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弹性作用截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宇宙线大气簇射,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Glauber理论,质子-质子总作用截面
非弹性作用截面论文文献综述
兰小刚,徐斌[1](2011)在《利用宇宙线观测数据研究1~100TeV能区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在高海拔地区通过宇宙线大气簇射过程的数值模拟,结合地面探测器阵列对簇射事例的响应,确定了直达质子事例的判选标准和判选效率.通过分析直达质子事例率,测量了1~100 TeV能区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并结合Glauber理论计算出1~100 TeV能区质子-质子作用总截面.(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兰小刚,侯艳,周勋秀,贾焕玉,曹臻[2](2007)在《在羊八井测量初级宇宙线直达质子研究质子和空气核非弹性作用截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在高海拔通过测量直达质子来确定质子和空气核(p-air)的非弹性作用截面的方法,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其可行性.假定将一台类似于KASCADE的强子量能器设置在西藏羊八井ARGO探测器的中央,选择大气簇射(AS)轴心落在强子量能器内的事例,用全覆盖ARGO阵列作AS的反符合,用强子量能器测量非伴随的高能强子,即能以已知的效率得到一个直达质子事例样本.--利用这个样本,本工作以1%—2%的精确度还原了Monte Carlo模拟中所使用的p-air非弹性作用截面,从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期刊2007年06期)
兰小刚[3](2006)在《朝前区强子相互作用及p-air非弹性作用截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空间运载工具上进行的对初级宇宙线成分和能谱的直接测量只能达到10~(14)eV,短期内难以达到10~(15)eV能区。膝区宇宙线成分的研究都依赖在地面对大气簇射(AS)的测量,即所谓间接测量。分析间接测量的数据并导出物理结果,必须依靠Monte Carlo模拟。迄今的实验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膝区宇宙线成分的结论都对Monte Carlo模拟中使用的强子作用模型有依赖,至今不同实验对膝区宇宙线成分所作出的结论存在明显分歧;即使同一实验,采用不同实验装置记录不同观测量,也对膝区成分报道了互不一致的结论。针对膝区宇宙线成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提出了进一步检验和改进强子作用模型的要求。 根据Monte Carlo对宇宙线大气簇射传播过程的描写和模拟,大气簇射(AS)的发展主要受强子作用模型中朝前区粒子产生以及质子-空气核(p-air)非弹性作用截面的影响。由于多数朝前区粒子产生于小传递动量过程(即软作用),微扰QCD不适用于求解软作用,存在各种描写软强子作用的唯象模型。因而,检验强子作用模型应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所有描述宇宙线大气簇射的唯象模型中未知参量的确定,都依赖于加速器实验提供依据。但是至今的加速器实验能够提供建立模型的依据并不充分,目前强子作用加速器实验的状况是:当能量低于2TeV时,有比较充分的建立模型依据;但当能量高于10TeV,由于加速器实验未能获得有关运动学区(朝前区)的信息,建立模型的依据愈来愈不充分。因此对强子相互作用模型的检验或改进应主要放在朝前区并应从10TeV能区开始。 本工作假定把一台高性能和大接收度的强子量能器安置在羊八井ARGO阵列的中央,以探测直达质子事例以及探测低空AS事例的轴心。为了证实本工作能够得到的物理结果,本工作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宇宙线大气簇射,采用CORSIKA中的QGSJET强相互作用模型产生Monte Carlo的AS事例样本,让所有Monte Carlo事例通过强子量能器和ARGO阵列,形成Monte Carlo的观测事例样本,然后确定两组事例选择条件,选出两个事例样本,分别进行朝前区(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6-11-01)
朱耀银,刘曼芬[4](1989)在《应用直接作用模型计算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时的一种调参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应用直接作用模型计算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时应当如何调整参数。由于积分截面和角分布都与核子间相互作用位的位阱深度V_0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它就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参数。本文给出了只调整其它参数,然后自然确定V_0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计算机的计算量。(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1989年04期)
非弹性作用截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在高海拔通过测量直达质子来确定质子和空气核(p-air)的非弹性作用截面的方法,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其可行性.假定将一台类似于KASCADE的强子量能器设置在西藏羊八井ARGO探测器的中央,选择大气簇射(AS)轴心落在强子量能器内的事例,用全覆盖ARGO阵列作AS的反符合,用强子量能器测量非伴随的高能强子,即能以已知的效率得到一个直达质子事例样本.--利用这个样本,本工作以1%—2%的精确度还原了Monte Carlo模拟中所使用的p-air非弹性作用截面,从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弹性作用截面论文参考文献
[1].兰小刚,徐斌.利用宇宙线观测数据研究1~100TeV能区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兰小刚,侯艳,周勋秀,贾焕玉,曹臻.在羊八井测量初级宇宙线直达质子研究质子和空气核非弹性作用截面[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7
[3].兰小刚.朝前区强子相互作用及p-air非弹性作用截面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4].朱耀银,刘曼芬.应用直接作用模型计算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时的一种调参方法[J].计算物理.1989
标签:宇宙线大气簇射; 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 Glauber理论; 质子-质子总作用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