,氯雷他定组给予1.66 mg/kg氯雷他定生理盐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除空白组外,每只小鼠腹部用1%DNCB溶液均匀涂抹进行致敏,致敏后第5天,将1%DNCB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进行攻击,空白组同样涂耳但未致敏,攻击后24 h,测定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及抑制率。各组实验动物眼眶取血,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试血清中Ig E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耳肿胀度明显增加,Ig E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及当归饮子3个剂量组耳肿胀度降低,Ig E水平降低(P<0.05,P<0.01),同时当归饮子高、中剂量组耳肿胀度降低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用药各组耳廓肿胀度抑制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当归饮子高剂量组67.3%,当归饮子中剂量组56.0%,当归饮子低剂量组48.1%,氯雷他定组47.3%。结论当归饮子方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反应,降低血清中Ig E水平,对气血两虚证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赵静怡[10](2016)在《复方甘草次酸霜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研究中药制剂复方甘草次酸霜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的治疗作用,明确其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复方甘草次酸霜对脾脏细胞的毒性作用MTT法检测甘草次酸体外对小鼠脾脏细胞的毒性,检测其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明确其给药剂量下是否对机体具有毒性作用。2复方甘草次酸霜对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MTT法测定复方甘草次酸霜在体外对刀豆蛋白A(Con A)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检测甘草次酸对于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明确其抑制作用的选择性。。3复方甘草次酸霜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经皮涂抹给药观察不同剂量的复方甘草次酸霜(0.5%、1%、2%)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后的体重变化、耳肿胀度、耳肿胀重量差、脾脏指数及H&E染色检测耳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分析以上指标确定甘草次酸霜对小鼠DTH的治疗作用。4复方甘草次酸霜对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不同剂量复方甘草次酸霜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在小鼠血清内的含量,分析其对体内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5复方甘草次酸霜对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剂量复方甘草次酸霜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作用后耳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IFN-γ、IL-6、IL-17a和ROR-γt m RNA表达,在基因层面上继续研究复方甘草次酸霜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通路。结果:MTT法检测发现复方甘草次酸霜在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无毒性,IC50>1mmol/L,优于阳性药霉酚酸酯(23.22μmol/L)。在24和48小时抑制经由Con 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且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于LPS诱导的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亦表现出抑制作用,但效果弱于阳性药。证明复方甘草次酸霜在体外具有选择性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的作用。不同给药剂量复方甘草次酸霜(0.5%、1%、2%)多次经皮涂抹给药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由DNFB诱导的DTH小鼠的耳组织水肿、体重下降、脾指数升高;耳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减轻耳部表皮的基底层和棘层组织间隙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以上证明复方甘草次酸霜在体内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DTH导致的各种过敏症状和炎症反应。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复方甘草次酸霜能够下调炎症因子IL-1β、IFN-γ、ROR-γt、IL-6和IL-17a的基因表达,减少免疫细胞分泌相关炎症因子以抑制炎症反应加剧;证实复方甘草次酸霜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复方甘草次酸霜是以从中草药甘草中提取出的单体化合物甘草次酸为主要成分经皮给药制剂,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由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的体重减轻,皮肤水肿、溃疡等炎症症状。经结果分析得知,GA治疗DTH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FN-γ、IL-6和IL-17a基因表达,降低IL-1β和TNF-α炎症因子的分泌,以发挥抗炎抑制作用。因此,复方甘草次酸霜的主要成分为甘草次酸,是来自中药甘草的单体化合物,本实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开发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免疫抑制药物。(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6-03-01)
迟发型超敏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化胃舒颗粒对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造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化胃舒颗粒对该模型小鼠耳肿胀率、小鼠血清中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的影响。结果化胃舒颗粒可明显加重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的耳部肿胀,提高该模型小鼠血清中CD4~+、CD8~+的含量,增加CD4~+/CD8~+的比值。结论化胃舒颗粒可使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强,具有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迟发型超敏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喆,曲亮,张金兰,曲枫,张丹.基于靶向鞘脂组学和转录组学的雷公藤多苷片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量-效/毒机制初探[J].药学学报.2018
[2].孟莉,向绍杰,刘小虎,贾冬,贾天柱.化胃舒颗粒对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
[3].沈巍,袁菱,李爽,金迎伟,童德银.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致速发型超敏反应22例分析[J].中国药师.2018
[4].张晓艳.注射用血栓通致迟发型超敏反应伴呼吸困难1例[J].海峡药学.2018
[5].马晓玲,徐建国,夏提古丽·阿不利孜,魏鸿雁.骆驼刺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J].新疆医学.2017
[6].汪蓉,沈晨,吴虹,王伟,孙亮亮.牛膝不同提取部位抗炎镇痛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7].魏婷.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玉屏风散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
[8].孙晨.药物斑贴试验在儿童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6
[9].王栩芮,周策,钟振东,段渠,杜艾嫒.当归饮子加减方对气血两虚模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10].赵静怡.复方甘草次酸霜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