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急性动物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动物实验,心肌梗死,脊髓,树突,模型,线粒体。
急性动物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理,尹晓晨,吴媛妮,胡余明[1](2019)在《猴头菇和蒲公英对急性胃粘膜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猴头菇和蒲公英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灌胃30 d,禁食24 h后致急性胃粘膜损伤。1 h后处死大鼠,暴露胃并结扎后固定。沿胃大弯剪开,洗净后,观察并记录出血点长宽度并评分。分离胃制病理片,观察并评分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对照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变积分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造模成功;试验期间,各组动物周体重及其增长值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损伤积分指数、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变积分较模型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某受试物其有效成分对胃粘膜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向黎黎,杨卓,熊辉,齐新宇[2](2019)在《蠲痹历节清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消肿抗炎疗效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蠲痹历节清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肿胀与炎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健康雄性湘黄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别嘌醇组,每组12只。采用高蛋白饮食的方法(饮食中的蛋白含量为50%)建立鸡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予0. 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蠲痹历节清方组予蠲痹历节清方汤剂(30ml/kg)灌胃,别嘌醇组予别嘌醇溶液(15ml/kg)灌胃,每天2次,共21d。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动物踝关节肿胀程度及炎症细胞数量。结果:1)踝关节肿胀指数。干预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7、14、21d,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21d,蠲痹历节清方组与别嘌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炎症细胞数量。干预2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对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有明显的消肿抗炎作用,且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怡敏,陈真辉,史学涛,亢君君,付峰[3](2019)在《急性缺血条件下的动物脑部电阻抗特性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电阻抗的频谱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在脑缺血性损伤监测方面的应用与优化提供生物物理与方法学支撑。方法采用两电极法在体测量脑缺血后大鼠脑部的电阻抗频谱,观察分析卒中后脑电阻抗频谱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鼠脑组织电阻抗在缺血后前3 h快速上升,3 h时间节点的阻抗值达到阶段性的最高点,此后的变化相对平缓。频谱特性分析表明,缺血3 h时的最大阻抗相对变化率在79.4 kHz处,达48.7%。超微观形态学的观察结果显示,此时的星形胶质细胞终足水肿明显,与缺血后脑组织电阻抗升高变化相符。结论缺血后,脑组织电阻抗特性随测量时间与频率的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通过测量频率的优选有望进一步提高EIT技术对脑缺血性损伤检测的灵敏度,而脑组织电阻抗随时间变化特性也有望为脑缺血性损伤的程度评价提供支撑,从而为EIT技术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监测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11期)
杨炼[4](2019)在《探讨3.0TzoomDTI技术在急性脊髓损伤中应用价值的动物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Objective通过制作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证明3.0Tzoom diffusion DTI是早期定量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有效手段。methods选取健康的成年大鼠16只,12只通过撞击法制造脊髓损伤模型,4只正常作为对照组。在造模后4h、8h、12h、24h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并做图像后处理测得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Result常规MRI可以观察到髓内信号异常,但无法定量评价,而3.0Tzoomdiffusion DTI可以(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李媛媛,潘存雪,刘文亚,李霞[5](2019)在《双能量冠脉CT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CMR-LGE作横向对照,探讨双能量冠脉CTA心肌灌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及其定量诊断AMI的价值。方法:开胸直视下结扎猪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1天后行CMR-LGE、双能量CT检查,对照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主观评价AMI的诊断效能,分别测量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的碘值及标准化的碘浓度(NID),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计算AUC值,梗死心肌的碘值、标准化的碘浓度(NID)的诊断阈值。结果:①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主观评价AMI诊断效能CMR-LGE高于双能量CTA。②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的碘值及NI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碘值、NID诊断AMI的能力:当选择碘值1.48 mg/ml为诊断界值时,诊断梗死心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6%,ROC曲线下面积为0.999(95%CI0.994~1.000)。当选择NID0.058为诊断界值时,诊断梗死心肌的灵敏度100%、特异度100%,ROC曲线下面积为1.000(95%CI 1.000~1.000)。结论:主观评价AMI的诊断效能CMR-LGE高于双能量CTA检查,DE-CCTA碘浓度、NID可定量评价AMI,双能量DSCT"一站式"检查在诊断AMI中具有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贾圣琪,裴汉军[6](2019)在《急性肾损伤相关性SIRT研究的动物实验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KI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证,一般指突发(1~7 d内)和持续(>24 h)的肾功能突然下降[1-2]。研究发现,AKI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稳态失衡,从而导致细胞信号转导紊乱。同时,在体和离体动物实验表明,AKI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相关酶活性异常,以及线粒体通透性改变[3]。另一方面,AKI可引起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大量激活,导致线粒体分裂、片断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4-5]。SIRT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亓润智[7](2018)在《沙参桔梗汤治疗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动物实验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RILI)是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RILI早期表现为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晚期表现为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 pulmonary Fibrosis,RF)。RP与RF之间时间界线从数周到6个月不等。放射性肺损伤限制了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降低肿瘤局部控制率,影响放疗局部治疗的疗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RP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胸痛,主要诊断依据为影像学改变、症状、病史、血清学改变。电离辐射损伤肺泡及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肺内充血,诱导肺内多种炎症因子如IL-6、TGF-β、TNF-α的高水平表达,这些促炎症生长因子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中医根据放射线耗气伤津及过时发病的特点,从“火热毒邪”、“燥邪”等方面来认识放射性肺炎。其病机总属:火热之邪或燥邪损伤血络,耗伤气阴,火热蕴结。病理因素主要为热毒、阴虚及瘀血叁个方面,辨证以气阴两亏证最为多见,其次是热毒犯肺证与痰瘀互结证。治疗上主要以养阴、活血及清热解毒为主要方法。沙参桔梗汤是导师多年临床总结的经验方,以养阴润肺为主要治法,兼以活血化瘀、宣肺祛痰。在前期一项小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将RILI分为肺燥阴亏、瘀血阻络、痰热蕴肺叁个证型,辨证治疗有效率达72%,与单纯激素治疗相比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306),其副作用明显小于激素组。此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一项证型的研究显示,肺燥阴亏证型占放射性肺炎的63.6%,提示此证型是放射性肺炎的主要证型,符合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用沙参桔梗汤治疗效果明显,但缺乏基础实验研究,现通过此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从组织病理学、细胞因子等方面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推动中医药在RILI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放疗在胸部肿瘤中的应用,提高放疗剂量的阈值。研究目的:1.临床观察:观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口服沙参桔梗汤治疗前后CT影像学、症状、生活能力评分、放射损害评级情况,验证此方的临床疗效。2.动物实验:成功建立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肺系数改变、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体重改变以及大鼠的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激素组相比较,评价其有效性,探讨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观察对比中药等效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叁组间的疗效及副作用,探讨沙参桔梗汤治疗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量效关系及剂量与副作用的关系。研究内容与方法:1.临床观察:对纳入23例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期患者每日予沙参桔梗汤1剂,分2次服用,疗程为28天,分别在开始访视时、服药后第14天、28天,观察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肺损伤程度分级(RTOG分级)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CT影像学改变,将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并通过SPSS统计分析其差异。2.动物实验:将108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正常组18只、模型组18只、激素组18只、中药等效剂量组18只,中药中剂量组18只,中药高剂量组18只,共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在直线加速器下进行20Gy单次全胸照射,照射后第1天各组开始灌胃,中药各组根据成人日用量进行等效换算后,并根据灌胃体积,计算出高剂量(4倍等效剂量)、中剂量(2倍等效剂量)、低剂量(等效剂量)浓度3种剂量浓度,制作成流浸膏剂(由西苑医院制剂科采购原料并制作)进行灌胃。激素组为醋酸地塞米松片溶解后的混悬液,模型组与正常组均为0.9%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每周称重1次,分别于第14天、第28天两个时间点取材,每组每个时间点取材9只,取全肺称重,并取右肺中叶进行HE染色,IL-6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泡炎半定量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IL-6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肺系数的变化。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其差异。结果:1.临床观察实验结束时,共纳入23例患者,在治疗28天后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疗效判定标准:完全治愈1例,患者经沙参桔梗汤治疗后CT影像中斑片影完全消失,症状完全缓解;好转17例,总体有效率为78.26%。治疗前后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咳嗽症状治疗前后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生活能力评分(KPS评分)、肺损伤程度分级(RTOG分级)也较治疗前改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动物实验2.1 HE镜下病理改变:14天时,模型组开始出现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肌层轻度增厚,肺泡壁略增宽,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壁肌层肥厚,周围水肿,肺泡炎评分在2-3分,以2分为主,造模成功。中药各组与激素组病理变化较轻,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不明显,未见脱落及坏死,少量炎细胞浸润。28天时,模型组大鼠出现重度肺损伤,支气管肌层增厚,肺泡壁增宽,可见肺泡结构塌陷与融合,纤维样细胞、炎细胞增生,肺泡腔内大量渗出,炎细胞浸润,血管壁肌层肥厚,血管扩张、充血。局部可见血管壁变薄,内皮细胞紊乱,并有红细胞、炎细胞通过,向外渗出,提示造模成功。中药各组及激素组可见肺泡壁增宽,肺间质较多渗出,但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多量炎细胞、单核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镜下观察中药各组肺泡腔内渗出明显少于模型组,与激素组比较差异不大。2.2肺组织IL-6炎症因子表达: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L-6表达在照射后明显增高,激素组和中药3组大鼠肺组织IL-6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其中中药中剂量组与中药高剂量组最显着,且优于激素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中剂量组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激素组降低IL-6表达水平较中药低剂量组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降低IL-6的水平均优于中药低剂量组,且有差异显着(P<0.01)。2.3肺泡炎评分情况:照射后第14天模型组开始出现明显肺泡炎,与正常组相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中药各组、激素组与模型组比较,肺泡炎评分小于模型组(P<0.05),28天时各组间差异更加明显,其中模型组肺泡炎程度最重,与正常组相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中药各组、激素组肺泡炎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并且以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中剂量组肺泡炎评分下降最多,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中药低剂量组肺泡炎程度也有改善(P<0.05)。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激素组,四组间肺泡炎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4大鼠肺系数与体重改变:造模后第14天、28天,模型组肺系数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大(P<0.001),提示肺组织明显充血,造模成功。14天时激素组肺系数改善最为显着(P<0.01),中药高剂量组肺系数也得到改善(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未见到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天时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激素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表现出明显改善(P<0.01),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药高剂量组肺系数出现增长趋势,且高于模型组(P>0.05),考虑为大鼠消瘦营养不良导致,并通过各组间体重的对比得以验证。提示中药高剂量组不良反应明显,导致大鼠体重明显下降。中药中剂量组体重与低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当沙参桔梗汤药物剂量提高至4倍时,大鼠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的副反应。2.5大鼠的一般状况:照射14天后模型组大鼠开始出现消瘦、精神萎靡、易激惹伤人、易受惊吓等表现。脱毛逐渐加重,在照射后第3周出现明显脱毛,皮肤裸露,甚至皮肤破溃,出现皮炎。中药各组及激素组同样出现脱毛,体重下降等表现,但与模型组相比程度较轻,未出现皮肤裸露。中药高剂量组出现黑色稀便、体重下降等表现。结论:1.临床观察:沙参桔梗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胸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放射治疗导致的肺损伤评级,对于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期的患者疗效明确。2.动物实验:沙参桔梗汤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放射性肺炎模型的肺泡炎评分,降低IL-6的表达,缓解内皮损伤,减少渗出及炎细胞浸润,改善大鼠的体重和营养状况。在改善肺泡炎评分方面,与激素治疗无统计学差异。在降低IL-6炎症因子的水平上,沙参桔梗汤治疗效果确切,随中药剂量浓度的增大疗效增加,但副反应也随之增加。沙参桔梗汤治疗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因子的表达,改善内皮细胞损伤,减少渗出及炎细胞浸润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8-05-01)
廖满玉[8](2018)在《尿毒康合剂对急性肾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尿毒康合剂是主要由黄芪、大黄、丹参等构成的中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具有排毒、化瘀、益气生血的功效。现有研究表明,尿毒康合剂具有良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微循环。本课题通过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进行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药物临床实验,观察尿毒康合剂对模型大鼠肾脏的影响以及对临床AKI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尿毒康合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观察不同剂量的尿毒康合剂对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肾脏的影响。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1)假手术组(S组):术前一周每天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n=12);(2)模型组(I/R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一周每天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n=12);(3)尿毒康合剂低剂量组(3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1周按照0.009mL/(g.d)(相当于原生药量0.55g)剂量给予尿毒康合剂灌胃预处理(n=12);(4)尿毒康合剂中剂量组(4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1周按照0.009mL/(g.d)(相当于原生药量1.1g)剂量给予尿毒康合剂灌胃预处理(n=12);(5)尿毒康合剂高剂量组(5组):在肾缺血再灌注前1周按照0.009mL/(g.d)(相当于原生药量2.2g)剂量给予尿毒康合剂灌胃预处理(n=12)。在术后24h处死大鼠,通过检测大鼠血清Scr、BUN及IL-6、TNF-α、IFN-γ炎症指标来评估肾功能及炎症反应,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2、以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作为指导原则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尿毒康合剂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15例):单纯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治疗组(15例):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毒康合剂治疗,疗程2周。通过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检测,分析BUN、Scr、CysC、GFR指标的变化来评估患者肾功能。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大鼠的Scr、BUN血清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肾小管结构异常,有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表现,提示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构建成功。肾I/R时大鼠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增高。而尿毒康合剂药物干预组能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结构损伤,降低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有效的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2、临床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中BUN、Scr、Cys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FR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1、缺血再灌注手术可以明显提高大鼠Scr、BUN等指标水平,造成肾小管结构异常,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等病理表现;而尿毒康合剂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肾脏有明显地保护作用,可以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Scr、BUN、IL-6、TNF-ɑ、IFN-γ的含量水平,提示尿毒康合剂可以改善AKI大鼠炎症反应,降低IRI给大鼠造成的肾脏病理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肾脏结构。2、治疗组AKI患者相比对照组,前者药物治疗的BUN、Scr、CysC、GFR指标的改善优于后者,提示尿毒康合剂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淑荔[9](2018)在《T2 mapping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T2 mapping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中华小型猪25只,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分别在1周、2周、3周,1月,2月,3月及4月行心脏电影、T2 mapping及钆对比剂延迟增强(LGE)磁共振扫描。磁共振检查后静脉注射高钾停跳液处死动物,游离心脏后切片行叁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HE及Masson染色病理学检查。将完成检查动物按照时间点分为叁组:1-3周、1-2月、3-4月。使用后处理软件分析心脏功能、T2 mapping图、LGE图像。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梗死区域、梗死周边区及梗死远离区心肌T2值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2 mapping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水肿T2阈值及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1-3周内,猪心肌梗死区平均T2值(70±9ms)、水肿区平均T2值(56± 8ms)明显高于梗死远离区(46 ±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T2 mapping评估心肌梗死时,ROC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5CI:0.895-0.955),T2值为57ms时约登指数最高(0.75),敏感性为92.5%,特异性82.2%,LGE曲线下面积为0.95(95CI:0.924-0.974),敏感性性为95.7%,特异性为94.8%。在评估心肌水肿方面,T2 mapping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889-0.951),T2值为50ms时约登指数最高(0.70),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4.0%。结论T2 mapping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及心肌水肿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8-05-01)
何楚琳,周欠欠,张玉龙,赵嫚,马聪[10](2018)在《雷帕霉素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动物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诱导过继性输注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Cs)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治疗效果。方法分离15只BALB/C雄性小鼠(MHC为H-2Kd)的骨髓细胞及脾细胞,输注入经8.5Gy辐射处理(TBI照射)的30只雄性C57BL/6J小鼠(MHC为H-2Kb)中建立a GVHD模型(BALB/C→C57BL/6J);为验证a GVHD造模是否成功,将C57BL/6J小鼠分为MHC不合移植组、MHC相合移植组及单纯TBI照射组(10只/组),3组小鼠经8.5 Gy TBI照射后分别输入BALB/C来源骨髓细胞及脾细胞、C57BL/6J来源骨髓细胞及脾细胞及同等体积PBS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供鼠植入比例并观察受鼠存活情况。体外培养受鼠骨髓来源DCs,加入RAPA以诱导耐受性DCs(RAPA-t DCs),加入PBS作为对照DCs(PBS-DCs)。将a GVHD模型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分别是RAPA-t DCs实验组(静脉输注RAPA-t DCs 4!106/只)、PBS-DCs对照组(静脉输注PBS-DCs 4!106/只)及PBS对照组(静脉输注PBS);采用活体荧光成像观察DCs在a GVHD小鼠体内的迁移、分布情况;同时监测3组小鼠的平均体重波动并统计生存率,评价RAPA-t DCs对小鼠a GVHD的抑制效果。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与PBS-DCs组小鼠比较,RAPA-t DCs组小鼠DCs表面的CD40、CD80、CD86和MHCII表达丰度明显受到抑制(P<0.05);2组小鼠DCs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1平均荧光强度(MFI)为14.5±1.4 vs.10.0±2.1,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5为12.7±2.3 vs 7.2±1.2(P<0.05),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7为7.8±1.3 vs.6.2±2.5(P>0.05)。活体成像分析:RAPA处理不影响DCs在体迁移能力,RAPA-t DCs仍可归巢至淋巴结、脾脏等淋巴组织或器官。PBS-DCs组和RAPA-t DCs组a GVHD小鼠在移植后19 d体重(g)下降-2.4±1.5 vs-1.9±1.2(P<0.05),生存期(d)延长10.1±5.5 vs 16.6±6.7(P<0.05),但各组小鼠最终均全部死亡,整体生存率无差异。结论 RAPA可通过抑制小鼠DCs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诱导DCs耐受,过继性RAPA-t DCs仍具备一定的T细胞富集区归巢能力;过继性输注RAPAt DCs可一定程度缓解小鼠a GVHD,延长小鼠生存期,但对其整体存活率无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急性动物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蠲痹历节清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肿胀与炎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健康雄性湘黄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别嘌醇组,每组12只。采用高蛋白饮食的方法(饮食中的蛋白含量为50%)建立鸡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予0. 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蠲痹历节清方组予蠲痹历节清方汤剂(30ml/kg)灌胃,别嘌醇组予别嘌醇溶液(15ml/kg)灌胃,每天2次,共21d。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动物踝关节肿胀程度及炎症细胞数量。结果:1)踝关节肿胀指数。干预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7、14、21d,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21d,蠲痹历节清方组与别嘌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炎症细胞数量。干预2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对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有明显的消肿抗炎作用,且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性动物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理,尹晓晨,吴媛妮,胡余明.猴头菇和蒲公英对急性胃粘膜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
[2].向黎黎,杨卓,熊辉,齐新宇.蠲痹历节清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消肿抗炎疗效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9
[3].周怡敏,陈真辉,史学涛,亢君君,付峰.急性缺血条件下的动物脑部电阻抗特性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
[4].杨炼.探讨3.0TzoomDTI技术在急性脊髓损伤中应用价值的动物实验[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5].李媛媛,潘存雪,刘文亚,李霞.双能量冠脉CTA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9
[6].贾圣琪,裴汉军.急性肾损伤相关性SIRT研究的动物实验模型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
[7].亓润智.沙参桔梗汤治疗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动物实验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
[8].廖满玉.尿毒康合剂对急性肾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9].王淑荔.T2mapping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动物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10].何楚琳,周欠欠,张玉龙,赵嫚,马聪.雷帕霉素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动物实验[J].中国输血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