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论文_吴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豆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酶,纳豆,芽孢,杆菌,枯草,活性,鹰嘴豆。

纳豆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19)在《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及行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豆激酶(NK)具有良好的溶血栓、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但目前市面上的NK产品鱼龙混杂、纯度较低,需要食用大量粗品才能达到防血栓的作用,因此,提高NK产量,规范行业标准,对其工业化生产和行业发展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1期)

满丽莉,向殿军[2](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MX-6产纳豆激酶发酵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分离于纳豆中的枯草芽孢杆菌MX-6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装液量及摇床转数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设计对纳豆激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当温度36.69℃、初始pH 6.94、接种量3.03%、装液量48.77 mL、摇床转速170.05 r/min时可获得最大的纳豆激酶溶圈直径20.71 mm,与优化前的溶圈直径相比提高35.54%,表明该模型能科学地预测纳豆激酶的合成情况。结果显示响应面法可有效、成功地优化纳豆激酶发酵条件。(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21期)

牛红红,苗欣宇,李达,迟燕平,刘佳彤[3](2019)在《不同菌种发酵对纳豆激酶活性及黏液成分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5株不同来源的纳豆菌JLTH-075、JLGZL-018、JLTH-157、JLCC-243、JLLY-214,通过纳豆发酵实验,研究不同菌株对纳豆激酶活力、黏液营养物质的影响,评价其发酵性能,为纳豆工业生产用菌筛选提供借鉴。结果表明,菌株JLGZL-018生产的纳豆激酶活性最高,为4 167 IU/g;其生产的纳豆黏液成分中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7.38±0.54)%、(5.21±0.13)%;水解氨基酸总量适中,为(5.24±0.27)g/100 g,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0.87±0.08)g/100 g;游离氨基酸各成分与其他4株菌无显着差别。菌株JLGZL-018综合发酵性能较好,具有开发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郭晨,汪晓鸽,孔少华,尚紫博,樊一[4](2019)在《双菌株联合发酵提高鹰嘴豆纳豆激酶活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鹰嘴豆为原料,选取两株不同来源的纳豆芽孢杆菌F-2-4和S-15,分别通过单接种和混合接种的方式,制备鹰嘴豆纳豆,并测定其纳豆激酶活力,结果表明:通过混合接种方式制备的鹰嘴豆纳豆的纳豆激酶活力明显高于单接种方式,当F-2-4与S-15接种体积比为1∶1,且接种量为4%时,鹰嘴豆纳豆的纳豆激酶活力达到最高值6 287. 16 UI/g.(本文来源于《轻工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海粟,王家林,于江淼[5](2019)在《纳豆激酶的研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豆激酶是纳豆枯草杆菌分泌的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有较强的溶血栓作用,能够改善血液粘度,可增加血管弹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溶血栓药物,因此,研发高活性纳豆激酶的产品技术对于民生健康非常有利。纳豆激酶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血栓的药物,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对纳豆激酶的溶栓机理及作用,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及工艺条件进行简单介绍,并简述纳豆激酶类相关产品,最终进行展望,以期对纳豆激酶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韩翠萍,刘庆冠,刘畅,张涵,江连洲[6](2019)在《黑豆纳豆激酶冻干保护剂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添加壳聚糖的条件下,考察脱脂乳粉、蔗糖、麦芽糊精、麦芽糖、乳糖、海藻糖、山梨醇、抗坏血酸8种冻干保护剂对黑豆纳豆激酶冻干过程的保护效果。以纳豆激酶酶活保持率和纳豆菌存活率为指标,最终确定4种复合冻干保护剂组合,添加量分别为:脱脂乳粉16%,抗坏血酸1.2%,麦芽糊精8%,蔗糖8%。在此条件下,冻干后的纳豆激酶酶活保持率为79.8%,纳豆菌存活率为83.2%,效果较单一保护剂有较大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蔡薇,吴志鹏,赵俊生,徐宁迎,郭晓令[7](2019)在《基于鸡卵清蛋白启动子的纳豆激酶慢病毒表达载体表达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一种有效的抗血栓药物。基于已构建的纳豆激酶慢病毒表达载体,旨在比较其在鸡输卵管上皮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有效性。提取含卵清蛋白启动子(ovalbumin promoter,OV2)和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的pLV-OV2-ERE-NK-2A-EGFP重组质粒。通过PCR和双酶切进行初步鉴定,经生物公司测序、包装和滴定得转染传代培养的鸡输卵管上皮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qPCR法检测细胞表达产物。结果表明,载体pLV-OV2-ERE-NK-2A-EGFP构建成功;且荧光显微镜下,鸡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绿色荧光多于成纤维细胞;qPCR检测发现NK正常表达。提示成功构建纳豆激酶慢病毒表达载体且在鸡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正常表达。(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赵福永,严寒,任广旭,高梦祥,刘虹[8](2019)在《重组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豆激酶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较强的直接溶解血纤维蛋白的特性,与当前的溶栓药物相比具有诸多优点,已成为新型溶栓药物开发的焦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纳豆激酶基因及纳豆激酶分子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对当前国内外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密码子优化、点突变、高效表达系统构建等)重组表达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以及商业化生产重组纳豆激酶的可能性,对纳豆激酶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物与营养》期刊2019年07期)

满丽莉,向殿军[9](2019)在《来源于豆豉的枯草芽孢杆菌MX-6所产纳豆激酶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豆豉中筛选到的1株纤溶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MX-6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成功扩增到1473bp的纤溶酶编码基因aprN,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纤溶酶为纳豆激酶。研究了纳豆激酶对热、pH、金属离子、化学物质、抑制剂和变性剂的稳定性及传代稳定性。结果表明:纳豆激酶在-20,4,30~50℃的热稳定性较好,pH在3~11之间酶活性相对稳定,Mg~(2+)、Ca~(2+)对纳豆激酶具有显着的激活作用,K~+、Fe~(2+)对纳豆激酶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而Mn~(2+)、Zn~(2+)、Cu~(2+)、Al ~(3+)、Ba~(2+)有显着的抑制作用,Hg~(2+)导致纳豆激酶完全失活,牛血清蛋白、明胶、蛋白胨能够显着提高纳豆激酶的稳定性,丙二醇、海藻酸钠对纳豆激酶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而乙醇显着降低纳豆激酶的稳定性。PMSF导致纳豆激酶的活性完全丧失,EDAT和DTT对纳豆激酶的活性基本无影响,10mmol/L的SDS显着降低纳豆激酶的稳定性,说明此纳豆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不是金属酶,不含二硫键,且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结果显示该酶的稳定性较好,具有开发为溶栓药物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纳豆激酶的工业化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7期)

于潇潇,杜慧聪,商鹤琴,马领领,李靳影[10](2019)在《纳豆激酶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豆激酶(NK)是从传统调味食品纳豆中发现并提取而来,由于其极强的纤溶活性和抗凝血活性,被认为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NK来源于食品,无毒无害,成本低廉,易于提取纯化,在保健食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活性及稳定性受外界环境影响较为明显,成为近年来该酶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归纳物理、生物、化学叁大类因素对纳豆激酶稳定性和活性的影响,为纳豆激酶及纳豆激酶类产品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7期)

纳豆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分离于纳豆中的枯草芽孢杆菌MX-6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装液量及摇床转数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设计对纳豆激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当温度36.69℃、初始pH 6.94、接种量3.03%、装液量48.77 mL、摇床转速170.05 r/min时可获得最大的纳豆激酶溶圈直径20.71 mm,与优化前的溶圈直径相比提高35.54%,表明该模型能科学地预测纳豆激酶的合成情况。结果显示响应面法可有效、成功地优化纳豆激酶发酵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豆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丹.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及行业发展[J].现代食品.2019

[2].满丽莉,向殿军.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MX-6产纳豆激酶发酵条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3].牛红红,苗欣宇,李达,迟燕平,刘佳彤.不同菌种发酵对纳豆激酶活性及黏液成分影响[J].中国酿造.2019

[4].郭晨,汪晓鸽,孔少华,尚紫博,樊一.双菌株联合发酵提高鹰嘴豆纳豆激酶活力的研究[J].轻工学报.2019

[5].张海粟,王家林,于江淼.纳豆激酶的研究及展望[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

[6].韩翠萍,刘庆冠,刘畅,张涵,江连洲.黑豆纳豆激酶冻干保护剂的选择[J].中国食品学报.2019

[7].蔡薇,吴志鹏,赵俊生,徐宁迎,郭晓令.基于鸡卵清蛋白启动子的纳豆激酶慢病毒表达载体表达特性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8].赵福永,严寒,任广旭,高梦祥,刘虹.重组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

[9].满丽莉,向殿军.来源于豆豉的枯草芽孢杆菌MX-6所产纳豆激酶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

[10].于潇潇,杜慧聪,商鹤琴,马领领,李靳影.纳豆激酶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9

论文知识图

纳豆激酶的溶圈结果纳豆激酶降解PAI-1的量效关系在PAI-1存在下纳豆激酶对纤维蛋白...纳豆激酶照片可见,在木糖、核糖、葡萄糖、半乳糖、...纳豆激酶溶栓直观图

标签:;  ;  ;  ;  ;  ;  ;  

纳豆激酶论文_吴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