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移转化论文_刘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移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移转,氮素,喀斯特,入渗,水肥,通量,地下河。

运移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乐[1](2019)在《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氮素运移转化与水肥耦合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总结膜孔灌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黄河流域浑水灌溉与农田施肥现状,采用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开展浑水肥液入渗的膜孔灌试验研究,分析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自由入渗的入渗特性、湿润体内水分、氮素的运移分布规律和水肥耦合特性,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浑水肥液入渗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层状上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自由入渗的入渗特性,结果表明:夹砂层不同位置处理对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均具有明显的减渗效果;夹砂层不同位置处理均增加了水分的横向扩散,水分穿过土砂交界面后,0~5 cm层位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历时仍符合幂函数关系,而5~10 cm层位则呈线性函数关系;不同夹砂层位置的含水率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同均质土相似,而在垂向的分布规律差异较明显;各处理在水平方向的土壤NO3-N浓度前锋运移距离的关系为:0~5 cm 层位>5~10 cm层位>均质土,0~5 cm土层各处理在垂向的NH4+-N含量含关系为:5~10 cm层位>均质土>0~5 cm层位。(2)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土壤容重、泥沙级配的浑水肥液入渗与浑水入渗的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愤和入渗历时之间均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其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入渗历时增加均呈幂函数增大趋势;分别建立了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各影响因素和入渗历时的经验模型,经验证,所建模型拟合精度饺高。(3)与浑水入漆相比,除土壤容重1.40 g/cm3外,浑水肥液入渗的入渗能力、湿润体体积、湿润锋运移距离均较大。灌水结束时,肥液浓度为600、1300和2000 mg/L的肥液入渗增渗率分别为12.62%、23.84%和37.55%,且增渗率η与入滲历时t呈幂函数负相关;土壤容重由1.30 g/cm3增大至1.35 g/cm3 和1.40 g/cm3,其减漆率分别为13.96%和24.33%,且减渗率δ与入渗历时t呈对数负相关;泥沙中值粒径D50由0.019 mm增大至0.056 mm,其减渗率分别为20.28%、15.03%和10.36%,且减漆率ξ与入漆历时t呈幂函数负相关。(4)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土壤容重、泥沙级配的浑水肥液入渗在湿润体内的水分分布规律基本相同,膜孔中心处的土壤含水率最高,越远离膜孔中心,土壤含水率越低,其等值线分布逐渐密集;同一入渗历时下,肥液浓度和泥沙中值粒径D50越大,土壤容重越小时,湿润体体积越大,且湿润体内同一点的土壤含水率越大。(5)浑水肥液入渗与浑水入渗在土壤湿润体内的NO3-N、NH4+-N分布规律不同;不施肥时,湿润体内NO3--N、NH4+-N含量靠近膜孔中心处均低于本底值,而靠近湿润锋处略大于本底值;灌水结束时,浑水肥液入渗的土壤NO3-N、NH4+-N含量均随湿润距离增大而减小。肥液浓度和泥沙中值粒径D50越大,湿润体内同一点的NO3-N和NH4+-N含量越大;土壤容重越小,湿润体内同一点的NO3--N含量越大,靠近膜孔中心处的NH4+-N含量越小,而湿润锋附近处的NH4+-N含量越大。(6)灌水结束时,膜孔中心水平方向0~12 cm与垂向0~10.5 cm的土壤NO3-N、NH4+-N含量与含水量之间均符合二次项函数关系;不同肥液浓度的浑水膜孔入渗土壤湿润体中含水率较高处,NO3-N、NH4+-N含量亦较高;且NO3-N、NH4+-N含量均随含水量增大呈增大趋势,肥液浓度越高,湿润体同一点的NC3--N、NH4+-N含量和含水量均越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符鲜[2](2019)在《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但肥料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氮肥的施用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还影响微生物环境。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而且驱动着氮素的转化运移。寻求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氮素损失、保证农田微生物环境良好发展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优化氮肥施用量及微生物如何在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产量及水肥利用率机理、土壤肥力响应机理、作物-土壤中氮素转化运移机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反馈机理及微生物驱动氮素转化机理;在机理揭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模拟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农田氮素的转化运移,建立了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互馈模型;最终提出了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作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高,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37.76%、27.08%和33.90%、28.55%。氮肥利用效率各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分别为90kg·hm-2和135kg·hm-2时达到最大,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的下降幅度最小。(2)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70kg·hm-2时土壤水盐含量最低,养分含量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小麦玉米收获后的吸氮量呈上升趋势;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呈增加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量及氮盈余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施氮量分别为270 kg·hm-2和405 kg·hm-2时达到峰值。参数率定与检验后的Vensi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玉米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75.00 kg·hm-2、231.00 kg·hm-2。(4)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0~180kg·hm-2、玉米0~270 kg·hm-2),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这一范围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之降低。适宜的施氮量(小麦180 kg·hm-2、玉米270 kg·hm-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刺激了上壤酶活性的增强。(5)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越小、微生物酶活性越低对氮素转化的负效应越小,说明适宜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能显着加快氮素的转化。由小麦带、玉米带建立的微生物与氮素转化互馈预测经验公式确定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85.87 kg·hm-2、261.67 kg·hm-2。(6)小麦玉米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和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阈值分别为175.00~185.87 kg·hm-2和231.00~261.67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分别减少 17.39~22.23%(小麦)和 29.28~37.57%(玉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申春华[3](2019)在《喀斯特地下暗河流域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运移过程及转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地下河在西南地区分布极广,作为当地重要的生活和生产水源,近年来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硝酸盐污染是岩溶地下河面临的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之一。且由于岩溶地区含水层的高度非均质性,使得硝酸盐的分布及其形成规律很难通过模拟手段揭示。本文选取广西柳州市大良镇官村的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系统采集了不同水体样品,通过水化学、环境同位素及地下水滞留时间等手段,综合解析了喀斯特地下河系统硝酸盐的来源、运移过程及转化机制,对岩溶地区面源污染防治策略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铵肥、土壤氮和生活污水或者粪肥。丰水期,铵肥和土壤氮丰度重迭部分为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枯水期δ~(15)N-NO_3~-和δ~(18)O-NO_3~-分布区间较广,叁种来源共同影响官村地下河。(2)研究区地下河系统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受蒸发作用明显;与枯水期相比,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的水头差变大,水头的增大使得相对深层地下水得以排泄。因此,丰水期地下水表观年龄明显大于枯水期,丰水期排泄的地下水硝酸盐可能受更早土地利用的影响。(3)地下河流域中硝酸盐的转化存在明显时空差异。丰水期流域内存在硝化作用,但地下河样点存在明显的反硝化过程;枯水期流域内存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但泉点硝化作用明显。(4)丰水期地下水硝酸盐氮来源贡献率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机氮>铵肥>生活污水及粪肥。而枯水期的大小排序为土壤有机氮>生活污水及粪肥>铵肥。(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杨瑜[4](2019)在《大变形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运移和转化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堆积与增加使得大量土地资源被侵占,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扩建,而这一做法势必会使垃圾的处理数量和填埋高度增加,进而导致防渗层发生较大的变形固结。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大变形固结条件下污染物在均质介质和成层介质中的一维和二维运移与转化模型,其中考虑了土体自重、吸附作用、吸附模式和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根据模型结果分析污染物在大变形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和转化规律,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当土层较薄时,在一维大变形固结方程中土体的自重项可以忽略。在假设土体发生大变形的模型中,土体变形量约占土体总厚度的15%~35%。另外在成层介质中,工况1和工况2的土层被压缩的厚度与孔隙比不同。考虑土体发生大变形固结能延长污染物的穿透时间。(2)吸附作用对污染物在防渗层中的运移与转化过程影响显着。在同一条件下,考虑等温线性吸附的污染物穿透时间是不考虑吸附作用的数倍,因此吸附作用能有效延长污染物的穿透时间,且对污染物的运移与转化起到显着地阻滞作用。与等温线性吸附相比,等温非线性Langjmuir吸附下的污染物穿透时间及运移深度较小,因此模型采用等温非线性Langmuir吸附结果较安全。(3)与改变预固结有效压力、压缩指数以及渗透系数相比,减小孔隙比对延长污染物在土体中的穿透时间影响最为显着。因此只有合理的组合参数才能最有效地对污染物达到阻滞作用。(4)在成层介质中分析污染物运移与转化模型结果,发现不同工况对污染物的穿透时间基本没有影响,但在土层交界处污染物浓度分布发生突变。另外工况2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和运移深度大于工况1。因此合理选择土层的放置顺序对防渗层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5)改变土体厚度及扩散系数对污染物的运移与转化影响显着。增加土体厚度、减小的垂直扩散系数和增大的水平扩散系数能有效地阻滞污染物在防渗层垂直方向的运移,而设置垂直防渗措置能有效控制污染物在水平方向的扩散。(6)在污染物运移与转化初期,改变生物降解系数对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扩.散范围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较长时间后,增大生物降解系数,会使污染物在土层中的穿透时间延长,并使防渗层底部土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以及扩散范围缩小。(7)在污染物的二维运移和转化模型中,在同一深度处,污染物浓度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对称分布趋势;在同一水平位置处,污染物浓度在污染源范围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分布趋势,在污染源范围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呈降低趋势。因此分析污染物在大变形防渗层中的运移与转化规律对填埋场中防渗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延长垃圾填埋场的服役寿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29)

杨琳,黄介生,吴争光[5](2019)在《暗管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硝态氮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控制排水措施对土壤硝态氮运移和转化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分析了不同控制排水位下土壤不同深度硝态氮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①控制与非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规律相似,硝态氮含量集中在0~40 cm土层,深层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很小在1 mg/kg左右,不会污染地下水;②排水结束后至降雨前,表层至4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变化率和各田硝态氮含量的增大率与控制排水出口的高度成负相关,降雨至排水结束后,表层硝态氮的浓度均减小,表层以下硝态氮浓度变化与地下水埋深有关,地下水位以上硝态氮浓度一般增大,地下水位以下硝态氮浓度一般减小。结论为控制排水措施减小了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且大大减少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且控制排水能有效减少硝态氮的流失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5期)

李惠[6](2018)在《基于同位素示踪的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水分运移及转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新疆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运移转化规律对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田间水文监测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结合数值模拟等手段,针对新疆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2016年棉花试验田,探究了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以及大气降水、土壤水、灌溉水、作物茎秆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识别了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水分利用来源及比例。通过构建的Hydrus-2D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移模型,探究新疆干旱区现行一膜六行滴灌方式下棉田的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及SPAC系统水分通量,从而揭示新疆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的土壤水分转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受覆膜的影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受滴灌的影响较大。沿0~220cm土壤剖面,土壤含水率由浅及深逐渐增大。60cm以内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较大,受补给和排泄的影响,在单次灌水和大降雨后浅层土壤含水率有较明显的波动。深层土壤含水率相对较稳定。灌溉后引起了0~60cm深度范围内土壤水的显着响应。各生育期土壤剖面含水率值整体变化趋势相似。研究区氢氧稳定同位素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223δ~(18)O-0.620(n=8,R~2=0.97),土壤水蒸发线方程为:δD=4.762δ~(18)O-31.587(n=76,R~2=0.95),同位素值发生明显的蒸发分馏。0~30cm土壤水D、~(18)O较富集,120cm以下土层同位素相对贫化。由浅及深土壤水同位素值呈现出逐渐贫化的趋势。单次灌溉后,0~60cm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值明显变小。灌溉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在研究期内较稳定。作物苗期茎秆水同位素值偏大,生长旺盛时期茎秆水同位素值偏小。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应用多水源混合模型(IsoSource模型)定量计算出作物各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率。模型计算得出:棉花在蕾期、花期、铃期和吐絮期主要的水分利用来源及利用率分别为0~30cm(78.2%)、30~60cm(31.9%)、60~110cm(32%)、110~220cm(47.3%),整个生育期内水分利用来源存在由浅变深的规律。膜下滴灌后,棉花能调整其水分利用来源,显着增加对0~30cm浅层土壤水的利用率。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低额高频的灌溉制度可以提高棉花对灌溉水的利用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构建的Hydrus-2D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结果表明:在周期性滴灌作用下,距地表50~70cm位置发育一个发散型零通量曲面,其两侧土壤水流分别向上和向下流动。模型模拟滴灌中的根系吸水深度与同位素模型计算结果较一致。整个模拟期内,区域输入总水量为211.5mm,输出总水量为222.3mm,土壤水分基本均衡。其中灌溉是主要水分输入来源,占模拟区域输入水量的87.6%。71%的水量均被作物吸收利用,土壤蒸发量及渗漏量仅分别占8.2%和20.8%。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可达85.2%。综合模拟结果表明,现行一膜六行的滴灌方式能有效减少土壤蒸发量及深层渗漏量,提高了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京玲,杨文慧,孙西欢,陈攀,冯慧君[7](2017)在《蓄水多坑灌施下尿素在土壤中的运移转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蓄水多坑灌施尿素条件下土壤氮素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室内蓄水多坑(土箱半径40 cm,高120 cm,蓄水坑半径16 cm,深度60 cm)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蓄水多坑灌施下尿素在土壤中的运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20~80 cm,0~1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小,同一土壤深度处蓄水坑壁附近土壤含水率大于0通量面处土壤含水率;同一土壤深度蓄水坑壁附近土壤尿素态氮量大于0通量面处的尿素态氮量,尿素的水解在9 d内基本完成,第7天水解最快,尿素水解与时间存在良好的对数函数关系;土壤铵态氮主要集中在40~60 cm土层土壤中,且r=20 cm处的量高于0通量面处的;而土壤硝态氮的分布趋势与铵态氮相反,随时间的延长,0通量面和r=20 cm处的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均在40~60 cm和60~80 cm增幅较大,而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表现出在90~100 cm湿润锋处增幅最大。(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史晓凯,马娟娟,冯晓波,郑利剑,孙西欢[8](2017)在《蓄水坑灌体系温度对土壤氮素运移转化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体系温度对蓄水坑灌施条件下土壤水分及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明确蓄水坑灌土壤水氮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土壤水氮运移迁移转化机理,以期为水肥合理灌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模拟构建蓄水坑灌模型,以大型控温箱精确控制土壤温度,采用克里克空间插值法分析了蓄水坑灌条件不同体系温度下的水分、硝态氮、铵态氮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7 h左右土壤水分、养分完成入渗进入再分布阶段,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垂向和径向迁移距离均逐渐增大,同一时刻,温度越高其横向与径向迁移距离越大,且靠近蓄水坑壁区域的土壤含水率相对越低;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推移均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低温下第15 d时土壤养分再分布核心区出现下降趋势,中、高温第10 d时已出现下降趋势,且其迁移距离远低于水分、硝态氮的迁移距离;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10℃下第10 d时出现增高现象,而20、25、35℃下第5 d时已出现增高现象,由蓄水坑周边至湿润体边缘呈现"低-高-低"的分布态势。表明再分布阶段温度升高能提高水分的再分布速率,提高脲酶活性加快尿素水解转化为铵态氮,同时促进硝化反应进程抑制铵态氮在土壤中的积累,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会抑制土壤中氮素的硝化作用。(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7年02期)

黄会平[9](2016)在《区域虚拟水转化运移驱动机制及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益紧缺的水资源问题迫使人们不断探索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途径,1993年虚拟水概念的提出拓展了解决水问题的思路。目前在虚拟水概念、虚拟水计算、虚拟水贸易、虚拟水战略及水资源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在虚拟水转化运移和贸易驱动机制及调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与虚拟水管理和调控的实践需求还不相称,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虚拟水转化运移和贸易的基本特征、驱动因子、调控原理,揭示虚拟水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运动途径,了解调控水在区域水资源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对区域虚拟水进行科学评估,为制定区域水资源政策、水资源规划、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提供参考依据。虚拟水流动的传统研究中,主要探讨区域虚拟水整体同外部的贸易状况及影响因素,较少分析区域内部不同产业之间虚拟水流动及其驱动因子,没有分别探讨影响农业、工业虚拟水贸易的动力因子,难以充分掌握区域虚拟水流动规律。在承载力研究中,多从实体水的角度出发模拟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没有从虚拟水的角度考虑绿水、蓝水、虚拟水输入输出等带来的水资源变化,难以从广义水资源的角度解决缺水危机。水资源未来承载力发展多从灌溉定额分析农业用水,或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不同条件下农业需水的变化,没有考虑气候变化模式的适用性,不能更精确地反映未来气象条件下农业在降水不能满足作物需水时的理论灌溉需水量。本文在这一背景和思路下开展区域虚拟水转化运移驱动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论文选择水资源短缺严重的重工业城市唐山为研究对象,以投入产出表、统计、规划、气象资料等为数据来源,以投入产出、主成分、灰色关联、指数分解、系统动力学等为分析方法,分析、模拟了该区域虚拟水通量组成及变化、虚拟水转化运移和贸易特征及驱动机制、基于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虚拟水调控、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水资源承载力发展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定量核算唐山市虚拟水通量及其构成采用FAO推荐的计算模式,定量核算唐山市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分析作物耗水类型;各类农产品历年的虚拟水结构和总量变化的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稻谷、油料作物、棉花、蔬菜6种作物占唐山市农业虚拟水总量的94%。参考工业完全用水系数及总产值,计算工业虚拟水量。2.定性、定量分析虚拟水转化运移和贸易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探究虚拟水转化运移和贸易演变特征,本文以产品部门为虚拟水量化单位,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不同年份虚拟水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转化运移,同区域外部的输入、输出。结果表明:区域内部农业为虚拟水净输出部门,向工业、建筑业、第叁产业输出大量的虚拟水;区域同外部虚拟水贸易为净输出,输出区域主要为国外,输出量在逐年减少,对缺水的唐山市来讲是有利的发展方向。论文定性构建了影响虚拟水转化运移及农业、工业虚拟水贸易的要素指标,定量判断各指标在转化运移及贸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业种植结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业用水水平为影响农业-工业虚拟水转化运移的决定性因子;农业虚拟水对外贸易量的决定性因子为农业用水水平、耕地资源禀赋和人口;强度效应使工业虚拟水贸易量下降,结构效应使其强度增加。3.探讨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唐山市虚拟水调控措施本文从虚拟水的视角构建唐山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从蓝水、绿水角度分析农业需水,在总需水系统中引入虚拟水输出;模型利用Vensim软件实现,着重考虑了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关系,探讨承载力模型中的关键可控因子,分别为从绿水角度考虑的降水入渗系数、从蓝水角度考虑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工业虚拟水角度考虑的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从虚拟水流动角度考虑的虚拟水输出等,进一步模拟水资源承载力对不同关键可控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4.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唐山市未来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基于偏相关方法分析唐山市小麦、玉米、稻谷、蔬菜、油料作物、棉花主要农作物等蓝水需水量的敏感气象因子,基于敏感因子分析不同气候变化模式的模拟精度,探讨气候变化模式对不同区域、不同研究对象的适用性。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唐山市2016-2030年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在气象数据、规划数据、预测数据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年份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在保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目标下,提高入渗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降低虚拟水输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5-01)

李勇,张维维,袁佳慧,黄漫丽,朱亮[10](2016)在《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明潜流带表层沉积物对地表水体的"源汇"关系及季节性转化规律,综合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河道和湖泊潜流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区域潜流带内水流形态及其对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潜流带内部环境变化梯度和温度分布季节性变化对潜流带好氧-厌氧区分布范围及氮素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潜流带中氮素与地表水体的交换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运移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但肥料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氮肥的施用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还影响微生物环境。土壤微生物不仅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而且驱动着氮素的转化运移。寻求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氮素损失、保证农田微生物环境良好发展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优化氮肥施用量及微生物如何在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小麦玉米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揭示了产量及水肥利用率机理、土壤肥力响应机理、作物-土壤中氮素转化运移机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反馈机理及微生物驱动氮素转化机理;在机理揭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模拟了不同施氮量下间作农田氮素的转化运移,建立了土壤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互馈模型;最终提出了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量阈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作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达到最高,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37.76%、27.08%和33.90%、28.55%。氮肥利用效率各指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氮量分别为90kg·hm-2和135kg·hm-2时达到最大,在施氮量分别为180 kg·hm-2和270 kg·hm-2时的下降幅度最小。(2)间作小麦玉米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70kg·hm-2时土壤水盐含量最低,养分含量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小麦玉米收获后的吸氮量呈上升趋势;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呈增加趋势,氮素表观损失量及氮盈余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施氮量分别为270 kg·hm-2和405 kg·hm-2时达到峰值。参数率定与检验后的Vensi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小麦玉米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75.00 kg·hm-2、231.00 kg·hm-2。(4)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0~180kg·hm-2、玉米0~270 kg·hm-2),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这一范围时,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随之降低。适宜的施氮量(小麦180 kg·hm-2、玉米270 kg·hm-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刺激了上壤酶活性的增强。(5)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越小、微生物酶活性越低对氮素转化的负效应越小,说明适宜的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能显着加快氮素的转化。由小麦带、玉米带建立的微生物与氮素转化互馈预测经验公式确定施氮量阈值分别为185.87 kg·hm-2、261.67 kg·hm-2。(6)小麦玉米基于氮素转化运移和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施氮阈值分别为175.00~185.87 kg·hm-2和231.00~261.67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分别减少 17.39~22.23%(小麦)和 29.28~37.57%(玉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移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乐.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氮素运移转化与水肥耦合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2].符鲜.盐渍化间作农田氮素转化运移与土壤微生物互馈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3].申春华.喀斯特地下暗河流域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运移过程及转化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9

[4].杨瑜.大变形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运移和转化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

[5].杨琳,黄介生,吴争光.暗管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硝态氮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6].李惠.基于同位素示踪的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水分运移及转化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2018

[7].李京玲,杨文慧,孙西欢,陈攀,冯慧君.蓄水多坑灌施下尿素在土壤中的运移转化特性[J].灌溉排水学报.2017

[8].史晓凯,马娟娟,冯晓波,郑利剑,孙西欢.蓄水坑灌体系温度对土壤氮素运移转化影响[J].节水灌溉.2017

[9].黄会平.区域虚拟水转化运移驱动机制及调控研究[D].西北大学.2016

[10].李勇,张维维,袁佳慧,黄漫丽,朱亮.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土壤碱解氮变化量与运移转化时间...土壤碱解氮含量与运移转化时间的...土壤碱解氮转化率与运移转化时间...水平方向土壤铵态氮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垂直方向土壤铵态氮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垂直方向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

标签:;  ;  ;  ;  ;  ;  ;  

运移转化论文_刘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