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可逆共价交联论文_于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可逆共价交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交联,丁基橡胶,凝胶,热塑性,共价键,顺丁橡胶,丙烯酸酯。

热可逆共价交联论文文献综述

于云飞[1](2018)在《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可逆共价交联增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热固性环氧树脂由于其优异的产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电气、轻工建材、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绝缘材料及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然而不可逆的交联网络结构使得环氧树脂难溶于溶剂或熔融进行二次加工,造成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同时,环氧树脂内部结构中高交联密度致使其内应力较大;内在固有的质脆力学性能、较差的耐冲击性和较低的外力承载负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的应用。因此,本文发挥点击化学反应速度快且选择性高的优势,利用多次点击化学反应,采用Diels-Alder反应中的呋喃/马来酰亚胺作为可逆交联官能团,实现环氧树脂的重复加工应用;并通过引入柔性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首先,本文制备了扩链柔性环氧树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LPPGDGE,采用盐酸-丙酮滴定、红外测试和核磁测试对其反应程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此为原料,调节柔性环氧树脂LPPGDGE与刚性环氧树脂EPN的用量,固定呋喃基团与马来酰亚胺基团摩尔比例为1:1,通过热可逆Diels-Alder反应制备可逆交联增韧环氧树脂材料。接着,利用红外测试、溶胀溶解性能测试、DSC测试和流变测试证明交联增韧环氧树脂的热可逆性质。利用拉伸、抗冲和TGA分析交联增韧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探究了固化温度和交联密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DA成键温度附近固化有利于样品力学性能的提升,其凝胶率会增加,溶胀程度减小。调节柔性环氧树脂LPPGDGE与刚性环氧树脂EPN的用量比例即可制得多种力学性能的热可逆交联环氧树脂LPPGDGE/EPN-DA。交联网络中密度增加,可提升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则会减小。改性后的增韧环氧树脂较酚醛环氧树脂交联体系,抗冲强度最高可提升68%。其次,选用原料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制备了扩链柔性环氧树脂LPEGDGE,以此为原料,调节柔性环氧树脂(L)PEGDGE与刚性环氧树脂EPN的用量,固定呋喃基团与马来酰亚胺基团摩尔比例为1:1,通过热可逆Diels-Alder反应制备可逆交联增韧环氧树脂材料,从而实现材料的重复加工。随后,利用红外测试、溶胀溶解性能测试、DSC测试和流变测试证明交联增韧环氧树脂的热可逆性质。利用拉伸、抗冲和TGA分析交联增韧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探究了固化温度、交联密度和交联网络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制备具有热可逆交联性质的环氧树脂LPEGDGE/EPN-DA。调节柔性环氧树脂LPEGDGE与刚性环氧树脂EPN的用量比例同样可以制得具有多种力学性能的环氧材料。交联密度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当其增大时,材料所表现出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也相继增大,断裂伸长率则逐渐减小。同一交联密度下不同组成的样品,刚性环氧树脂增多,可得更高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侧链不具有甲基的柔性链分子具有更大的断裂伸长率;对于同一样品,于70℃固化可以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改性后的增韧环氧树脂较酚醛环氧树脂交联体系,抗冲强度最高可提升151%。(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侯一凡[2](2018)在《基于可逆共价交联制备的可自愈合海藻酸水凝胶及pH响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酸水凝胶是一种通过交联作用形成内部具有叁维网络空间结构的亲水性体系。由于原料海藻酸来源广泛,具有无毒无害、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使得海藻酸水凝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药物释放等领域。本论文将可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海藻酸水凝胶中,当外界环境pH值变化时,凝胶体系发生可逆的断裂和重组,实现凝胶-溶胶的相互转换,同时凝胶体系具有自愈合性能。本工作将带有醛基的氧化海藻酸钠和末端带有酰肼基的聚乙二醇,以二者及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两类基于动态共价键交联具有pH响应性的可自愈合海藻酸水凝胶。其研究结果如下:(1)凝胶因子的合成:通过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钠得到带有醛基的氧化海藻酸钠(ADA),通过红外光谱证明醛基的生成,得到实际氧化度分别为9.23、28.31、47.37的3种氧化海藻酸钠。通过酯化、亲核取代、酯的肼解合成末端带有酰肼基的聚乙二醇-二苯甲酰肼(G2),通过1HNMR对其结构表征,其末端封端率达97%。(2)海藻酸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利用氧化度为50%的氧化海藻酸钠(G1)的醛基与聚乙二醇-二苯甲酰肼(G2)的酰肼基通过共价交联形成酰腙键,制备质量浓度为10wt%的水凝胶(HG1G2)体系。通过试管倒立法判定水凝胶的形成,通过FTIR对G2和水凝胶(HG1G2)分析表征,结果显示水凝胶是由共价键交联而成的化学凝胶。对溶胀率考察,结果显示其溶胀率在20小时内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且质量增加到原来的1.95倍,于50小时达到溶胀平衡。通过流变仪对水凝胶(HG1G2)进行流变性能测试得出凝胶内部更加趋近叁维网络结构,以凝胶的状态呈现且具有较好的弹性。对水凝胶(HG1G2)进行SEM表征,结果显示其内部表面呈叁维网络结构;利用氧化度为50%的氧化海藻酸钠(G1)的醛基与聚乙二醇-二苯甲酰肼(G2)的酰肼基和壳聚糖(CS)的氨基共价交联形成酰腙键和亚胺键,制备浓度分别为10wt%、20wt%、30wt%的水凝胶(HG1G2CS)体系。通过试管倒立法判定水凝胶的形成,通过FTIR对G2、水凝胶(HG1G2CS)、壳聚糖(CS)分析表征,结果显示水凝胶是由共价键交联而成的化学凝胶。对不同浓度的水凝胶(HG1G2CS)溶胀率考察,结果显示在20小时内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且浓度为10wt%、20wt%、30wt%的水凝胶(HG1G2CS)质量分别增加到原来的1.81、2.17、2.75倍,于50小时达到溶胀平衡。通过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交联密度越大,叁维网络体系更稳定,凝胶的力学性能越好。对水凝胶(HG1G2CS)进行SEM表征,由于是双网络交联,使得交联密度更高,结果显示其内部表面的叁维网络结构更加稳定。(3)海藻酸水凝胶pH响应性及自愈合:在酸催化下质量浓度10wt%水凝胶(HG1G2)体系可实现5次凝胶-溶胶相互转变,并实现切口自愈合,质量浓度为30wt%的水凝胶(HG1G2CS)体系可实现14次凝胶-溶胶相互转变;质量浓度分别为10wt%、20wt%的水凝胶(HG1G2CS)和不同质量浓度水凝胶(HG1G2CS)在酸性条件下都具有自愈合能力,在中性条件下苯胺可加快酰腙键的交换从而实现自愈合。(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刘莹莹[3](2017)在《非共价键改性可逆共价交联网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逆交联反应的本征型自修复材料因其能够自发的从分子水平上对材料进行修复,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拓宽材料的应用范围、降低材料的使用成本而成为研究热点。共价键相对于非共价键而言具有更高的键能,因此,共价交联聚合物相对于非共价交联体系来说具有更好的力学强度,更适合于结构材料的使用。将可逆交联反应引入共价交联聚合物可得到一类新型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交联聚合物。但是由于可逆共价键与传统共价键相比较小的键能,使得可逆交联聚合物通常达不到理想的强度。因此,在提高可逆交联聚合物强度的同时不影响其自修复效果是目前尚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生物体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为在材料中引入非共价键作为牺牲键,当受外力作用时,非共价键首先发生断裂消耗部分能量而保证了材料不受破坏。采用仿生的方法,在可逆共价交联聚合物中引入非共价键有望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而非共价键本身具有的可逆特性不会影响其自修复效果。本论文以二硫键及Zn~(2+)-咪唑配位键为基础,设计合成了共价与非共价双交联聚合物网络,以及共价交联及非共价交联互穿网络两种交联聚合物体系来研究非共价键的引入以及非共价交联在可逆共价交联网络中的引入方式对可逆共价交联聚合物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动态机械热分析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能、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期望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修复效果的交联聚合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及1-(3-氨基丙基)咪唑(api)以2:1的摩尔比反应得到含咪唑基团及端环氧基的二聚体,随后通过zn~(2+)与咪唑形成配位键非共价交联,再利用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afd)为固化剂与环氧基团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双交联网络,同时合成了不含zn~(2+)-咪唑非共价交联的可逆共价交联网络作为对比。利用核磁、红外等手段证明了双交联网络的化学结构。采用tga、dma、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双交联网络的热力学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非共价键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循环拉伸测试说明了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在于非共价键对外力作用的能量耗散。利用偏光显微镜及万能试验机测试了双交联网络在断裂后的修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时,由于二硫键及金属配位键均发生交换反应,所以双交联网络及共价交联网络均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性能。在温度较低时,共价交联网络由于二硫键不能发生交换反应,所以不能进行修复,而双交联网络由于非共价键的交换反应则恢复了部分力学性能,证明了非共价键有利于聚合物材料的自修复。重塑实验则表明了双交联网络及共价交联网络在彻底破坏后均能重复加工,达到降低材料使用成本的目的。其次,为充分发挥可逆共价(rcn)及可逆非共价(rncn)两种交联网络的优势,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合物(IPN),研究了RCN及RnCN在互穿网络中所占含量不同对IPN性能的影响。采用SAXS和SEM等表征了IPN的结构,采用TGA、DMA及万能试验机等对其热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IPN的Tg介于RCN和Rn CN之间,说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SAXS的测试显示IPN与RCN和RnCN出现同样的规律,表明IPN并未发生微相分离;SEM也表明RCN与RnCN共混后形成了均一体系。循环拉伸试验发现,样品受外力作用时,非共价交联网络首先受到破坏,而保证共价交联网络的完整,达到较好的增韧效果。纯RCN的断裂伸长率为44.1%,随着Rn CN含量的增多,断裂伸长率达200%。修复测试表明RCN修复48h后修复效率仅达80%左右,而IPN在同样条件下修复12h,修复效率即可达90%以上。本章研究表明,将可逆共价及可逆非共价交联网络以互穿网络的形式结合同样可以起到增强力学性能及提高修复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7-01-01)

李琴琴[4](2016)在《热可逆D-A共价交联共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聚合物而言,化学交联结构和热塑性往往是一对矛盾,难以共存。如化学交联的热固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但化学交联的存在导致其难以回收利用;热塑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回收利用,但其热-力学性能往往不如化学交联的热固性聚合物。如果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热可逆反应基团,生成热可逆交联结构,则有可能同时获得化学交联结构和热塑性,从而同时获得高力学性能和可回收利用性。Diels-Alder (DA)反应是典型的热可逆反应,能在较低温度发生正反应而高温时发生逆反应,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且高效等特点,其中呋喃-马来酰亚胺是Diels-Alder反应典型的官能团组合。本文采用熔融共缩聚,设计并合成了呋喃环修饰的共聚酯,将该共聚酯和双马来酰亚胺交联剂共混反应,制备了热可逆共价交联的共聚酯材料,并对其热可逆特性、热塑加工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原理,将糠基硫醇(furfuryl mercaptan,FM)和富马酸二乙酯(Diethyl fumarate,DEF)以摩尔比为1:1投料在碳酸钾催化下合成功能性单体2-糠硫基丁二酸二乙酯(diethyl 2-((furan-2-ylmethyl)thio)succinate, DESF)。该反应在常温进行,简单高效易操作,催化剂与产物分离,产物的纯度高于99%。其次,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呋喃侧基的共聚酯PBA-Fn,将该共聚酯PBA-Fn作为聚酯模型用于验证聚酯热可逆共价交联的可行性。通过调节功能性单体DESF与己二酸(AA)的投料比,将己二酸、1,4-丁二醇(BDO)和功能性单体DESF在钛酸正丁酯(TBT)的催化下采用两步法熔融缩聚制备侧链含不同呋喃环含量的共聚酯PBA-Fn(n=5或10,表示DEF与AA的摩尔投料比分别为5:95和10:90)。将共聚酯PBA-Fn与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1,1'-(methylenedi-4,1-phenylene)bismaleimide, BMI)交联剂按照共聚酯中所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官能团摩尔比1:1进行共混密炼,再将密炼产物热压成型后在Diels-Alder(DA)反应温度50℃恒温处理制备交联共聚酯PBA-Fn-BMI,在120℃下通过retro Diels-Alder(rDA)反应解交联而实现熔融再加工。研究发现,通过以上方法可成功制备具有热可逆交联特性的共聚酯材料PBA-Fn-BMI,交联后的共聚酯材料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和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了基体聚酯的使用温度,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热加工的性能,且力学性能在多次回收再加工后能够基本保持不变。再次,合成含有呋喃侧基的柔性共聚酯PPSSe50-Fn用于制备具有热可逆共价交联特性的聚酯弹性体PPSSe50-Fn-BMI,考察共聚酯中呋喃环的含量对交联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功能性单体DESF与二元酸的投料比,将丁二酸(SA)、癸二酸(Se)、1,5-戊二醇(PDO)和功能性单体DESF在钛酸正丁酯的催化下采用两步法熔融缩聚制备侧链含不同呋喃环含量的柔性共聚酯PPSSe50-Fn(n=5或10,表示功能性单体与二酸的摩尔投料比分别为5:95和10:90,50表示丁二酸和癸二酸的摩尔投料比为50:50)。将共聚酯PPSSe50-Fn与双马来酰亚胺交联剂BMI按照共聚酯中所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官能团比例1:1进行共混密炼,再将密炼产物热压成型后在DA反应温度50℃恒温处理制备交联共聚酯PPSSe50-Fn-BMI,在120℃通过rDA反应解交联而实现再加工。研究发现,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具有热可逆交联特性的共聚酯材料PPSSe50-Fn-BMI,交联后的共聚酯材料的抗拉强度得到明显地提升,也提高了基体聚酯的使用温度,同时保持了热塑加工的性能。其中,PPSSe50-F5-BMI交联材料在拉伸时呈现为热塑性塑料的拉伸特性,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36 MPa、17 MPa、637%,且力学性能在多次回收再加工后均能基本保持;而PPSSe50-F10-BMI交联材料在拉伸时呈现为典型弹性体的拉伸特性,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5 MPa、7.8 MPa、408%。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柔性共聚酯的组成和呋喃环含量,可控制备热可逆交联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和弹性体。最后,合成含有呋喃侧基的脂肪-芳香共聚酯PBAT45-F5用于制备热可逆共价交联的高性能聚酯弹性体PBAT45-F5-BMI。将己二酸(AA)、对苯二甲酸(TPA)、1,4-丁二醇(BDO)和功能性单体DESF在钛酸正丁酯的催化下采用两步法熔融缩聚制备侧链含呋喃环的共聚酯PBAT45-F5(5表示功能性单体与总二酸的摩尔投料比分别为5:95,45表示对苯二甲酸和己二酸的摩尔投料比为45:55)。将共聚酯PBAT45-F5与双马来酰亚胺交联剂BMI按照共聚酯中所含呋喃/马来酰亚胺官能团比例1:1进行共混密炼,再将密炼产物热压成型后在DA反应温度50℃恒温处理制备交联共聚酯PBAT45-F5-BMI。交联PBAT45-F5-BMI样品在120℃附近通过rDA反应解交联可以用模压和注塑两种方式实现热塑再加工。研究发现,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具有热可逆交联特性的共聚酯材料PBAT45-F5-BMI,交联后的共聚酯材料在拉伸时呈现为典型的弹性体的拉伸特性,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8MPa、 30MPa、544%,同时保持了热加工的性能,且力学性能在多次回收再加工后均能基本保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6-01)

刘红梅,吕威贻,李波,夏宇正,石淑先[5](2013)在《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的热可逆共价交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可逆季铵化反应特性,将含叔胺功能基团的聚合物用于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ACM)的热可逆共价交联。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丁酯(BA)/4-乙烯基吡啶(4-VP)共聚物交联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模压温度和模压时间对ACM交联程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变温扭矩测定、热塑再加工成型等方法研究了交联ACM胶样的热可逆性。研究表明,BA-4-VP共聚物交联的炭黑填充ACM胶样拉伸强度可达8.5MPa,并可进行热塑模压成型,再次加工成型后胶样断裂强度增大、伸长率下降。(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3年04期)

韩颖[6](2011)在《聚乙烯热可逆共价交联剂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采用钠法和相转移催化两种方法合成了烯丙基环戊二烯(A-CPD),并对这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OH溶液浓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等条件对相转移法合成A-CPD产率的影响。采用溶液接枝法,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将A-CPD接枝在聚乙烯分子链上,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密炼法,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A-CPD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密炼机中进行反应,制备了A-CPD交联LLDPE的聚合物。通过改变A-CPD、BPO用量,考察其对交联LLDPE凝胶含量的影响。并对交联产物热性能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利用反应挤出技术,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将A-CPD和LLDPE在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对交联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对交联产物的热可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钠法合成A-CPD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收率,A-CPD的收率为60%-65%。相转移催化法合成A-CPD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冰浴反应4h,室温反应2h,NaOH溶液浓度为40%,环戊二烯与溴丙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3:1。得到A-CPD的收率约为55%。对溶液法A-CPD接枝聚乙烯的接枝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与聚乙烯的纯样相比,接枝产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C=C双键的吸收峰,说明A-CPD已经接枝在聚乙烯分子链上。密炼法A-CPD交联LLDPE的反应条件为:LLDPE、BPO、A-CPD为100:2:1的质量配比,密炼温度设定为180℃,密炼时间约为3min时,交联产物的凝胶含量可达85%。对交联产物红外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谱图中出现DCPD的特征吸收峰,说明含有CPD基团的交联齐(?)A-CPD已连接到LLDPE的分子链中,而且CPD基团间发生了二聚反应,实现了LLDPE的交联。对DSC测定的结果表明,交联试样在170℃的吸热峰与DCPD的解聚温度范围一致,证明了A-CPD交联LLDPE存在热可逆交联行为。研究发现,交联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随交联程度的增加有微小的下降,说明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会使交联产物的粘度增大。而交联产物的拉伸强度有明显的提高,断裂伸长率呈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1-06-01)

李岩,高闪,陈锦,何少剑,陈晓农[7](2009)在《溴化丁基橡胶的热可逆共价交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季铵化反应的热可逆特性,采用含有叔胺官能团的聚合物替代传统交联剂,研究了溴化丁基橡胶(BIIR)的交联反应活性及交联的热可逆性。结果表明,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对交联BIIR的凝胶含量有显着影响,在160℃×30 min的硫化条件下,交联剂呈现出较高的交联活性;不同温度下的转矩测定和190℃二次热压的塑性流动证实交联BIIR具备热塑加工性。(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09年04期)

李岩[8](2008)在《卤化丁基橡胶的热可逆共价交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季铵化反应特性,将含有N,N-二甲基叔胺官能团的聚合物与卤化丁基橡胶中的卤素反应形成-C-N-C-共价交联键,以替代传统交联剂,从而达到使卤化丁基橡胶成为一种常温下具有良好性能,同时高温下又具有可热塑性加工的热可逆共价交联的聚合物。本文以制备卤化丁基橡胶的热可逆交联剂为目的,进行了如下工作:(1)以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功能单体,制备卤化丁基橡胶的热可逆交联剂。探索了适宜的聚合方法,并以1H-NMR测定了所得交联剂中叔胺结构单元的含量。(2)研究了以自制含叔胺聚合物为交联剂的卤化丁基橡胶的交联行为以及重复加工性。通过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表征,确定了橡胶的最佳交联条件、最佳配方。(3)以工业成品乳液(2-乙烯基丁苯吡胶乳)为原料,制备热可逆交联剂。研究了使用该交联剂的卤化丁基橡胶的交联行为以及重复加工性。通过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表征,确定了橡胶的最佳加工条件、最佳配方。(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8-06-02)

罗伟,刘晓明[9](2005)在《热可逆共价交联软聚氯乙烯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主合成的含有端环戊二烯基(CPD)的巯酯锑作为热稳定剂兼交联剂,应用于软聚氯乙烯中,考察了交联后PVC的热可逆可加工性,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PVC的力学性能、交联程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05年02期)

唐裕宽[10](2005)在《顺丁橡胶的氯化及含氯聚合物的热可逆共价交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以确定次氯酸叔丁酯在有机酸的催化下对顺丁橡胶的氯化机理及最佳工艺为目的,系统考察了有机酸的种类及其与次氯酸叔丁酯的配伍、加料方式和自由基阻聚剂的加入等因素对氯化效率、产物氯含量的影响,通过化学滴定及NMR分析,定量和定性地确定了所研究的氯化体系的氯化历程为离子加成机理;采用带有活性氯的强酸制得了含有活性氯的氯化顺丁橡胶(CBR)。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双环戊二烯二甲酸钾(DCPD(COOK)_2)与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ACM)和氯化顺丁橡胶(CBR)的热可逆共价交联反应行为。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1) 以次氯酸叔丁酯、甲酸和氯乙酸为复合氯化剂,实现了对BR的氯化。该氯化体系是一种氯化效率高、凝胶含量低的二烯烃橡胶的氯化方法。经核磁、红外及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了氯化是以离子加成历程进行的,并提出了其反应机理。 (2) 氯乙酸不仅是氯化反应的催化剂,而且本身也是一种可引入活性氯(α位羰基氯)的氯化剂,且活性氯的引入为氯化产物的热可逆共价交联奠定了基础。 (3) 氯化反应最佳的氯化温度为65℃,反应时间控制在40~50min,能得到凝胶含量低于4%的CBR,而且氯化效率和收率都能(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5-03-30)

热可逆共价交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藻酸水凝胶是一种通过交联作用形成内部具有叁维网络空间结构的亲水性体系。由于原料海藻酸来源广泛,具有无毒无害、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使得海藻酸水凝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药物释放等领域。本论文将可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海藻酸水凝胶中,当外界环境pH值变化时,凝胶体系发生可逆的断裂和重组,实现凝胶-溶胶的相互转换,同时凝胶体系具有自愈合性能。本工作将带有醛基的氧化海藻酸钠和末端带有酰肼基的聚乙二醇,以二者及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两类基于动态共价键交联具有pH响应性的可自愈合海藻酸水凝胶。其研究结果如下:(1)凝胶因子的合成:通过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钠得到带有醛基的氧化海藻酸钠(ADA),通过红外光谱证明醛基的生成,得到实际氧化度分别为9.23、28.31、47.37的3种氧化海藻酸钠。通过酯化、亲核取代、酯的肼解合成末端带有酰肼基的聚乙二醇-二苯甲酰肼(G2),通过1HNMR对其结构表征,其末端封端率达97%。(2)海藻酸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利用氧化度为50%的氧化海藻酸钠(G1)的醛基与聚乙二醇-二苯甲酰肼(G2)的酰肼基通过共价交联形成酰腙键,制备质量浓度为10wt%的水凝胶(HG1G2)体系。通过试管倒立法判定水凝胶的形成,通过FTIR对G2和水凝胶(HG1G2)分析表征,结果显示水凝胶是由共价键交联而成的化学凝胶。对溶胀率考察,结果显示其溶胀率在20小时内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且质量增加到原来的1.95倍,于50小时达到溶胀平衡。通过流变仪对水凝胶(HG1G2)进行流变性能测试得出凝胶内部更加趋近叁维网络结构,以凝胶的状态呈现且具有较好的弹性。对水凝胶(HG1G2)进行SEM表征,结果显示其内部表面呈叁维网络结构;利用氧化度为50%的氧化海藻酸钠(G1)的醛基与聚乙二醇-二苯甲酰肼(G2)的酰肼基和壳聚糖(CS)的氨基共价交联形成酰腙键和亚胺键,制备浓度分别为10wt%、20wt%、30wt%的水凝胶(HG1G2CS)体系。通过试管倒立法判定水凝胶的形成,通过FTIR对G2、水凝胶(HG1G2CS)、壳聚糖(CS)分析表征,结果显示水凝胶是由共价键交联而成的化学凝胶。对不同浓度的水凝胶(HG1G2CS)溶胀率考察,结果显示在20小时内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且浓度为10wt%、20wt%、30wt%的水凝胶(HG1G2CS)质量分别增加到原来的1.81、2.17、2.75倍,于50小时达到溶胀平衡。通过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交联密度越大,叁维网络体系更稳定,凝胶的力学性能越好。对水凝胶(HG1G2CS)进行SEM表征,由于是双网络交联,使得交联密度更高,结果显示其内部表面的叁维网络结构更加稳定。(3)海藻酸水凝胶pH响应性及自愈合:在酸催化下质量浓度10wt%水凝胶(HG1G2)体系可实现5次凝胶-溶胶相互转变,并实现切口自愈合,质量浓度为30wt%的水凝胶(HG1G2CS)体系可实现14次凝胶-溶胶相互转变;质量浓度分别为10wt%、20wt%的水凝胶(HG1G2CS)和不同质量浓度水凝胶(HG1G2CS)在酸性条件下都具有自愈合能力,在中性条件下苯胺可加快酰腙键的交换从而实现自愈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可逆共价交联论文参考文献

[1].于云飞.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可逆共价交联增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8

[2].侯一凡.基于可逆共价交联制备的可自愈合海藻酸水凝胶及pH响应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8

[3].刘莹莹.非共价键改性可逆共价交联网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东华大学.2017

[4].李琴琴.热可逆D-A共价交联共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

[5].刘红梅,吕威贻,李波,夏宇正,石淑先.活性氯型丙烯酸酯橡胶的热可逆共价交联[J].高分子通报.2013

[6].韩颖.聚乙烯热可逆共价交联剂的合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7].李岩,高闪,陈锦,何少剑,陈晓农.溴化丁基橡胶的热可逆共价交联[J].合成橡胶工业.2009

[8].李岩.卤化丁基橡胶的热可逆共价交联[D].北京化工大学.2008

[9].罗伟,刘晓明.热可逆共价交联软聚氯乙烯性能的研究[J].塑料科技.2005

[10].唐裕宽.顺丁橡胶的氯化及含氯聚合物的热可逆共价交联[D].北京化工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PVC热可逆共价交联7BA-4-VP共聚物交联剂用量对AC...的数据表明:(1) ACM的交联百分率的数据表明,DCPD(COOH)2的解聚百分率几...-7不同温度下的ACM的硫化曲线-8加入不同相转移催化剂后ACM的硫化曲...

标签:;  ;  ;  ;  ;  ;  ;  

热可逆共价交联论文_于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