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

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

王秀荣[1]2004年在《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新型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路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 创新人才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且具有社会性,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具备充分自由发展的个性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特征:一是博而专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为特征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叁是健全独立的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道德意识,五是健康的体魄。 创新人才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及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的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及其时代前沿性等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人是环境的产物,创新人才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来说,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高校教育环境有其特有的结构及其功能,包括智识能力培养环境和品德个性发展环境。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环境之中,无论是智识能力培养环境,还是品德个性发展环境,都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环境的现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无论从用人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素质评价的角度还是从高校学生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评价角度来看,高校教育环境的功能发挥不甚理想,说明高校教育环境的构建不甚合理,高校教育环境的重构势在必行。 “整体先于局部”。高校教育环境整体重构的发展方向应是使高校教育具备综合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现代特征。高校教育环境的综合性表现为高校教育环境各结构之间的平衡构建和环境构成因素的全面性以及教育过程的综合性。高校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有叁层涵义:一是高校教育环境内部的开放即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强调高校教育社会化,即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从社会上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有益的社会实践知识与经验;叁是高校教育环境既要向国内开放也要向国际开放。发展性是高校教育环境的一大现代特征,即高校教育环境的构建应能够对社会发展的信息做出敏锐的反应与判断,主动而积极地进行自我变革,使高校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源动力。 高校教育环境的各因素的重构应符合高校教育环境的整体性原则。首先是智识能力培养环境的重构,智识能力培养环境的重构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课程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是高校教育环境综合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提高学生知识素质的有效途径,其主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要表现为:(1)改造课程结构加强基础教育,(2)注重文、理、工课程的相互渗透,培养兼具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整合型人才。二是教材资料先进化。教材及时更新,采用先进的学习资料,是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基本条件,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及时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是人才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叁是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与科研能力,并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与设备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增强创新能力。四是创造更多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实践机会。社会工作与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特殊的作用,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五是从管理现代化着手,抓好大学民主化管理,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大学管理现代化对高校教育环境的综合性、开放性、发展性有着深刻的影响。管理的民主化既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环境。其次是品德个性发展环境的重构,立足于我国现实,品德个性发展环境的重构关键在于为学生健全独立的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增加学生的团体意识。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要求个体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中和谐发展,所以教育应兼具共性化与个性化。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较注重人的共性的培养,忽视了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美满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能动创造力的人。

史玉环[2]2008年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抢占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制高点。高校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定、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各高校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我国虽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的创新教育体制仍存在很多问题,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很多弊端。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标准上不断改革,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本研究旨在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为依托,立足高校这一特定对象,在综合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加以梳理,阐述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我国现存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缺陷与不足,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其有效路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地位与作用。阐述创新人才在创建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以及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高校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肯定我国政府及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做的工作的同时剖析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仍存在的不足。包括:创新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确立;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特色;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第四部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在充分把握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情况,提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转变传统理念,倡导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团队,形成创新合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徐向东[3]2016年在《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耳熟能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可见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早在200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其实,作为最早与高等学校合作的大学附中,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教育变革与实验的使命。尤其近年来,一大批大学附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取得了不少可以起到示范我国其他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然而,也不可否认,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过度功利,也出现了一些“虚假合作、浅层合作”现象,从而导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化。本研究力图依托作者自身工作经历,立足上海市一所具有一定历史底蕴与办学业绩的大学附中,通过其与大学合作的体制、机制、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做法,提炼其自身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结合有关理论就如何促进大学附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以提升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性提出建议。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大学附中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尝试,这种尝试呈现出:同称为附中而与大学合作方式不一、实践的丰富与理论的不足、做法的多样与本质的趋同并存的特点。为此,文章在对大学附中历史回顾及其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研究的对象,把此类型的大学附中放在整个普通高中培养创新人才的视野中进行了面上的分析,即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大学附中创新人才培养和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这四个层次,对国内现有经验性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说明大学附中在此问题上所具备的特殊价值。同时,分析了当前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实践中所暴露问题,尤其在课程建设上的不足,从而也论述了课程应该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为后续建议做好铺垫。通过对当下国内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现状调查与考察,我们大体可以将合作形成分为:附中与大学合作的大、中、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模式、大学与高中合作创办实验班模式、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为载体的衔接模式、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项目推进模式、高中与国外学校的项目双赢模式、高中与大学资源互通的实践模式等六种常见合作形式;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如下问题: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的同质化,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合作的功利化,导致在课程资源上相互融合开发不到位、以及课程选择性不够、实施方式单一也导致了在考试评价招生上人才选拔与输出路径狭窄,应试倾向明显等问题;同时合作的空泛化使得大学与大学附中在专业师资共享上,没有制度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附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作者结合“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框架,从利益相关人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以及合作共同体理论叁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美国大学附中的经验寻求深度合作的有关基础。同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附中近几年以课程为核心的特色化改革的成功经验,聚焦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视角来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问题。对个案的分析主要围绕与大学合作的角度就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培养对象的选拔、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评价保障等方面展开,以期望从中找到与大学深度合作的良方。最后通过调查数据与具体的资料展示了这所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展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成效检验,从而用实证、用数据证明了大学与附中“追求的崇高、合作目标的清晰、以课程建设作为主要合作载体、加强大学与附中在文化建设上的相容性”等在推进深度合作方面的重要意义。整个研究从文献的、现实的、理论的、国外的以及自身实践的五方面论述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的基本经验与问题,结合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揭示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应当在价值维度上有共同追求;在执行维度,课程教学要相融;在保障维度上,管理评价需要相互保障的观点。最后提出了:第一,“自由心灵、自觉追求、自主探索”应当成为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应是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的文化基础;第二,特色课程作为深度合作应“率先突破”,大学与附中在课程上融合了才是一种有深度的合作;第叁,德育、教学、管理的“系统跟进”才能体现两者的全面深度合作;第四,大学与社会广泛参与、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应当成为大学附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操作要点,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基于深度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大学附中与大学深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探索中的命题,诘难与指责在所难免,我们应保持“搁置争议,深度合作;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发展眼光,立足长远”的理论和实践自信,在不断实践、反思、学习、行动、再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基础上,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担当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杨淞月[4]2012年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各国之间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技术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谁就将在国际竞争中占尽优势。当今各国科技进步和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培养大批高精尖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更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和骨干,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各个阶段的不同教育机构和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更应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因此,在我国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好形势下,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一批高水平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不容讳言,现阶段在探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问题上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弄清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规律不仅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直面问题,找出并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相关理论。第叁章为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针对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展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有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的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第四章为比较研究,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科研训练、培养环境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美日德叁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并针对这五个方面比较分析对美日德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得出对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第五章对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取决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并把各种因素放到一个系统中综合分析,寻找出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内在规律性。第六章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分别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外部规律、内部规律两个方面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了相关论述,总结得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第七章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及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四个层面,对加快培养高校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总之,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出发,揭示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总结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积极探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和解决方案。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还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发展,提高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刘舒[5]2017年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校创新人才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既要全面发展,更要用创新、开放的视角接受新思想。21世纪全世界都在呼唤"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创新人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化人才战略的新需求。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担负起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重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导向作用、开发作用、育人作用和调节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论述了创新、创新人才、以及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并进一步阐述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第叁部分,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导向、开发、育人、以及调节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并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环境等方面的不足,以便加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脚步,并提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史慧[6]2015年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需要从研究-实践-创新叁个层面来进行。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日益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大学生的就业和成才压力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本文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研究表明,在信息及知识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人才竞争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排列为知识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即目标、过程、制度、评价,它们之间既注重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又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统一。本文首先运用需求维度模型分析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和学生视角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培养模式及结构上的统一;然后,在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差测度模型设计出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流程,进而使得人才培养系统化、科学化,以期实现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共赢;本文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主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并利用粗糙集属性简约理论对高校进行评价;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上,将高校学习理论的工具运用到人才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手段、研究方法和学生的第二课堂叁个角度阐述培养机制的建立,以期对未来的具体工作产生实践价值。

汪睿[7]2015年在《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任何时候,精英总是社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管历史上精英的内涵和现在有所不同,但从诞生之日起精英一词就包含“杰出、胜出、卓越、拔尖”等含义,今天的精英还被赋予“创新”的含义,精英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相关的讨论与研究,表达出对精英人才的渴望。精英人才培养不仅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英人才是大学的永恒主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历史考察—现状调查—问题分析—经验借鉴—对策探寻—总结展望的思路展开,选取古今中外四个维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要素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教育学、人才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构建分析的理论工具。精英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优势积累效应规律、非匀质化规律和最佳年龄规律,精英人才的特点以“创造性人格”为代表,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符合这些规律和特点。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精英人才成长是“非线性”关系,需要客观看待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中国精英人才培养的历史,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年-1949年)和现代(1949-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叁个阶段。中国古代的精英人才培养是为统治阶层培养后备人才和辅助人才的,是论出身、论血统的精英人才培养,但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的一些方式值得传承;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融入了民主和科学的因素,培养通才、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理念使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中国现代的精英人才培养,经历了建国后十七年的“专才教育”,到文革时期人才培养的扭曲,再到改革开放后人才培养“专中求通”的曲折过程。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制五化”的共性,即导师制、通识化、小班化、个性化、科研化、国际化,可根据相应特色分为叁种类型,即自由开放模式、大学科模式和“X+Y”模式。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和扭曲;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有泛滥之嫌且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够;精英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偏单一;精英人才培养条件仍需提高;精英人才培养内容不够全面;精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过于刚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国家相关政策较零散和指向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缺乏完善性;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趋势;高校自主筹资能力不强;教育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被片面放大;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英国和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各有特色且有共同之处,值得借鉴。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本科生科研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要特征,保证学术自由、自治和竞争,强调学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的作用,为精英人才培养提供适合的氛围和土壤;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国际化”的特征,使精英人才培养目标能与时俱进和不断提升,强调精英人才培养内容的及时更新。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共同之处:形成跟随时代不断发展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既注重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建设,又注重学术环境的建设;高度注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保持开放性,实施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策略。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一是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精英人才培养政策体系;二是推进精英教育立法;叁是建设具有“叁不”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四是建设适合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五是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六是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渠道;七是重视精英素养和精英精神的塑造;八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九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谭佳琴[8]2018年在《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使命,承担着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责任,必须要意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使命感。论文将心理学、人才学、教育学及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从定性到定量分析,提出了 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对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以科技创新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指出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教育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层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然后从多学科层面系统分析,提出了 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指标约简算法对培养体系的要素进行约简,继而利用AHP对该培养体系的重要因素进行甄别并给出重要度排序结果。最后,针对AHP的排序结果,提出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为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战略性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广博的知识体系、卓越的人格品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的关键能力四个层面系统分析了科技创新人才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人才培养体系,为后续系统研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构建了 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指标约简算法对培养体系的要素进行约简,最后利用AHP对该培养体系的重要因素进行排序。(3)在AHP给出的重要度排序的基础上,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考核评价六个方面,对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论文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对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的详细解析,提出了 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支撑。

王纯旭[9]2013年在《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自2012年启动,4年一个周期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各高校整合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本文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查找存在的制度问题、环境问题和思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原因;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运用SWOT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分析基于协同创新平台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因素,确定主要因素和战略;制定加大对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力度、增加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的经费投入、完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评价和监督体系的国家策略和树立协同创新新理念、构建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协同创新实现形式的高校策略并提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路径保障。

谭菊华[10]2014年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乃民生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毕业生专业结构、素质、观念与社会所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是普遍且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何突破既定教育模式的局限,培养出市场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要能够满足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标杆”,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教育核心且最紧迫的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的个体功能要求不断的发生改变和提升,并且倾向于个体精神需求。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并朝着多元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维持社会稳定、适应社会变化、构建社会未来的作用,就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就业视野下改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所需,办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人力资源理论、职业生涯理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培育和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培养必将成为推动新一轮社会财富增长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关乎大局,高校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培养的主要机构和单位,担负着建设全社会人力资源能力的重任,并且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若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发挥最大的效用。审视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一问题,为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源有效的利用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职业生涯理论是关于每个人的自身价值与成长。大学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阶段,对于整个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大学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自我评估、如何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即1999年启动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旨在适应和满足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重要的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提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目标和定位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通过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病,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高校通过合并、扩招等方式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过分强调普通高等教育,不重视高职教育;盲目设置专业,无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求多求全,追求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脱节。当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倾向:一是高等教育的费用承担者由政府转变为受教育者;二是大学生就业不再是接受分配,而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就业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上并没有及时跟进,表现在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贴近职业技能,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重视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此外,高校不注意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在实际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历史演变和现实改造相结合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变化,但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业有复杂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重要途径,只有立足于就业领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的放矢培养人才,针对社会所需,实现大学生与就业岗位的对应性,将能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必然选择。现代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也有其外在的联系。从系统学角度看,认识和构建一个系统既要从内部视角,也要从外部视角来看,即既面向内部要素的形成,又面向系统对外功能的形成。本文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出发,提出改革的策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而言,其基本发展方略主要是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针对行业(职业)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专业条件、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专业建设。基于高等院校内部要素,本文提出构建就业视野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构建模型。模型的搭建包括就业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目标、原则的重塑,以及人才培养内容的改革,其中包含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模块化课程的改革,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模块化课程的可行性。就业视野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也是内部构建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新视野下的功能协调一致。搭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高等院校内部的构建,也需要外部支撑。既需要高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自我监督机制,也需要社会和政府的积极配合,坚持社会本位论,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紧密市场联系,提高社会资源的作用。最后,在全部研宄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研究既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更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对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力图提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和模型。

参考文献:

[1]. 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D]. 王秀荣. 吉林农业大学. 2004

[2].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 史玉环.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 大学附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D]. 徐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D]. 杨淞月. 中国地质大学. 2012

[5].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高校创新人才中的作用研究[D]. 刘舒. 沈阳农业大学. 2017

[6].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史慧. 天津大学. 2015

[7].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汪睿. 武汉大学. 2015

[8]. X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D]. 谭佳琴. 西安理工大学. 2018

[9]. 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 王纯旭.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10].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谭菊华. 武汉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