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面积论文-苏蕾,荆建平

接触面积论文-苏蕾,荆建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触面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振动与波,结合面,分形理论,MB接触模型

接触面积论文文献综述

苏蕾,荆建平[1](2019)在《结合面微观接触面积分布数值仿真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系统中结合面的接触状态会显着影响装配体动力学特性,结合面接触面积是描述接触状态的关键参数。分形接触模型是结合面分析中的常用方法,经典MB接触模型将结合面简化为刚性平面与粗糙面接触,以W-M分形函数描述粗糙面轮廓曲线,利用岛屿面积分布规律描述接触点面积分布,但以往研究并未分析该分布是否符合分形函数描述的粗糙面。因此提出求解W-M函数所描述轮廓的接触面积分布规律的数值仿真方法。根据粗糙表面形貌分形特征的有限性,将粗糙轮廓描述为连续可导的曲线,利用曲线与直线相交模拟粗糙面与平面的接触。利用梯度上升算法求出所有极值并计算各微凸体截线长度,进而获得面积的离散分布,分别以Majumdar与Komvopoulos提出的面积分布函数形式拟合离散点。结果表明前述分布规律符合数值仿真法求得的接触点面积分布,但存在更准确的分布函数形式。同时,该方法有望用于求解两粗糙面接触模型的面积分布,为进一步研究两粗糙面间的接触状态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5期)

曹则贤[2](2019)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吗?》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物理教学中通常认为"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本文指出了这一错误认识的来源。(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学》期刊2019年10期)

席爽,逯宜,唐青青,王方[3](2019)在《椅旁生物再造功能设计全冠咬合面及邻面接触穿透区面积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瓷睿刻椅旁系统叁种生物再造设计功能[复制(BC)、自定义(BI)、参考(BR)]生成全冠的咬合面及邻面接触穿透区面积,从而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椅旁全冠设计策略。方法制取6名志愿者的全口石膏模型,按全瓷冠标准预备模型右侧上颌中切牙,口内扫描仪扫描模型。分别使用BC、BI和BR叁种模式生成虚拟全冠。计算全冠咬合面及邻面接触穿透区的面积,统计分析叁种模式之间的差异(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平α=0. 05)。结果 BC组咬合面接触穿透区面积与BR组、BI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BR组咬合面接触穿透区面积与BI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叁组邻面接触穿透区面积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上颌中切牙形态完整、自然且对称的患者,BC模式生成全冠的咬合关系最佳; 3种模式生成的全冠邻接关系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任少铎[4](2019)在《“减小接触面积”还是“增大粗糙程度”?——对胎面花纹的深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广大师生都认为轮胎上具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可是亦有观点认为,花纹实际上只是减小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通过深入研究轮胎与地面作用的机理,分析了花纹的具体作用,以供广大师生参考.(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9年08期)

隋海霞,商贵芹,季玮玉,王彝白纳,宿晨[5](2019)在《我国饮料酒接触面积/体积比数据库构建及其在风险评估中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我国饮料酒包装材料使用情况,研究构建饮料酒不同类型接触材料的面积/体积比参数。方法采集1 196份市场销售的不同包装、不同类型的饮料酒,采用直接测量法或3D面积测量仪计算不同类型饮料酒的接触面积,结合不同类型饮料酒的规格,计算接触面积/体积比。结果 97.4%(1 165/1 196)的饮料酒主体接触材料为单一材质,主要为玻璃和陶瓷,2.6%(31/1 196)的饮料酒接触材料为复合塑料和含涂层的铝罐等复合材质。不同类型饮料酒的接触面积/体积比的范围为2.84~19.67 dm~2/kg。96.7%(1 156/1 196)的饮料酒的接触面积/体积比≥6 dm~2/kg,81.9%(979/1 196)介于≥7.0~9.0 dm~2/kg之间。结论我国大部分市售饮料酒的接触面积/体积比大于欧盟评估时采用的6 dm~2/kg,利用本次调查研究获得的参数将会降低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艾克军[6](2019)在《生产制造工艺对LCD端子接触面积具体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针对生产制造工艺对LCD端子接触面积的具体影响这个命题,从LCD端子接触面积率描述、LCD端子接触面积存在问题类型、LCD端子接触面域率比例低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这叁个方面来重点阐述,同时本文研究内容也可供相关部门和广大同行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11期)

张卓[7](2019)在《静载作用下节理面接触面积对应力波衰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岩体处于高应力环境中,且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深部岩体内部形成大量弱面和断层以及充填物,当外界动力扰动以应力波的形式在深部岩体中传播时,高应力和节理的存在使得深部岩体中的应力波传播特性变得异常复杂,研究深部含节理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对矿井安全等岩土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淮北矿区袁店一矿822工作面同一块原煤制成试件,基于动静组合加载SHPB装置对不同静载下含节理煤样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论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不同轴压下(0MPa、2MPa、4MPa、6MPa、8MPa),各种煤样的最大应力都随着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应力作用下,随着轴压的增大,试样的应变降低;随着试样接触面积的减小,最大应力也相应的减小;在同一轴压下,随着试样组合接触面积的增大,试样的最大应力减小;节理闭合变形量均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应力与同一轴压作用下,试样的节理闭合变形量随着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增大。(2)随着轴压的增大,每种试样的地震波品质因子都有增大的趋势;在同一轴压下,随着试样接触面积比降低,试样的降低;对于同一接触面积比的试样组合,值随着轴压的增大而增大;透射系数均随着静载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静载下,试样的透射系数随着接触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图[40]表[3]参[72](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3)

刘琦[8](2019)在《壁虎黏附接触面积与跨外角行为的仿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的仿生干黏附机器人已经实现在微重力环境下狭小空间内的稳定黏脱附运动,但如何在许多具有外直角的环境下(如航天器舱内机箱外表面的外直角过渡)进行壁面过渡运动还具有很大的挑战。而大壁虎具有特异的黏脱附运动行为,能够在各种表面运动自如,本文深入研究了大壁虎外直角过渡的运动协调机制,对仿生干黏附机器人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基于生物学规律实现了机器人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的外直角壁面过渡行为。论文首先对大壁虎在不同倾斜度表面和外直角表面上的运动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得到了大壁虎在不同倾斜度表面上运动时脚趾黏附面积的变化规律,为机器人的脚掌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大壁虎运动行为的观察分析,对机器人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添加了俯仰关节和偏航关节;并基于生物数据建立了大壁虎外直角过渡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腰关节的叁维转动角度,论证了俯仰关节和偏航关节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必要性。在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款带有14个主动自由度的仿生黏附机器人,并且依据大壁虎的足端轨迹和侧爬步态,规划了机器人的过渡运动。最后,进行了机器人实物样机的验证实验,采用机身悬吊法模拟微重力环境,实现了机器人在外直角面上的平稳过渡。本文研制了面向外直角过渡的仿生干黏附机器人样机,并实现了其在外直角表面的平稳过渡,有效提升了机器人应对多样、复杂环境的运动性能;为微重力环境下机器人的设计与发展奠定了的基础,未来在航天领域对于减少宇航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提高在轨空间站的工作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张云芳,厉淑贞,刘庭威,陈小龙,李婷玉[9](2019)在《PEDOT:PSS与n-Silicon有效接触面积对基于n-Silicon/PEDOT:PSS杂化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以具有不同硅纳米结构的硅片为基底制备了基于共轭聚合物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硅(Si)的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研究了PEDOT:PSS与Si基底形成的有效肖特基结接触面积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J-V)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表明:增加形成的有效肖特基结面积,可有效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毛俊西,陈曦,熊守权,雷晓波,张勤勇[10](2019)在《表面憎水处理及接触面积对空气凝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制冷空气凝水是一种环保、洁净的取水方式。它利用帕尔贴效应,以电荷运输热量的方式,实现热电器件与空气的热量交换,从而达到空气凝水的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使用热电制冷片对空气进行冷凝的效果。同时,用散热翅片作为空气制冷凝水的器材,测试了不同的散热翅片面积及涂覆憎水剂前后的产水量。结果表明,增加换热的面积和涂覆表面憎水剂,有利于提高取水量。(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接触面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学物理教学中通常认为"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本文指出了这一错误认识的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触面积论文参考文献

[1].苏蕾,荆建平.结合面微观接触面积分布数值仿真分析方法[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2].曹则贤.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吗?[J].物理教学.2019

[3].席爽,逯宜,唐青青,王方.椅旁生物再造功能设计全冠咬合面及邻面接触穿透区面积的比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4].任少铎.“减小接触面积”还是“增大粗糙程度”?——对胎面花纹的深度分析[J].物理教师.2019

[5].隋海霞,商贵芹,季玮玉,王彝白纳,宿晨.我国饮料酒接触面积/体积比数据库构建及其在风险评估中初步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

[6].艾克军.生产制造工艺对LCD端子接触面积具体影响[J].电子测试.2019

[7].张卓.静载作用下节理面接触面积对应力波衰减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9

[8].刘琦.壁虎黏附接触面积与跨外角行为的仿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9].张云芳,厉淑贞,刘庭威,陈小龙,李婷玉.PEDOT:PSS与n-Silicon有效接触面积对基于n-Silicon/PEDOT:PSS杂化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毛俊西,陈曦,熊守权,雷晓波,张勤勇.表面憎水处理及接触面积对空气凝水的影响[J].现代盐化工.2019

标签:;  ;  ;  ;  

接触面积论文-苏蕾,荆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