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卫星论文_任智源,侯向往,郭凯,张海林,陈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卫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布式,卫星网络,系统,卡尔,量测,地面,自主。

分布式卫星论文文献综述

任智源,侯向往,郭凯,张海林,陈晨[1](2018)在《分布式卫星云雾网络及时延与能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分布式卫星的地面云计算中心架构存在的高传输时延问题,提出分布式卫星云雾网络(DSCFN)架构,由小卫星编队飞行组成卫星雾网络,根据地面站云计算得出的任务划分比例直接进行本地分布式计算,降低业务处理时延.由于卫星的计算能力较弱,时延降低将导致能耗增加,卫星工作寿命减短,为此提出均衡时延和能耗的策略,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MPSO)算法,解决能耗约束下的时延优化问题,达到时延和能耗折中的目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PSO算法得出的任务比例进行分布式计算,可以在能耗约束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卫星雾网络的任务处理时延,满足时延敏感型业务的需求;由10颗小卫星组成的DSCFN处理1 Gb数据的时延相比地面云中心降低了90.7%.(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王丽冲,高峰[2](2018)在《主从分布式卫星网络接入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主从分布式卫星网络系统中,针对其信道利用率低以及重要程度较高(高优先级)数据的传输成功率低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数据优先级的时隙Aloha(S-Aloha)协议,通过在OMNe T++软件上建模仿真,得到了在300 km的主从卫星节点距离的场景下,在选择合适的数据产生间隔时间以及将卫星节点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一方面网络的信道利用率持平或提高1.5%~3%,另一方面网络中高优先级数据传输成功率最高达到91%,并且所有优先级数据的传输成功率均达到50%以上。(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许华健[3](2018)在《分布式卫星雷达复杂地理杂波抑制和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海面动目标检测(GMTI/MMTI)是机载/星载监视系统获取监视区域态势信息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下,利用GMTI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获得高分辨(高清)的区域SAR图像,还可以同时掌握监测场景的动态信息,对监视区域态势形成精准的认知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相比于单通道系统而言,多通道SAR系统增加了空域维度的信息,通过空域和时域综合处理后能够提升低速目标的检测性能。为了能够进一步突破单卫星平台系统的天线孔径尺寸限制,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是一种较好的体制选择。不过,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存在长的垂直航迹基线(CTB),对地形高程更为敏感。尤其是地形高程起伏区域,杂波谱结构(干涉相位)在空间上会发生改变,即杂波谱结构受到“污染”,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传统处理方法以均匀场景为前提,需要大量满足独立同分布(IID)的训练样本,在独立同分布均匀环境遭受破坏后GMTI性能下降明显。因此,针对存在混合基线的分布式卫星雷达GMTI处理所面临的复杂地理杂波抑制和运动目标检测难题,重点研究复杂地理杂波区域IID样本选取问题、样本数不足导致杂波抑制性能恶化问题以及低信噪比(SNR)目标检测性能提升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针对近岸区域存在方位模糊杂波导致准确选取IID训练样本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SAR系统的联合多视干涉相位和干涉幅度特征实现方位模糊杂波位置获取的方法。首先,将近岸区域的杂波建模为多视协方差矩阵(MLCM)有限混合杂波模型。然后,利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来实现SAR杂波场景的模糊杂波位置的确定(即自动分类)。最后,根据获取的模糊杂波位置信息构造权矢量实现模糊杂波抑制。仿真实验和TerraSAR-X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需要精确的系统参数和方位模糊源位置信息的前提下,能够获得精确的方位模糊杂波位置信息和良好的方位模糊杂波去除性能。2.针对复杂地理杂波区域IID杂波样本获取后所面临的可用样本数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广义精细加权方法估计杂波协方差矩阵(CCM),称为GSWADD方法。从A-D域的CCM重构的观点来看,该方法是WSCM类方法的一般形式,其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并有效地缓解了传统WSCM类方法训练样本数需求和非均匀样本性能损失之间的矛盾。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A-D域的局部(精细)加权方式估计杂波的A-D谱,从而正确重构出全维的CCM。基于仿真数据和机载四通道实测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样本不足时缓解目标信号污染导致的STAP处理能力下降问题。3.针对分布式卫星雷达低SNR目标检测性能降低问题,提出了运动目标阴影特征辅助的多通道高分辨SAR-GMTI处理框架。首先给出了运动目标阴影的尺寸、强度和干涉相位模型。然后,在给出多通道SAR系统下的阴影辅助判决基本原理与实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改进运动目标阴影检测性能的方法。第一种方法通过融合强度特征和沿航迹干涉(ATI)相位特征改善阴影的检测性能;第二种方法则是考虑目标运动对阴影的影响,通过目标速度、尺寸等知识辅助方式来自适应调整目标阴影区域检测门限,提升动目标阴影的检测概率,从而改善阴影辅助判决检测方法的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机载双通道实测数据处理的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低SNR目标检测性能。需要强调的是,所提方法的实现是先利用低门限检测(此时虚警概率和目标的检测概率同时升高),然后再利用运动目标的阴影特性信息来剔除孤立虚假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夏慧云[4](2018)在《基于拓扑和路由结合的分布式卫星组网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卫星作为空间通信的载体,对其在功能、灵活性及抗风险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传统大卫星,小卫星由于其灵活性、综合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处理应急任务时优势显着。而针对单个小卫星的功能专一性,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分布式卫星网络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卫星通信的热点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分布式卫星网络动态重构过程中,同时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合理利用网络链路资源。以往关于组网过程中拓扑结构的设计以及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路由算法的设计有很多,但由于分布式卫星网络的动态性高,以及对处理突发性任务的要求高等特点,在组网过程中,有可能因为网络拓扑的改变而使原本设计的路由算法性能发生改变,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业务流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单独考虑拓扑设计和路由算法存在不足,有必要在组网过程中对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算法进行综合考虑。本文首先针对当前的拓扑结构设计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拓扑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选择稳定性作为网络拓扑优化程度的评价标准,并使用归一化自然连通度对网络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然后,在路由算法方面,分析归纳了现有的几类多层卫星网络路由选择算法,并针对路由选择算法中时延、带宽等优化目标之间存在相反的优化趋势,即,一个目标的优化带来其他目标的恶化,提出了基于Qo S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路由算法中多个优化目标之间进行折中,并仿真了其性能。最后,针对分布式卫星网络拓扑对稳定性的要求,将拓扑结构和路由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稳定性的卫星动态组网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多层卫星网络初始化和基于稳定性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两部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拓扑稳定性的卫星动态组网优化方法能够在保证网络拓扑稳定性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多目标优化路由算法,实现网络在多个Qo S优化目标之间的折中,降低网络的平均时延,并通过灵活的组网策略,合理利用网络的链路资源。同时,通过网络路由算法和拓扑结构设计的迭代优化,完成动态组网优化过程,提高了组网过程的灵活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程学斐,鲁稼苇,李静林[5](2018)在《基于FM-Chord算法的天基分布式卫星组网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载荷资源有限、星间通信链路动态断续的特点,在分布式星群组网过程中引入Chord模型,以解决卫星动态组网与管理。针对传统Chord算法可能导致的查询效率低、拓扑结构变动反馈不及时等问题,结合卫星运行的周期性,参考历史路由信息,提出FM-Chord算法,并将该算法与传统Chord算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FM-Chord算法在星基应用进行资源定位和路由维护过程中,提高了查询效率和路由表的更新速率。(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苏琪雅,黄一,薛文超[6](2017)在《含多种测量误差的分布式卫星系统拟一致导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星间相对距离量测和叁颗卫星惯性位置量测的分布式卫星系统导航问题,在导航系统的量测模型中考虑了随机噪声和常值偏差的影响.根据导航误差的特性,将其划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分别进行分析.本文给出了一种关于系统性误差的评估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满足拟一致性的导航算法,由此可以实时在线评估导航精度.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期刊2017-07-26)

张卓[7](2017)在《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方法及在分布式卫星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多个智能体单元构成的网络系统,如分布式卫星系统、无人机编队系统等,各智能体之间通过相对信息交互及协同工作来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相比于传统的单智能体系统,多智能体系统具备容错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问题是当今控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学位论文旨在对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应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分布式卫星相对轨道转移及姿态协同控制问题中。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线性多智能体系统降阶问题,提出改进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高效降阶方法。在求解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时,智能体的个数会直接影响LMI的阶数,大规模多智能体系统的LMI阶数将会非常高,从而带来巨大的计算花费。本文提出一种用于降低LMI阶数的改进降阶方法,相比较现有的降阶方法,计算时间大幅度降低。以分布式卫星相对轨道转移问题为仿真应用背景,在外干扰存在的情况,设计一种能耗约束下的H∞协同控制律,利用改进的LMI降阶方法,降阶效果明显,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多智能体系统中存在的时滞问题,研究非一致时滞约束下的协同控制方法。各智能体在相互通讯的过程中,由于通讯距离较远且环境中存在干扰,将会导致智能体之间存在通讯时滞,且不同智能体之间的时滞大小不同,此时称多智能体系统中存在的时滞是非一致的(non-uniform)。本文将设计非一致时滞约束下的积分型与基于低通滤波器的动态滑模控制律,并以分布式卫星相对轨道转移问题为仿真应用背景,验证设计出的控制律的有效性以及相比于传统H∞控制律存在的优势。针对模糊理论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应用问题,提出基于T-S模糊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方法。在利用传统的非线性反馈方法求解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问题时,过于依赖系统的模型,若系统中含有不确定参数,将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执行机构的负担。本文将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构建为模糊多智能体系统,设计出一种分布式模糊控制律,从而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处理,并提出一种针对模糊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般化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分布式卫星姿态协同控制问题为仿真应用背景,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相比于传统非线性反馈方法存在的优势。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滑模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抖振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在应用任务中,外界环境干扰将会对协同控制系统性能产生影响,滑模控制是有效抑制干扰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模型转换方法,将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构建为模糊系统,针对构建出的模糊系统,分别设计出积分型与动态滑模控制器。以分布式卫星姿态协同跟踪为仿真应用背景,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张战云,赵现纲,林曼筠,范存群,谢利子[8](2016)在《基于网络编码的哈希分布式卫星数据存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数据应用对地面系统数据访问时效性要求的提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哈希分布式卫星数据存储方法。首先,通过网络编码方法对卫星数据进行分块和编码,然后引入对等哈希分布存储方法对存储设备进行哈希环和值域设置,最后根据对目标位置的哈希计算以确定数据存储和读取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卫星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效率,满足大批量卫星数据读存的及时性需求。(本文来源于《现代电信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李勇[9](2016)在《基于相对位置测量的分布式卫星自主导航能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虑由两卫星组成的分布式卫星系统,研究仅利用星间相对位置测量的自主导航系统的能观性问题;提出局部k阶能观性的概念并将其用来分析非线性系统的能观性,分别得到自主导航系统局部4–6阶能观的充要条件并给出数学证明;通过分析这3个条件与非线性系统能观性秩条件成立的关系,给出并证明自主导航系统能观性秩条件成立的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数学》期刊2016年10期)

张艾,李勇[10](2016)在《基于星间测距的分布式卫星系统导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分布式卫星系统的自主导航问题,利用高精度的相对距离测量手段,结合较少的参考卫星位置信息,设计了一种分布式一致性推广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结合一致性理论和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可明显提高解算精度并消除高频噪声干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并针对实际测量设计了两种敏感器布局方式,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期刊2016-07-27)

分布式卫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主从分布式卫星网络系统中,针对其信道利用率低以及重要程度较高(高优先级)数据的传输成功率低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数据优先级的时隙Aloha(S-Aloha)协议,通过在OMNe T++软件上建模仿真,得到了在300 km的主从卫星节点距离的场景下,在选择合适的数据产生间隔时间以及将卫星节点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一方面网络的信道利用率持平或提高1.5%~3%,另一方面网络中高优先级数据传输成功率最高达到91%,并且所有优先级数据的传输成功率均达到50%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卫星论文参考文献

[1].任智源,侯向往,郭凯,张海林,陈晨.分布式卫星云雾网络及时延与能耗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2].王丽冲,高峰.主从分布式卫星网络接入协议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8

[3].许华健.分布式卫星雷达复杂地理杂波抑制和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4].夏慧云.基于拓扑和路由结合的分布式卫星组网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5].程学斐,鲁稼苇,李静林.基于FM-Chord算法的天基分布式卫星组网控制方法[J].无线电工程.2018

[6].苏琪雅,黄一,薛文超.含多种测量误差的分布式卫星系统拟一致导航算法[C].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2017

[7].张卓.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方法及在分布式卫星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8].张战云,赵现纲,林曼筠,范存群,谢利子.基于网络编码的哈希分布式卫星数据存储方法[J].现代电信科技.2016

[9].李勇.基于相对位置测量的分布式卫星自主导航能观性[J].中国科学:数学.2016

[10].张艾,李勇.基于星间测距的分布式卫星系统导航算法[C].第3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2016

论文知识图

分布式证书签署概述(GEO卫星)分布式卫星内部信息拓扑图分布式证书签署概述(MEO卫星)分布式卫星SAR半实物仿真流程分布式卫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结...6 分布式卫星相对运动轨迹平面图...

标签:;  ;  ;  ;  ;  ;  ;  

分布式卫星论文_任智源,侯向往,郭凯,张海林,陈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