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剩余油描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剩余,油藏,油田,塔河,渤海湾,建模,渤海。
剩余油描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骞,马帅,唐慧敏,何志辉,王一[1](2019)在《复杂断块低渗弱边水油藏剩余油描述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断块中低渗弱边水油藏通常采用边部注水开发,常觃数值模拟斱法描述剩余油结果往往与强边水油藏开发描述结果相近,预测生产指标远远好于油藏实际生产情况。本文以A油田为例,分析认为油藏模型与相渗曲线不匹配,是导致常觃数值模拟斱法预测指标偏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优化提出改进的数值模拟新斱法。新斱法采用非平衡建模斱法匹配相渗曲线,建立油藏模型更符合储层实际情况,有效降低了纯水流动区注入水绕流驱替,历史拟合过程中参数修改更合理,拟合效果更好,预测生产指标与实际更接近,剩余油描述结果更准确。基于改进斱法的剩余油描述结果,指导油田调整挖潜,在构造中高部位实施调整井,实施效果好,有效提高了油藏采收率,进一步证明了新斱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耿博川,苏培东,耿玉宝[2](2019)在《庙125×1断块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L油田油藏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等问题,加强剩余油分布研究,分析油藏分布影响因素,做好油藏进一步挖潜工作,成为L油田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叁维地质模型对目标区的构造特征和储层物性进行了分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L油田庙125×1断块剩余油在纵、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化研究,总结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研究表明,纵向上各小层顶部含水低,剩余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渗透率相对较低的地带,井网不完善的部位以及局部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井网分布及油藏非均质性控制。(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34期)
李振泉,郭长春,王军,黄迎松,闫萍[3](2019)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上3砂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含水期是陆相油藏开发的重要阶段,而剩余油研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根据孤岛油田中一区特高含水期的3口密闭取心井和17口新钻井资料,从平面、层间和层内对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剩余可动油在研究区普遍分布、局部富集,矿场生产动态实践也验证了该认识的正确性。根据研究区夹层分布规律及储层韵律性建立了全遮挡型、半遮挡型和韵律型3大类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其中,半遮挡型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油井遮挡型、水井遮挡型和井间遮挡型3小类,韵律型剩余油局部富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正韵律型和均匀型2小类。新认识突破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局部集中的传统认识,对河流相老油田的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6期)
韩蓬勃,李佶晔,陈秋峰,梁敏,朱小萍[4](2019)在《多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及剩余油预测研究——以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叁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岔71断块东叁段主力油层为典型浅水低能河控型叁角洲沉积环境,经过多年开采,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复杂特征。基于钻井、地质、地震等资料,采用"多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深入剖析断层在空间的延伸及相互切割关系,建立反映油藏内部地质界面叁维空间形态的油藏构造模型,进而生成单砂层级别构造图,从而对剩余油进行有效、准确地预测。研究成果不仅为后期属性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相似地质条件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翟上奇,孙广义,常会江,吴穹螈,雷源[5](2019)在《水平井开发浅水叁角洲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以渤海A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海上水平井开发油田,剩余油的研究应建立在明确主控因素基础之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主控因素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浅水叁角洲沉积类型油田,剩余油主要由储层韵律、沉积微相、夹层发育状况、开发方式共同控制。总结了各主控因素剩余油富集位置及合理的开发方式。其中,层内夹层及多期河道迭置控制下的剩余油占比最重,是未来调整和挖潜的主要对象。(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伟[6](2019)在《海上“特双高”油田剩余油挖潜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以埕北油田调整挖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限于开发环境的特殊性,海上"双高"油田无法基于密井网、小井距条件下开展各项剩余油挖潜研究和实践,也不能完全借鉴陆地相关研究成果与开发经验。以埕北油田为典型,通过油藏与工程一体化融合,先导实验与商业推广互为促进,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线,多方位高效挖潜为目标"的海上"双高"油田挖潜综合技术,对于持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及采收率,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19期)
王嘉新,周彦[7](2019)在《塔河4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主要由大型溶洞、裂缝及溶孔组成,其中大型溶洞是主要的储油与产油空间。大型溶洞洞内流体流动为自由流,与砂岩孔隙中的流体流动具有较大的差别。在溶洞内油水两相流时,实际上固体介质对流体流动阻力是不存在的,所以表现为油水间的重力作用突出,油水界面比较清晰,油水间重力分异较迅速。溶洞之间由裂缝相连通,耦合后流动更加复杂,裂缝内流体流动表现为高速达西流动,底水沿裂缝水窜速度快。本文在塔河4区缝洞型油藏储集体描述、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油井措施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综合运用油藏工程、油藏地质和数模建模等技术手段,对油水分布规律和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指出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黄波,孙林,吴飞鹏,熊培棋,张通[8](2019)在《岩心循环饱和油水驱替实验剩余油成因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油藏剩余油成因的解释主要为部分储层单元未被驱替到或原油未能从驱替到的储层单元内被驱替出,然而实际油藏严重水驱区域仍含有大量剩余油的事实表明,传统分析不能充分解释剩余油的存在。通过从油藏某一单元驱替-再次饱和油-再次驱替角度对剩余油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动态剩余油"和"动态束缚水"这一概念,并与低渗储层临界水饱和度进行有效区分。室内单一岩心循环原油饱和、驱替的实验表明,再次饱和油时原油饱和度降低可达到50%,再次驱替时剩余油饱和度增加也可达到20%,说明了实际油藏动态剩余油和动态束缚水存在的可能性;虽然不能科学地用于实验性能对比,单一岩心多次驱替仍被证明具有一定的实验价值。(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李俊飞,王鹏飞,尚宝兵,霍春亮,徐静[9](2019)在《基于储层构型的叁角洲前缘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S油田东营组二段下亚段Ⅰ油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S油田东营组二段下亚段油藏为叁角洲前缘储层,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样式多,剩余油分布复杂。在深入剖析叁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动、静态资料分析储层构型及其控制下的储层质量差异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层间隔层和层内夹层的存在,使得注入水分段水洗,水驱效果好;侧向隔挡体的存在,使得注入水无法驱替周围砂体,剩余油富集;层间非均质性造成层间干扰,注入水优先沿储层质量好的砂体运移,剩余油主要分布于薄层、低孔渗层中;坝主体受韵律性和重力分异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复杂;水下分流河道以底部水淹为主,中上部富集剩余油;坝缘储层质量差,平面上易被旁超,形成大量剩余油。(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5期)
赵艳艳,崔书岳,张允[10](2019)在《基于流线数值模拟精细历史拟合的缝洞型油藏剩余油潜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类型多,裂缝、溶洞、多孔介质交织共存,尺度差异大,分布复杂,非均质性极强,裂缝流、洞穴流、渗流交叉耦合,油水运动极其复杂,用黑油模型模拟时间长,收敛性差。为此,用流线模拟器对缝洞型油藏进行了精细历史拟合,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受网格大小和方向的影响较小,能够较精确地描述地下油水的流动轨迹,理清注水对应关系,且揭示了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水驱油状况。同时,对剩余油的分布和大小进行了定量描述和评价,指出了剩余油潜力区,即: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暗河、溶洞、溶孔中,断裂中最少。因溶孔分布较分散,暗河和溶洞比较集中,因此,溶洞和暗河是主要的剩余油挖潜对象。(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剩余油描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L油田油藏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等问题,加强剩余油分布研究,分析油藏分布影响因素,做好油藏进一步挖潜工作,成为L油田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叁维地质模型对目标区的构造特征和储层物性进行了分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L油田庙125×1断块剩余油在纵、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化研究,总结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研究表明,纵向上各小层顶部含水低,剩余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渗透率相对较低的地带,井网不完善的部位以及局部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井网分布及油藏非均质性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剩余油描述论文参考文献
[1].张骞,马帅,唐慧敏,何志辉,王一.复杂断块低渗弱边水油藏剩余油描述方法探讨[J].辽宁化工.2019
[2].耿博川,苏培东,耿玉宝.庙125×1断块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J].化工管理.2019
[3].李振泉,郭长春,王军,黄迎松,闫萍.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上3砂组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
[4].韩蓬勃,李佶晔,陈秋峰,梁敏,朱小萍.多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及剩余油预测研究——以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叁段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
[5].翟上奇,孙广义,常会江,吴穹螈,雷源.水平井开发浅水叁角洲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以渤海A油田为例[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9
[6].李伟.海上“特双高”油田剩余油挖潜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以埕北油田调整挖潜为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7].王嘉新,周彦.塔河4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J].石化技术.2019
[8].黄波,孙林,吴飞鹏,熊培棋,张通.岩心循环饱和油水驱替实验剩余油成因解释[J].石化技术.2019
[9].李俊飞,王鹏飞,尚宝兵,霍春亮,徐静.基于储层构型的叁角洲前缘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S油田东营组二段下亚段Ⅰ油组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9
[10].赵艳艳,崔书岳,张允.基于流线数值模拟精细历史拟合的缝洞型油藏剩余油潜力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