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12-02
摘要:通过妈祖城规划的提出之际,分析莆田市城市软实力的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理念;公共文化
城市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它与工业化、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它们是三位一体的过程。然而一个城市的崛起是不是仅靠经济的崛起?衡量一个城市的核心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城市文化才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化才城市化的终极目标。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福建省在2006年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中首次提出要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近年来,莆田市在响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发展战略中,为了进一步把富有特色的妈祖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提出了建设妈祖城的规划。
规划中“妈祖城”位于湄洲岛与秀屿港之间,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岛隔海相望,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围海造地4.87平方公里。整个城区分为7个功能区,包括综合服务区、滨海度假区、文化古迹风貌区、渔港游艇码头区、生态休闲区、紫霄洞风景区和居民迁建区。作为湄洲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延伸,“妈祖城”将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并分近、中、远期阶段性目标有序推进,建成一个集旅游购物、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南方特色的现代化滨海旅游城市。
一、城市软实力的不足
规划建设妈祖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海西大文化建设的理念。规划建设妈祖城有利于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加快挺进湄洲湾,实现港城崛起;有利于弘扬妈祖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开发,做大旅游经济;有利于搭建闽台联系通道,促进莆台交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然而我们在憧憬妈祖城给我们莆田带来经济的巨大影响的同时,却忽视了莆田市在区域软实力上的一些不足。那么什么是软实力。“软实力”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1]城市软实力应该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当地居民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等。这几年莆田在妈祖文化是做足了文章,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城市文化建设上仍存在着一些缺陷,表现如下:
1.文化理念淡薄。
莆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发展更是在宋朝达到巅峰,可是近现代莆田的文化发展却是停滞不前,这里面也许跟莆田方言的影响有关,跟莆田地域闭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文化理念的淡薄引起。确实,莆田人在理科方面的人才贡献很大,但学校的教育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一切向高考看齐,人文教育没有得到重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书店的普及力度不够,书店最多的是教学参考书,有关人文的书籍很少。
2.不良的风俗习惯
“香火思想”依然严重,认为只有男的才能传宗接代,招上门女婿的现象依然严重,这也是莆田人为什么人口众多的根本原因;很多乡村利用国家承认“妈祖文化”的契机,大搞菩萨游街活动,并没有真正理解“妈祖文化”的内涵;铺张浪费的现象依然严重,体现在“红”“白”喜事上的攀比,看谁的排场大。虽然中央一直强调执行遗体火化,但莆田人那种根深蒂固的“入土为安”的思想很难改变,大部分仍然是土葬,这使本来紧张的土地更紧缺。莆田人好面子,喜欢讲排场,特别是婚宴方面,比如说某一家举办婚宴,一般要办两次,白天宴请相邻生产小组(两个生产小组),一般都是20几桌,两三百人,几乎都是白吃白喝(没有礼金)。晚上还得宴请亲戚好友,乡村干部,弄的结婚成本很高。
3.诚信的缺失
诚信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物品质或特性的信任,或对某项声明真实性的信任。诚信即诚实信用,包含讲信义、重信誉、守信用。[2]诚信不仅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然而,莆田商人虽被国人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却屡屡在经济浪潮中落后与温州人、潮州人、晋商,根本就在于诚信的缺失,相当一部分莆田人在外打拼靠的是欺诈,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猫”,不管怎样,先把钱骗到手再说,因小而失大,也失去把生意做大做强的机会了。不仅民众失信于人,政府也是缺乏诚信,相当一部分乡镇为了招商引资,先是许下很多便利条件,过不了多久,就变卦,时不时各个部门过去“光顾”一下,结果好好把人家给吓跑了。
4.民间文化保护力度差
曾经的繁荣的莆仙戏、“十音”“八乐”“大鼓吹”“梆子歌”(乞丐歌)都已经走入没落。特别是“八乐”“大鼓吹”“俚歌”(乞丐歌)都快绝传了。如今的莆仙戏剧团数量模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剧团经营情况步履维艰,政府对莆仙戏的文化拯救投资力度不够。政府对古文化遗址的保护不够重视,比如仙游“龙穿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一些具有书院性质的乡村祠堂被荒弃,反而变成了村民烧香拜佛的地方。
5.政府公共文化建设落后
文化下乡的活动只是走过场,比如拿几片电影片放放,根本没有什么艺术团下乡的活动;除了元宵有游灯的活动之外,很难再见到其他文艺节目;村村有网络工程都还没有到位;没有建立乡村图书馆;文革前的农村夜校也被取消了,乡村文艺活动几乎一片空白;县级青少年宫和工人文化宫被取消了。
二、对策
莆田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的崛起,不仅要体现在“硬实力”,还要体现在对周边地区积极的影响力和强大辐射力的“软实力”上,经济和文化并行,才是一个健康、文明的城市经济体。因此加强莆田城市文化建设刻不容缓,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阐释:
1.重新发挥祠堂和书院的教化功能
教化意味着人的精神的改变,它表示人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从个别性状态向普遍性状态的跃迁,从而获得一种社会性的本质。[3]古代莆田为什么文化那么繁荣?曾出现十宰相,十六名尚书和二十二名侍郎,这里面当然有耕地稀缺,水患频繁等自然因素逼着莆田人通过科举求得生存,但更重要的当地的书院和祠堂在教化中所起的教化作用有关。宋明理学家朱熹曾在福建多个地方讲学,特别是枫亭这个地方,塔头山上就有一个书院,相传是朱熹讲学的地方,书院对枫亭的文化教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说枫亭有一条叫做“学士街”,曾出现三状元,七学士的盛况。唐宋末年都是非常动荡的时代,大批饱受战乱士卒南迁到莆田,他们势单力薄,为了维持家族的荣誉,开始不遗余力培养下一代,几乎每一个家族祠堂都是一所学校,家族的福利总是优先给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深深植入莆田人的头脑中。因此,在当今日趋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应该重新发挥书院和祠堂的教化功能。
2.移风易俗
大力宣传“只生一个好,生男生女一个样”的计生理念,改变民间那种女孩子是“嫁出去,泼出去的水”的那种观念,维护和尊重女子的合法权益;借“妈祖文化”的广泛推广时机,根除迷信现象,阐释“妈祖文化”的真正内涵,发扬热爱劳动、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决废除土葬制度,推行火葬文化;大力推行集体婚礼活动,提倡婚宴从简。
3.诚信度的重新确立
1.要培育信用公民。个人信用是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最终都取决于个人信用,个人信用直接反映社会的信用水平。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公民素质,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舆论环境,养成人人讲诚信的习惯;重新提倡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理、智、信的伦理观;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监管体系,对被认定为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进行惩罚,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2.建立信用政府,加强政府公信力。政府是国家信用的代表,政府失信是最具破坏作用的。因此,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首先必须从建立信用政府人手。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在网上公开政府部门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政策法规,成为政府与广大市民沟通的新渠道;推行政府预算公开,大胆学习、借鉴广州市财政局发布的政府预算公开化制度。
4.加强保护民间文化
文化局应该立足于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除了要积极组织妈祖文化展和工艺品文化展,还要加强对莆仙戏、“十音”“大鼓吹”“梆子歌”等民间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借鉴泉州市的经验,把莆仙戏列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积极支持艺校培养莆仙戏、群众文化的专业的人才。政府还应该可以采取政府牵头,民间投资的方式重新对濒临荒废的古文化遗址进行修缮,发展旅游业。
5.加强政府公共文化建设
贯彻毛泽东的文化“双百”方针,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不仅是要加大图书馆的建设,还要重设夜校、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加大对乡村网络工程建设的投资,建立乡村图书馆,乡村电子浏览室;建设新农村文化中心,在每个村都设立一个文化广场;加快改革步伐,加强文化体制、政策法规、运行机制建设,为公共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中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软实力研究.集美大学学报.第12卷第2期
[2]陈飞诚信与诚信价值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
[3]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