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组调度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算法,亲和,多核,船速,误码率,策略,业务。
分组调度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金叶奇,徐佑宇,郑敏,谭冲,王虹[1](2019)在《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上行优先级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延迟容忍剩余时长为度量依据,提出一种对业务进行动态分组的上行优先级调度算法。采用资源块(RB)大小可变的分配方式满足RB的邻接约束,引入混合自动轮询机制解决算法对低优先级业务调度不公平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比PF算法、RR算法,该算法的系统吞吐量分别提升约15%、41%,且在业务时延、业务区分度方面具有较好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涂朴,赵全军,李斌[2](2018)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改进MGD分组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自组织网络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人们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在原有MGD(modified Galois field design)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并对改进算法的最小吞吐量、最大时延进行了理论推导,对改进算法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在吞吐量、时延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优越性,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未来网络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杨旭刚[3](2018)在《基于船速特征的单线航道船舶分组调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船舶大型化、高速化的持续发展,航道通航密度的提高,船舶之间速度差异造成的相互干扰对通航效率的影响也日趋明显。论文针对现有研究在评价船-船之间的速度干扰影响方面存在的不足,对船舶受船速干扰时所表现出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能够反映船速特征影响的单线航道船舶通航效率表征方法;在仿真探究船速特征与单线航道船舶通航效率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取出对通航效率影响最明显的因素,并基于此,设计出一种能够降低航道内船舶受船速干扰水平的单线航道船舶分组调度算法。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构建了单线航道船舶通航效率表征模型。为研究船速特征对船舶通航状态的影响机理,论文选取单线航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船舶减速过程的基础上,提取出船舶减速幅度、减速航行距离和减速延误时间等船舶减速特征参数,并根据船舶减速的时空关系推导求取了航道内船舶减速位置关系及减速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船速干扰水平、减速服务水平和船舶减速次数为核心指标的单线航道船舶通航效率表征模型。(2)对单线航道通航效率的敏感性因子进行了分析。在利用离散事件仿真软件Arena构建并验证单线航道船舶交通流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思想,探究了不同条件下船速特征与单线航道船舶通航效率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利用改进的Morris筛选法对通航效率指标的敏感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船速均值,标准差和到达率等参数会对单线航道通航效率产生明显影响,其中船速均值是单线航道通航效率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且当速度均值小于10节,标准差大于1.5节时,单线航道通航效率会明显降低。(3)设计了一种单线航道船舶分组调度算法。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以提高船舶平均通航速度为抓手,结合航道内船速干扰发生的条件及作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数量-时间间隔的船舶动态分组规则;根据实际通航约束条件,融合最小时延、时延阈值约束及优先权序列等多种调度算法,设计了一种以降低船速干扰为核心的单线航道船舶分组调度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分组调度算法能够将单线航道内船舶受相邻船舶速度干扰的平均水平降低30%至40%。论文对单线航道船舶通航效率评价方法及船舶分组调度算法的研究是对船速特征影响下受限水域船舶通航效率影响机理的一次有益探索,可为实际的船舶交通组织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梁佳诚,熊庆旭,萧翰[4](2018)在《一种星载CICQ交换机单组播分组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缓解联合输入交叉队列(CICQ)交换机分组调度中的组播HOL Blocking问题为目标,同时对因GEO信道问题传输失败而需要重传的分组进行补偿,提出一种新的单组播混合调度算法,即缓解组播头分组阻塞算法RMHB。该算法在交换机尽量工作于Work-Conserving的前提下,尽量缓解组播队列头分组对次分组的阻塞,在单组播分组裁决中,将分组在信道中重传的次数作为考虑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未见到CICQ结构中在考虑GEO卫星信道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单组播混合业务分组调度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张魏群,冯媛媛,汤京弋,赵丽[5](2017)在《基于介质独立切换的HWN分组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异构无线网络(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HWN)中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间业务分组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介质独立切换(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MIH)的新型动态混合业务分组调度算法,用于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蜂窝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和无线mesh网络(WMN)之间的互联。利用MIH功能模块获得链路状态信息,并结合呼叫类型、业务类型和延迟约束来调度业务。其中,为具有最低剩余时间和最优信道质量的业务分配最高的优先级,从而确保延迟约束,并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分组丢包率、呼叫阻塞率和平均等待时间。(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7年10期)
陈晓霞[6](2017)在《基于自适应分组长度的调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各类移动设备迅速流行,人们对无线通信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但移动通信质量容易受到干扰,会导致无线通信延迟的增大,因此802.11n协议应运而生。802.11n协议采用了聚合帧技术和MIMO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降低了通信时延,本论文在此背景下对基于自适应分组长度的调度算法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首先,为了保证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的延迟要求、减少分组头部开销,本论文通过对网络层以及物理层的联合优化提出了基于符号个数的自适应分组长度策略(简称K-PK组包策略)。K-PK组包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将泊松分布到达的符号流中连续到达的k个符号聚合,添加固定长度的分组头部形成分组。仿真与分析表明,在一定信道误码率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优k值能获得最低延迟,平衡分组头部开销。K-PK组包策略相比基于固定时隙的自适应分组长度策略(简称T-PK组包策略)更能适应信道质量比较差以及波动大的情况,更符合现实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说明K-PK组包策略比T-PK组包策略更适合于快时变信道以及K-PK组包策略如何根据信道质量调整分组长度,提出了一个K-PK组包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在快时变信道中,K-PK组包策略相比T-PK组包策略和固定分组长度能获得更低的端到端延迟。其次,虽然K-PK组包策略能适应信道质量比较差以及波动大的情况并获得最低延迟,但在此情况下的最低延迟仍比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为了进一步降低延迟和提高传输率,本论文对自适应调制编码(AMC)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个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方案,该方案通过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可使得误码率保持在10-5内。在此基础上,将K-PK组包策略和AMC方案结合,提出了一个基于AMC的自适应分组长度方案。最后,以K-PK组包策略与AMC方案为基础,针对于用户与基站的通信场景,提出了基于K-PK组包策略和AMC的多信道调度算法。该调度算法的核心思想描述如下:1)通过用户的数据类型和发送速率确定用户的优先级别,循环为优先级别高的用户分配信噪比高的信道,直至没有空闲信道;2)根据用户所占用信道的信噪比以及用户的发送速率确定AMC方案和最佳符号个数;3)用户根据占用信道的数量提高用户的发送速率和最佳符号个数来组包,并根据AMC方案采用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在信道传输分组。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算法可以保证各类用户的时延要求,提高吞吐量、减少重传率并降低时延。(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7-06-28)
陈爱国,王玲,任金胜,罗光春[7](2017)在《基于资源分组的多约束云工作流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采用全局搜索方式进行资源选取,存在计算成本高、对大规模云系统适应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资源分组的多约束云工作流调度算法,采用有向无环图的方法,对云工作流中的多任务之间的执行顺序和数据交换等属性进行量化建模;使用模糊聚类方法实现基于资源多维特征的分组处理,降低工作流任务到资源匹配过程中的搜索空间;并引入执行时间和成本预算约束,将工作流的任务调度问题转化为有约束条件的极小极大问题进行快速求解。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显着降低了任务执行完成时间和成本。(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储伟,杜玉淼[8](2016)在《一种用于集群LTE无线系统中基于长时统计平均和瞬时峰值的自适应下行传输分组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LTE集群通信系统中,分组调度算法在提高系统容量、降低传输时延、保障公平性和减少分组丢包率方面不能满足集群通信系统中的单呼、组呼和紧急呼叫的质量保障(QoS)要求,本文在分析吞吐量和传输时延的瞬时峰值与调度优先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时统计平均和瞬时峰值的自适应下行传输分组调度算法(LSAS),该算法根据集群通信传输业务的QoS要求,灵活地选择调度优先级。仿真结果表明LSAS算法能够提高LTE集群通信系统的单呼、组呼和紧急呼叫的吞吐量,降低传输时延和丢包率。(本文来源于《通信与广播电视》期刊2016年04期)
康耀龙,张景安,冯丽露[9](2016)在《基于QoS的网格任务分组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网格任务调度中经典的Max-Min算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服务质量(QoS)对任务调度的影响,并结合执行成本概念,提出了一个基于QoS约束的网格任务分组调度算法——MOS算法,目的是追求任务的高执行效率和使用者的低使用成本。(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6年10期)
康鹏,刘从新,沈绪榜[10](2016)在《一种基于分组的多核嵌入式实时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亲和多核调度方法中容易出现的负载不均衡问题,在原有多核亲和调度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度算法.该算法在每个核上增加统计任务对CPU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在系统任务中增加全局负载均衡任务进行第叁级调度,相对于已有的亲和调度算法,在保证原有操作操作系统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操作系统核间负载更加均衡.通过组内亲和任务融合,来减小系统功耗,满足了操作系统中任务调度的实时性及负载均衡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6年10期)
分组调度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无线自组织网络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人们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在原有MGD(modified Galois field design)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并对改进算法的最小吞吐量、最大时延进行了理论推导,对改进算法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在吞吐量、时延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优越性,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未来网络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组调度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金叶奇,徐佑宇,郑敏,谭冲,王虹.基于动态分组的M2M上行优先级调度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9
[2].涂朴,赵全军,李斌.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改进MGD分组调度算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杨旭刚.基于船速特征的单线航道船舶分组调度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4].梁佳诚,熊庆旭,萧翰.一种星载CICQ交换机单组播分组调度算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8
[5].张魏群,冯媛媛,汤京弋,赵丽.基于介质独立切换的HWN分组调度算法[J].控制工程.2017
[6].陈晓霞.基于自适应分组长度的调度算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7
[7].陈爱国,王玲,任金胜,罗光春.基于资源分组的多约束云工作流调度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
[8].储伟,杜玉淼.一种用于集群LTE无线系统中基于长时统计平均和瞬时峰值的自适应下行传输分组调度算法[J].通信与广播电视.2016
[9].康耀龙,张景安,冯丽露.基于QoS的网格任务分组调度算法[J].软件.2016
[10].康鹏,刘从新,沈绪榜.一种基于分组的多核嵌入式实时调度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