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值预报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模式,气象局,天气,气象学,概率,系统。
数值预报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冯子晏[1](2019)在《十五省份推进大北方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冯子晏报道 11月22日,2019年大北方区域数值模式体系协同创新联盟工作交流会暨华北区域气象局长联席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出席会议,要求联盟15家省级气象部门成员单位进一步集约优势,补齐短板,大力推进大北方睿图模式研发(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11-27)
代昕鹭,陈葆德,张旭,范广洲[2](2019)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中局地与非局地混合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中的作用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以及局地混合作用和非局地混合作用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中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第二代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对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中各边界层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参数化方案中非局地作用越强,模拟出的边界层垂直湍流混合作用越强,混合层深厚,其中动、热能和水汽的垂直输送也较强,位温垂直廓线在白天也更为稳定。(2)非局地混合作用在强降水过程中使湍流混合作用更强,可产生更多降水,其对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效率影响最大,局地混合作用对小量级的降水效率影响较大。(3)使用了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后近地层物理量的日变化较未使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时更加明显;而海洋区域各方案均无明显日变化。(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国荣,平凡,翟亮[3](2019)在《一种基于数值模式诊断自适应的北京地区对流性降水临近集合预报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局地触发及组织化发展中尺度系统的生消演变是影响对流性降水临近预报的核心和关键。本文结合雷达外推预报、专家系统以及快速循环更新的高分辨数值模式系统,发展和构造了一种适合北京地区的基于数值模式预报诊断自适应的对流性降水临近集合预报新方法(APEN)。APEN基于降水外推预报结果,采用模糊逻辑算法,利用北京市气象局快速循环更新同化系统(RMAPS-IN)提供的对流诊断因子,计算对流系统发展演变(新生、增加和减弱)概率;在此基础上,扰动诊断因子阈值和权重,形成对流发展的集合概率预报;最后综合专家经验,根据对流集合概率,在降水外推预报基础上进行对流性降水调整。应用APEN,针对北京两次强弱降水过程,进行了降水的临近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RMAPS-IN多种诊断因子的对流发展集合概率在强弱两种天气背景下,都能较好的反映对流系统在临近时段的发展趋势;基于专家经验模型的叁种对流发展状态(对流新生、增加和减弱)下的降水调整,能合理的表征对流系统发展演变对降水的影响。APEN降水预报和RMAPS-IN的业务预报的对比显示:无论是系统性对流过程还是局地激发对流过程,APEN预报的降水落区和强度都更接近于实况,尤其是考虑对流发展演变影响的降水强度预报明显优于RMAPS-IN,APEN在北京地区对流性降水的临近预报中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高丽,陈静,郑嘉雯,陈权亮[4](2019)在《极端天气的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暴雨、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发生频次有不同程度增加的趋势,由极端事件造成的气象灾害也呈现增多趋势,因此开展极端天气的预报研究尤为重要。系统性回顾了极端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数值模式集合天气预报发展现状及其在极端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集合概率预报的订正方法研究进展。目前,极端天气的预报以动力数值模式方法为主导,即以集合概率预报信息为主要依据的动力预报方法成为当前国际上极端天气业务预报的主流方法。基于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的极端天气预报应用和依靠概率预报偏差订正来改进极端预报,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发展有效方法提升极端事件识别和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出未来极端天气集合预报发展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雷薇[5](2019)在《Grapes_meso数值模式预报对石河子定量降水检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Grapes_meso数值模式预报对石河子垦区的预报能力,提高预报降水的准确率,利用TS评分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的Grapes_meso数值模式降水资料进行了24h的时效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晴雨检验的结果与石河子垦区降水气候概率基本一致,即表现为降水少的地方晴雨准确率较高,降水多的地方晴雨准确率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般性降水检验存在较强的季节性,表现为春秋季降水准确率高于夏冬季。分级检验中小雨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量级。此外,Grapes_meso数值模式对暴量雨雪的预报能力较差。(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梁爱民,刘开宇,申红喜[6](2019)在《边界条件对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RF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2006年1月13—14日华北地区及山东半岛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不同大小模拟区域、不同边界条件(分别采用NCEP和T213资料)的模拟对比试验,对模拟预报场与实际分析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模式初值显着影响模式积分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边值对模式预报的影响愈加显着;初值与边值影响的时间长短与模式区域有关,模式区域越大,初值影响时间越长,边值影响整个区域的时间越晚;反之,模式区域越小,则模式初值影响时间越短,边值起决定作用的时间越早;模式边界值信息影响模式内区的地面信息的速度大约与中低层天气尺度波动移动速度相当;模式初值影响地面及低层要素的时间比高层要素长,相反边值影响高层要素的时间比低层快得多,这与稳定形势和高低空气流速度的差异有关;模式初值影响热力要素及水汽要素的时间比动力要素要长.这些结论为区域中尺度模式的建立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S1期)
王晓腾,辛羽婷,杜冠男,段家月[7](2019)在《T639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吉林地区预报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吉林市天气气候复杂多变。该文通过T639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吉林地区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温度露点差、水汽通量、相对湿度、垂直速度、比湿、水汽通量散度和涡度对吉林市各站的晴雨和一般性降水有很好的指导效果,部分预报产品能直接应用于预报。(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崔国辉,郭晓寅[8](2019)在《我国研究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对下游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崔国辉 通讯员郭晓寅报道 近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下游天气气候的影响”项目在京启动。项目将基于外场观测试验,研究高原天气系统影响下游灾害天气的机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05-08)
何静,陈敏,仲跻芹,洪晓媛[9](2019)在《雷达反射率叁维拼图观测资料在北方区域数值模式预报系统中的同化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业务应用为目标,开展雷达反射率叁维拼图观测资料在北方区域数值预报系统中的同化应用研究。采用雷达反射率间接同化方法同化北方雷达反射率拼图观测资料,重点关注其对降水、湿度、温度及风的预报能力影响。首先,基于2017年8月雷达拼图观测资料批量同化和对比试验,对雷达拼图资料同化应用效果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雷达拼图资料同化虽然加大了地面风场预报误差,但在降水预报和湿度、温度预报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次,选择在业务中预报难度较大的强降水个例开展分析研究,分析表明:(1)同化雷达拼图观测资料有效提高了模式降水预报性能,临近降水发生的循环起报时次预报效果更好;(2)对于短时间多次强降水过程发生的预报,循环同化雷达拼图资料可及时弥补模式中由于前次降水导致的水汽、能量等消耗及热/动力条件削弱,持续支持降水系统发展。最后,通过考察雷达反射率的不同同化方案,发现同化反演水凝物或者估计水汽均能改善模式降水预报性能,但是同化估计水汽对降水预报性能的改善更为明显,联合使用两方案能同时对水凝物分布、热力场等进行调整,可提高模式降水预报性能。(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吴焕波,石岚[10](2019)在《基于WRF-SOLRA数值模式的太阳总辐射预报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布于内蒙古具有区域代表性的8个辐射站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区域、时间段和天气条件下WRF-SOLRA数值预报模式对太阳总辐射的预报性能,并对预报结果进行订正.结果表明:WRF-SOLRA数值模式的太阳总辐射预报与实况的趋势基本一致,且太阳总辐射的预报误差、趋势具有显着的时空分布特征.误差日分布由东至西呈现上午为正-中午为负-下午为正、全时段为负和上午为正-下午为负的特征;所有站午间误差大,预报偏移幅度小,而傍晚时段与之相反.同时,随着云量、气温和PM2.5、PM10浓度的增加,均方根误差均呈增大趋势,模式预报性能降低,而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和能见度增加,预报性能转好.通过检验分析,针对性的对太阳能总辐射数值预报进行了应用订正,订正后预报与观测的相位差由0~2h减为0~1h内、预报均方根误差由36.29~117.38W/m2减为36.19~91.00W/m~2,达到了服务光伏电场功率预测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数值预报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以及局地混合作用和非局地混合作用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中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第二代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对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中各边界层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参数化方案中非局地作用越强,模拟出的边界层垂直湍流混合作用越强,混合层深厚,其中动、热能和水汽的垂直输送也较强,位温垂直廓线在白天也更为稳定。(2)非局地混合作用在强降水过程中使湍流混合作用更强,可产生更多降水,其对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效率影响最大,局地混合作用对小量级的降水效率影响较大。(3)使用了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后近地层物理量的日变化较未使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时更加明显;而海洋区域各方案均无明显日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值预报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冯子晏.十五省份推进大北方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研发[N].中国气象报.2019
[2].代昕鹭,陈葆德,张旭,范广洲.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中局地与非局地混合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中的作用和影响[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3].王国荣,平凡,翟亮.一种基于数值模式诊断自适应的北京地区对流性降水临近集合预报新方法[J].大气科学.2019
[4].高丽,陈静,郑嘉雯,陈权亮.极端天气的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9
[5].雷薇.Grapes_meso数值模式预报对石河子定量降水检验研究[J].绿色科技.2019
[6].梁爱民,刘开宇,申红喜.边界条件对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影响的试验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王晓腾,辛羽婷,杜冠男,段家月.T639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吉林地区预报检验[J].农业灾害研究.2019
[8].崔国辉,郭晓寅.我国研究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对下游影响机理[N].中国气象报.2019
[9].何静,陈敏,仲跻芹,洪晓媛.雷达反射率叁维拼图观测资料在北方区域数值模式预报系统中的同化应用研究[J].气象学报.2019
[10].吴焕波,石岚.基于WRF-SOLRA数值模式的太阳总辐射预报性能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