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梅赵容张碧霞(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四川仁寿6205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261-0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作为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心理护理知识的学习,工作中通过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各类急诊病人的心理需求,认真做好心理护理,使急诊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1急诊病人临床上常见的心理反应
1.1惊异恐惧危重病人大多数对所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如天灾(水、火灾),人祸、车祸、触电等或病情急剧恶化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表现出惊异失措,紧张恐惧。
1.2焦虑孤独多数车祸摔伤的外伤病人,担心家庭及工作,担心受伤及肢体功能是否能恢复,这类病人多数性格内向,自尊心强、自卑。某处照顾不周就会心烦生气、多疑,有时还会变得特别暴躁,使医护人员或家属无所适从。加之疾病发生突然,家属不能及时到达医院,在抢救室、监护病房远离家属,探视时间受限,因而引起病人的隔离感和孤独感。
1.3失落这类病人多数是严重的疾病造成肢体或脏器的功能障碍或缺失,导致情绪失控,表现为悲观,怕影响以后的工作、婚姻、事业等。他们往往对生活缺乏信心,感到悲观绝望,严重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2护理措施
2.1对惊慌恐惧的病人
2.1.1急诊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工作效率高,思维敏捷,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关心照顾病人,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心态,取得病人的信任,增加其安全感。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使病人感到治疗护理工作及时准确,对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极为重要。
2.1.2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抢救中赢得时间就是挽救生命,准确及时地给予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输液、输血、包扎、固定、止血等。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减轻疼痛。选择合适的语言,给病人安慰、鼓励和疏导,使病人看到生命的希望,减少病人的恐惧、焦虑心理。
2.1.3病人携带诸多的监测仪器、输液通道、引流导管等,致使病人感觉不舒适,护士要及时发现给予处理,将监测仪器的音量和亮度适当调低,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尽可能让病人感觉舒适与放松。同时,重视病人自尊心的维护,我们在做任何检查和护理操作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注意遮挡,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使其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2遇到悲观失望的患者时,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首先尊敬病人,耐心解释,加强沟通与交流,消除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增强其生活的信心,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用真诚的态度安慰患者,树立患难患者的生存欲望,使患者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权力,帮助他们克服性格上的缺点,解除心理负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护患间的信任感。
2.3对情绪不稳定的病人
2.3.1面对兴奋、烦躁的病人,护士的耐心、爱心、细心和同情心是关键,让病人发泄心中的郁积、不满和愤怒,倾听病人的述说,以达到平静心情配合治疗。对能够主动建立护患沟通的病人,可以直接给予正面的指导和安慰。因此,护理上关键一点就是不厌其烦,尽力做到以真诚去感化病人,并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不指责病人,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使其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2.3.2对急诊病人要区分急而不危,危而不险。对病情不很重,但内心紧张,对疾病症状反应强烈,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护士不能烦躁,要用温暖同情的语言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耐心向病人讲明救死扶伤,一视同仁,秉公办理的原则,取得病人的信任,配合治疗。
2.4重视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2.4.1急诊病人家属的心情大都担忧、焦虑不安,易激动、不冷静。护理人员应理解家属的心情,把病人与家属看作一个整体,对家属要有同情心、耐心,帮助他们稳定情绪。病情有变化随时告之,并将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告知家属,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4.2急诊病人发病多突然,病人及家属无思想准备。对暂时未带钱或经济条件差的病人,应先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督促家属补交各种医疗费用。绝不能在病人面前谈论“你不交钱就停止抢救与治疗”等,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及与病人家属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影响。
2.4.3有少数急诊危重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护士在通知其家属时,应告知病情危重,随时危及生命,使家属有一定的心理、思想准备后再告之死亡的消息。对因车祸、工伤死亡者,如家属未及时赶到,要做必要的妥善处理。当病人死亡后应对家属表示同情,并帮助家属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减轻其痛苦。
3体会
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尤为重要,由于急诊科护士是最先接触急诊病人的,其言行举止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的情绪影响。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高心理和业务素质,在积极施救的同时,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