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创造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令[1](2018)在《语文教师对作文创造性的评价:现状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在学校情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重要话题。然而现实的情况表明,教师在这方面所做的诸多努力,并未能达成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其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缺乏对作文创造性的评价,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以中国的作文教学为背景,系统地探讨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创造性评价的现状,考察教师特征、学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与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针对教师的作文创造性评价干预,是否会对学生的作文创造性、教师的作文创造性评价,产生某些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含7项研究:第一部分(研究1)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创造性评价的现状。对61名初中语文教师评价的1774篇作文的近7万字的书面评价的分析发现,教师只对不到三分之一的作文,给予了创造性评价反馈,且不同教师对作文创造性的关注度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揭示此差异的成因,第二部分(研究2、3、4)具体探究了教师特征、学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具体说来,研究2考察教师特征与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三个特征(认同学生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赞同作文评价功能,具有较高写作创造性效能感)之一的教师,对更多的作文进行了创造性评价反馈;具有三个特征(赞同作文评价功能,具有较高写作创造性效能感,写作创造性成就较高)之一的教师,在更多作文的评价依据中提到创造性指标。研究3旨在探讨学生因素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其中,研究3a考察了学生书写水平和作文创造性水平对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书写工整和创造性水平较高的作文,教师的创造性评分显着更高;与书写潦草的作文相比,更多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得到了教师对其语言创造性的评价反馈。研究3b考察了师生间的熟悉度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学生不熟悉的教师在作文创造性评价中卷入度更高,并对更多的作文给予了创造性评价反馈。研究4探讨了环境因素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其中,研究4a考察了评价时间和作文创造性水平对教师的作文创造性评分的影响,并记录其眼动模式。结果显示,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教师低估了高创造性水平作文的内容创造性;在无时间限制的条件下,教师对高创造性作文的注视点个数和注视时间极其显着地多于有时间限制。研究4b考察了创造性评价标准的具体性和作文创造性水平对教师的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创造性标准是否具体,教师都能准确地判断作文的创造性水平;具体的创造性评价标准增加了教师对作文情感创造性的关注。第三部分(研究5)采用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教师进行一学期的作文创造性评价干预,以探讨相关干预对学生的作文创造性水平和教师的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干预组学生的作文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显着高于控制组,创造性评价干预显着增加了教师对学生作文创造性的评价反馈。综合7项研究结果,在本研究条件下,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教师在日常的作文评价中,对学生作文的创造性给予的关注不够;(2)教师的作文创新观、作文评价观、写作创造性效能感、写作创造性成就,都与其作文创造性评价有关;(3)学生书写水平会影响教师对作文语言创造性的评价反馈;(4)师生之间熟悉程度会影响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卷入度,进而影响作文创造性的评价反馈;(5)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教师会低估高创造性水平作文的内容创造性;(6)对创造性评价标准给予具体的解释,有利于提升教师对作文各方面创造性的关注;(7)对作文创造性评价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并增加教师对学生作文创造性的评价反馈。
杨雪[2](2016)在《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都是培养我国师范人才的中坚力量,这两类院校所培养的师范人才的专业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其对未来职业的认同及其为教育事业贡献的热情。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湖南省两所师范院校和两所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情况展开调查,对这两类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和各维度情况分年级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描述性分析手段对两类院校教育类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概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类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存在差异的原因,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后,发现影响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元的,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教育环境(专业培养、学术科研水平)、教育评价这几个方面。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学校的角度提出创设师范教育文化氛围,注重专业思想引导;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破刚性的专业设置,扩大专业设置空间;完善培养方案,严卡考核关口;推进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教师角色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树立多元择业观念等几点建议。
王洁[3](2012)在《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山东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型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是国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执行者,研究生的创造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知识创新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因此,研究生创造力的提升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和高校运行之间不仅具有密切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而且最终会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绩效的提升产生不可估量的乘数效应。近年来,有关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对创造力、研究生创造力、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的问题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以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尝试着提出了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几点措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生创造力现状及其培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二章研究生创造力的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创造力、研究生创造力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吸收借鉴其他相关研究的成果,结合我过研究生创造力的特点和现状对创造力和研究生创造力进行了定义,并对研究生创造力的静态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动态定义。第三章研究生创造力现状的调查分析主要对研究生创造力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研究生的创造力倾向、研究生科研成果情况。研究生创造力的自我评价和导师评价的对比等几个方面对研究生的创造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研究生创造力的现实状况。第四章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的问题研究对研究生和导师群体的访谈结果进行整理,总结了当前研究生群体和导师群体对现阶段研究生创造力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五章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探索针对第三、四章所发现的问题从研究生的能力倾向、专业技能、创造技能及人格特质四个方面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建议。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展望研究生创造力研究的前景。笔者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该领域的研究。
王菲[4](2011)在《教学的自由与创造》文中研究指明教学的自由与创造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教学的自由与创造主要是针对当今“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所提出,是对当今“束缚教育”的一种反思,这里的“束缚”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受到各种制度规定和个人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学自由是对教师教学思想、行为上的一种松绑,教学的自由与创造主要是将教师自由的、创造性的进行教学的权利还给教师。自由和创造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的很少,在实践中进行研究的更少。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作了系统分析,认为教师对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没有实质性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从而对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有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意思。所以,本文运用文献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从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的定义、特征及其表现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自由各种因素与教学创造的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解放教师的思想,归还教师应有的教学权利,从而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部分。主要论述教学自由与创造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阐述教学自由与创造的已有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度化教育与当今社会需求的冲突,制度化教育对社会有促进的作用,但同时教师的思想受到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太多规范制度的限制。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教学自由和教学创造的定义、特征、表现及其相互关系。归纳自由和创造的定义为了能更加明确的给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下定义。教学自由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学规范,即教师在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要加强自身基本功的提升,只有教师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教师才能够有自由发挥教学才能,产生创造力。教学自由与创造是教师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以一种独立自主自觉的教学状态或教学行为创造性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培养教师的自由思想、选择自由的教学方法与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提出创造性的教学理念的过程。教学自由为教学创造提供了发展的舞台。第三部分阐述教师的教学自由。教学自由是教学创造的前提,教师拥有真正自由的教学环境,才会有真正的教学创造,没有教学自由,教学创造也就随之消失。本文从教学自由的五个方面: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学术研究进行论述,并且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自由权利。第四部分阐述教师的教学创造。教学创造是教学自由的最高境界,教师的教学自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教学创造。教学创造即是一种思想也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把握好教学创造的实质,最根本的是要了解教学创造的形成过程及其内部构造,其次是教师教学创造的主客观因素,教师教学创造的实践及其运用。第五部分为结语,对全文作了简要的阐述。本文通过揭示教学规范、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的内涵、特征、表现及其关系,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规范是教学自由的基础,教学自由是教学创造的基础,教学创造是教学自由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时教学创造再次创造新的教学规范供大家认同,充分体现教学自由与创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归还教师应有的教学权利和应履行的教学义务,即教师有自由教学的权力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义务,从而解放教师思想,培养教师自由教学的理念,自由的进行创造性教学,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孙静[5](2011)在《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较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作为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后备力量,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高校的知识和科研创新水平,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实力,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强和完善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既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又是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由于传统社会文化、教育观念及现有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我国高校在对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方面总体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青岛市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影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因素。高校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基地,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创新教育的实施现状,在借鉴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培养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对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探索了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的主要对策有: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创新教育理念;②调整现有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③完善硕士研究生多元化的培养体系;④营造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环境。
张瑞娟,张瑞芹[6](2010)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从提高教师创造性意识,抓住创造性教学的突破点;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抓住创造性教学的渗透点;优化和选择教学策略,抓住创造性教育的显示点三个方面,探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
郑雪梅[7](2010)在《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对于目前的高中教育来说,我国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及高考“3+x”模式,也不再纯粹只考查学科知识,而是愈来愈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在,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当前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重结果”的情况非常严重;二是物理教学上分配错位,在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上所花的时间只占整个课堂的20%,而将80%的时间花在习题训练上,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被死死的限制在课本上、考试上,没有自由的空间去思考真正的物理科学问题。可见,真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激发才是目前物理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文献搜集、逻辑分析、推理论证的基础上,将自组织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运用和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为物理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旨在现代科学的方式下去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致力的创新之处。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用自组织理论来阐释,其开放性、远离平衡以及非线性相互作用等条件是其关键特征。作为教师,首先要在一定规范之下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开放系统的有序状态当中,避免学生单纯地迎合教师思路,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充分自由地展开思路,能够表述各自独特的见解。其次激发并保持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远离相对孤立的平衡状态,能够与广泛的周边知识形成持续交流,在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顺其自然中不断得到提高。教师还要在教学中重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把物理知识由抽象变为形象,不可见变为可见,更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通过三个教学设计说明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张春梅[8](2008)在《当前我国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是专门为武警部队培养初级指挥警官的院校。办好院校,教员是关键。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员队伍水平即院校建设水平。武警初级指挥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治警人才,必须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员队伍。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由于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建校晚,至今才24年的历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教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不高、队伍断层问题严重、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具有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员偏少等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瓶颈"。所以,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必须把教员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系统地开展对教员队伍建设理论的研究。本论文从调查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现有教员队伍现状入手,结合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的职能对教员的素质要求,立足现实,分析了目前教员队伍建设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坚持源流并重,双管齐下的方针,提出了从教员的选拔、培训、激励和院校环境等方面促进教员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思路与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包括二个内容:首先介绍了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的创立、发展、属性和职能;其次分析了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应具备的六个方面的素质要求,进而总结出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六个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包括三个内容:首先介绍了教员队伍建设实践;其次根据调查,总结了目前教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社会、院校和教员本身对存在问题查找原因。第三部分: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对策思考结合目前教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教员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思路和对策。第四部分:结语。
王澍[9](2007)在《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卓着,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对近30年的教育基本理论的成果和思路进行总结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即发现这些成果中的存疑之处,挖掘理论演化的深层理路,反思教育基本理论的构成前提,为其深入发展提供了一个极有探讨价值的理论思路。笔者以《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学报》《中国教育学刊》等杂志中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知识论立场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刨析。笔者追问如下的问题:如何对众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如何评价它们展开相关理论主张时持有怎样的知识论立场;综述分析后,能否提出恰当知识论立场的基本标准;在外部制度建设上,可以做哪些改进。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必须遵循问题针对性和后果意识这样的知识论立场来实现理论承诺。首先,教育基本理论作为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必须尊重教育实践自身的特点。教育基本理论本身固然是普遍性的,但它对实践的作用确依赖于实践本身的特点,教育实践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必须从普遍理性走向情境理性。其次,教育基本理论在表征教育世界回答教育世界观的时候,必须从外在的旁观者视角转向内在置身者的视角。教育基本理论要回答的问题不是如何“观教育世界”,即不是外在于教育世界提供关于教育世界的永恒看法;而是提供我们如何处理、协调我们与教育世界的关系的“教育世界观”。再次,教育基本理论的方法论反思不仅局限于由方法论所推动的形式上的进步,不能只在普遍意义上谈论方法论,还要做到问题与方法的统一,使方法论反思有针对性,实现本体论知识的承诺。最后,为了实现问题针对性和后果意识的知识论立场,论文提出在外部制度建设上把规划的知识生产机制改造为自由的知识生产机制。
吴永萍[10](2007)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总是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各种智力支持,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求又反作用于教育。基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大学物理作为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以其自身特点,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物理学研究方法及其科学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大学物理对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责无旁贷。然而如何在大学物理教学环节中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为此,笔者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把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物理教学结合,把创造性与创造主体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构建创新教学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出我个人的思考与探索。本文首先从大学生就业现状、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新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形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前人关于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整合,确定了创新能力的构成,包括有关领域的技能、有关创造性的技能和工作动机。其中有关创造性的技能即指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其发展依赖于教育训练、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笔者着重分析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和基本过程,为创造力渗透式培养的研究奠定基础,并从理论上设计了几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大学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功能。第三,立足本校,对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影响因素及其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较详细的调研,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和可行性,设计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新教学体系和创新教学策略。创新教学体系包括内容结构体系、人际关系结构体系和教学平台结构体系。在新体系中,笔者确立了以作业、小组讨论、晚自习辅导、《物理之声》杂志、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平台。创新教学以创新教学体系为支架,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相结合的“五步教学法”,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着力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活动能力的培养及创造情感的塑造。第四,以大学物理中相关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现象为载体,在自然教学中,运用实验、调查、测量、观察和谈话等方法,对创新教学活动过程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教学实验。整个实验,根据笔者所教班级实际情况,主要对创新教学策略、创新技法、学生考核方式等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了验证。最后,结合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综合分析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根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动力学机制,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发展方向的因素等方面,对今后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大学基础物理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克服教育相对于人才需求的滞后性,努力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对创造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创造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教师对作文创造性的评价: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
1 写作创造性:创造性培养的重要领域之一 |
2 教师评价影响学生作文创造性发展 |
3 影响教师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因素 |
3.1 教师特征对作文创造性评价产生的影响 |
3.2 影响教师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学生因素 |
3.3 影响教师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环境因素 |
4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1)教师对作文创造性的评价现状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第三章 影响教师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因素 |
研究2 教师特征与其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研究3 影响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学生因素 |
研究3a 学生书写水平对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研究3b 师生之间熟悉度对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研究4 影响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环境因素 |
研究4a 评价时间对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
5.1 引言 |
5.2 预实验 |
5.3 研究方法 |
5.4 结果 |
5.5 讨论 |
研究4b 评价标准具体性对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5)创造性评价干预对作文写作及评价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 |
7.4 讨论 第五章 总体讨论和结论 |
1 总体讨论 |
1.1 教师对作文创造性的评价现状 |
1.2 影响教师对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因素 |
1.3 创造性评价干预对作文写作及评价的影响 |
2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3 教育建议 |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认同与专业认同——概念界定 |
1.3.2 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编制 |
1.3.3 专业认同与变量间的关系 |
1.3.4 大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 |
1.4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初测问卷调查对象 |
2.1.3 问卷维度设计 |
2.2 调查问卷的分析 |
2.2.1 效度检验 |
2.2.2 信度检验 |
第三章 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比较分析 |
3.1 样本描述 |
3.2 专业认同总体情况比较 |
3.2.1 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总分情况比较 |
3.2.2 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各年级总分情况比较 |
3.3 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各维度的比较 |
3.3.1 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各维度专业认同总体情况比较 |
3.3.2 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各维度专业认同不同年级的情况比较 |
第四章 专业认同差异的原因分析 |
4.1 校园文化的影响 |
4.2 专业培养 |
4.2.1 课程设置 |
4.2.2 教师队伍 |
4.3 学术科研 |
4.4 教育评价 |
4.4.1 内部评价 |
4.4.2 外部评价 |
4.5 志愿选择 |
第五章 调查结果的启示 |
5.1 创设师范教育文化氛围,注重专业思想引导 |
5.2 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5.3 突破刚性的专业设置,扩大专业设置空间 |
5.4 完善培养方案,严卡考核关口 |
5.5 推进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教师角色意识 |
5.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
5.7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树立多元择业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山东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测量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创造力的定义 |
(二)关于我国研究生的创造力 |
(三)关于我国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 |
(四) 关于我国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 |
第二章 研究生创造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创造力 |
二、研究生创造力 |
(一)研究生创造力的层次 |
(二)研究生创造力的结构 |
第三章 研究生创造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的方法、对象和工具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创造力倾向测量结果 |
(二)科研成果情况 |
(三)研究生创造力评价情况 |
三、调查结论 |
第四章 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一)关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的问题 |
(二)关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要求和建议 |
第五章 研究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探索 |
一、改革研究生选拔评定制度,科学评定研究生创造素质 |
二、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增加研究生创造力转化的可能性 |
三、开展创造力的系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创造技能 |
四、 重视创造性人格特质的培养,保持研究生较稳定的动机水平 |
结语 |
致谢 |
个人发表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教学的自由与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 选题缘由 |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教学自由与创造的已有研究 |
3.教学自由与创造的研究羁绊 |
4.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方法 |
二、教学自由与创造 |
(一) 教学自由与创造的内涵 |
1.自由的含义 |
2.创造的含义 |
3.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的含义 |
4.教学自由与教学创造的关系 |
(二) 教学自由与创造的特征 |
1.教学自由的特征 |
2.教学创造的特征 |
(三) 教学自由与创造的表现 |
1.教学自由——自主的教师 |
2.教学创造——创新的教师 |
三、教师的教学自由 |
(一) 教学观念的自由 |
1.教师的世界观 |
2.教师的人才观 |
3.教师的教学质量观 |
4.教师的人际关系观 |
(二) 教学内容的自由 |
1.自由理解 |
2.自由教授 |
(三) 教学方法的自由 |
1.不同目标不同方法 |
2.不同内容不同方法 |
(四) 教学形式的自由 |
(五) 学术自由 |
1.学术自由的内涵 |
2.学术自由的限制 |
四、教师的教学创造 |
(一) 教师教学创造的一般过程 |
1.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教学问题的能力 |
2.解决教学问题,提出教学方案的能力 |
3.评价教学成果的能力 |
(二) 教师教学创造的内部构造 |
1.智力孕育教学创造 |
2.非智力支撑教学创造 |
3.认知体现教学创造 |
(三) 教师教学创造的影响因素 |
1.客观因素 |
2.主观因素 |
(四) 教师教学创造的实践条件 |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 |
2.关注"正确的"文化传统 |
3.锻炼教师的自身素养 |
4.保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5.培养创造型的学校管理者 |
(五) 教师教学创造的实际运用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章 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简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创新教育的发展历程简述 |
第2章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青岛市高校为例 |
2.1 调查的基本情况和方法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关于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现状的调查 |
2.2.2 关于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创新教育的态度及参与度的调查 |
2.2.3 关于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影响因素的调查 |
第3章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取得的成绩 |
3.1.1 高校普遍开展创新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
3.1.2 学生认同并期盼创新教育,发展潜力极大 |
3.2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1 社会方面:传统文化和教育制度影响,创新氛围不浓 |
3.2.2 学校方面:培养模式与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3.2.3 学生方面:学习和科研态度没有转变,创新意识不强 |
第4章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要对策 |
4.1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
4.1.1 校内外协同支持原则 |
4.1.2 各阶段逐级推进原则 |
4.1.3 学生主体参与原则 |
4.2 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要对策 |
4.2.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理念 |
4.2.2 调整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 |
4.2.3 完善硕士研究生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
4.2.4 营造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教师创造性意识, 抓住创造性教学的突破点 |
二、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 抓住创造性教学的渗透点 |
1.抓教材中的矛盾处渗透 |
2.抓教材的延伸处渗透 |
3.抓住教材的隐含处渗透 |
三、优化和选择教学策略, 抓住创造性教育的显示点 |
1.发散与集中教学的策略 |
2.定式打破教学策略 |
3.反思教学策略 |
4.创造主体的教学策略 |
5.创造过程教学策略 |
6.辩论教学策略 |
7.宽容模糊的教学策略 |
8.质疑问难策略 |
(7)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
1.2 本文的目的与意义 |
2 自组织理论及物理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自组织理论的简述 |
2.1.1 自组织理论的定义 |
2.1.2 自组织有序结构的形成条件 |
2.2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剖析 |
2.3 相关经典学习理论简介及剖析 |
2.3.1 经典学习理论简介 |
2.3.2 经典学习理论分析 |
2.4 自组织理论应用于物理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
3 自组织理论下的物理教学 |
3.1 营造开放式教学氛围 |
3.2 构造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 |
3.2.1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
3.2.2 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
3.2.3 重构教学方法体系 |
4 教学设计案例 |
4.1 新授课教学设计 |
4.1.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
4.1.2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
4.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习题课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前我国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当前我国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及其基本属性 |
第二节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实践 |
第二节 目前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完善教员队伍规划,优化队伍结构 |
第二节 加强教员职业道德建设 |
第三节 拓宽教员来源渠道,全方位吸引人才 |
第四节 构建教员培训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
第五节 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 |
第六节 创造拴心留人的氛围,稳定师资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后记 |
(9)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 方法论原则 |
(三) 方法论前提 |
三、核心概念 |
(一) 教育基本理论 |
(二) 知识论立场 |
(三) 反思 |
四、研究思路与核心观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核心观点 |
第一章 面对教育实践的教育基本理论 |
一、面向教育实践,教育基本理论的成就 |
(一) “批评现实—改革”的教育基本理论 |
(二) “应答挑战—改革”的教育基本理论 |
(三) 现代性及其超越的教育基本理论 |
二、面向教育实践,教育基本理论的普遍理性诉求及其批判 |
(一) “批评现实—改革”的普适理想主义立场 |
(二) “挑战—改革”的理论理性主义立场 |
(三) 现代性及其超越的工具普适主义立场 |
三、恰当的知识论立场:走向情境理性 |
(一) 同情的理解 |
(二) 以实践理性改革教育实践 |
(三) 挖掘理论前提,明确问题针对性 |
第二章 表征教育世界的教育基本理论 |
一、表征教育世界的教育基本理论的成就 |
(一) 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表征 |
(二) 人文价值论的理论表征 |
(三) 社会实在论的理论表征 |
二、外在旁观者视角的理论表征方式及其批判 |
(一) 外在于自然实在的表现及其批判 |
(二) 外在于人文价值的表现及其批判 |
(三) 外在于社会实在的表现及其批判 |
三、恰当的知识论立场:内在置身者的视角 |
(一) 正确认识教育世界观 |
(二) 转变提出问题的格式 |
(三) 致力于生活的视角 |
第三章 方法论维度上的教育基本理论 |
一、方法论维度上教育基本理论的成就 |
(一) 80年代:教育学学术研究的恢复重建 |
(二) 90年代: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 |
(三) 世纪转折前后:多元化的方法论探索 |
二、唯方法论主义反思的体现及其批判 |
(一) 思维展开的演绎性 |
(二) 思维展开的虚无性 |
(三) 方法论研究的普遍性 |
三、恰当的知识论立场:问题与方法论的统一 |
(一) 方法论反思的本体论立场 |
(二) 问题具有方法论反思的逻辑先在性 |
(三) 在问题的解决中检验方法论的有限性和有效性 |
结束语:恰当的知识论立场及其达成 |
一、恰当知识论立场的基本标准 |
(一) 问题针对性 |
(二) 后果意识 |
二、可能的制度建设 |
(一) 规划的知识生产机制批判 |
(二) 转向由消费者决定的知识生产格局 |
主要参考文献 |
(10)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课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2 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研究 |
1.2.1 国外创造学研究与教育情况简介 |
1.2.2 我国创造学研究与教育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理论研究 |
2.1 关于创新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概述 |
2.1.1 创新能力简述 |
2.1.2 创新能力构成 |
2.1.3 创造性思维 |
2.2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
2.2.1 树立创新信心 激发创造热情 |
2.2.2 学好理论知识 奠定创新基础 |
2.2.3 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
2.2.4 进行创新技法训练 提高创新活动能力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目前本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研 |
3.2 研究假设与范围限制 |
3.3 研究方案设计 |
3.3.1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策略设计 |
3.3.2 实验研究方法的设计 |
3.4 研究实施 |
3.4.1 实施过程 |
3.4.2 教学案例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思考 |
4.1 对研究假设的讨论 |
4.2 创造性教学活动心得 |
4.3 总结 |
4.4 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创新能力倾向前后测量表 |
附录2: 创新能力前后测量表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及座谈提纲 |
附录5: 期末考试试卷部分内容 |
附录6: 创新活动指导手册 |
附录7: 学生论文、对已有问题的质疑等 |
附录8: 《物理之声》杂志,2006年第一期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或主持的教研项目目录 |
四、对创造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教师对作文创造性的评价:现状及影响因素[D]. 刘文令.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2]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比较研究[D]. 杨雪. 湖南农业大学, 2016(12)
- [3]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山东某高校为例[D]. 王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4]教学的自由与创造[D]. 王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1)
- [5]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D]. 孙静. 青岛大学, 2011(06)
- [6]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几点思考[J]. 张瑞娟,张瑞芹. 中国校外教育, 2010(21)
- [7]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D]. 郑雪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5)
- [8]当前我国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研究[D]. 张春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0)
- [9]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D]. 王澍.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 吴永萍. 扬州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